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34

  对此他们早就有所耳闻,甚至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是靠着倒卖垃圾,继而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发家的。
  这一段时间,也给他们做足了心理准备,做足了应付大唐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魏征笑眯眯的开口说道:“本来我们的打算,是让你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获得这些技术。”
  “但是我们觉得你们这些国家,似乎并不能够负担的起这样的代价......”
  使臣们的心不由得悬了起来。
  他们付不起的代价?
  饶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也不由得有些发慌,大唐究竟是想要狮子大开口到什么程度,竟然会说他们付不起这个代价,而且还说的如此肯定。
  魏征没理会,继续说了下去:“不过楚王殿下说了,他研究出这样的技术,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所以看在楚王殿下的面子上,我们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使臣们松了口气,朝着楚王殿下投过去感恩的目光。
  果然!
  就像是他们之前猜想的那样,楚王殿下就是一个仁义高洁的人,若不是有这么一位圣人,不知道他们要被大唐啃食得有多么“尸骨无存”。
  林深抬手摸了摸脑袋,面色依旧没什么变化。
  这番话可不是他吩咐魏征他们说的。
  不过这种明显是给自己增加威望、名声的事,他也不会假惺惺的推脱拒绝。
  “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最终得出来了接下来的方案。”魏征拉长声调,顿了一下,轻声说道,“我们打算以做生意的方式,来把这份技术卖给你们。”
  做生意的方式?
  所有的使臣们都为之一愣,愕然的看着魏征。
  他们都没有想到大唐竟然会用这种方式。
  而且,他们都不是很能理解,大唐将如何使用这种方式——听起来就很古怪的方式。
  他们翘首以盼着。
  魏征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卷起的本子,翻开来,慢条斯理的说了下去:“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希望在接下来未来一百年的时间里......”
  “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和我们达成如下的契约。”
  一百年?!
  这个期限把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竟然要这么久?
  这个时间,自然也是魏征他们再三商议之下,定下来的一个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时间。
  他们想要大唐的子孙后代,能够按照他们设想的享受着如今他们所谋划的事,那么必然要考虑,如何让这些国家能够一直心甘情愿的做下去。
  经过林深的启发,他们发现,与其让大唐强迫他们这么做下去,不如让他们养成习惯,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做下去。
  一百年是个很漫长的时间。
  尤其是对工业化的产业而言,一百年的时间足以进行三代人、四代人的更替。
  在儒家文化的圈子里。
  这三代、四代人的更替,足以让这些产业固化在他们国家的基因之中,即便会出现一些打破常规的事出现。
  可基调不会再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一百年的时间,他们为大唐提供着他们职能对应的产物,一百年后,它们也依旧会向大唐提供着他们职能对应的产物。
  假使这一百年中,有哪个国家,忽然不想继续给大唐提供他们职能对应的产物,或者是得到了技术就翻脸不认人......
  那么大唐自然也就有了一个适当的理由,出口惩罚这些不听话的弟弟们。
  不过很多使臣,并没有把这个年限当作一回事。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一百年是个很漫长的时间。
  历史证明了,并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够长长久久下去。
  百年是一个极大的门槛。
  唐之前的隋,不过享国三十八年,在隋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晋了。
  晋朝虽然维持了整整一百五十五年的时间,可真正能够称作是大一统的时期,也不过只有短短的五十年。
  再在晋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便是汉。
  毫无疑问的,汉的确是一个漫长、悠久的王朝。
  无论是整合为一,享国四百余载,就算是分西汉、东汉而论。西汉有两百一十年的漫长寿命,东汉稍短一些,但也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可在汉这个漫长的大一统王朝之前,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它的寿命,只有可怜的十四年,甚至还不足以够一个孩子长大。
  这就足以证明......
  一个王朝能够在漫长、悠久的时间中屹立不倒,反而是一件特殊的事。
  大部分的王朝,都逃不过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覆灭的结局。
  所以这一百年的时间,在他们看来并没有多少约束力。
  甚至在他们看来......
  只是大唐一种美好的“臆想”。
  说不定百年之后,这片土地上的王朝就唤做“宋”、唤做“齐”、甚至是唤做“楚”。
第417章
我觉得你不配
  当然,大唐和中原之前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样。
  他们没有楚王殿下。
  可恰恰正是以为“楚王殿下”的存在,让这些异邦使臣们确信,大唐的寿命不可能长久。
  同一座山上,能拥有两只老虎吗?
  同一片海域里,能同时存在两只真龙吗?
  他们承认大唐如今的皇帝陛下,是一个伟大的皇帝陛下,是比他父亲,是比大隋的那些皇帝更加优秀的皇帝。
  可李世民的优秀,能够比肩楚王殿下吗?
  所有的异邦都在期待着,也无比相信着,他们两个之间会爆发出不可调节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将会毁了整个大唐。
  百年?
  万福无疆、寿运永昌,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可他们无比相信,十年、二十年,最多不过这些时间里,大唐就会崩毁......
  所以“一百年”这个时间点,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关键,他们并不在于这个时间,甚至愿意在一百年后面,再加上一些期限——只要能让大唐提出的要求,越浅薄越好。
  哗啦——
  魏征翻了一页,然后念道:“高句丽。”
  他按照书页上的顺序,念出一个国家的名字。
  高句丽使臣愣了一下,才迟缓缓的回道:“在。”
  “大唐希望,你们从明年开始,每年能够提供大唐需求数额的纸张,其中明年的指标是三百万石,大唐将会以基准水平的七成进行收购,你们觉得如何?”
  高句丽使臣愣了一下,皱起眉头。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算很过分。
  “基准水平”虽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高句丽使臣就简单的把它理解成“市价”,即便是以“市价”的七成进行出售,也不一定是亏本的事。
  就算是亏几十万两、几百万两,能够换来这种崭新的技术,也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反正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就会这么亏本一百年的时间。
  唯独......
  让他心里发憷的是“三百万石”这个数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