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1034

  当然,开办超市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好的。
  如意超市也不会就这么冒冒失失的开到其他国家里去。
  虽然现在的市场很荒芜,如意银行只要一开过去,就能够保证自己赚钱,但基本的市场调研还是要做的。
  这是林深立下来的规矩。
  他并不想要自己的如意系列,成为只在蛮荒时代一闪而过的流星。
  武珝也是这样的心态。
  她对自己的第一个事业异常的上心,若不是周边的国家真的实在是太多了,武珝是真的想,逐个跑一圈,确定下来各个国家,第一家如意超市应该开放在哪里。
  这段时间,除了林深之外,大家都很忙。
  大唐在忙着吸收林深提供的新技术,尤其是铁路......终于要开始修建,从寿春到长安,虽然说修建一段短的,会更加保险一些。
  但是李世民很有魄力。
  他表示,既然未来寿春会生产出来大唐的新技术,那不如直接就将长安和寿春打通,这样也就一劳永逸了。
  李世民都这样表示了。
  林深也不会拒绝。
  反正修建铁路的银子,是大唐从国库里掏,林深能做的,也就只有督促施工者,保证每一段铁路的质量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武珝在操劳着如意超市对外的业务,郑丽婉在把持着大唐境内的事物。
  林深除了按时打卡下班,回到自己府邸后,翻看一下账本,确定一下大致的情况后,便有些无所事事。
  除大唐之外的那些国家,则是在忙着,配合武珝确定接下来如意超市在自己国内的地址,或是在忙着和大唐确定,要用生产力置换技术。
  当然,他们能换到的技术,只是很粗浅的那种。
  比如说高句丽,他们能换到的也就只有最原始版本的蒸汽机,还有造纸机的技术,像是他们最想得到的“炸药”、“蒸汽船”,无论他们怎么同大唐商量,连一丝可能都不会有。
  他们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
  但是大唐只会促进,大唐想要他们发展成的模样。
  就在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
  一些他们有些忽略的事,正在发生着。
  大唐边境,范阳。
  有些破旧的县衙府邸里。
  薛仁贵带着小白,坐在庭院里,他满眼狐疑的打量着庭院里的布置,眼里深处是一丝不可置信。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传来,一道端着茶碗的身影缓步走了过来。
第435章
全新的战术概念
  端着茶碗走来的,并不是别人,正是李治本人。
  “寒舍没什么好茶叶,师兄就凑合一下吧。”李治把茶碗放到薛仁贵面前,笑了一声,倒是没什么羞愧的意思。
  薛仁贵把目光挪回来,看着李治:“师弟就住在这个地方?”
  其实这里的居住环境也还算可以,至少和范阳当地的百姓们比起来,李治这里的屋子,已经算得上有些奢侈。
  可......
  薛仁贵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复杂。
  李治毕竟是皇子,除了周围密布的守卫之外,根本看不出来半分皇子该有的模样,甚至连一个伺候人的奴仆都没有。
  连泡茶、招待客人这种事,都得李治自己亲自来做。
  李治大大方方的点头:“没错。”
  说着,他顿了一下,低下头看着趴在薛仁贵脚下打盹的小白:“师兄是觉得,我这里太寒酸了?”
  薛仁贵点点头。
  李治叹了口气,伸手往屋子外一指,苦笑着说道:“师兄你知道吗,我每日巡视的时候,见县中百姓的生活......我只觉得羞愧。”
  “若不是这县衙是早已修好的,我又岂会住在这个地方。”
  说着,李治咬牙切齿起来:“我算是明白了,师父为什么要对那些世家大族出手了。”
  “你知道吗?”
  “仅仅只是隔着一道墙。”
  “一面是卢家,假山、假水,庭院幽深,一面是土屋泥墙,衣不蔽体。”
  薛仁贵沉默下去,他没有李治这么切身的体会,有些说不出来话。
  李治摇摇头:“还好师父先一步出手,解决了卢家,现在范阳仅有一个外患,再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范阳百姓的生活方才能好起来。”
  说着,他笑了一声:“算了,不说惹人不开心的话了,这头白虎,就是师父收留的异兽?”
  薛仁贵点点头,迟疑着伸出手,见小白没有反抗,才把手落到白虎的脑袋上,心满意足的摸了一把:“是的,虎大将军,它在长安城可有名气了。”
  “长安的百姓都说,这次出征契丹,都不用我做主将,让这位虎大将军出马,就能够打的他们落花流水。”
  李治笑了一声:“倒是夸张了。”
  “话说回来,师兄这一次准备怎么对契丹出手?”
  提起这个话题,薛仁贵面色有些古怪。
  “我临出发前,师父特意叮嘱我,要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不用节省成本。”薛仁贵顿了一下,回头看向码头的方向,“所以这一次出来,我带了十门火炮,还有两船的炸药。”
  两船。
  这个词把李治都给吓了一跳。
  他虽然长久的在范阳,但对火炮、炸药这些东西,也是早有耳闻,知道这些东西的威力如何。
  见薛仁贵如此的阔气,不由惊呼出来:“两船,至于这么多吗?”
  薛仁贵一摊手,话语里都带着一股心疼的语气:“我也不想,我本来只打算带上四门火炮就行了。”
  “可师父说这些不够打一场战争的,就硬让我带了这么多。”
  “我算了一下,这两船可是上百万两银子。”
  “师父曾经说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我现在算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把契丹那个小国收拾了,成本怕都是收不回来。”
  李治摇摇头。
  他的政治头脑要比薛仁贵更好一些,也能看明白,林深让薛仁贵带上这么多火药的用意,和几百万两银子相比,把周边所有国家的信心打下来,要更加值得一些。
  李治问道:“我听说,大唐朝堂上,是预备一个月的时间,把契丹给拿下来?”
  薛仁贵点了点头。
  李治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师兄来时,就已经用了将近七天的时间,回去又要用七天左右。”
  “我们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还真是有些紧凑。”
  说着,他一顿,转头问道:“师兄,舆图你有带来吗?”
  薛仁贵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治。
  他预想中的一个月时间,是从开战到结束战争,只用一个月。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师弟,口气竟然还要大上几分,把他来回所用的时间,都算在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见薛仁贵迟迟没给出反应。
  李治疑问了一句:“师兄?”
  薛仁贵忙点头:“带了,带了。”
  说着,他朝身后招了招手,一名将领打扮的人,便从行囊中取出一张羊皮纸,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铺展了开来。
  自然不是什么详细的舆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