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1034

  这可不在林深的计划之中,他是没想到,即便他没这么去做,高句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舔了上来。
  不过高句丽如何,林深并不关心。
  在见到如意超市的各种布置没有出现问题之后,甚至效果比预期之中的还要更好之后,林深就不再怎么关注高句丽的事。
  现在摆在他面前,不,应当说,是摆在大唐面前的,是有一件极大的事。
  经过数个月的时间。
  寿春到长安城的铁路,终于修建好了。
  两地之间,多是平原。
  饶是有一些山头,在炸药的助力之下,也构不成什么太大的问题。
  “基建狂魔”这个属性,并非只是简简单单,指代一个时代那么简单。
  而是蕴含在大唐人骨子里的东西。
  他们饱含热情。
  就是秦岭和大巴山那种险峻的地形,他们都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开辟出一条道路出来,更不要说只是在平原上修建铁路。
  更不要说,他们修建的铁路,也并非是为了某些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林深和李世民一起,站在月台上,看着那一条笔直,而且他们知道通往哪里的道路,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铁轨这种东西,自它被发明的时候起,经过数百年的衍变,就没什么变化。
  前世,林深见它们是什么样。
  它们现在就是一副什么模样。
  要说唯一的区别......
  大概就是枕木了。
  大唐铁轨所使用的是木制枕木,材质是马尾松,这种几乎是遍布整个大唐疆域,随处可见的普通木头。
  木匠们很用心了。
  可毕竟是手工作业,没有流水线产品的那种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味道。
  但,这就是属于大唐的铁路。
  属于这个时代的铁路。
  而在月台的尽头——另一侧,有一尊被红布盖起的庞然大物,它就是大唐的第一辆火车,一辆真正意义的火车,而不是研究所的那种试验品。
  说起来,林深一直都很好奇,火车在被建造好后,究竟是怎么落位在铁轨上的。
  但是当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
  来到长安汇报的那位研究员,用很是诧异的眼神看了林深一眼,似乎有些没想到,如此聪明的楚王殿下竟会问出这种问题。
  不过,他还是给出了回复。
  既然......不好搬运。
  那就直接在铁路上修建便是了。
  反正火车的修建,并不是一件多么精细的活。
  林深一拍脑袋,好的,萦绕在他心头的千古谜团被解开了,这么简单的方式,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火车、铁轨的建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只是工程量庞大。
  所以才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林深侧过头,瞥了李世民一眼,轻声问道:“话说,你怎么有时间过来露面了?”
  李世民笑了笑:“这可是大唐的第一辆火车,朕不出面,怕是有些说不过去。”
  说着,他顿了一下。
  又笑着问道:“话说,这座火车站,还有火车起了名字吗?”
  林深狐疑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名字这种东西随意就是,这是长安的火车站,便叫它长安站。”
  “至于火车......”
  林深略微思考了一下,继续说了下去:“今年是贞观年,就叫它贞观号。”
  听到林深的回话。
  李世民同样陷入一阵思考,然后摇了摇头:“不妥,朕以为不妥。”
  “既然这是大唐的第一辆火车,那便是大唐的长子。”
  “如此一来......”
  李世民回过头,看向不远处的火车站,眼中神色有些复杂:“那火车站,便叫做世民站,而这辆火车,就叫它安国吧。”
  林深一愣,抿了抿嘴。
  世民,是李世民的名,按照常理而言,应当是忌讳皇帝的名字,无论是“李”,亦或是说“世民”这三个字,都不应当落在火车上。
  至于安国.....
  是李世民的字。
  和李世民的名不同,他的字很少有人知道。
  坊间有一个传闻,说的便是李世民名字的来源,说什么道人,断言李世民有“济世安民之像”,所以李渊便给李世民起了“世民”这么个名字。
  不过李世民倒是同林深说起过,他这个名字的来源,并没有坊间传闻的那么神异。
  李渊年轻时,也是一号人物。
  备受隋文帝和他姨母,也就是当时的皇后的宠爱。
  李渊生性豪迈,最喜广交豪杰。
  不过也正是因此,在杨广继位之前,就饱受这位皇太子的猜忌,所以为了表示对隋朝的忠心。
  李渊便给自己当时还没确定名字的二儿子,起了个“世民”的名字,是有“世世代代做大隋之民”的意思。
  “安国”这个字,也有同样的意思。
  意喻指大隋国家安定......
  可谁能想到,李渊给李世民定下名字之后没有几年的时间,他就起兵反了隋,成立大唐.....
  当然,名字的来历并不重要,它最终指向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让林深疑惑的是李世民的这个态度。
  并不忌讳在这些物件上用自己的名字,甚至是很期待,能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这些物件上......
  不仅仅是这一件事。
  在其他的事上,李世民也一直在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像是邸报。
  在经过漫长时间的讨论之后,也是终于确定下来名字,全名是“济世安民报”,简称为“民报”。
  虽然说“济世安民”是一个很好的念头。
  但李世民也把自己想要在这份报纸上,留下自己印记的念头,表现的极其的充分。
  这段时间。
  李世民真的是在一直很努力的,想要在各种事上,都显现自己的存在感。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提议。
  林深不仅没有半点意见,恰恰相反,他很乐意看到李世民这样去做,他都带头不去忌讳自己的名字了......
  那天下的百姓,又岂会还会保留着“忌讳”的习惯?
第454章
火车带来的改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