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1034

  三到四个月,那都已经开春了。
  林深摆摆手:“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事,我去找朝廷商量商量。”
  他手里的这份报告。
  是一项研究员新研制出来的发明。
  电暖器。
  当然它还有一个格外响亮的名字,小太阳取暖器。
  这是林深见雪太大,突然想到的一个东西,便紧急差人去寿春,让研究所开始研制这个东西。
  最基础的电暖器的技术瓶颈并不算很高,最关键的,也就是电热丝,散发出热量的东西。
  虽然说......
  这个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安全,也容易引发一些什么事故。
  但和现在用的烧炭取暖相比,使用成本真的太低了,而且相对来说,电暖器取暖竟会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取暖方式。
  插销一插......
  若是不用,再合上开关。
  只是成本着实有点高。
  一只电暖器的制造成本,高达三两银子,林深若是拿出去卖,至少四两银子方才能回本,五两银子才能勉强赚上一些。
  卖的贵了,不符合林深之前给自己立下的人设。
  这种东西和自行车、汽车截然不同,是真正有利民生的好东西。
  若是卖的便宜了......
  谁做生意是真的朝着赔钱去的?
  林深皱着眉头,翻看着手里的报告,叹了口气放在一旁,而后又拿起桌子上的邸报,准备翻翻看《三国演义》,追最新一更的连载,打发一下时间。
  在翻到第二版的时候。
  林深突然眯起眼,挺立起身子,若有所思的看着边角的一篇报告。
  “为何电厂屡屡遭拒?”
  说的便是,朝廷在铺设电厂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大受欢迎,反而有不少寻常百姓人家,都很抗拒这个东西。
  电......
  对大部分人而言,他们依旧无法克服在骨子里,对“电”的恐怖,乍然一听,要把“电”这种东西放在自己家里......
  而且是朝廷动手,并非是楚王殿下动手。
  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抗拒。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报告,至少对林深来说,是如此。
  在他脑中,突然就闪过一个想法,足以让他解决目前自己的困境。
第566章
办学的意义
  第二天朝会之后。
  林深扯住房玄龄、杜如晦,和他们一起留在了太和殿。
  李世民从龙椅上走下来,到林深面前,笑着说道:“哦,还有什么事?”
  林深点点头:“对,两件事。”
  “觉得不太好在朝堂上说,就私下里和你们说一说。”
  说着,林深大大咧咧往地上一坐,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房玄龄他们脸色有些僵硬。
  天寒地冻的,他们可没林深这么好的身子,往地上一坐,屁股受不了,身体也受不了,他们摆了摆手:“不用,我们站着就行。”
  “对,你先说事。”
  林深点点头,轻声说道:“我回去之后,想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和学堂有关。”
  学堂?
  房玄龄挑了挑眉毛。
  学堂之事,他也是极其关注的。
  近来学堂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也没出什么事......孩童读书识字之后,也并没有发生之前房玄龄他所担心的那些事......
  这件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或者是说他没有看到的疏漏?
  “你们说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林深看着他们,抛出一个问题。
  杜如晦开口,理所当然的说道:“自然是功名、科举,家国天下。”
  林深摇摇头。
  李世民皱起眉头:“楚王不认同这个说法?”
  林深半点头、半摇着头,轻声说道:“是,也不是。”
  这算是什么回答。
  墙头草么?
  林深解释道:“一个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追求是家国天下......这我不否认,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三个人沉默下去。
  林深想了想,换了个说法:“或者说,天底下那么多读书人,有多少个杜如晦、有多少个房玄龄?”
  他们三个人更加沉默起来。
  大唐朝政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其中任职三四品,拥有实权的官员,也不过二三十人。
  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
  最终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不过百人......
  能够步入朝堂的,最多千人。
  而能够拥有一介官身的,万人左右。
  和天底下这么多的读书人相比,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更不要说现在学堂推广起来,读书人只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他们脸色严肃起来,看向林深。
  “你是怕读书人一多,就会发生动乱?”李世民迟疑着,开口说道。
  林深的话,让他想起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聪明人太多......
  朝廷就没有那么容易去掌控了。
  林深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抬头古怪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你就这么对我们的读书人没有信心,还是说,你对大唐没有信心?”
  “觉得读了书开了民智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大唐原来是个很糟糕的国家?”
  李世民不由得讪笑一声。
  朝着林深作了个揖。
  果然,他刚才的那个提议,还是有些过于“没有脑子”。
  “道”、“德”,是大唐读书人最看重的一点,如果这个国家是好的,那么读书人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建设这个国家。
  可如果这个国家君王昏庸无能、朝纲混乱无治......
  那么读书人一定会举着反旗,推翻这个国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