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1034

  “那卢大人是死在皇城里的,朝会前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去的。”
  “转头,朝会结束就死了。”
  “我看了那尸体,脑袋都快被扭下来了,被人硬生生折断了脖子。”
  嘶——
  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还有人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皮肤有些起鸡皮疙瘩。
  被硬生生折断脖子,这听起来就很痛。
  有人后知后觉:“等会,不对啊,听你这意思,他好像不是自然死亡,是被人给谋杀了。”
  “皇城里面被人扭断脖子,这可能吗?”
  有人附和:“就是,再说了,就算是真的,那也是人家的私事,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在座的都是寒门,没有谁是高门大户。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这消息从哪来的?
  那人笑了笑:“你们忘了我父亲是做什么的了吗?”
  有人恍然,点了点:“哦!原来你是这么知道的。”
  这人家里是开棺材铺的,而且还是整个长安最有名气的白事店铺。
  本来应该是子承父业,他也要去学着如何做棺材。
  但他父亲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只是个穷做棺材的,挣不了大钱,没什么社会地位。
  所以他就供自己的孩子去读了书。
  虽然他是碰不得棺材,但自己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又怎么可能会瞒得住他?
  “真是脖子被扭断了?”有人没忍住又开口重新问了一遍。
  那人点点头:“可不,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扭断了脖子?我怎么可能会分不出来。”
  “那你肯定知道是谁杀的了。”有人兴致勃勃。
  那人摇头:“这我哪知道。不过那家人的反应古怪的很。”
  “只是订了口棺材,其他的东西也没多要。”
  “看来是打算从简办一场白事。”
  从简。
  这两个字可以去琢磨的地方,那就太多了。
  “他应该是犯了什么事,说不定私通狼匪……”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身旁的人打断:“我啐你一脸狗屎!”
  “他要是私通狼匪,至于只死他一个?而且民报上都没说他的消息。”
  说着他顿了一下。
  “而且你们发现了没,要不是我们听他说起,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被人扭断脖子那可是谋杀。”
  “卢大人家里竟然也没追究,甚至连丧事都要从简办,你们想想,这肯定是招惹了他们大人物!”
第744章
向楚王殿下学习
  他们琢磨着这一句话。
  很有道理。
  如果不是因为招惹了什么大人物,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追究自己大人被扭断脖子的事,甚至他们连丧事都不敢大张旗鼓的办……
  现在就是普通家人的老人驾鹤西去,白事也都会办的风风光光,花不了几个钱的事。
  可那位卢大人是四品的官员。
  整个大唐能有什么人是他们不敢招惹的?
  三品官员肯定不算。
  三品、四品之间的差距,还不足以这么的“肆无忌惮”。
  皇帝陛下?
  他们一开始,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李世民,但细想一下,即便是李世民,也没这个可能。
  皇帝要敢做这种事,那群大臣都敢把太和殿给拆了。
  在一阵沉默之后,突然有人开口问道:“昨天的朝会,楚王殿下有参加吗?”
  楚王?
  有人摇头,故作轻松地笑起来:“这上哪知道去,我们又没参加朝会。”
  有人却把民报摊开,指着上面一行文字。
  “肯定参加了啊。”
  “你们看看,这个提议就是楚王殿下提出来,他怎么可能不在……”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直到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几乎就只剩了嘴唇还在蠕动。
  对啊,楚王!
  要说有什么大人物能做出来这种事,卢大人家人还不敢追究的……
  似乎这位楚王殿下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在他们心里,从没想过楚王殿下会做这种事。
  就像一般人提起孔子,印象都是一位文文弱弱、慈祥老人的形象。
  可谁能想到,他其实是个身高至少二米,剑法极其精湛,能一打三,甚至饿了七天还能载歌载舞的山东大汉呢?
  “说起来,楚王殿下其实是个武官呢。”一名读书人有点心口不一的感慨了一声。
  他们简直就有些摸不清楚王的身份。
  说他是文人吧。
  一打一百,把对面杀了个片甲不留,直把人串起来,尤其是和血的颜色混在一起,那就是一大号的糖葫芦。
  说他是武将吧。
  物理、化学这些新学不说,就是今天如意娱乐头版的那两句话,就不像是个武将能写出来的。
  但总归,这句话让他们想起了,曾一度被楚王殿下恐怖战力支配梦境的恐怖。
  一个人冷笑一声:“我就说嘛,他们怎么可能会这么大度把自己的权力给让出来了,原来如此。”
  “我估计楚王殿下就是把刀架他们脖子上,跟他们说,不这么做就得死。”
  “一开始他们肯定不信,死了个人他们才信是真的。”
  “这才把权力给让了出来。”
  虽然没亲眼见到,只是通过一些旁枝末节的东西,他竟然也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他话音刚落,旁边人就猛地呵斥一声:“胡闹!你怎么能说出来这么荒谬的事。”
  说出猜想那人愣了一下。
  然后他摇了摇头:“我的错,最近在写一本话本小说,关于三国的,难免代入了进去。”
  “假的,都是假的。”
  他“认错”认的干净利落。
  但在场的人都心照不宣的,把他刚才的话当成是真话来听。
  只是在明面上,他们不会把这事当真。
  只要一日大理寺或者不良驿没把这件事溯本归源,他们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
  勋贵把手里的利益让出来,这是利好天下百姓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