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超市(校对)第8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1034

  他这话一说出来,他自己还没露出什么神情来。
  不少人就已经恨得咬牙切齿。
  武掌柜叹了口气:“先前金掌柜、朴掌柜说的那些话,虽然是在拍夫人您以及大唐的马屁,但我们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
  “现在的高句丽朝廷,已经没什么存在的必要性了。”
  武珝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武掌柜也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说对了。
  武珝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开口说了下去:“我回大唐之后,和殿下说了你们的事,殿下也为你们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
  “商贾也是人,凭什么商贾就要受到剥削?”
  说着,武珝顿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大唐,商贾的税收虽然苛责,但朝廷拿到这些税收之后,是会做利国利民的民生事项,新商税更是让商贾自己选择去做什么样的事……”
  “大唐从来不会从商贾的手里拿走任何一文属于他们的钱。”
  武珝说到这里停顿下来,抬手敲了敲桌子。
  哗啦一声。
  一张白布从武珝身后放了下来。
  上面书着五个字:“君主立宪制”。
  武珝回过头看了一眼,布是端端正正,没有放歪,她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转回头,继续说道。
  “你们也都知道,在大唐有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说这些王侯将相天生就是王侯将相的吗?”
  他们点点头,这句出自史记的名言,自然不会陌生。
  武珝接着说下去。
  “我有和殿下说过,问殿下愿不愿意出手拯救你们。”
  “但是殿下给我的回复是,这件事是你们高句丽人自己的事,这是你们国家的内政,他也好、大唐也好,都是没有理由干涉的。”
  不少人脸上露出失望神色。
  他们是巴不得高句丽并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只是……林深才不会要这么恶心的东西。
第826章
我要卖给你们劣质品了
  武珝看着他们,微微一笑,话锋一转。
  “但是……”
  “殿下和我说了很多东西,我觉得也有必要要和你们说一说。”
  楚王殿下要和他们说的话?!
  他们一扫脸上失望的神色,立马严肃认真起来。
  武珝稍微转动椅子,伸手指向自己身后的大字:“君主立宪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他们纷纷摇头。
  这几个字单独拎出来他们是认识的,但是合在一起,他们就弄不清楚这五个字代表了什么,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可能会和他们的君王有关系?
  武珝也没期待他们只是看到这五个字就会明白这五个字的意思。
  她轻声解释起来。
  “这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其实是一种制度。”
  “指的是在保留君主制——也就是现在高句丽的这种制度,通过立宪,也就是制定法律、限制君主权力。”
  关于君主立宪制自然不会是像武珝说的这样,她只是有选择性的把对高句丽商贾有利的东西给说了出来。
  当然了,关于另一方面的东西,她也可以说出来,这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反正到时候这群商贾作为资本阶级,他们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去实现……
  既然如此,武珝也不想浪费口舌。
  制定法律,限制君主的权力?
  这句话,让他们这群商贾有些心动。
  武珝抿嘴一笑,又继续说了下去:“当然了,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说成立一个叫做议会的机构,他来负责高句丽的一切,比如说建立法律、再比如说掌管军权。”
  “而这个议会的成员,则是通过人民选举的方式产生。”
  “至于高句丽王,就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人民选举?
  而不是由他们这些商贾来决定的?
  不少人微微皱起眉头,这和他们想的有些不太一样,这么一做,虽然说他们头上的确是没高句丽朝廷这座大山了。
  可他们心知肚明……
  到了他们这种程度,利益自然是不可能完全和百姓站在一起的,他们没本事像林深那样,兼顾赚钱和回馈百姓。
  百姓们自然是希望他们这些商贾能把钱拿出来给百姓做一些实事。
  可商贾们,想要看到的是,百姓们把他们口袋里的钱都拿出来,到他们的口袋里去。
  议会为百姓说话。
  这不是他们想到的结果。
  甚至对他们而言,这似乎是比高句丽朝廷当政还要更可怕的一件事。
  “夫人,这……”一个人犹犹豫豫地开口。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武珝打断。
  “你们在担忧什么吗?”
  “百姓了解这些事的来源,现在多是从邸报上来的,以后会有收音机,但无论是邸报也好,还是说未来的电台也好,不都在……你们的手里吗?”
  选举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但如果把这个范围放大到一个群体中,这种方式就显得有些可怕了,尤其是当选举如果变成选秀。
  不再去考虑能为百姓做什么,而是开始去考虑,如何让自己更受人喜欢,开始编造一些谎话,罔顾事实,那就更为可怕了。
  而且,有时候所谓的“民意”并不能代表全部。
  比如说,张三和李四一同参选。
  一家邸报社采访了一百个人,其中有十个人是支持张三的,二十个是无所谓谁当选,另外七十个人全都是支持李四的。
  但结果往邸报上一刊登。
  选了八条支持张三的言论,一条无所谓谁当选的言论,再有一条匿名痛骂李四的言论。
  不知情的百姓一看,原来大家都是支持张三的。
  邸报再刊登一些,比如说张三喂养流浪猫狗的事,说张三原来是这么善良的一个人。
  再刊登一些李四随手丢垃圾的事,痛斥李四原来是这么一个没有公共道德的人。
  可背地里,张三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李四散尽家财、匡民救世。
  百姓不知道,他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去了解。
  他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张三好人、李四坏人。
  等到了投票那天。
  大家才发现,最后李四只有最开始支持他的七十个人投票。
  武珝的意思,他们还没有领会到这一层,但他们多多少少心里都有了一些想法。
  对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