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394

  朕决定了,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是征召官员百姓中明晓当世政务、熟知古代圣王治国之术的人才到朝中任职,不管出身如何,只要确有其才,一概量材录用。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群臣纷纷附和道:“陛下圣明。”
  汉武帝脸色一肃:“这是大事,你们竟没有半点建议吗?”
  汲黯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汲大人请讲。”汉武帝心中一沉,这个狠茬子不会说出什么反对意见吧。
  “启禀陛下,我大汉疆域广阔,人才众多,分散于郡国州县。敢问陛下,如果只是一道征召令,恐怕也就长安附近的人有机会应征吧?想那千里之外的贫寒书生,如何能够抵达长安、一睹圣颜呢?”汲黯此话一出,群臣连连点头。
  汉武帝点头道:“汲大人所言甚是。薛泽,你是丞相,你来说说,有什么好办法?”
  薛泽站起身,沉吟道:“如果陛下真的想做到雨露均沾并不难,可以让应征者随同上计吏一起入京,由沿途各县负责饮食。”
  “好,这个办法不错。但如果有混吃混喝的怎么办?”汉武帝沉吟道。
  刚获任命的张汤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个建议,如果有不学无术者冒充应征,可以罚他们做苦役,偿还饮食费用。”
  汉武帝哈哈大笑:“张汤啊张汤,果然是个狠人。好,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糊弄朝廷者就该这么做。薛泽,你就按刚才的意思发一道公文到郡县,立即实行起来。”
  “是,陛下。”薛泽躬身道。
第297章
正人正己
  八月初五,汉武帝到长信宫给王太后问安。王太后仍然对汉武帝没有惩处刘嫖心有不甘,恨恨道:“身为皇后之母,竟往宫中引入妖人,其心可诛!”
  汉武帝劝解道:“姑母毕竟是爱女心切,情有可原,况且楚服所为并非她指使。”
  “说起那个楚服,本宫就一阵后怕,若是果真被她下了那个什么情蛊,后果不堪设想。皇上,大长公主身为始作俑者,若不加以惩处,后宫人心难服。”王太后仍然喋喋不休。
  汉武帝有些不耐烦了:“母后,大长公主是文皇帝所封,若不是谋反大罪,朕不得加以惩处。这是皇族惯例,朕不敢背负不孝骂名。”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王太后虽心有怏怏,也不好再坚持。汉武帝似乎想到了一件事,沉吟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朕想重新册立皇后。”
  王太后莫名的有些紧张:“皇上,你想立谁为皇后?”
  汉武帝不假思索:“后宫之中,数卫子夫名位最高,当立为皇后。”
  王太后一声冷笑:“汉朝立后,从来只有母以子贵一说,哪里是按照名位的?”
  “难道朕不可以凭自己喜好吗?”
  “不可以!皇上忘了汉家规矩吗?如若太后在世,皇上立后需和太后商量,而且必须遵循母以子贵。
  卫子夫没有生下皇子,暂时还不能立为皇后。皇上若真想立后,还是多想想纳几位嫔妃吧。也许,她注定不能生下皇子呢?”
  汉武帝一阵无语,喃喃道:“那就再等等吧。”
  看着汉武帝离开的背影,王太后一阵失神,自己并不讨厌卫子夫,卫子夫的性情也不差,为何就是如此忌惮她呢?难道是在害怕下一个外戚家族吗?
  回到凤凰殿,汉武帝逗弄起了三个女儿。长女刘心月今年已经七岁,活泼可爱;
  次女刘念月年仅四岁,说话都还不太利索;
  第三女刘望月才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
  自从入宫后,卫子夫一直与世无争,默默的照顾着三个女儿。
  二十六岁的年纪,看起来一如既往的温婉秀丽,却也多了几分安详温暖。
  “子夫,你有想过做皇后吗?”汉武帝忽然问道。
  “皇后?臣妾奴婢出身,担得起这份大任吗?”卫子夫紧张道。
  “我汉家立后,从不在乎出身。朕的母后,入宫前还嫁过人呢。”
  “其实,臣妾没想过那么多。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臣妾已经心满意足了。”
  “你能这么想,就是最好的皇后人选。身处后宫,最难得的就是克制欲望。”
  “可是,臣妾听说,没有皇子是不能立为皇后的。”
  “谁告诉你的?”汉武帝不禁问道。
  “前几天,太后无意间跟臣妾说起过。她还说,让臣妾帮忙在掖庭挑几位品性纯良的嫔妃。”
  “你答应了吗?”
  “陛下一直没有皇子,太后自然会着急,臣妾身为夫人,也理应为陛下和太后分忧。”卫子夫认真道。
  “分忧?子夫啊,你怎么这么可爱呢?”汉武帝笑道。
  卫子夫大囧,脸上飞过一朵红云,汉武帝忍不住亲了她一口。
  八月底,各郡国的应征者陆续抵达了长安。虽然说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但真正应征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心存顾虑,如果被判定为不学无术、滥竽充数就亏大了。
  薛泽将各郡国的应征者名单呈了上来,才数十人而已。汉武帝皱眉道:“难道我大汉只有这些人才吗?”
  薛泽苦着脸道:“陛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求贤良,然后又让郡国每年察举孝廉,还时常征召各种人才,人才都快被陛下搜刮殆尽了。”
  汉武帝哈哈大笑:“你说得没错,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面色一冷:“淄川国没有人才了吗?怎么又是他?”
  薛泽不由得有些紧张:“陛下,您说的是那个公孙弘吗?”
  “正是此人。数年前,他出使匈奴,损了我大汉威名,朕将他赶回家了。没想到,这个老匹夫居然又厚着脸皮来了。”
  “回陛下,据说公孙弘不愿意来,是郡里强迫他来的。”
  “奇哉怪也,难道偌大的淄川国,除了他就没有别的人才吗?你去把他叫来,朕要见他,若还是那般昏庸,淄川相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第二天,公孙弘被召进了宣室。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岁,腿脚看起来还算利索。
  “公孙弘,你竟然还有脸来!”刚踏入宣室,汉武帝就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
  公孙弘吓了一哆嗦,赶紧跑过来,跪地颤抖道:“臣公孙弘拜见陛下。”
  “听说你是被强迫而来的?”汉武帝瓮声瓮气道。
  “回陛下,臣是不敢来。”公孙弘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
  看着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汉武帝忽然心生怜悯,也许他真的有所长进呢?
  一念及此,汉武帝缓和了一下口气:“一别五年,你可有什么长进啊?”
  “回陛下,五年前之事让臣羞愧难当,日夜苦思己过。五年来,臣从不敢懈怠,唯有勤学苦行,磨炼己身。”
  “好,那朕问你,治国首要在什么?”
  这是汉武帝最喜欢问的问题,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才学见识。
  公孙弘想了想,答道:“臣以为,最重要的是正己。”
  “正己?你可否细说。”汉武帝觉得这两个字有点意思。
  “五年前,臣回到淄川国不久,继母去世,臣为之守孝三年,淄川相认为臣是个贤人,在国内大肆宣扬,国中之人深受感动,遗弃老人之事大为减少。
  孝子多了,良民也就多了,淄川治安大为好转。臣由此想到,如果皇上能够严格约束自己,是不是能改变大臣的操守呢?
  如果大臣的操守提高了,下属是不是也会效仿呢?由此推之,天下大治不远矣。”公孙弘娓娓道来。
  汉武帝点点头:“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但似乎还不够。”
  公孙弘继续道:“臣刚开始也觉得不够,但后来觉得可以将正己延伸开来。如果陛下能在群臣中找到一个正己的楷模作为标准,大臣们是不是有所依归呢?
  治理百姓也是如此,陛下发掘百姓中的楷模,大力宣扬,厚加赏赐,假以时日,必能改变天下风气,影响人心善恶。”
  汉武帝一怔,沉思了一会儿,豁然开朗道:“公孙弘,你的这番话不简单啊。身为君者,必须正己;为人臣者,更需正己。必先正己,才能正人。你所谓的正己,其实是为了正人啊。”
  “陛下于片语之中得其要领,臣佩服之至。”
  汉武帝哈哈大笑:“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这个老家伙还是有点用处的嘛。这样吧,你先做个博士,朕有空会再请教你。”
  “谢陛下。”公孙弘大喜道。
  天下皆知,汉武帝对博士极为重视,他们看似是一群书呆子,却都是汉武帝的顾问,治国大略上多采纳他们的意见,堪称最强智囊团。
第298章
新人入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