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未央(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394

  第二天,汉武帝在长乐宫前殿举行中秋家宴,邀请了列位公主。为避免破坏团圆的气氛,卫子夫并没有将刘心月叫过来。
  也许是被昨日的事所影响,汉武帝显得闷闷不乐。尤其是看到平阳公主和卫青夫妻俩,汉武帝的脸色更是阴沉得可怕。
  平阳公主和卫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当他们一起向汉武帝敬酒时,汉武帝面无表情道:“姐姐,你最近有回平阳侯府吗?”
  平阳公主愣了下,如实道:“回陛下,有些日子没去了。”
  汉武帝冷冷道:“心月毕竟曾是你的儿媳,也是你的侄女,有空还是去看看吧。”
  “是,陛下,臣妾遵命。”平阳公主听出了汉武帝话中的不愉之意,谦恭道。
  回府之后,平阳公主依然记得汉武帝阴郁的脸色,忧心忡忡的对卫青道:“皇上到底怎么了?似乎对我很不满。”
  “皇上可能是心疼心月吧。”卫青沉吟道:“以后,咱们确实应该常去看望心月,心月这孩子太可怜了。”
  “你不觉得这件事是皇上对不起心月吗?如果不是他将心月嫁给栾大,何至于此。”平阳公主不忿道。
  “殿下,这件事以后提都不要提。”卫青正色道。
  “唉,皇上越来越不听劝了。若是十几年前,我还敢当面批评他。但现在,我是一句话都不敢说了。大将军,皇上最信任你,你或许可以劝劝他,不要再到处求仙被人哄骗了。”
  卫青苦笑道:“连殿下都不敢说,我哪里敢说呢?”
  “皇后呢,或许皇后可以劝劝他。”
  “皇上已经很多年没在椒房殿过夜了。”卫青黯然道。
  “也许,唯一能劝他的只有太子了。”平阳公主思索道。
  “不可!切不可让太子违逆皇上,一丝一毫都不可以!”卫青忽然严厉道。
  平阳公主沉默半晌,缓缓道:“好,我听你的。从此,我们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不管那些糟心事。”
  “嗯,只要太子顺利继位,大汉天下就不会乱。”卫青点头道。
  中秋过后,天气越来越寒冷,李清扬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容颜日益憔悴,到最后不复往日的妩媚,形销骨立,仿佛变了一个人。
  九月初四,汉武帝前往探望,李清扬却始终不肯以正面示人,蒙着被子道:“臣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陛下。臣妾死后,希望陛下能善待臣妾的儿子和兄弟。”
  汉武帝不悦道:“夫人病重,万一不能痊愈,当面和朕交代后事不是更好吗?”最近,李清扬一直以此为借口拒不见他。
  “回陛下,臣妾已经多日未曾梳洗,蓬头垢面,不可以此懈怠君王。”
  “夫人若肯见朕一面,朕将赐你千金,授予你兄弟尊贵的官职。”
  “授不授予尊贵的官职,在于陛下,不在于见不见臣妾一面。”李清扬仍然不为所动。
  汉武帝怒了:“你果真不肯见朕吗?朕若因此杀了你的兄弟和家人,切勿后悔!”
  一旁的李延年大惊失色,也在劝说李清扬,李清扬还是不肯转身,只在被子里嘤嘤哭泣。
  汉武帝彻底失去了耐心,霍的站起身:“是你无情,莫怪朕无义。你若死了,朕绝不会再看你一眼。”说完拂袖而去。
  汉武帝走后,李延年大惑不解,问道:“妹妹,为何不肯当面和皇上交代后事呢?难道你现在如此厌恶皇上吗?”
  李清扬幽幽道:“哥哥,你有所不知。我是因为容貌酷像一个人而得宠,今日的我形销骨立,容颜不再,皇上若是见了,心中必定厌恶。
  我今日不见皇上,是想让皇上永远记住以前的美好,还对臣妾留有遗憾和愧疚。有了遗憾和愧疚,皇上才会记住我,我们李家才有出头之日。”
  李延年愣了一下,叹息道:“妹妹心思深沉,哥哥不及也。”
  “我死后,立即装殓,不要让皇上看到我的脸。”李清扬最后交代道。
  “妹妹放心,哥哥一定遵你所言。”李延年点头道。
  当天夜里,李清扬病逝于凤凰殿。遵照遗嘱,李延年连汉武帝都没有通知,连夜装殓,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告诉汉武帝。
  得知李清扬的死讯,汉武帝悲痛不已,手抚棺木,大哭道:“清扬,你为何不肯见朕最后一面呢?难道你心中对朕厌恶到了这种地步吗?”
  李延年跪地劝说道:“斯人已逝,请陛下切勿伤了身体。”
  汉武帝怒道:“清扬去世,你为何不告诉朕,还直接装殓?”
  “陛下息怒。妹妹说,陛下终究是要成仙飞升的,不宜见少年夭折之人。她到了阴间后,会日夜为陛下祈祷的。”李延年已想好了说辞。
  听闻此言,汉武帝更加悲痛,哭道:“你临终之时,仍然不忘朕之心愿。你待朕诚心若此,朕何以为报呢?”
  几天之后,汉武帝下诏,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广利为郎中。
  协律都尉是之前从未出现的一个官职,主要职责是掌管宫中的音乐。
  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后,全面接手乐府,还派出使者前往郡国,收集各地民歌。
  在汉武帝的倡导和李延年的主持下,乐府成为帝国最高音乐机构,为保留汉朝的民间诗歌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诗歌流派。
  李清扬下葬后,汉武帝郁郁寡欢了很久,一直让刘据代理朝政。
  由于李延年和李清扬长得颇为相像,又能歌善舞,在李清扬去世后,立即成为汉武帝身边的大红人。
  有好几次,王成甚至发现,李延年竟然留在温室殿,服侍汉武帝一整晚。
  十月初一,汉武帝忽然亲临未央宫前殿,当朝宣布,他将前往雍地祠五畤,然后祭祀泰一和泰山。
  在他出巡期间,除了军国大事外,太子可以自行处理政务。
  这不是汉武帝第一次巡幸天下,群臣连个劝谏的都没有。汉武帝也似乎不给人劝谏的机会,宣布完毕后,当场退朝。
  几天后,汉武帝离开长安,第一站是雍地,祠五畤,第二站是甘泉宫,祭祀泰一,叩拜德星。
第506章
涉何出使
  十月十六,汉武帝从甘泉宫回到了长安。也许是从神灵处汲取了新的能量,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开始思索如何收复朝鲜。
  几天后,汉武帝在承明殿召见了太子刘据、丞相石庆、御史大夫儿宽以及大将军卫青等人,商议收复朝鲜的策略。
  当年,卫满和辽东太守约定,朝鲜作为汉朝的外臣,管辖塞外的蛮夷部落,汉朝不予干涉,但卫满也不得阻挠那些部落向汉朝归降。
  之后,卫满不断侵占、征服附近的部落,地方越来越大,方圆达数千里,治下民众包括朝鲜半岛各部落。
  八十余年过去后,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成为朝鲜王。他野心勃勃,公开招揽汉朝流民,引起了辽东太守的不满,双方小有摩擦。
  “卫右渠不听朝廷号令,还阻挠邻近部落向汉朝归顺,早已背弃了当年和辽东太守的约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诸位以为,应该如何处理朝鲜问题?”汉武帝不紧不慢道。
  石庆一向唯唯诺诺,儿宽不熟悉军国大事,卫青也为人谨慎,全都沉默不语,刘据率先道:“回父皇,儿臣以为,应该派出使者晓谕卫右渠,重申当年的约定,让他不要再招揽汉朝流民。”
  “如果他不听呢?”汉武帝淡淡道。
  “回父皇,如果卫右渠不听,可以派出军队在边境屯守,严防流民外窜。”
  “不。”汉武帝不以为然:“朝鲜自古以来,一直受我中原管辖,无论是箕子朝鲜,还是卫氏朝鲜,他们本质上都是华人。
  既然是华人,为何不归顺我大汉?朕以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们成为汉朝的一个郡。”
  刘据一愣:“父皇准备出兵朝鲜吗?”
  “出兵是最后的解决方案,如果能用外交的手段解决,那不更好吗?”
  “父皇圣明,敢问父皇准备派何人为使呢?”
  “一个小小的朝鲜还用得着朝廷派出使者吗?让辽东太守派个人就可以了。”
  “儿臣以为,卫右渠恐怕不肯和辽东太守交涉。”刘据小心翼翼道。
  “当年,代表汉朝和卫满约定的是辽东太守。如今,让辽东太守和卫右渠交涉恰如其分。如果他胆敢对辽东太守不敬,朕自会有办法让他懂规矩。”汉武帝正色道。
  刘据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汉武帝的用心。在汉武帝心中,当年的卫满不过是和辽东太守一个级别的,如今的卫右渠也就只能和辽东太守相提并论,这么做一来显示汉朝的姿态,二来让卫右渠明白自己的定位,不要再和汉朝分庭抗礼。
  “父皇深谋远虑,非儿臣所能及也。”刘据诚恳道。
  计议已定,汉武帝通过丞相向辽东太守卫山下令,让他派人前往朝鲜王险城,当面向卫右渠交涉,让他谨记当年和辽东太守的约定,不要收纳汉朝流民,不得阻止辰国等部落向汉朝归降。
  十一月初三,接到朝廷的命令后,卫山召集门下幕僚,招募敢于亲身赴险的使者。
  那些幕僚深知卫右渠的野心,必定不肯向辽东太守服软,十有八九有去无回,一时间无人应答。
  卫山稍有不悦,斥责道:“你们平日里个个自诩文武双全,怎么到了关键时刻都成了缩头乌龟?”
  过了一会儿,主吏掾进言道:“启禀大人,臣听闻武次有一个名为涉何的豪侠,他的杀父仇人逃亡朝鲜,受到卫右渠的包庇,涉何因此常有收复朝鲜之志。若能让他出使,必能不辱使命。”
  卫山沉吟半晌,道:“那就让涉何去试试吧。你告诉涉何,不要过于强硬,将朝廷的旨意传达到即可。”
  “属下遵命。”主吏掾应道,随后出发到武次寻找涉何。
  果不其然,涉何得知辽东太守请他出使后,兴奋莫名,当即答应。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扬名立万机会,必须抓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3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