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903

第409章
未来的那帮牛人们
  “这位刘团长,是位至情至性之人,面对侵我国土之倭寇,骂又何妨?就冲他这一骂,我彭武所服之人的字典里,就有他一个了。”
  “就是,管他怎么骂小鬼子,只要能使劲儿揍鬼子,他就是英雄,我中华民国的英雄。”
  ……
  “英雄是英雄,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但言语粗鄙不堪,却有失我中华泱泱大国灿烂文明,由人之言可推人之行,我等之辈想与之和谐相处,甚难啊!尤其是还要深入西南之地……”有个身着长衫的眼镜男微微摇头批判。
  “话不能这样说,骂小鬼子而已,又不是骂我们自己人,你这样想实在是太过迂腐……”
  显然,刘团座这封粗鲁不堪的电文对学子们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的极为激烈,不过从现场的氛围来说,站在他这一边的显然还是比批判其粗鄙不堪的还是要多些。
  做为老师的叶企孙却一直面色如常,看着身边的学生们诉说着属于他们的见解,整个过程中并未插言。
  还是一个中等身材相貌英俊说话声音极其爽朗穿着黑色中山装的年轻人开口了:“大家别吵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听听先生的意见,毕竟先生是唯一接触过这位传奇团长的人,我想,先生才更有发言权,大家说是不是。”
  年轻人一开口,争得脸红耳赤的学生们都停了下来,可见,在这帮未来都是牛人的学生中,年轻人的威望极高。
  见同伴们都安静了,年轻人看向叶企孙,道:“先生,这个刘浪刘团长您跟他接触过,不知道您对他印象如何?”
  叶企孙淡淡一笑,道:“刚才大家对刘团长这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电文讨论的很是热烈,有褒有贬,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所有人都无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刘团长和他麾下的数千将士,都是我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也不是?”
  “是,这点儿毫无争议。”先前不管是表扬刘浪还是说刘浪太过粗鄙的学生都点头称是。
  “有了这点儿共识,那就好说了。这点认知很重要,一个能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无关他人品如何,就冲这一点,他就应该获得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尊敬,因为,他们是为我们在战斗,没有他们,我们没资格和权利在这里评说。”叶企孙脸色一正,看看满脸肃然的学生们,脸色又变得缓和起来:“当然,我明白,你们之所以对刘浪本人如此感兴趣,不光他是民族英雄,还有个原因,是我数月前提出的一个跟他合作的计划,由他组建机械实验室,我华清物理系会派出自愿前去的学生去哪里实习,你们难免会考虑,他这个人好不好相处,不管是经费还是物资,能不能得到保证,如果人品不行,那是一定不能去的,我说的可对?”
  不少学生低头沉默不语。
  显然,叶企孙的话正中他们不少人的心思。
  叶企孙微叹一口气,脸色多少有些失望的道:“不过,至此山河破碎之际,你们想得如此遥远,是不是,都有些聪明的太过头了?”
  “先生教训的是,我们,错了。”刚才评判刘浪最激烈的几个学生都面红耳赤,低头认错。
  “你们有如此想法,其实也很正常,因为你们不是军人,只是呆在象牙塔的学生,你们以为日寇这次犯边,迟早会被我国军击退,只不过是场局部战争而已。但是,你们都想错了,而你们评判的这位刘团长,却用一封言辞激烈甚至有些粗鄙的电文清晰的告诉我们他的判断。”叶企孙继续说道。
  “先生,这骂人也有讲究?”年轻人也忍不住呆了一呆,问道。
  叶企孙看向年轻人,脸色却是好了很多,显然,这位年轻人也颇得他的看重,反问道:“刘团长用一通痛骂告诉日寇,他今生将与日寇势不两立,那他的潜台词是什么?”
  “他的意思是,日寇这次对我热河长城之战只是前奏,未来,我们中日两国还有更多的仗要打,甚至,是全面战争?”年轻人的反应很快,惊讶的张大了嘴。
  “是的,民国二十年,日寇入侵我东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二十一年,借故与我军战于淞沪,二十二年,入侵热河并攻打长城防线,现陈兵我平津,他们是在蚕食,也是在试探,我中华大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贫瘠岛国从皇族到平民的疯狂,全面战争,迟早会爆发。”叶企孙点点头。
  “知道我为什么会同意和一个小小的上校合作吗?是因为他拿出的那个让我动容的硝酸铵合成公式?是因为他答应能提供足够的进口设备和超过百万大洋的投资建立实验室?还是他提出的那个很新鲜的校企合作方案?”叶企孙连续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脸上的表情都分外精彩。
  叶企孙说的这几个理由,大部分他们都不知道,但无论那一条,都无比精彩。尤其是那个硝酸铵合成公式,天哪,难不成那位在军事上拥有着无比才华的上校竟然还是个搞科研的?
  “不是,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刘团长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叶企孙摇摇头。
  “先生,刘团长说的是什么?”学生们都好奇起来。
  先生虽然没有具体介绍他对刘浪的观点,但,一个拥有着天才的军事才华和睿智头脑的国军上校形象却在每个人头脑中逐渐地丰满起来。
  至于说先前的粗鄙,见鬼去吧!那是对强盗才有的粗鄙,你见过一个粗鄙的人能写出硝酸铵合成公式的吗?那简直是所有搞物理化学研究的人的侮辱。
  反正,没人会侮辱自己。
  “他只是跟我说,数年后,不超过五年,与日寇全面战争必全面爆发,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中华民族需要舍身成仁的军人,同样也需要科技,只有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军人,才能替我们的后辈守护这个国家,这块土地,这场战争,我们不能退。”
  “他需要武器,更先进的杀人武器……”年轻人反应很快。
  叶企孙却不再说话,遥遥的看向窗外的北方出神,他不知道,那个用我们“不能退”三个字打动自己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他,是不是正在追击日寇的路上。
  不过,那个“戳一戳”真的很形象啊!向来嚣张的日寇现在是不是感觉很疼?
  年轻人也没说话,但紧抿着的嘴唇和眼里跳动着的火焰却显示着他正在被狠狠撞动的心。
  “西南,我熊真会去的,刘浪,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英雄人物?会让先生对你如此看重。”年轻人在心里默念。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刘浪并不知道,他的一封电报,竟然还意外地获得了诸多学子的拥护。
  尤其是这位已经铁了心要去西南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刘浪真的,很熟悉。
  因为,那老爷子口中提了一辈子的红色军工的奠基者之一。
第410章
低调的男记者
  ……
  熊真,叶企孙最看重的学生,没有之一,未来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未获过如此殊荣。
  如果你知道这位华清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在华清大学期间,不但学习成绩优异,也酷爱文体活动。他参加过学校话剧团,并且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校内外体育竞赛,他是有名的田径运动员、网球队长,足球场上更是个风云人物。如果能够继续发展,他或许不难成为一颗耀眼的艺术或体育明星。
  但这一切在熊真身上都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他最擅长的还是搞科学研究。你就可以知道叶企孙为何如此看重他了。
  没错,在这位华清大学高材生的科研天赋面前,他其他的成就全都黯然失色。未来大名鼎鼎的地雷战,正是出自这位的手笔,由他主导,他另外两名未来亦成为华夏最顶级科学家的同学协助下,日军用以提高粮食产量的化肥粉却成了制造炸翻日寇火车的炸药原材料。如果说这还只是他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天分小试牛刀,那么,用简陋的电子管和电线就做出了无线电电报机,用茅厕里天然形成的芒硝提纯做出炮弹和子弹所需的黑火药,却是将他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就是一个天才,一个不输于这个世上任何物理大拿的天才,日寇,也因为他,多了许多魂断他乡的游魂野鬼。
  能被这样一位天才关注甚至有可能追随,刘浪这个挂名兵工厂总工程师,的确是走了狗屎运。
  不过这会儿还远在数百里外的刘浪当然是不知道他又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大战之后了。
  刘浪为此还后悔不已,早知道明令通电骂骂小日本就有这好事儿,那他每天整一封不就完了?不,必须得早上骂一道,中午再来一封,晚饭前加睡觉时各来上一次,那会不会还有意外的惊喜?
  叶大教授的那帮未来都是大牛的弟子们,随便的一个名字,都足以把他这个大老粗震得嘴歪眼斜的,要是都来他这儿,会不会提前把美国佬拿来胖揍小鬼子的那两个大家伙提前整出来?刘浪真不知道。
  反正很多年以后,那帮牛人们就靠着手中的尺子和笔在祖国的大西南戈壁滩里把那玩意儿给弄出来了,亮瞎全世界等着看中国笑话的洋鬼子们的钛金狗眼。
  中国,从此一跃成了世界前五强,哪怕日后中国承诺必不先使用大家伙揍人,但那,你信吗?反正全中国人是信的,管你某世界警察信不信。
  这会儿,刘浪正在找人谈心。
  气氛很和谐的谈心。
  第八师团依旧在大踏步的撒丫子跑路,虽然他们号称是在撤退,但收到过刘浪电文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不知羞耻的逃跑,包括关东军司令部。
  只是他们担心的是,第八师团跑的不够快。
  但关东军司令部真是想多了,已经彻底把脸装兜里的第八师团比他们想象的跑得要快的多。
  跑的真的很快,就连刘浪都没想到,一支全体轻装的小鬼子,果然就如同军史中描述的一样,一天能运动超过一百二十里。甚至,第八师团还大大地超过了这个目标,他们竟然,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跑出了七十里,平均每个小时十四华里。
  让一直追踪他们的四个特种兵差点儿都喘不过来气。
  见日寇已经不惜命的开溜。
  刘浪干脆,在杀鸡用牛刀,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共动用一个半营近1000人兵力以及所有重武器,仅用半个小时就将负隅顽抗企图替主力撤退拖延时间的两个日寇步兵中队全歼之后,就全军修整了足足两个小时,才再次以每小时八里的行进速度,朝第八师团追去。
  当然,在这两个小时里,战士们在修整,刘浪这个军事主官却休息不了,他还要处理很多杂事。
  比如,审查柳雪原美女大记者的稿件,适时的提些意见,比如把他的那封浪式电文给加进去。
  又比如,那名叫何益之的大记者,这段时间实在是太低调了。
  和柳雪原万众瞩目的美女记者战地日记不同,何益之何记者的稿件每次都是在不算很起眼的角落,内容和位置一样低调而内敛,中规中矩的文字描述几乎让人都不知道老百姓日报竟然是派出了两个记者在战地做前线采访。
  这位其貌不扬的男记者甚至极少走出团部,如果不是他每次采访都会有警卫排派出两名战士随身保护,长城团数千人都把他当成了路人甲,已经到前线十几天了,连赵二狗这样见人都自来熟的惫赖货都喊错他的姓好几次。
  可以想象,这位何记者得低调到什么地步。
  如果不是刘浪在未来的时空中在某篇传记中见过这个名字,因为名字很特别而略微有些印象,又恰恰在某个月圆之夜见到某美女记者身边这位怎么看怎么不协调的男记者,刘浪真的也会忽略这位的存在。
  何益之,很有些儒雅的名字,但在数十年后,国党的某位重要人物将保存了几十年的秘密用传记的形式披露,不少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有些特别的名字。
  原来,在那个年代,中国人,真的做出了不少不为人知的事情,包括拥有这个名字的人。
  刘浪相信,眼前的这个其貌不扬低调内敛的大记者,应该就是那个人。原因无他,老百姓日报的领导不是傻×,派一个如此优秀的美女记者来就已经足够,又如何会加派一个男记者来画蛇添足?
  谁不知道当初某获青天白日勋章的“抗日英雄”在上海最喜和富家贵女接触?别看“某胖长得不算浪,其实他就是狼”这种谣言刘浪就不信老百姓日报的总编就敢用这样加派男记者当护花使者赤果果的行为表明他信。
  反正刘浪不信。
  到现在,也终于可以到和这位谈谈的时候了。
  于是,百忙之中的刘浪邀请了这位低调的大记者喝茶聊天。
  将杯中的茶递给了毫无异样的何益之。
  刘浪做了个坐的手势,等何益之坐下,这才微微笑道:“一直很少和您交流,实在是抱歉。”
  “刘团长您请千万别如此说,您战事繁忙,益之理解。”何益之忙做惶恐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