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903

  难道,这也要看陈班长的了?陈运发摊摊手,很遗憾,做为一个同样出身于乡野的士兵,让他杀人行,但若是写字记账,那的确不行。
  还好捡了个猥琐男。
  山羊胡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己出场的机会,那里会放过?等看到雕爷开始从土包子捡到“大元宝”近乎痴呆的兴奋中逐渐清醒开始挠头的时候。
  山羊胡跳了出来,手里拿着账簿。
  上面一五一十的把仓库里目前还剩下的物资分门别类记载的一清二楚,甚至连牛皮绑腿还有3072条,给日军用以书写家信的信封23089封都记录到个位数。
  “哈哈,好,这段时间,你就是我青龙山大账房先生了,米面分你家200斤。”二货男哈哈大笑,拍着自己无意中捡来的山羊胡派官职发奖励。
  山羊胡满脸苦笑,小命到现在来看是保住了,但经他这么一搞,全城上下又有谁不知道他彻底地靠上了这帮土匪大爷们?别说什么二百斤米面了,他这全家老小恐怕都得跟着土匪们上山落草为寇去的。
  不去?等日本人回来了,恐怕他全家都得被日本人点了天灯当人肉蜡烛的吧!
  “嘿嘿,我说老陈那!先别忙着哭,也许用不了多久,你或许就知道你今天是多么幸运被我雕爷碰到,天下之大,又岂是一个小小的承德城所能比的。”二货男多精明的人那,一眼就窥透了山羊胡的那点儿小痛苦,拍怕他的肩膀安慰道。
  “谢雕爷赏识,那边还有个小房子是小鬼子向来防范很严的地方,也没让我记录过,现在是不是去看看?”面对雕爷这种近乎于画大饼的安慰,山羊胡只能勉力提提精神,又提议道。
  既然上船了,那自然是得上得彻底点儿,投名状搞得越多,对未来在土匪中的地位提高就越有好处,山羊胡也绝对是个很光棍的人。
第426章
金光闪闪
  谁也没想到,包括曾经的日军中国大账房先生都没想到。
  那间县衙最靠里防卫最森严的小房子,才是整个日军后勤仓库中最精华的部分,相比于外面堆积如山可以养活二万大军近一个月的粮食,可以支持一个整师团持续作战大半月看着就让人浑身激动得发颤的弹药,可以供需一个整师团数月日常生活的各类丰富物资,这个小房子里的玩意儿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但,它能闪瞎人眼。
  能更动人心魄。
  俗话说“财帛动人心”,那是真没说错。
  在打开房门,打开里面堆着的二十几个大箱子,有资格进入其中的数人集体屏住了呼吸。
  箱子里装着的,不是金灿灿,就是红艳艳和绿莹莹。金灿灿的,是金子;红艳艳的,是玛瑙;绿莹莹的,是翡翠和玉石。
  这其中,当然是金灿灿的金子更夺人眼球,尤其是对立于金子面前但却从未见过如此之多金子的一帮人。
  二十四个大箱子,足足有十六箱,全是金灿灿的金子,闪耀着能将人闪瞎的金光。
  虽然,那一刻并没有阳光透过屋顶照在金子上反射出慑人的金光,但,在每个人心中,就是那感觉。
  甚至,很多人在瞪着眼睛看着一箱子一箱子被打开的那一刹那,虽然很舍不得闭眼,但还是被“闪”得不停眨眼。
  我日尼玛,小鬼子莫不是挖着金矿了吧!但凡是看到这里的人,莫不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
  除了这种可能,他们又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金子?
  很显然,日本人并没有挖到金矿。
  金子,有金砖,有金条,还有做工精致的首饰,有些首饰上甚至还有暗红色已经干涸的血迹。
  这是第八师团在热河之战半月的所有收获。从进入热河,第八师团除去和已经节节后退的东北军交战,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战斗就是抢劫,从平民到富豪,一个也不放过,哪怕是主动贡献的也要去搜刮一番。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全员参与抢劫的第八师团依旧从热河省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最后甚至因为觉得银子价值太低,把一些看不上眼的银首饰发给了军官和作战勇敢的士兵。
  能集中在这里的,全都是西义一认为价值较高可以交给日本国内的金子和玛瑙翡翠。
  做为辎重仓库,当然不会少了“称”这个物件,急于知道快把自己眼睛闪瞎的金子有多少的二货男急吼吼的亲自搬了个磅秤过来让山羊胡陈玄东给每个箱子挨个称。
  十六个箱子,每箱平均重160斤,总计2106斤,恐怖的重量再度将每个人都震惊了。
  要知道,金子这种贵重玩意儿,平时可都是按两来计算的,就算如此,连陈运发在内,站在屋里的人也没几个见过一两以上的金子。
  而现在,却是上千斤的摆在所有人面前。
  发财了,所有人都在心中怒吼。
  怪不得长官专门交待必抢日本人,敢情是他知道小鬼子作战时有带金子的习惯啊!陈运发摸着幸福得有些眩晕的脑袋对百里之外的胖子团座更是钦佩的五体投地。
  日军当然不会有带如此之多的财富作战的习惯,但刘浪却知道在这次著名的长城之战之后,关东军向日本大本营运缴了高达数吨的黄金。
  实际上不光是长城之战,在曾经的时空中,日寇在入侵中国这十四年,向日本岛内运送的黄金不计其数,那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累,却在这次战争中被日寇一抢而空。
  而且,这批数目惊人到未来数十年都无法考证的巨额黄金,在日本战败之后竟然不知所踪。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学者们有理由认为在战败前的半年,日本天皇政府就已经开始有组织的藏匿这批黄金。甚至很多学者认为,日本经济数十年的腾飞,也很有可能得益于这批日寇自中国战场上抢劫而来的巨额财富。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那个岛国的辉煌,都是基于中国数亿百姓的血汗上来的。
  可是,没有实证,这永远只能是猜测。屈辱外加愤怒的猜测。
  每想于此,刘浪都痛彻心扉。
  好不容易才打出了如此局面,刘浪又怎么回错过这样的机会。就是没有青龙山土匪的出现,刘浪也会分出兵力突袭承德日军临时大本营,甚至刘浪追着第八师团穷追猛打,也是打着抢回属于中华民族财富的主意。
  一支已经被打掉了精气神的第八师团,又怎么可能让刘浪舍得用能成为火种的精锐战士去拼命呢?刘浪自打追出了罗文裕,其实就看中了小鬼子的“钱”,原本属于中国人的钱。
  那些金子,每多运一分,就多了很多颗能带走中国人生命的子弹。
  只是刘浪也不十分确定第八师团是在战后搜刮还是作战途中就开始了大肆抢劫,反正刘浪只是以小鬼子那个穷疯了见鸡都想抓的尿性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居多一些。
  刘浪显然赌对了,西义一所有的大费周章,现在都姓刘了。
  收到陈运发发过来的电报之后,刘浪仰天长笑,笑得浑身肥肉直颤,差点儿没把指挥部几位闲着无聊喝茶的校官给吓倒。
  虽然这两天没仗打,小鬼子也很滑溜,刘长官也不能就此失心疯了吧!
  “嘿嘿,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仗打得很心跳?那好,我告诉大家,只需要两天,两天后,咱们就回家。”大笑完过后的刘浪收起那张写着缴获第八师团辎重物资的电报,伸出两根手指微笑道。
  既然刘浪没解释电报,所有校官们也知趣的没问,但刘浪的这个两天却令人很费解。
  照第八师团这种不计伤亡的牛皮糖打法,少说也得十数天才能分得出胜负,刘浪是怎么得出两天这么确切的时间来的?
  其实,刘浪所说的两天,不过是和第八师团在这里继续再浪两天,等到刘大柱带着装满物资的土匪菜鸟们从承德撤退,长城团就可以撒脚丫子跑路了。
  当然,在那之前,刘浪也要让第八师团知道,所谓的浪,也是刘浪的浪,而不是他第八师团的浪。
  急切的日寇和同样急切的那帮国府高官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开始讨论到细节了吧!
  因为,刘浪已经收到了一封来自北方军事委员会的要求长城团撤退的电报。
  措辞虽然不是很严厉,但其中不希望长城团再激怒日寇的意思,已经呼之欲出。
  这就是八十年前的中国啊!将士用命,但那帮尸位素餐的官僚们,却……
  但刘浪却没有丝毫气馁,这个时代,同样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个小人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卫国战争中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没有那帮大人物,小人物们,也可以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实际上,在曾经的那个时空中,他们也这样做到了。
  只是,悲壮的,让人想哭。
第427章
将在外
  “因为,催促我们撤退的电文已经来了。”刘浪将那封昨晚就已经到达的电文丢到了祁光远他们面前。
  “撤退?那些当官的都特娘的就一张嘴皮子,往哪儿撤?哪里派出兵力来接应我们?有没有详细的战场情报和撤军路线?这种撤退,和特娘的送死有什么区别?奶奶的,别看第八师团跟老子在这儿墨迹老子暂时奈何不了他们,惹毛了老子,追着他们的屁股真一路杀到东北三省当胡子去。”祁光远看完电文一拍桌子张口就骂起来。
  做为曾经的一团之长,祁光远太明白现在的战场形势了。别看长城防线长达数百里,但只要平津平原的任意一路日军派出一个旅团甚至一个联队,就能死死缠住长城团,剩下的,不肖两天,蜂拥而至的日军主力就能将长城团吞得连渣都不剩。
  之所以长城团把第八师团打得如此凄惨模样,其实还是仰仗了工事之利防守了足足十天把硬着脑袋撞上来的第八师团打折了脊梁骨,就那,也是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突袭了日军的重炮大队,导致第八师团没了重武器,否则光第八师团剩下的一两万人就足够长城团大大的喝一壶的。
  吃过如此大亏日军绝对不会再给长城团同样的机会。别看长城团现在在第八师团面前一时风光无量,遇到同样拥有大炮的日军主力,人家用人数都能把长城团活活堆死。
  更何况,谁知道天气状况会什么时候好转?日军的轰炸机如果出现在天空,那才是长城团的末日。这也是刘浪先前说的再刀尖上跳舞的说法的真正原因。
  “是,这样没有组织的撤退就是将我长城团推往灭亡的撤退,刘团长,我们坚决不能如此做,不过,军事委员会的电令我们也不能就此一看了之,还是应该回封电文告知我们目前的状况。”生性谨慎沉稳的董升堂也愤然作色。
  不过,依旧一如既往的谨慎。
  “长官,我听你的,驴日的那帮高官们不把我们弟兄当人看,那我迟大奎还听他们个球,你说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迟大奎向来都是很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那就是,一切以刘浪为主。
  唐永明看一眼迟大奎,心知别看这里大部分人都比这位粗豪汉子军衔高,能力也强,但若是说到信任,这位才是刘浪心中的第一心腹,也只有他说出如此唯刘浪马首是瞻的话而不违和。
  当然,这也是生死相伴数场大战之后的结果,谁也羡慕不来。
  略一踌躇,身为刘浪身边的高参没有参谋长名分却几乎相当于参谋长的唐永明发话了:“几位也不必恼怒,我相信团座在把这封电报给我们看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定论,不如我们听听团座的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