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903


第452章
大撤退(4)
  “MY
GOD!真难以置信,你们就准备用人力将这些军火和粮食运走的吗?”小洋妞儿蔚蓝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不可置信。
  纯人力的方式在已经初步开始实施机械化的美国几乎已经不复存在,更何况这种超大规模的肩扛手提?
  “是的,劳拉小姐,这就是我们中国。”刘浪没有回头,面色肃然看着一队队百姓在士兵的引导下离开。
  在四十里地外,已经有提前离开的商家雇工和士兵正在建立临时宿营点,今天全城百姓将会满负载行走超过四十里山路,那是一段极为艰苦的路程,而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五天。
  “请恕我冒昧,刘上校,我个人认为你将平民用于帮你运送军用物资是极为不人道的行为,如果遭遇敌军,他们也会被当成敌人射杀的。”小洋妞儿一脸愤慨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以韩天豪为首的一众商家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已经洗去风尘,露出不同于东方女性却依旧美的亮眼的西方美妞儿,这洋妞儿漂亮是漂亮,身段也够好,但就是脑袋缺根弦儿。
  就算全城人不搬东西不跑,回归的日本人就会放过他们?已经对日军的残暴有所了解的商家们可不会像一般平民那般乐观,稍有杵逆就被吊死的商家在承德城已经不少于八家,更何况这第八师团的辎重仓库被抢个底朝天,54名日军的尸体还在西大街上被晾晒数日之时。
  用屁股想,他们也知道承德人将会成为日军发泄怒火的牺牲品,只是不知道日军要杀到什么地步才会罢手而已。
  事实上,十六个大商家之所以最终能鼓动全城百姓背井离乡,屠城,这个令人遍体生寒的字眼都没明说,只说日军将会大规模报复,百姓们就已经深信不疑。
  实在是,仅仅一月,日军在承德城中干过的恶事就罄竹难书。
  “那是因为你并不知道日本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不会这样想了,虽然我很不愿看到那样的情况。”刘浪并没有回头,小洋妞儿也看不到他浓眉下蕴藏的怒火。
  “好吧!虽然我不是很了解日本人,但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无疑是侵略者的身份,我会以公正的立场来看待这场战争,我很遗憾贵国输掉了这场战争。”小洋妞儿一派无所谓的态度让在场的中国人们都怒目相视。
  “劳拉小姐,也许这场仗我们是输了,但,中国,绝不会输掉整个战争,因为,有他们。”刘浪猛然回头,紧盯着小洋妞儿的眼睛,指着身负重物依旧在蹒跚前行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们的身影,高声说道。
  小洋妞儿被刘浪的威视吓得情不自禁的后退一步,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软弱,脸色微微一红,胸脯一挺再度上前,强辩道:“可是,上校,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战争应该让平民离开,战争是军人的事。”
  “我们国家有个大官虽然能力差点儿,但他有句话说得却是极好: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劳拉小姐,我的国家和民族会用事实来证明这一切的。”刘浪脸色冰冷的丢下一句话,就大踏步的朝前走去。
  “你……你们这种做法是极端不人道的。”小洋妞儿气得脸色通红。
  做为一个生长在崇尚生命自由的西方国度的劳拉,她是难以理解刘浪这个全民皆兵的说辞的。
  “小姐,我记得威廉爵士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不要去触动那条东方的巨龙,它一旦苏醒,将会改变整个世界。”小洋妞儿身边的黑大汉低声道。眼中带着丝丝恐惧:“我以前不明白,但现在我知道了,一个拥有着四亿人口的国家,当所有人都愿意拿起枪的时候,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更何况他们还有刘上校这种意志坚定,战术素养极端可怕的真正军人,日本人,会后悔的。”
  小洋妞儿也冷静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刘浪远去的背影,咬了咬嘴唇,蹬着高帮皮靴跟在后面跑了过去。
  黑大汉自然是毫不犹豫的跟上。
  西装男范子冉看看有些纷乱却颇显壮烈的全城大撤退场面,顿顿足,也追着后面跑了过去。
  刘浪迎面碰见了一户背负着重物正在前行的七口之家,当下停住了脚步,上前拉着最年长的一位老者问道:“老丈,先前不是已经说过嘛!大部分日用品将会在抵达平津安全地区后由长城团承担分配给跟随大军撤退的各家各户,为何还要随身携带。”
  “长官,大军对我们已经很照顾了,我们不想再给大军增加负担了,更何况,这些都是家里用惯的,家没了,这些……”老者回首看看承德老旧的城区,眼里闪过一丝泪光,“老汉,舍不得丢啊!”
  刘浪默然,他当然知道,不是这些东西有多值钱,而是,那曾经是家,曾经是回忆,家已经没了,这些,却是无法抛弃的。
  家,永远是纯朴的中国百姓们最深的牵挂。
  “老丈,我叫刘浪,是长城团代理团长,我代表全团上下2500名官兵感谢父老乡亲帮我军运送物资。”刘浪肃然的朝老者行了个军礼道。
  “啊!原来是刘长官。这可使不得,使不得。”老者一听刘浪自报官职,却是有些惶急得手足无措,差点儿双膝一软没给刘浪跪下还礼。
  他身边的三十许的壮汉和妇人也是脸色涨得通红,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浪伸手扶着老者,语气极为坚定的道:“不知老丈信不信我,今日日寇占我河山毁我百姓家园,日后我刘浪必将挥师北上,驱逐倭寇,复我河山。”
  再拿手指指一队队从身边走过背起了枪,同样抗上了大包的士兵,大声吼道:“士兵们,你们告诉我,我们会不会再回来?”
  “报告长官,我们会回来。”二货男大跨步的带头站了出来。
  虽然依旧还穿着他标志性的对敞开坎肩,在军容整齐的士兵队列里显得有几分可笑,但,没人笑,因为他脸上的坚定。
  这是一个新兵,一个才加入长城团不过数日的新兵,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对天空许下的诺言。
  “长官,我们回来。”士兵们异口同声,齐声大吼。
  没有举起枪,没有举起臂膀,就是扛着肩上的粮食,昂然站在天地之间。
  坚定的吼声,在旷野中回荡。
  先前听着士兵们大吼还有些茫然的百姓们,在愣怔片刻,在女人和孩子终于忍不住哭声一片的时候,男人们也纷纷高呼起来。
  “爹,娘,等儿子回来再给你们上香。”
  “我们会回家的。”
  ……
  虽然声音不齐整,但,从未停下的脚步,更坚定了。
  小洋妞儿停下自己的脚步,有些迷茫,还有些莫名的感动。
  为她眼中的一帮东方土著们。
  黑大汉,一脸肃然。
  西装男,泪光闪动。
第453章
迫不及待的盘点
  人群,像蚂蚁一般将庞大如山的物资一块块搬走。
  所有的炮弹和易爆易炸包括黄金珠宝这样的贵重物资都被装在大车上,足足装了一百三十多车。
  包括牛二救回来的大叫驴,背上都驮了近一百五十斤的粮食,成了长城团辎重部队的一员。
  连绵长达十几里的队伍,离开承德,朝二百里外的长城山脉走去。
  承德,在经历了熙熙攘攘的一上午之后,彻底变成了一座空城。
  只剩下十几只野狗,还在被晾晒在西大街上的54名日军的尸首旁逡巡。
  如果,当它们的肚皮再不被填饱的时候,日军的尸首将是它们果腹的最佳肉食。
  ……
  根据刘浪的军令,全军自他以下,每人除必要的作战装备外,必须再负载30斤物资,每名士兵包括刘浪自己的负载,都在50斤以上。
  只是刘浪显得更加彪一些,在小洋妞儿和黑大汉颇为牙疼的眼神中,堂堂刘上校背着长枪还扛了根重达三十公斤的步兵炮炮管,另外再夹了箱装有3000发子弹重三十公斤的子弹箱。
  全身一百多斤的负重,那个貌不起眼的胖子竟然就那样狂奔了二十里。
  直到那会儿,西装男和小洋妞儿才知道当初泰森中尉说刘浪是他遇到过的最可怕的对手一言绝不是因为恭维刘浪是数百军人的最高指挥官,光凭力气和耐力这一点,显得有些可爱的胖子对泰森中尉都是呈现碾压态势的。
  至少,有些想和刘浪暗中比试一下的泰森中尉,在扛着和刘浪差不多重的东西走了不到十里,就已经像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了。
  就算还要负责战斗的士兵们也扛起了物资,但绝大部分物资,其实还是被百姓们承担了。
  根据刘浪和商户们的协议,无论是军械还是粮草,所有的物资将会以重量计算酬劳,每一户家庭,只要能将50斤物资平安运至长城山脉以南,每户将得到50斤米面的基础奖励,然后,就是按劳取酬了,在50斤基础以上,则根据每户所出劳力多少,每名成年男人算做一人,妇女和老人各乘以二分之一,14岁以下孩童乘以五分之一,以10斤为一级计2块大洋酬劳,劳动力数量合计再乘以每户超出部分,最终再乘以商户根据刘浪所给酬劳的五分之四,就是每家每户最终所得的现大洋了。
  以刘浪所遇到的那户七口之家为例,他们家拥有壮劳力一名,女人和老人共三名,九岁孩童一名,7岁以下孩童两名,所以他们家就拥有劳动力2.7名。那名老者一家所搬运的物资总共有150斤,也就是超出了100斤,那最终他们一家会获得50斤米面以及2.7乘以20再乘以五分之四,总计43.2块现大洋。
  43块现大洋加上50斤米面再加上所携带的家里的一些薄产,基本足够他们在平津附近生存一年了。
  同时刘浪也已经想好了一些这些百姓的安置政策,哪怕北方军事委员会不加以安置,他通过这个手段发还给这十六个商家各近两万现大洋也足够他们在平津一带东山再起,他们想做生意少不得要雇佣人手,这一万多承德平民就是他们雇佣的对象。
  就算他们消化不了,北平还有他那个开纺织厂的未来岳父,他应该也能消化其中的一部分。
  至少这帮跟他一起撤退的百姓,最终不会成为居无定所和无收入来源的流民,这也是刘浪宣传大撤退之前和十六家商家都通过气的,否则,就凭韩天豪他们卖惨就能从刘浪手里重新把钱又给扣出来,想都不要想。
  仅仅搬运费这一项,刘浪总计就要支出28万现大洋,支付给各家的米面倒不用出钱,那十八万斤粮食抛去路上的消耗,堪堪足够支付近两万承德市民的领用。
  这也是刘浪为什么只给了孙永勤六万斤粮食的原因,否则刘浪宁愿把这二十几万斤粮食都给他,让他的部队能在大山里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但刘浪并没有亏钱,在路上,号称能算承德半城的山羊胡陈东玄已经把在承德城的缴获和支出一一算给刘浪听。
  直到这个时候刘浪才知道为什么都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抢了第八师团那二十几箱金银珠宝就不说了,2000斤黄金简直能亮瞎人的眼。承德城做为热河省的首府,以韩天豪为首的十六个商家简直也是个聚宝盆,仅从韩天豪一家,二货男就又刨出了2000两金条和三万现大洋,其余十五家也不是省油的灯,被二货男合计挖出了近三十万现大洋和2000两黄金。
  换句话说,整个承德城的财富,包括日军搜刮了大半个热河的财富,现在都在刘浪手中。
  刨去2000多斤黄金,刘浪手中的现大洋就有三十三万,支付完承德百姓的搬运费都还能剩下五万大洋。
  再加上缴获的那些枪支弹药,可以说,刘浪出长城一战,简直比他老爹交给他的毕生积蓄以及和杜月笙合作生产化肥半年获得的利润还要多。
  “陈先生,这会儿一两金子能兑换多少大洋?”刘浪两眼闪了无数遍金光之后,非常土鳖的问山羊胡。
  没办法,虽然知道金子在全世界都是做为硬通货,但因为其很少在市场上流通,但刘浪还是觉得换成能花的大洋,自己心里对财富的认知才更直观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