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903

  当然,像团座这样被未来岳父亲自宴请的,放定仪式完全可以由双方当面办理,一并选定结婚吉期,再办理过礼手续。团座?我这样说,算不算行?”
  孙无法这一通像百科全书一样的解说,直接把全体长官们都搞傻眼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这个今日之前还是只是个上士小班长,一月之前还只是个二等新兵蛋子的十九岁青年。
  这得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家伙啊!反正,包括几个在保定军校云南步校读过书的科班出身的军官,都自认是不知道这些的。
  迎着众长官有些呆滞的目光,年轻的孙无法脸色却是一白,他也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由心下一急,看向那边满脸微笑的刘浪,喏喏的想解释:“团座……”
  “呵呵,不用多说,我信你。”刘浪却是摆摆手,把孙无法的解释给堵了回去。“我现在啊!就想确定一件事儿,我在搞好了这个庚帖之后,能不能用古礼去纪府?”
  “应该是可以的吧!纪府这样的大户人家,长官您用古礼待之,或许他们会更高兴。”孙无法有些不确定刘浪的意思。
  “那就行,赵二狗,大雁的事儿就交给你了,明天落日之前,你负责给老子弄一车大雁回来,既然要送这个,那我就要送得有诚意。”刘浪拍板道。
  一车大雁……
  再蠢的人,这会儿也秒懂。
  长官,这是,又打算做无本生意啊!
  只是,你不送戒指手镯金玉如意想省钱也就罢了,可你就确定带一车大雁去合适?
  你那是去送吉祥呢?还是送吃呢,还是送吃呢?
  一想想纪老板雕廊画壁的走廊里挂着一排排的大雁,所有人脸色都是一阵古怪。
第516章
果然是大户
  不管是送大雁还是送戒指手镯,反正礼物的事儿已经有谱了。
  然后,众人都把目光聚焦到小年轻孙无法身上,能懂得如此之多的孙无法的家庭背景绝对是要比他们都强得多。
  或者说,绝对是一个大户人家出身,这样的一个人,却混进独立团当了一介小兵,这其中的缘由,不得不让人疑窦丛生。
  迎着众位大哥大叔级长官们充满疑问的眼光,孙无法的脸色有些苦涩,道:“团座,在座的各位长官,不是无法想有意欺瞒,实在是无法觉得家父之名难以宣之于口,更何况我自离家就已生死由命,和孙家再无瓜葛。”
  “小无法,看你说哪儿去了,大哥们可没怀疑你的意思,只是你这一肚子的学问一听就知道出身大户人家,大哥们也就是好奇罢了,不想说你就不说。”赵二狗走上前拍拍孙无法的肩膀,大声安慰道。
  “孙排长,我是李国斌,288团调过来的,你可能不熟悉我,但我痴长你几岁,就喊你一声老弟,老弟,听哥一句话,爹终归是爹,就算再错,咱这些当儿子的也得替他扛了,别整得跟生死不相往来一样,免得等到以后后悔。”赵二狗刚说完,一个浓眉大眼的上尉主动站出来劝道。
  孙无法一呆,眼前的这个有些脸生的军官他倒是见过几面,知道他是第二十九军调过来的,这次罗文裕大战中也立了不小的功,获得了四等宝鼎勋章,军衔也提了一级成了上尉。
  只是,还没那么熟吧!而且,就算是要劝,也不至于一个大男人还要眼含热泪吧!
  三个团所有尉官,能获得尉官所能获得宝鼎勋章最高级四等的,一共只有八人,其中独立团六人,288团289团各一人,李国斌是288团唯一的哪一个。倒不是刘浪厚此薄彼,而是独立团的这几位实在是战功太过卓著无人能与之匹敌。
  刘大柱率领一个连毙杀日军700余人,加上补充进来的新兵及壮丁自身伤亡近200人,却依旧率领着最后几十人和近200日军白刃战,斩杀其大尉步兵中队长于阵地之上,格毙日寇八十余人;程远山率300精兵一举突破日军重炮大队防线,炸毁日军所有重炮,自身伤亡近百分之九十;凌洪、肖风华率领着十四名特种兵日以继夜的活跃在战场上,为三团提供最详实的战地情报,若论战功,根本不能以歼敌数目来确定,论为第一也无人不服;向前做为第一营第一连,一直位于日军攻击的最前沿,据战后统计,一营一连共计击退日寇进攻六十余次,相当于平均每天八次,属于战斗最频繁的部队,没有之一;周石屿就更不用说了,做为敢死连连长,第一次用“向我开炮”的吼声让全中国都懂得了中国人也敢死的含义。
  和这几人相比,就连给前方提供了极大支持无人不服的炮兵连连长赵二狗领了稍差一级的五等宝鼎勋章却破天荒的头一次没叫唤不服。
  而李国斌,却是恰恰能与这几人比肩的一个。
  他虽然没有那几人如此隆隆战功,但一个率领着200人的连长用抓阄的方式去选择谁去当炸日寇坦克的人肉炸弹,哪怕是那些兵里面有他的父亲。做为一个儿子,做为一个连级指挥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但无疑,那是极为痛苦的。可是,为了不丢失阵地,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和日寇的坦克一起化作灰烬。
  他的四等宝鼎勋章,不光是属于他的,也是属于他的父亲,那是一对英雄的父子。
  对于李国斌的到来,刘浪和独立团其余所有军官都是极为欢迎的,尤其是赵二狗,这个自来熟的家伙在听说过李国斌的事儿以后,主动去和李国斌交上了朋友,来这儿凑热闹,也是赵二狗硬拉着李国斌来的。
  只是没想到李国斌在听孙无法说离家就生死由命的话后,可能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就情绪有些激动的劝起孙无法起来。
  “亲欲养而亲不待”实是人生一大痛,非亲身经历而不能懂。
  被赵二狗在耳边略略介绍了李国斌的战场经历,孙无法的情绪明显剧烈波动了一番,抬头看了看已经坐下但目光仍然有些莹然的李国斌,孙无法咬咬牙,苦笑着冲明显还是极为关心自己家世的众人道:“好吧!李长官说的有道理,以前是无法年轻太过不懂事,家父,字馨远,名传芳。”
  “噢!这名字一听就是文化人,小无法,你老爹是做什么的?”赵二狗自顾自地问道。
  而全场,却是一片寂然。
  就连刘浪,也龇着牙直吸凉气。
  好家伙,自己这个警卫排小排副竟然真是个大户人家出身,还真是好大一户人家。
  “你们这是咋的了?”赵二狗突然感觉有异,看看一帮有些发呆的同僚们,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赵二狗,老子不信你没听过无法老爹的名字。”迟大奎有些牙疼的脱口应道。
  “孙馨远呗!没听过。”
  “那是字。”
  “哦,那就是孙传芳。”
  “等等,孙传芳,这个名字好熟。”赵二狗再次抬起头,也有些发呆的看着孙无法:“不会是那个孙传芳吧!”
  “是的。”孙无法苦笑着点点头。
  “卧槽,真的是好大一户人家,小无法,你家肯定很有钱吧!”赵二狗一声怪叫。
  如果说孙家都不算大户人家,恐怕都没多少人敢称大户人家了。
  孙传芳是谁?如果往前翻十年,在座的诸位包括胖子团座在内,恐怕都进不了人家孙家的大门。
  一个能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当然不会把最高军衔才是上校的一帮小军官们放在眼里。
  在那个时间段,光头大佬和现在所谓的四大家族跟人家比,那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当然了,现在人家虽然已经战败没了兵权,但大户人家这个称呼绝对是称得上的。
  “我爹可能有,但我没有。”孙无法摇摇头。
  “哈哈,你爹有就好说。”赵二狗哈哈大笑。
  “要不要来我炮兵连,我给你留个排长的位置,不,连副的位置都行。”赵二狗突然话锋一转。
  “我是步兵,不会打炮。”孙无法显然没领会某个无耻之人的意思。
  “没关系,可以学嘛!孙连副你看看能不能让你老爹赞助咱们连几门炮,长官太大方了,这段时间把炮都快送光了,咱们炮兵连也跟步兵连差不多了都。”赵二狗终于图穷匕见,顺便吐槽了一下刘浪把炮兵连家底快败光的郁闷。
  众人绝倒。
  狗日的,这位倒是挺会吃大户。
  只有孙无法心里涌上一片温暖。
  他之所以不提家世,那是因为现在国党的天下可以说就是从他爹这帮大军阀手里夺过来的。在他想来,一名昔日敌人的儿子,能不被排斥都不错了。
  可赵二狗巧妙的用这种方式,让他感受到他是他,他老爹是他老爹,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这就是总说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的缘由,人用不同的角度和心理去看待事物,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反正在其他军官们看来,赵二狗个狗日的太无耻了,竟然用这种方式去赚军备。更关键的是,狗日的,都不带上老子。
  孙家,妥妥的大土豪一个。
第517章
浪团座的墨宝
  当然了,对于刘浪来说,孙无法是孙传芳这种过气军阀的公子也就让他顶多稍微惊讶一下罢了。
  曾经时空中的孙传芳也的确是横绝一时,据五省地盘而拥“东南王”之称呼,后来为光头大佬所率领的革命军所击败隐居天津。这些都不足与让刘浪对他有什么敬意,在他看来,几大军阀互相攻伐,实是把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又拖慢了几年,如果中国早统一几年,全国一盘大棋下好了,经济提升上去,日本人未敢有全面入侵中国的胆量。
  只可惜这个时期的中国实在是太乱了,就是光头大佬,自登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宝座的那一天,直到败走湾省,也没实质上统一全国。
  但孙传芳这个人终究还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隐居天津期间,冈村宁次数次游说其去当华北伪主席,均被其严词拒绝。
  这样的一个人,培养出来的儿子自然不会差,孙无法也用手里的枪证明了他自己。
  “赵二狗你挖墙角都挖到团部来了,怎么的,我团部警卫排就不能扩编成警卫连不成?要不然,反正炮兵连也没几门炮了,我看搞个炮兵排就成。”刘浪嘿嘿一笑。
  “别啊!长官,刚才我赌输了,羊肉涮锅,我请。”赵二狗反应倒是挺快,直接将话题又扯到吃上面了。
  见这货毫无节操的直接认怂,全场又是一场哄笑,有人请喝酒吃肉,那自然是极好的,尤其是对一帮刚从生死战场上下来的军人们来说。
  赵二狗请客的自然不会是在场的是十几个人,一场仗打下来,都是生死兄弟,几乎所有少尉以上的军官都被你拉我我拉你给喊上了,包括这次刚刚宣布晋升的一众准尉们。
  听说人缘又好,又需要跟他拉关系的炮兵连赵连长请客,谁会不来?不来的人是傻瓜。
  那浩浩荡荡的队伍,把驻地旁不远的酒楼老板都喜歪了嘴,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这些天来,光顾他酒楼的独立团军官不少,但从未如此大规模出动过,上下三层全部坐满。
  不光是能挣钱,关键是人家独立团名气大啊!此战过后,虽然官方没定什么称呼,但在北平老百姓口中,一战打得日本鬼子丢盔弃甲的天下第一团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能让“天下第一团”全体军官在自己酒楼里聚餐,那得是多大的一个荣耀啊!
  半价,必须半价。这是酒楼老板冲下楼来迎接刘浪这个“天下第一团”大团长拍胸口承诺的第一件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