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903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瑞金一间普通农舍里。
  一个方面大耳军人气息十足的魁梧军人正将他在红色政权所有的一举一动的记录放在一个留着大分头面如满月但有些黑瘦穿着白衬衣披着一件灰色军服的中年人面前,毕恭毕敬的说道:“首长,这是那名自称华商集团刘商的商人这一周来在我方所有活动记录,您看看。”
  拿着不少于六章的记录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咳嗽的有些厉害的中年人缓缓点燃了一根香烟,沉思片刻,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道:“那个所谓的华商集团,你们派外面的同志查过没有?”
  “报告首长,据北平的同志来电,这个华商集团是由北平数十家大商户入股共同组建的一家大公司,平津地区最大盐业公司的范旭东现任总经理,但究竟是那几家入股的以及他们的经营范围,这个他们保密的很严,我们的同志尚不清楚,不过已经查知,他们迁移了近十万由东北逃难的难民入川,路上所有花销皆由他们承担,四川必定是他们建厂的主要地区。”方面大耳军人回答道。
  “这个华商集团,不简单哟!”中年人感叹一句,反问道:“那对于这次交易,你们军团有什么意见?”
  “我们认为,该商业集团还是抱着诚意而来的,价格不仅比广粤那边要高,还可以抵换成物资甚至军械,而且并没有要求我军高层人员出面,只是要求我们签字确认,所以……”军人回答道。
  中年人反而摇了摇头,“你们都错了哟!”
  方面军人微微一愣,“首长发现那里不对?”
  “他们何止是抱着诚意,完全是抱着十二分的诚意而来的。这个集团幕后的那个人,不得了哟!他们投资的,可不仅是商业,还有整个天下。”中年人赞叹道。
  “您意思是说,他们这次主动上门的交易,看重的不是钨砂的,而是我们?”方面军人显然也极为聪敏,马上领悟出中年人的意思。
  “就是这个意思。”中年人微笑着吐出一口烟。
  “我们红色党人岂能是一介商人的商品?我命令他们马上停止和这帮狡诈的商人合作?”方面军人怒道。
  “哎?我们红色党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推翻旧军阀和国党对人民的剥削嘛!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别人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我们怎么能不接?再说了,能被人看得上被投资,那说明我们有了被投资的实力,不也正说明,中国革命的力量正在慢慢壮大嘛!这是好事儿。”中年人摆摆手笑道。
  “而且,厉害的可不止华商集团哟!还有这个化名叫刘商的人纳!双全,你见过一个人赤手空拳就能制住我全副武装的五名红色战士的人嘛!还有他说的那些话,能证明什么呢?”中年人问道。
  “此人,是个高手,而且,是名久经战阵的高手,如果不是五名战士说的几乎一致,我很难相信一个人会厉害到这个地步,无论是从武技还是战术上,几乎无可挑剔,是个近乎于完美的战士,这样的人,如果到了战场,绝对能以一挡十。”方面军人满面肃然道。
  “哈哈,能得黄埔政治教官的你如此赞誉,此人如果听到一定会很开心的?不过,你还是小看了他哟!他或许是久经战阵,但绝不止你说的以一挡十。”中年人微笑着摇了摇头。
  “哦?首长怎么看?”方面军人奇怪道。
  要知道,做为曾经黄埔军校政治秘书兼政治教官的他,对刘浪的这番评价,可是已经极高的评价了,就连黄埔那些精兵强将们都未得过他如此评价。
  “你看的是他的单兵战术,却不知想挽救中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薄弱了。而这个人,代表的或许不止他一个人呢!”中年人吐出一口蓝色的烟雾,透过烟雾,他睿智的眼神仿佛能看透世情,“还记不记得两月前北方抗击倭寇时,出现过一个战斗力强悍的独立团?”
  “怎么不记得,一个团竟然能击溃日寇一个师团,战力委实可怖,如果到了这里,或许就是我军最强大的敌人。”方面军人脸色更是肃然道。
  “不,还记得我说过嘛?那个团,很难成为我们的敌人,从那个团长明令通电誓于日寇拼杀到底开始,他就注定难成蒋某人的嫡系部队。他显然并不支持蒋某人先要将我们这些所谓‘内贼’消灭再去抵御外寇的政策,或许日后,他是我们可以争取的那一部分人呢!”中年人笃定的说到。
  “可是,那个团,和这个化名刘商的人有何关系?”
  “呵呵,华商集团,中华商业集团,起这个名字的人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很深啊!你不觉得,华商集团的成立正是那个团大胜日寇进驻北平之后的时间点有些可疑吗?就算不是,那个团也脱不了干系,否则,又怎么会有十万难民入川?要知道,那个团的驻地可在四川呢?而且现在的四川王,可也是他的堂叔……”
  “首长,您的意思是,是说……”方面军人再难保持镇定。
  “呵呵,据情报,那个在抗击日寇战场上纵横开阖的刘团长体态可有些富态,和这位刘商有几分相像。”。
  “刘商,即是刘浪?”方面军人脸上一片惊骇。
  “就算不是他,也和他难逃干系,不过你们不要太过紧张,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他的意图,但至少他不仅没有恶意,还表达出足够的善意。继续和他保持接触,以后,我们会知道的。还有,那个叫刘耀祖的后勤科长,如果能力可以的话,适当的多提拔提拔,以后他啊!说不定可以成为我们和华商集团继续接触的纽带。”中年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敲了敲。
  能透过刘浪活动的蛛丝马迹,就能将刘浪的身份猜了个七七八八,拥有这般思维的人,放眼全中国,恐怕也没有几个。
  事实上,这样的人,全中国,数百年也就出了这样一个而已。
  已经踏上归程的刘浪不知道,如他所愿,哪怕他手里并没有拿着他的签名,他依旧进入了那位伟人的视野,不过,ijing是第二次了。
第615章
见四川王
  刘浪已经踏往去九江的路上,在那里他将乘船溯江而上直达重庆。
  他终究还是没有带走年轻版的奶奶,因为她的坚持,红色政权依旧选择熟悉南昌等地情形的她做为双方的联络人。
  刘浪也没再坚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持,既然曾经的时空中奶奶都能安然度过,没理由这个时期出事儿。但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刘浪依旧电令已经出山西到达陕西的独立团,派出警卫排四名战士,各携带充足近程武器由潼关火车站上车星夜南下,明面上是成立华商集团和红色政权的联络站,实际上是暗中保护大辫子姑娘的安全。
  一旦遭遇不可抗力的危险,马上将她带离江西远赴四川。
  逆水行舟,速度慢的令人发指,这个时候没有葛洲坝没有三峡大坝,汹涌的三峡水势让刘浪终于明白了为何曾经的时空中日寇大军已经到了宜昌却再也无力进攻四川,长江天堑是这个时代阻挡日寇军舰的天然利器,再加上石牌一战,数千国军将士喋血沙场,水陆两方皆断,日寇终于无力继续挺进,为整个中国赢得了喘息之机的同时,也拉开了骄横日寇走向灭亡的序幕。
  整整坐了近十天的船,刘浪才抵达山城,下了船,刘浪就径直去往了自家那位堂叔的官邸。
  这个时间,二刘之争尚未落下帷幕,因刘文辉部和邓锡候部为争夺税权开战,身为老大的刘湘已经介入武装调停,不出数天,再一次大战将起,刘湘自然尚坐镇山城。
  听到刘浪独自前来的刘湘也是大吃一惊,不过这位不愧是一省之王,知道以刘浪此时的身份是万万不可大张旗鼓,派人悄悄将刘浪带到书房,而他则亲在书房等候。
  虽然两人已经通电数次,但这尚是刘浪第一次见自家这位权柄赫赫的堂叔。
  一进书房门,刘浪就看到一个大光头,眉毛浓得近乎有些凶恶一身黑色戎装的军人背着双手站在书桌前看着他。
  “刘司令好。”刘浪拍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坐”一脸严肃的刘湘伸手指了指一边的座位,待刘浪坐下之后自己也坐下,直接开门见山道:“刘浪你知不知道你身为一军长官擅自脱离部队犯了军法?”
  见刘浪表情一呆,刘湘伸手端起茶吹了吹,“而且你现在已经算是我的麾下,不知道你这算不算自投罗网?”
  刘浪脸上不由泛出一丝笑意,都说自家这位堂叔性格深沉内向,原来也是有趣之人那,批评自己的时候还不忘幽一默把光头大佬这个有些坑的安排拿来调侃一番。
  “因部队辎重太多行程缓慢,刘浪又有要事必须亲自向长官上禀,所以只能先行山城一步。”刘浪如此解释道。
  “噢!说说看,有什么要事是必须要向我亲自汇报的?”刘湘目光一闪,脸色不变,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对于自家这个异军突起的堂侄,刘湘其实已经满意的不能再满意。有军事才能没政治才能不要紧,刘家有他就成,这其实还是刘湘更希望的,他可不想刘家再来一个野心勃勃的刘文辉和他争夺四川,刘浪完全符合他的希望。
  结果,刘浪比他想象的还要出色,不仅长城一战干翻了日寇一个师团,大涨了四川刘家的威风不说,还拐带了北平几十家商团来四川投资建厂。投资上千万银洋啊!当听到刘浪说要在四川重庆、成都等几个城市建厂时,刘湘当时的心情完全可以说是被天上掉的元宝砸中。
  那可都是税收。做为一方的统治者,刘湘自然明白发展商业增加税收的重要性。
  当然,光是税收白花花的大洋,还只是一方面,华商集团规划的钢铁制造厂、矿石冶炼,水泥建筑、化肥等产业同样也是一省之主急需之物。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是。
  可以说,华商集团在川省的投资,完全是万利而无一害,所以当刘浪提出从北方移民十万人这个巨大的包袱,刘湘也一口答应了,哪怕川省也是个人口大省,对人口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
  刘浪倒也不是来山城了才临时捏造的重要事件,坐拥四川的四川王控制着长江上游的水道,如果没他的许可,华商集团想从水道将和红色政权交易的物资给运出去不仅是要绕路不说,还会增加许多变数。
  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家成为自己人,商业上的合伙人。
  不过,面对自己这位性格深沉的堂叔,刘浪还是留了个心眼,根据时间估算,叶教授一行或许已经到了广元独立团基地,但若是路上耽搁或是有些小意外还有可能在路途上。
  刘浪并没有说磺胺的研制成功,磺胺的利益实在太大,新科四川王可和周纯文这样的富商不同,他完全有可能生出觊觎之心将老叶这帮科研精英截留,刘浪虽然不惧,但也不想节外生枝另生事端。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亲情都会变得脆弱,刘浪已经从一个铁血战士向一个眼光更全面的合格指挥官过度。不可避免的要失去曾经纯真的那些东西,这是一种悲哀,却也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战争中,想替自己的民族争得一席之地,除了有颗勇敢无畏的心,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虽然没有说起磺胺,但当刘浪透露出美国罗斯家族已经入股百分之九华商集团,而华商集团将会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后,刘湘展现出一代枭雄的风采,毫不犹豫地希望入股,哪怕刘浪已经将一股的价格高达500万银洋的价格先开了出来。
  两股,这是二人最终讨价还价后最终的结果。如果不是刘浪据理力争,恐怕这位敢狮子大开口把最后的百分之八股份全部吞下来。
  当然,别以为四川王钱多的用不完,虽然他比绝大多数人都有钱,但接近一年的大战和数年来的大力发展军备,早已将他掏空的七七八八了。不过,这对于四川军阀们来说,都不是事儿,以他们习惯性的尿性,不过是提前预支未来数十年的税收而已。
  果然,刘浪这一千万银洋的融资,最终不过收了一百万银洋的现金而已,其余的九百万,全是以华商集团未来二十年的税收相抵。
  虽然聊胜于无,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华商集团的货物,从此以后在四川省内和长江上游水道畅通无阻,甚至,刘湘还答应,华商集团走水路运输的货物,可以在出一定的费用的情况下由四川新成立的水军护送至汉口或九江。
  这才是刘浪最需要的。
  不管哪个朝代,抱住这些粗腿们,做生意总会简单一点儿。
  鉴于刘团长这个送财童子跑了上千里地给自己送钱,刘司令还是很讲叔侄感情的,直接送了刘浪一台自行车。
  不用加油,不用吃草,绝对绿色环保,距离成都不过六百里,以浪团座的实力,也不过就三天的事儿,如果他能在山路上骑出三十码的时速的话。
  至于汽车,那还真是想多了,军用汽车在任何地方都是战略物资。
第616章
满山皆缟素
  很显然,在这个二刘相争的关键时期,希望获得南京中央政府支持的刘湘并不希望刘浪大张旗鼓出现在自己的大本营,给刘浪一辆自行车的意思,也是希望他继续悄悄的走,就当没来过山城。
  华商集团的成立现在还没引起南京那边的猜忌,但华商集团日后壮大了呢?刘湘也不希望此时就给以后留下话柄。
  刘浪只能继续化妆骑着自行车一路往成都方向前进。
  不过也正好,刘浪不仅一路上可以看看风景,最重要的可以亲眼目睹北方难民的迁移情况。
  一路上有不少从北平迁移过来的难民已经抵达了重庆在往成都方向前行,因为运力的关系,老弱妇幼可以坐车,但青壮们只能靠步行前往成都,每五百人都有一个华商集团的管事和聘请当地的一个向导负责率领。
  现在除了川西,四川其余地区已尽入刘湘之手,所以据刘浪行走的这一路观察,迁移北方民众方面华商集团做的还是不错,基本没有掉队的,偶尔有生病落在后面的,也都会有驾着马车的收容队查看其身份证明后将其带上马车。
  贴着两片小胡子穿着肥大普通民众衣衫的刘浪骑行了一路,路边的民众谁也不知道,那个看着普通的行脚商人就是救他们于贫苦中的刘大团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