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903

  听刘浪没说话,刘湘电话里的语气也软了几分,“你是团长,不管他是谁,你在你独立团一亩三分地如果都还不能说话算话的话,你这个团长也莫搞球啰,回来给我当参谋算啰!”
  “长官,人我可以接受,但是……”刘浪略做沉吟。
  “你部的军饷,三个月军饷,十天后将运抵广元。”刘湘果断的说道。
  “半年……”刘浪惬意的吐了一口烟。
  “最多四个月,莫给老子哭穷,你娃娃在前线抢了日本人那么多东西,莫以为老子不知道?”刘湘的声调提高了一个八度。
  “是。”刘浪笑了。
  “个瓜娃儿,算盘拨的太精了。”刘司令在电话的那头同样笑骂了一声,挂了电话。
  刘湘给了刘浪一个满编团的四个月的军饷,但他获得的,可是国府那边对他即将在四川获得全面胜利的承认,四川省主席的位置,只待四川局势稳定之后宣布了。
  而刘浪这通电话也没白打。
  接受一个并不算难搞定的人,换四个月军饷,这个买卖可不亏。
  这不光是妥协的艺术。
  相反,如果刘浪不打这个电话,依他从不吃亏的个性,那才真是奇了怪了,那浮想联翩的人才多。
  仅仅在刘浪这个电话打完之后的半个小时,刘浪已经同意接受张儒浩入职的电文就放到了正在写毛笔字的光头大佬的案头。
  “刘浪找刘湘要了什么好处?”光头大佬头也没抬,很笃定的问道。
  王世和恭敬的答道:“要了四个月的军饷。”
  “哦?这次这家伙是转了性了?竟然没找他堂叔狮子大张口?”光头大佬的笔微微一顿,继续往下写。
  “是,本来想要六个月半年的,刘湘没给,所以……”王世和脸色有些古怪。
  “哼!他抢光了日本人的辎重仓库,所获甚丰,他当然变大方了。北方参战的十三个师都送了一个连的日式装备,会做人的很那!就连缴获的日式山炮都全数送给了第二十九军,娘希匹,可他置中央政府于何地?”光头大佬将笔重重一顿,愤愤然的冷哼道。
  “年少成名,一战极尽辉煌,难免会有些傲气,听说他这次给予独立团战死伤残军人之抚恤尤其厚重,那些缴获,应该也没装入他私人荷包吧!”王世和谨慎的回答道。
  “世和啊!如果他喜欢把军资装入自己荷包却又能打仗,那他就不仅仅只是现在的一个小团长了。战功卓著,却又擅于笼络人心,你说,这样的一个人我如果给他一师或是一军,他又会成长成什么样?数年前黄埔之事,不得不防啊!那些人,会蛊惑人心的很那!”光头大佬却是摇摇头,微微一叹道。
  继而,脸色变得严肃,“电令张儒浩,令他关注刘浪和独立团的一举一动,除了他们和华商集团的关系,还要搞清楚刘浪此人的政治倾向,如果一旦发现异常,马上上报军政部。”
  “是。”王世和也是一脸肃然。
  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政治倾向才是领袖最看重的,这是用人之底线。王世和很清楚,刘浪只要稍有倒向另一边的举动,那必然遭致领袖的无情制裁,虽然他现在毫无任何政治倾向。
  不过,一个没有政治倾向的人,能在中国目前这个大漩涡里生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谓的民主人士,能代表的,从来只有他们自己,他们在中国舞台上的声音,向来是微弱而无力的。
第632章
新来的团副
  刘浪自然不知道国府的那位领袖已经对他忌惮如斯,当然,就是知道,刘浪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他和独立团现在有长城一战的光环加成,只要不被光头大佬抓住真正的痛脚,光头大佬就是想来四川收拾他,恐怕还得大有顾忌。
  当初让刘浪把驻地建在广元想往四川掺沙子的光头大佬现在恐怕已经有些后悔了吧!拥有天险的四川可不是福建,不是十五万大军就能解决的。
  只要给刘浪几年时间,拥有三千兵力和可以动员一千五百壮丁加上老叶同志的科研团体再配上华商集团源源不断的财源的独立团同样也不是长城之战的独立团所能比拟的。
  那位来自军政部参议室的上校高参来独立团基地的速度可要比独立团想象的要快的多,军政部电令和刘湘电令上午刚到,下午傍晚十分,在一个排的川军护送下,那位扛着上校领章的高参就已经到了独立团基地大门外。
  想来,是早已经在广元之外等候了,只是单等刘浪的表态。
  无论是军政部还是刘湘,都已经笃定他刘浪会最终妥协的。
  刘浪已经率领着独立团全体校级军官以上者在大门口等候,远远看到人群让骑在高头大马的上校高参大是吃了一惊,连忙跳下马,大步流星的往刘浪这边走过来。
  这个态度,倒是让校级军官们心里稍微舒爽了点儿,至少,这位看着并不是那么盛气凌人。虽然不惧,但终究谁也不会喜欢苍蝇不是?
  “属下张儒浩,前来报道。”可能是看过刘浪的照片,上校高参快步走过来之后径直对着人群最前方的刘浪敬了个军礼,肃声说道。
  “张上校言重,你我军衔相仿,何来属下之说?”刘浪微微一笑,看着眼前的这位颇通礼节的上校军官说道。
  不得不说,光从卖相上来说,这位上校就已经开始占便宜了。
  张儒浩,人如其名。一米七五的标准身材,面白无须,一张国子脸配上一对浓眉在其肃然说话时更是显得正气十足。
  如果放在后世,拉到银幕上,几乎不用说,妥妥的我方人员,完全不是獐头鼠目一看就是敌特的家伙们所能比拟的。
  “长官此言差异,儒浩已经入职独立团为团副,即为长官之下属,劳动团座长官率诸位同僚等候多时,儒浩惶恐。”张儒浩却是坚持自己的称呼,并适时的朝刘浪身后的校官们露出一丝抱歉的眼神。
  这位,倒是个妙人。刘浪脸上神色不动,心里却是微微一乐。一个天天和上将中将呆一块儿的国府高参,能在一个小团长面前如此低调内敛,那还是需要相当强的涵养和城府的啊!
  “哈哈,好,既然张团副如此说了,刘浪也不端着了,既然来了那就是兄弟,给你介绍一下我独立团其他弟兄……”刘浪现在的待人接物也比往日圆润了许多,当下拉着张儒浩给他介绍起来。
  唐永明、迟大奎、俞献诚、纪雁雪……每介绍一个,张儒浩却都待对方行完军礼之后马上回敬军礼并如数家珍的说起每一个人在长城之战最辉煌的战绩。
  就连一直绷着脸的纪雁雪,在张儒浩肃然回敬军礼并说起纪雁雪星夜带回两千多名重伤员回北平,四处找尽关系让两千多名重伤员最终都能入院救治的巨大功绩时,纪中校的脸色都柔和了许多。
  要知道,当时从前线运送回来的伤员可不止独立团,数以万计的伤员都需要得到救护,北平城的医院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容纳能力,如果不是纪雁雪和纪家大把的银钱撒出去并动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那近3000名重伤员,恐怕能活下来的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吧!
  这一点儿,独立团全体官兵可都是记在心里,没说出来而已。如果说在独立团全团官兵的眼里,团座刘浪的威望固然是无人能及,但仅居于他之下的,不是迟大奎也不是俞献诚,只能是救助伤员无数的纪雁雪纪中校了。
  张儒浩的每一句溢美,可都不是无的放矢,绝对句句点中他所评价之人的心坎。
  是人,都需要被赞美,更何况是被人说起平生得意之事儿?
  既守规矩又极擅于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如沐春风,这是独立团自刘浪以下的军官们对这位空降团副的第一印象,而且,印象还不错。
  同样的,张儒浩对独立团军官们的印象,也不错。
  正如他数年后和刘浪谈起这个下午的第一次见面所说的那样。
  “本来,来到四川已经吃过一记下马威,无任何长官陪同上任。本以为还要吃到一次更大的下马威,甚至是闭门羹,但没想到团座你竟然亲率所有校级军官到门口迎接,那和儒浩对你资料研究所产生的印象所差甚远,儒浩从此更加相信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哈哈,见了不如不见。”刘浪打了个哈哈,把已经倚为臂膀的团副这番溢美给岔了过去。
  其实,那时的刘浪心中也是暗呼侥幸,如果不是有来自未来的灵魂,以他的脾性,不说给这位吃闭门羹吧!晾他个十天半月还是正常的。
  不过,那或许很有可能就错过一个人才了。人,很奇怪,如果第一面不喜欢一个人,那或许这辈子都难以喜欢。
  而在军队,和其他任何团体都不相同,刘浪需要的,是能将背后放心交给他的战友和可生死相依的弟兄,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作伙伴。
  显然,双方第一次见面互相良好的印象,对两人的进一步的交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儒浩自然是个人才,光从其辉煌的履历中就可看出一二。
  身为宛城大户人家的少爷,认为光靠读书不能救中国,在南开大学就读的二十岁的张儒浩毅然违背家训投笔从戎,远赴广州考上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主修政治科辅修步兵科最终成为优秀毕业学员,曾参与北伐,任步兵排排长一路直升到少校营长,直至上调军政部担任中校到后来的上校参议,至此也不过年方28周岁。
  可以说,就其履历而言,在座的独立团军官,除毕业于保定军校33岁的唐永明能与之稍微抗衡一二,其余包括刘浪这个在大学混了几天的土包子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位新来的团副甩了十几条街那么远。
  当然,打仗靠的不是履历,这些并不能成为让已经面对日寇都毫无惧色只想收人头拿大洋的独立团各级军官敬畏。
  但这也是资历,无法让人小视的资历,更何况,仅仅一个见面会,他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至少绝不是个庸才。
  不过,对于刘浪来说,更看重的是张儒浩所修之科目和在黄埔军校就读的那个时间点。
  第五期,也是黄埔军校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期,因为,他们被未来的历史称之为“为红党专办的一期”。
  他,是不是自己等待的那个人呢?刘浪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第633章
你们一群傻鸟儿
  在新团副张儒浩来了之后的第二天早上,独立团长城回归基地后的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正式开启。
  在昨晚的欢迎宴会上,张儒浩就已经很明确的表态,他因为才来独立团,以前对独立团的了解也仅限于纸面上的资料,这和真实情况还是大有区别的,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不会在这段时期内独立团军事会议上发表任何意见,他只会看和听。
  如果说新团副这种态度让人觉得谦逊并且务实让人很难不生好感的话,那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新团副一句:我既然来了独立团当团副,那我就是独立团的人了,和军政部再无任何关联。
  这句话,释放出来的信号可就复杂了。虽然几乎所有人并没有太把这句话当真,但人家把这个本应该放在台下的话放到了台上,至少是表明了一个鲜明的态度。
  所以,独立团上尉级以上军官参与的这次整编大会,张儒浩和唐永明两个上校分别坐于刘浪的两边,之下坐着迟大奎和俞献诚及纪雁雪三个中校,梁文忠领衔几个新提拔起来的少校坐在最后,周围的长凳子上则围坐着凌洪和赵二狗一帮上尉们。
  “这次,我们讨论的是独立团整编的问题,军政部给我独立团的编制是3000编制,比以前多了一倍。而我独立团,现在拥有兵员人数和人员分布情况,梁文忠,你来给大家念念,心里也好有个数。”刘浪手扶会议桌,扫视一遍军官们,脸色平静的说道。
  “是。”梁文忠站起身来,从公文包里拿出记录表满脸肃然念道:“长城一役,我独立团参战人数包括壮丁连在内总共2514人,战死1342人,因伤致残无法回归现役者497人,参战官兵回归基地者675人,基地留守官兵501人,合计1176人;第二十九军转入我团现役者1300人;长城青龙山新兵连500人,战死19人,因伤致残13人,现余兵源468人;另米家裕参军女兵7人,全团现今合计官兵2951人,距离3000编制尚短缺兵员49人。”
  等梁文忠汇报完毕坐下,刘浪看看坐得笔直的脸上面无表情的军官们,脸上神色不变,“怎么样?现在都听到了吧!都说说吧!3000号人马也快满编了,想怎么分?”
  没人说话,所有军官目不斜视看着前方,一副乖宝宝的模样。
  刘浪脸上露出一丝玩味儿,嘴角一晒,“哟呵,都变谦虚了。行啊!那你们不说,那就老子自己来分,等老子说了,就别有意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