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903


第791章
淞沪布局
  曾经水的怅然并没持续多久。
  彗星,竟然向山鹰和鲁山东提出,她要去中国。
  难道说,彗星妹子是为了自己才这样做的?怅然中的曾经水差点儿没喜炸了心。
  当然了,彗星的理由让人无可挑剔,中国兄弟来这里消灭了海盗给了苏曼达岛一片阳光。那做为苏曼达岛的回报,她要去中国和中国兄弟一起并肩战斗抵御侵略者。
  想去中国的不光是彗星一个人,还有数十名原住民青年愿意前往。在这半年的战斗中,他们不仅和独立团特种小队的士兵们接下了深厚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苏曼达岛原住民从不白白接受外人的馈赠,他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
  哪怕他们很多人知道去了遥远的中国之后或许就再也难返故土。
  山鹰和鲁山东难办了,但他们知道,这其实和中国许多的民族一样,如果拒绝了对方的好意,或许把友人都变成了仇人。思索良久最终只能拍板接受彗星和她族人的好意,让他们跟着一起去往中国。
  当然了,几十个人太多了,第三帝国的军舰可不会无限制接受乘客。最终经过协商,由彗星带着十名身强力壮并且训练成绩出色的苏曼达岛护卫队员前往中国,这样既不损失苏曼达岛的战斗力,也基本能达成原住民们强烈的帮助中国兄弟的愿望。
  临走的时候,特种小队除了每人携带了一把自卫用手枪和带走了两挺MG42机枪以及曾经水那把莫辛甘纳狙击步枪,其余所有的步枪、冲锋枪、重机枪、轻机枪包括两门60口径迫击炮以及剩余的炮弹全部留给了护卫队。
  另外又专门留了两箱黄金和一些英镑交给原住民族老会,这些足以让他们去八百公里外的马来西亚控制地购买油料和军火。
  有了这些武器和资金,加上原住民族中上千名成年男子,他们随时可以武装起一支团级作战部队。虽然战斗力和正规军相差甚远,但在这片海域,如果不是大马的日不落帝国派出正规军,几乎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们。
  并且,山鹰根据这半年来踏遍全岛绘制出的海岛地形图,在其上规划了多个观测点和火力点,这些工事都需要原住民们自己去建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数年后再次来到苏曼达岛,这里就将变成一个防御力极强的军事基地,如果在上面有足够的兵力的话。
  三天后,在五艘小火轮的护送下,特种小队28人和彗星11人登上了按照约定时间抵达的第三帝国军舰。
  这次依旧是老熟人。依旧是泰勒上校和麾下的“海鸥级”驱逐舰成了独立团特种小队的“客船”。
  不过这次泰勒上校的态度明显的比上次要好多了。不仅亲切的在甲板上接见了抬着二十多个大箱子的山鹰一行,给他们安排的船舱也由底仓变成了条件稍强一点儿的货仓。
  这自然都是钱出到位的结果。不仅泰勒上校上一次就赚了好几万马克,这次在来之前,在第三帝国的一个中国人和慷慨的就先预支给他了十万马克,如果能将这批上次送过去的中国人再完好无损的送到目的地,他还将获得十万马克。而且据说以后或许还有这样类似的业务往来。
  对于一批这样毫无危害还能让自己发笔小财的老顾客们,泰勒上校怎能不提高服务质量呢?一年能这样做上两次,或许再过两年,他就可以安心退役回家养老了。
  泰勒上校恐怕不知道他热情接待的老顾客抬着的箱子里有着他这一辈子都没看到过的财富,足足二十箱黄金和七八箱能让考古学家们亮瞎眼的中国古董。
  若是能密下这批东西,别说什么退休养老,恐怕他都可以买条巡洋舰纵横太平洋了。
  只可惜别说他不知道,就算知道,恐怕在他起歪心思之前,这帮战斗力远超出第三帝国海军想象的陆地悍将们就先把他们给干掉了。
  所以说,有些时候,不知道真相,其实也是一种福气。
  武大郎,要是一直安安心心卖他的炊饼,绝对不会被强灌上一碗毒药吧!
  回家的路要远比来时感觉更加漫长,虽然只是一周,但每个人都觉得仿佛是过了一个月。直到踏上广州的土地,每个人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
  这是来自祖国的空气,每一口都那么的清新。
  不过,回家的路依旧还不是那么平坦,他们这次可不是光是人要跨越近2000公里回到川省,还要带上能让任何人眼睛发蓝的巨额财富。
  别看盘踞广东的陈大佬因为华商集团的缘故对他们这群人大开绿灯,但若是让他知晓了这批缴获的来自海盗的巨额财富,他不马上翻脸才怪。那可是足以武装一个师的钱。
  华商集团早有应对,才登上码头,就有一个大型车队将所有人接走直奔江西。因为磺胺药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华商集团如今也算是大商家,只要是运药的车,可以享受免检的特权,再加上大把的银洋撒出去,一路上过各路军阀关卡无数皆有惊无险。
  这就是有名有钱的好处。
  否则,特种小队战斗力再强悍,要想带着这批黄金返回四川,那是想也别想,就算是刘团座亲来也无可奈何。
  相对于特种小队从海外归来的坎坷之旅,刘团座就要轻松的多了。坐着宽敞舒服的客轮一路直达上海,在上海盘桓了两天见了盼他如同盼星星盼月亮的杜月笙一面,并将华商集团化肥工厂东南六省的总代理权给了他。
  是的,这大半年来,华商集团化肥工厂已经正式投产,或许是因为人力劳动成本远低于上海的缘故,华商集团化肥粉的价格在杜月笙化肥公司已经比较低的价格上又低了三分之一,这可差点儿没把杜大老板给愁坏了。
  这半年来,已经有不少人在打听到西南以及华中数省化肥粉的销售价格之后没少骂他这个上海大奸商,说他赚钱都赚黑了心。这让初品尝到做实业甜头刚被人称为民族工业企业家正逐渐消去黑帮头子名头的杜大老板的心都差点儿伤透了。
  但是,投资数十万银洋的化肥厂那能说关就关?不过杜大老板终究是杜大老板,知道自己那位股东和华商集团之间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关系。可是刘浪又远在国外,不得已,杜大老板的人就天天守在上海两大码头,只待刘团座一归来,就好找他说情。
  杜大老板的愿望终于实现,位于上海的化肥工厂被华商集团收购,收回投资的杜大老板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华商集团东南六省的化肥粉总代理商,继续经营他的农业,每年获取的利润,不会比以前低上多少。
  当然,更重要的是,名头还可以继续挂上民族实业家。
  曾经的上海地下皇帝如今的民族实业家杜大老板并没有向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是拿银洋砸浪团座,如今的浪团座就是拔根腿毛都比现在上海的很多商人腰都粗。
  钱,已经不是浪团座现在最需要的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上海这座城市,这座即将在三年后成为中日大战期间被称之为血肉磨坊的城市。华商集团,必须深深的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
  确切的说,是独立团。在大战未起之际,就要在这座城市提前布置。
  而这一切,如果有了杜月笙这个淞沪最大地头蛇的帮助,要轻松的多。
  获得自己需求的杜大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刘团座的要求,包括在上海公共租界租赁房屋做为华商集团的办公地点,在上海各区租赁仓库用以华商集团储存钨砂、化肥等各类物资。
  除了刘浪坚持在苏州河北那间由四家银行所筹建的四行仓库租赁一间三百平方米的位置做为华商集团重要物资储存处让杜老板颇感为难以外,其余的尚不算太难。
  不过这些,在每年可以获得至少二十万银洋的利润面前,难也只能变成不难。杜大老板全部咬着后槽牙接受了。
  刘浪把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就乘坐客机直达南京,好歹,他这次出国也算是公差,无论如何军政部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怎么说也得亲自去述职一趟。
  看着飞机舷窗外的南京古城,刘浪陷入了沉思。
第792章
无力回天
  让刘浪沉思的,不是这座古城未来会怎样。
  无论这座美丽古老的城池会遭遇什么,刘浪早已决定会和他们共同面对,和那些民众一起面对,如果他能从淞沪那座血肉磨坊里侥幸脱身的话。
  是的,无论刘浪如何布局,但在即将来临的全面大战之前,刘浪依旧觉得自己所能做的太少。他只是一个人,带着数千人,他很难扭转一个人口高达四万万面积高达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的前进方向。哪怕他现在就是身处于光头大佬的地位,也很难。
  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的人很多,但只为自身考虑的人更多,否则那八年时间,就不会出现众多的保存己身实力而宁愿放走已经陷入包围圈的日寇的事件了。
  刘浪无法苛求所有的国人,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个国家同在。国在,那他就战,国亡,他亦战,直至死亡。
  手里拿着沉甸甸的战报,刘浪甚至有种无力感,历史再次证明,该发生的事儿终究还是发生了,哪怕是他这只小蝴蝶早已提前告知。但历史强有力的车辙却是将他那微不足道的努力给碾的粉碎。
  在抵达上海的第一个清晨,一个坏消息就传到他的耳中。
  在他离开上海抵达欧洲大陆的途中,“福建事变”终究还是爆发了。蒋光鼎和蔡廷锴两位将军终究还是率领着第十九路军向光头大佬大声说不。虽然因为刘浪提前的悄然提醒,蒋光鼎和蔡廷锴二人做了更多的布局,将包括的范汉杰在内的一帮亲国党派的中层军官清除出第十九路军,提前和位于福建的红党取得了更多更有诚意的联系,大走精兵路线,并没有盲目大肆扩编部队。
  可是,光头大佬的实力依旧是远强于第十九路军,哪怕是加上福建的红色党人,第十九路军依旧是远远不敌。不过这次和曾经的时空中稍稍有所不同,在三十万重兵的包围下,11月下旬起事人数已经膨胀至五万多人的第十九路军足足坚持了四个月,比曾经的时空中多了两个月。
  虽然依旧是失败,但是多坚持的这两个月依旧在光头大佬脸上狠狠的抽了一个大嘴巴子,这也算是国党内部高级将领用实际行动向大搞内战的光头大佬说不。并且,五万多人在国党近十万精锐中央军和二十万军阀部队的围攻下撑了如许之久,也向国人证明了,抗日统一战线这条理论其实还是很有市场的。
  当然,多出的这两个月,也给了远在四川的独立团机会。早就接受刘浪密令的迟大奎俞献城等第十九路军旧将对福建一直很关注,等到事变一爆发,就立刻命令俞献诚的特种大队以长途拉练训练为名由俞献诚率领全副武装出川。
  这条密令只有迟大奎、纪雁雪、俞献诚三名第十九路军知晓,独立团另外两名高级长官张儒浩和唐永明却是一无所知。
  实在是此事牵扯甚大,如果一旦泄露,别说刘浪,恐怕就是独立团3000人立马就归于叛军一列而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军所剿灭。在这条罪名下,就算是四川王刘湘也顶不住这个压力而要选择丢车保帅了。而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的华商集团也很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这件事牵扯的不是刘浪和独立团3000人,甚至是现在已经和华商集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十几万工人和家属。
  刘浪,冒不起这样的风险。
  特种大队在独立团向来有着作战的特殊性,在纪雁雪三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两名独立团高级长官也只能批复了特种大队这个颇有些诡异的时间跨度长达数月的野外长途拉练。
  现在刘浪的手里,拿着的正是俞献诚亲自书写给他的这数月以来特种大队的战报。
  自大队长俞献诚以下,包括还在基地的原有六名特种兵,特种大队几乎是所有精锐尽出潜入福建边境。
  他们这次的作战任务,就是在第十九路军战败的情况下尽力保证第十九路军高级将领的生命安全以及将一部分能够解救的溃兵接应回四川,而不是让这帮曾经保家卫国的英雄无辜的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和伤病中。
  虽然知道曾经的时空中,第十九路军的高级军官诸如蒋光鼎蔡廷锴等人会逃脱大难逃入香港,但刘浪下这道密令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更多的挽留住这支在淞沪抗战和日军血战数月而坚持不退强军的精髓。
  要知道,在曾经的时空中,这支在光头大佬三十万大军压境下最终失败而被改编重组的军队,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在未来的战争里再无任何可宣扬之战绩,声名不显默默的走完了整个战争的历程。
  这支本可以在日后全面战争中承担更多国家民族之责任的强军,就这样静静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每个中国之军人的遗憾。
  根据刘浪的密令,特种大队近60人,并没有使用独立团最重要的制式武器MG42机枪,反而仅是装备了三十支汉阳造步枪和二十枝冲锋枪、十支驳壳枪和三挺捷克造轻机枪,就连手榴弹也用的是国军惯用的长木柄手榴弹,最强重武器也不过是两门60式迫击炮并携带了三十发炮弹。
  可以说,这尚是独立团成军以来第一次没有在火力上全面压制就出兵的。但没有人有怨言,自从在行军路上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后,每个人都知道,他们不能让人知道他们这支小部队的来历。从离开独立团基地的那一刻,他们就不再和独立团有任何的关联,无论从身份上还是武器上。
  从离开四川境,他们就脱去了独立团国军军服,换上了灰色军装,在那片三支部队交战的区域,只有这样他们的出现才是最合理的。
  特种大队超越常人的刻苦训练并没有做无用功,没用华商集团做掩护,化整为零行军的他们花费了足足两月,夜行昼伏行军近两千里到了广东省和福建的交界地再次进行集结,竟然只有五人因为意外没有及时归队。
  但当时形势之恶劣完全超出了俞献诚等人的想象,国府是铁了心的要杀鸡骇猴,绝不让日后还有类似于“福建事变”的变故发生。不仅重兵围困福建,并且威逼利诱广东省的陈大佬封锁广东和福建的边境,彻底堵死了第十九路军的退路。
  虽然两月过后十九路军还在苦撑,但也是强弩之末,谁都看出他们是大势已去,就连积极与其联系的红色部队都在打退堂鼓,免得惹火烧身把自己一块儿赔进去。可以说,当时第十九路军的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特种大队60个人就算是再能打,如果冲进去那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还好,早已防着这一天的刘浪还有后招,当俞献诚将前线的观察以密文发回给以采购为名坐镇成都的迟大奎后,迟大奎迅速联络上了远在广东省的华商集团总经理范旭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