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903

  长城之战,这位率300精兵潜伏一周,最终突破上千日寇的阵地炸毁日军重炮就是他对自己誓言的证明。如果不是刘浪率部来援的及时,所有人敢肯定,别说连几名特种兵在内他们能活十几个人,恐怕真的是全员战死罗文峪关口下了,一个都不会剩下。要知道,他可是用数十人的生命为代价冲破了对方架着高射机枪的阵地不说,还以200来号人就跟小鬼子近千人搞起了白刃战,那绝对是个为了执行军令而不惜一死的狠角色。
  只是,程远山这样说也从侧面表达了一个观点,就算全员战死,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他也没有信心能守住两天以上。
  “你们四个,有说两天的,有避而不答的,有豪言全员死战的,更还有特娘的要给他配一堆大炮才敢说守两天半的。”刘浪脸色一冷,冷冷的扫视了属下们一圈,“可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支一万余人的红色部队,自11月27日进驻阵地,29日开始和数倍于己的对手大战,至12月1日主动撤出阵地,他们整整守了3天。”
  “是不是觉得不可能?红色部队没我独立团的武器装备,也没有我独立团现在这样子弹堆成山供全体官兵的训练水平,更没有我独立团全体官兵每两天一顿大肥肉时不时还有牛羊肉做补充的伙食。论单兵,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各项军事技能,他们都不如我们;论装备,不谈火炮,从重机枪到轻机枪再到步枪冲锋枪的轻武器配备,他们更是不如我们远甚。
  可是,他们偏偏就达成了自己的战术目标,守住了三天,并且损失也没有像我们这样动不动就是战至最后一个人,虽然他们也是想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们的对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而已。”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我们没信心?那是因为他们有无与伦比的战场执行力和坚持自己理想的战斗力。我们先不说他们的理想是好还是坏,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这一点儿上,我独立团远不如他们。
  是的,我独立团3000人都有精忠报国和日寇杀身成仁之决心,这一点我刘某人从不怀疑。可是,从你们几个大营长开始以下的官兵们,敢说没有自打完长城一仗,老子独立团就是天下第一尾巴都特娘的翘天上去了?
  就像你们军演中被一支只有日军真正战斗力二分之一的蓝军击败,如果不是抱着这个想法,就不会大晚上的跑到老子这里来讨说法。你们告诉我,是不是没炮就打不了仗了?假如那一天我们独立团遭遇失败,所有辎重全部丢失,仅余轻武器,再遇到日寇,你们特娘的就给老子认怂,说打不了了?”
  刘浪疾言厉色的一番话说得不仅四个步兵营长集体面红耳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其他军官们也都低着头沉思起来。
  是的,刘浪之所以今天拿红色部队刚进行的最惨烈一战来举例子,不是要在他们面前说红色部队的理想和纲领,而是借此来点醒自己这帮已经越来越骄傲的属下们。
  自信和自大只差一个字,但其中的含义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自刘浪海外归来以来,他就发现了一个不太好的苗头。各部官兵强军的傲气倒是有了,但那股子牛气哄哄的劲儿也是足了。张口闭口就是火力输出有多强,仿佛自己面前任何来犯之敌在己方密集的子弹炮弹面前都是渣渣。
  没错,刘浪用尽自己所有的努力想把独立团打造成一支武装到牙齿,在这个时代不说独步全球但在亚洲轻重火力配置合理堪称第一的军队。
  可是,完全依靠科技和装备起来的军队,绝对称不上一支强军。这一点儿美国大兵在中国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在南越亚热带丛林里都已经证明过了。他们已经是同时代这个星球上装备最强的军队,可依旧没有获取他们想要的胜利。
  一支强军,最重要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其精神。
  而刘浪给独立团制定的战斗精神,就是四个字:“精忠报国”。
  唯有有了这样精神的军队,才能在日后的全面战争中和日寇死扛。唯有这种精神,才能让藤县王铭章率部三千尽墨却无人言退;唯有这种精神,才能让长沙被打成一片废墟跨度长达六年的四次长沙会战却依旧在废墟上打响。
  拥有了愿意为之战斗而死的精神,才是一支强军之魂。这才是刘浪开这个战术分析会的目的。
  从迟大奎他们脸上闪出的羞愧和泛出的恍然,刘浪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第821章
正常的历史车辙
  有了这次特殊的军事会议,四个步兵营长不仅皆心悦诚服的回去了,同时还在所在各部掀起了一股学习的浪潮。
  独立团团部也在召开了一次会议之后,宣布从每个连队抽调一名少尉级别军官,进行集中培训,由团部三位长官和叶企孙领导的专家团八位专家抽出时间当他们的教官。
  这规格高的简直让人嫉妒。先别说可以和团部三位最高长官时常接触,叶教授等八位专家可是中国最顶尖大学出来的教授级人物。
  不过所教授的内容可和他们的专业毫不相关,或者可以说,没有任何和专业相关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军事技能培训,主要以国学为主,讲历史,说典故。从夏商周到大明,将华夏上下五千年来除了满清政府统治时期的发生的故事一一讲给这些少尉们听。
  独立团的少尉们基本都是一帮老兵在长城抗战之后提起来的,要是论上战场杀敌可能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但让他们突然拿起笔杆子来,多少有些难为他们。若不是这一年多以来,独立团早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这帮少尉们大部分还能写上几百个字,估计连刘团座面对这帮“文盲”属下们都是绝望的。
  没办法,这就是独立团成军时间太短的弊病。独立团原来那帮从军校毕业的军官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升职做了中尉或上尉,新提拔起来的少尉级军官都是老兵,几乎没有谁正正规规上过学。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习,反正只要会写字就成。刘浪在他们这帮军官入培训班之初就已经强调过纪律。不光是听和学,每阶段结束还要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将踢回原部队,这还不算,三年之内不得升职更是堵死了这帮原本就是大老粗们对于学习文绉绉的这些玩意儿想偷奸耍滑的后路。
  当然了,如果考核通过,前途也是无比光明的。在开这个培训班之初,团副张儒浩就告诉他们,以后独立团每个连级部队,都会多一个副连级职位,其职责就是教授士兵他们所学的这些文化同时给士兵解决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困难,而遇到战时,这个副连级则是连队的第三号人物,如果连长和原有副连长阵亡或负伤不能指挥战斗,这个副连级就将接过连队的指挥权。
  不用说,这个职位就是为这帮参与高规格培训的少尉们准备的。虽然军衔不变,但一举成为连队第三号人物也算是跳了一级了。
  既然都没后路了,前方还有光明的前途,这帮少尉们那还不像上了战场一样拼命学?人不拼命,就不知道自己潜力会有多大,能拿起枪杆,就一样能拿起笔杆。这一帮糙哥们没想到他们就这样成了独立团第一批基层连队指导员式的人物。
  是的,刘浪通过之前的非正式军事会议终于认识到了独立团和红色部队关于精神层面上的差距,而造成那个差距的,就是少了一个基层思想工作者。
  教授他们历史,告诉他们曾经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让他们知道曾经有那些人为这片土地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做过那些事,苏武、班超、霍去病、卫青、岳飞,辛弃疾、文天祥……这些都是为了激起所有士兵的民族自豪心和对守卫华夏这片土地的决心。
  这就是刘浪为独立团所有战士重塑其精神走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这一刻起,独立团的官兵们将不会为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势力而战斗。
  他们,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片土地。
  甚至,刘浪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再也达不到以前那种最巅峰状态。至少,他想带领着他们做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无益的事儿就会遭受质疑。
  但刘浪并不后悔这么做。无论他打造独立团,还是大力发展华商集团,挖掘专家研究军工,这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未来和日寇的全面战争而准备的。他要的,是一支爱国之军,而不是一支刘家军。
  再说了,刘浪也从不担心这支军队会失去掌控,因为,他够强。在没有比他还要厉害的领导者出现之前,他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无人可以替代。
  接下来一个多月,独立团的未来“指导员”们热火朝天的学习,独立团其余官兵们则投入到下一轮的军事训练中去。尤其是四个营的步兵,知耻而后勇,开始演练起在没有现有装备下和日军作战的战术起来。
  而刘浪,更多的则是关注着来自贵省方向的消息。为此,肖风华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华商集团贵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亲赴贵省。所有关于红色部队的动向皆由他向刘浪密电通告。当然,还有刘浪最关心的大辫子姑娘一行人的行踪。
  终于,在过了一月后的第三天,由警卫排的一个加强班保护的年轻时代奶奶大辫子姑娘赶到了,和年轻时代老爷子所在的红一军团汇合。
  根据负责保护大辫子姑娘警卫班班长送出来的情报,刘科长除了胳膊吊着绷带看样子是受了枪伤以外,其他情况还算不错,尤其是看到他们之后那个嗓门,简直嚎得比杀猪还响亮,充分证明了身板很结实。
  年轻时代的奶奶比刘浪想象的要会变通的多,头一次没有向自己的组织和上级说实话,确切的说是百分百实话。跟着她一起追上红色部队的装备着从贵阳华商集团分公司获取的最新第三帝国MP28II冲锋枪的十五名壮汉,成了她口中原华商集团武装护卫小队,在半年的相处中,受了红色思想的熏陶,决定和她一起投奔红色部队。
  在这个时期还能投奔红色部队的,自然都是对革命意极度向往的人。做为大辫子姑娘的上级,年轻的老刘同志对未来老伴自然是无比信任,在向还在焦头烂额中的更高领导汇报过后,审查了警卫班天衣无缝的新身份,就欣然接纳了。
  当然,除了杨红曼的原因之外,这十五人是对红色部队有好感的华商集团武装护卫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中至少有两人是年轻的老刘同志在和华商集团交易时见过的。
  再加上以后数日在和追击的敌军数次交战中,新编入年轻版老爷子麾下的这一个战斗班枪法精准不说,作战也及其勇猛,竟然有一个班击溃敌军两个排的记录,毙敌超过四十人。
  只用了不过一个星期,负责保护大辫子姑娘的这十五个人就获得了红色部队战士们的信任。唯一让年轻版老爷子挠头的是,这十五个人只想呆在他这个团后勤科长麾下而不愿意去一线战斗部队,几个大营长谁来说都不好使,仿佛就认定了那个他们第一次接触的某科长。
  搞得年轻版老爷子自己都有些洋洋得意,认为那是个人魅力太足的结果。
  好吧!这嘚瑟的表情如果被他那位来自后世的大孙子看到,保不齐后槽牙都得笑掉。
  但不管怎么说,负责保护年轻奶奶外加顺便保护下肯定不会完蛋的十五个人算是成功混进去了。收到这个消息的刘浪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至少,有了他们,刘浪就想当“奶娘”,也知道粮食该送到哪儿吧!要知道,太祖他老人家四渡赤水那可是玩的出神入化,把光头大佬数十万大军都调得团团转差点儿没跑断腿。没他们在,就算刘浪这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也不知道红色部队跑哪儿去了。
  直到过了一月十七号,肖风华前方传来消息,红色部队于7日攻克贵省重镇遵义进城修整,只是停留的时间超过了十天颇为有些反常,就是他们在城里干什么不太清楚。但听到这个并不算特别详实消息的刘浪可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这十天不仅是红色部队在修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讨论,修正自己的错误。
  历史并没有因为他这支小蝴蝶的出现而发生大的改变,在这次对红色部队极为重要的会议上,那位智者终于再次登上了红色部队的高位,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自此以后,红色部队虽然还会遭遇困境,但他们终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第822章
年关将至
  自红色部队19日离开遵义,刘浪就没有像以前一样基本呆在团部等待肖风华的电报了。
  只要历史的车轮没有发生偏移,已经重新确立领导人的红色部队这段时间就不会有大的危险,从一月到四月这三个月,他们四渡赤水两占遵义,共击溃国府20个团,获取大量物资。这个时间段的他们尚处于精气神和补给都极为良好的状态。
  做为独立团的团长,刘浪突然变得更忙碌起来,不是军事训练忙,而是,马上就要过年了。1935年的2月3日,就是除夕。
  从1932年7月来到广元,转眼间就已经是三个年头,第一年除夕之前独立团全军开拔三千里地之外的长城,除夕之夜是在路途中度过的,因为急于赶路全军上下甚至连碗饺子都没吃过,就是全军加餐每人多发了两个在路过城池里买的馒头。
  第二年除夕,刘浪已经去了美国,因为主官不在,所以独立团全军也没有大肆庆祝,只是给非战斗值班的部队每人放了一天假,晚上用广元县城王县长送来的劳军之物由食堂做了顿全肉宴席,每人允许喝半斤白酒也就算是过了。
  今年已经是独立团成军的第三年第四个年头,按照刘浪的意思,今年既然收成还不错,全军将士辛辛苦苦训练一整年了,这个年那,就该好好过。不仅要好好过,还要大办,让所有人都乐呵乐呵。
  刘团座既然这样决定了,独立团那还不立马行动起来?尤其是把负责主管后勤的梁文忠给忙的,整个后勤部所属都被派出去采购物资,小小的广元县城买不到,那就去数百里外的成都。有了山鹰特种小队缴获的那批黄金打底,独立团现在不缺钱,就算不够了,还有华商集团分红的钱撑着呢!
  刘团座只负责定大方向,具体执行的有一帮属下,可他也闲不了,坐着前些日子从刘主席那儿淘来的一辆破轿车,刘团座花了几天时间跑了趟成都,请前些日子被自己怼的差点儿下不来台的堂叔来参加独立团的除夕大庆。
  不过刘主席还是很矜持的,稍微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摆手拒绝了堂侄的好意。但刘主席可不是还在生刘浪的气,而是中国人对除夕极为看重,他这个四川省第一人可不能像普通人一样陪着家人或者想去哪儿浪就去哪儿浪,需要他去安抚的部队很多,不可能专程跑到数百里外的广元专劳独立团一军。
  所以刘浪虽然没请到四川头号人物到独立团,但却意外的得了刘湘特批的五千大洋军资,算是过年给刘浪独立团包的大红包了。
  有了这个大红包,刘团座也没觉得丢了面子,笑嘻嘻地折身去了一直驻扎在成都边上新成立的第七路军新61旅。这次刘团座还是有几分面子的,不仅新61旅的少将旅长欣然同意前往,还将刘团座一直送到营门外,直到刘浪的车消失才转身回营,绝对是给足了刘团座面子。
  在回广元的路上,刘浪再次车一拐弯,去了第四师的地盘。范绍曾范大师长那是什么人物?收到刘浪的邀请,那可不光是答应一定亲自去,同时现场就拿出五千大洋的礼金,声称独立团成军以来他这个做哥哥的因为军务繁忙一直没有亲去祝贺,就借这个机会补上。
  刘团座可能对其他的礼物还能装模作样的推上一推,但唯独对钱是不会推的。根本不用别人帮忙,一手一只箱子提着,差点儿没亮瞎范哈儿大师长眼的把五千大洋就给提到车上去了。
  范大师长想不被亮瞎眼都难那!一块大洋26.6克,一百块就是2.6千克,五千块是多少?130多千克小三百斤。结果刘团座却是一手一个大钱箱拎着跑得飞快,搞得跟跑慢点儿这礼金就要被收回去一样。
  当然了,真正让范大师长亮瞎眼的却还在后面。收好土豪范哈儿师长的礼金,刘团座也不是小气的人,当场就给范绍曾来了份回礼。
  不过,是张纸条。就跟以前杜月笙给第十九路军各位团长曾经打的那个条子一样,上面写着:三八式步枪500杆,92重机枪六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15挺,掷弹筒20套,6.5毫米口径子弹100万发。
  刘浪并不知道他离开后某哈儿师长会怎么腹诽他打白条送礼,反正他走的时候,哈儿师长还瞪着他写的那张纸条在发呆。
  相对于刘团座收到的5000大洋,刘团座纸条上所写的这批武器价值绝对在其十倍以上。
  只是,那可能吗?反正哈儿师长那会儿是不相信的。
  当然了,那是他不知道刘团座究竟是抢了关东军多少东西。能装备一个旅团的武器装备被刘团座动用了两万百姓给搬了个精光的事实曾经让关东军司令官都心疼的差点儿没喷几口老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