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903

  柳雪原低垂的美目中波光流动,嘴角含笑,显然对刘浪这个回答还算满意,心中的怨气也去了几分。
  面对这个对自家未婚夫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好感的姐妹,纪雁雪则表现的很大度,冲张炎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寒暄了两句,就笑眯眯地上前挽起柳雪原的手,迎接进主帐篷中去了。
  不过临走时看都没看某独立团最高长官一眼的姿态,显然,这位对某团座“招蜂引蝶”的行为多少还是有些不爽的。
  已经年近四十的张炎精于世故,几个年轻男女眼神交流的那点儿小心思哪能瞒得过老辣如中年大叔的眼睛?眼看着两个大美女离开,冲刘浪挤挤眼,轻声笑道:“老张这才知道为何柳记者在几大报纸说我第十九路军的好话,敢情,是托了刘老弟你的福啊!”
  “咳咳,张将军可别如此说,第十九路军虽然因政见不同和国府起了冲突被迫解体,但保家卫国之功勋凡我中华之民莫不铭记,不光是我们这一代,就是到了未来,历史也不会忘了第十九路军。”刘浪有些尴尬的大义凛然解释道。
  不过,这一席话说出来,倒是把个少将旅长给说得眼眶有些湿润,也顾不得打趣刘浪了。
  陪同张炎去帐篷的路上,刘浪才知道为何今日柳大记者会一同跟随前来了。
  原来,柳雪原可不是今日才认识张炎,早在第十九路军福建起事,已经成为“北平老百姓日报”首席记者的柳雪原就赶赴福建两军交战前线,除了采访国府的中央军以外,也采访对媒体并不拒绝的第十九路军,更是在报纸上很隐晦的替第十九路军说了不少好话。
  而他在川省碰到柳雪原则有些意外,因为国府川省“剿匪”前线战事频频,已经成为“老百姓日报”驻川省分社社长的柳雪原因为手下雇员同新61旅官兵争执而被打伤找上61旅旅部,这才惊讶的和张炎在蓉城见面。能在都极为陌生的城市遇见故人,两人自然都很欣喜,想着柳大记者将在蓉城孤单度过新年,张炎便邀请她一同前来独立团观礼独立团的除夕大庆。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
  刘浪心里暗暗叫苦,如今“剿匪”战事最频繁莫过于湘贵两省,什么时候轮到川省了?这柳大记者却偏偏来了川省。
  这想法如果倒只是他一个人想倒还罢了,可纪大中校这个因为劳拉已经越酿越醇的醋坛子恐怕……
  脑袋疼。这恐怕是刘团座对那句“比遇到一个女人更麻烦的事儿是什么?是两个女人。”更深刻的理解了。尼玛,现在是三个女人了,要死了,要死了。
  如果可以的话,浪团座宁愿面对的是日军一个旅团,也不愿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或许,穿越的年代再往前提前个几百年,就不会有如此烦恼了,刘浪有时候还有点儿小无耻的如此想。
  等到把张炎和范绍曾迎进帐篷,广元县各地的士绅来得也差不多了。各处帐篷里响彻着四川口音的问好声络绎不绝,让刘浪点头微笑笑得脸都有些僵硬了。
  干脆,刘浪把陪客的任务全部交给团副张儒浩和参谋长唐永明以及一帮校官们,他则闪身出了这片帐篷区,去了另一片帐篷。
  独立团这次除夕大庆不光是邀请了广元的士绅们,同时还邀请了一部分残疾退役老兵代表以及在长城抗战时牺牲的家在广元的官兵家属代表。
  见到刘浪前来探望,老兵们拄着拐的丢了拐杖,单着条腿笔直站好给刘浪行军礼;没了手的,就举着光秃秃的手臂给刘浪敬礼;没了眼睛的,就听着声音对着方向给刘浪行礼。刘浪一一庄重回礼。
  烈士家属们更是热情的围过来,给刘浪送上他们从家中带来的板栗、花生等土特产,向刘浪诉说他们家这两年来的收成。刘浪也不拒绝,命令跟在后面的三川儿一一收下,可怜的三川儿很快就要被土特产给淹没了。
  坐在他们中间,听着他们说这两年的家长里短,谁谁家里嫁女儿了,谁谁家里的牛生了头小牛,刘浪笑得前所未有的开心。虽然他们的儿子战死在战场上,但在他的努力下,这些家庭没有丧失希望,也没有变得更加贫困,他没有让那些战死的兄弟们失望。
  至少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烈士家属更是带了自己的小儿子,希望独立团能将小儿子也招兵进入独立团。按照他们的说法,兄弟给兄长报仇天经地义,既然兄长是战死在和日寇大战的战场上,那就让弟弟去杀日本人给自己的兄长报仇雪恨。
  刘浪略微思考过后并没有完全拒绝,告诉这些烈士家属们如果家中不是独子者可以报名参军,在年后直接去各村寨退役老兵处报名。不过,他们不会享受什么优待,一样得从护卫队员开始做起,只要训练成绩达标,就可入独立团新兵营参加新兵训练。
  这些被兄长鲜血熏陶过的新兵,将会成为独立团后备兵源最骨干的那批人,独立团的精神也不会因为老兵的伤亡过大而断档,刘浪的目光在欢声笑语中投在未来两年半后那片血色战场上,那将是一片尸山血海。
  但,从此,不光是只有中国人的,还有日本人的。有了被民众如此支持之独立团,日本人这次,得比曾经的时空中付出的代价要大的多,区区四五万人的死伤,怎么符合血肉磨坊的称号?
第827章
除夕大庆(4)
  随着人员逐渐的到齐,帐篷外的舞台上也热闹起来。
  川北人民最喜欢的大木偶戏、皮影戏,以及川剧传统的变脸一一登场,除了士绅们还在大帐篷中你来我往的打着招呼互相寒暄客套着,他们的家属们则在穿着军礼服英姿飒爽的中尉少尉们的陪同下去舞台下看戏。
  这也是独立团高层们巧妙的给这帮光棍汉们专门留的接触姑娘们的机会。虽然因为长期的训练,这帮货们脸色都是黑乎乎的,但那套国军专用军礼服往身上一穿,绝对是那回事儿。
  再加上刘浪事先就命令过,独立团大庆过新年,所有独立团官兵,包括他自己,都必须佩戴勋章。那代表着功勋和荣耀的勋章一挂在胸前,更是衬托的小伙儿们帅得不要不要的。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对于这帮中尉军官们自然是跟吃饭喝水一般自如,但这股子独特的军人气质却是其余男性所没有的。别说一帮十七八的大姑娘看着这帮帅小伙儿眼神中异彩连连,就连那帮太太们也不由对独立团这帮年轻军官们上下打量一眼,好几眼。
  这帮家伙,绝对是做女婿的好人选。虽然自古都有“好男不当兵”的流言,但人家不是兵,是官好不好?如果换成其他地方,或许对部队里的还有些排斥,但是在川省却是不同。
  放眼全国诸省,又有那个省像四川这样年年打仗?绝对是中国独一份儿,从袁大总统上台又被推翻,川省打仗的这个时间跨度,都能养大一个女儿了。能有个当军官的女婿,绝对是大有好处。
  不过,这还不是刘团座的绝招。
  刘团座的绝招是,新年阅兵。
  是的,刘团座就要在这除夕,在所有广元有头有脸的士绅面前,在烈士家属面前,在退役老兵面前。还有,在一里地外的烈士陵园前方,在所有战死的弟兄们面前。
  阅兵,一展独立团的雄风。
  刘浪要向所有人宣告,自两年前一战,如今的独立团,已经变得更强。
  一直等到中午十二点,舞台上热热闹闹的表演停止,锣鼓喧天的声音也突然安静了下来。
  只听得一声冲锋号响,陪同士绅家属们看戏的军官们向自己的客人致歉并迅速集合,只用了不到十秒,就排成两列纵队,在领头的刘大柱一声令下之后,列队小跑着向场外跑去。
  很多人还在疑惑怎么回事,“一二三四”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翘首望去,一条绿色的长龙正缓缓向训练场走来,那阵山呼海啸的口号,正是由他们发出来的。
  这场除夕大庆的主角,独立团官兵终于来了。人群一阵涌动,每个人都想更近距离看一看这支传说中可以击败日军一个师团的强军。
  “刘老弟,素闻独立团为长城抗战第一军,今天虽还未一见,但光听这口号声就能感觉出其强军之资啊!刘老弟果然不愧是刘主席看重之人,这治军之能,我范哈儿佩服佩服。”范绍曾团团的脸上溢满了笑容恭维刘浪道。
  “那里,范师长谬赞了。今天是我华夏除夕,亦是我独立团成军三年的日子,故刘浪大胆一回,在诸位父老乡亲面前露一回怯,请大家看看护我广元之军平日训练之成效。不知范将军和张将军可否移步一观?”刘浪谦虚中又带着几丝意气风发肃手相请。
  “那是当然,刘团长治军之强早听蔡将军谈起过,只可惜上次于淞沪张炎军务在身未能亲眼目睹,这次终得偿所愿。哈哈,范将军,先请。”张炎脸上一片肃然答道,请此地军衔最高者范绍曾先行。
  等刘浪三人先行,张儒浩和唐永明又陪着一众第四师和新61旅的军官们跟在后面鱼贯而出,一众士绅们这才在王县长和詹成芳的带领下跟在后面出了野战帐篷。
  “两年不见,你们家刘团长学问见长啊!这书袋吊的,一套一套的。老实说,是不是因为这两年你悉心相夫的结果?”走在最后的柳雪原带着几分揶揄亦或是一点点说不出的酸意调笑纪雁雪道。
  “雁雪未来夫君,本就是英雄人物,既是英雄人物,别说这些小小的学问,就是强如日寇,不也是他手下败将?再说了,雁雪其实也很疑惑,三年前我和他同学之时,他可从未如此喜欢之乎者也,满口四川话可是遭了不少笑柄。但自两年长城一战之后,学问倒是真的日日见长,雪原姐姐,不知可否为小妹一解心中之惑否?”纪雁雪看着自家未婚夫婿的背影满眼迷醉,嘴中却是迅速展开反击。
  “哎呦,妹妹这话头转的可真快,看来不是妹妹相夫,而是刘团长教妻啊!”柳雪原被纪雁雪柔柔的反击直接给弄了个大红脸,却也倔强着不愿被纪雁雪挤兑,说话亦是绵里藏针。
  ……
  某胖那耳朵多灵?就算相隔二十来米,也清晰的听到这二位女人巧笑嫣然却唇枪舌剑的对话,默默打了个寒战,拉着两个将军又往前站了几米。
  一个女人,男人可以离她近一点儿,但若是有两个女人,还是主动滚远点儿要安全些。尤其是一个是拿枪杆子可以要你的命的,一个是拿笔杆子可以不让你要脸的。
  随着独立团第一支队列走到训练场入口处原地踏步,犹如一条墨绿长龙的队伍也开始停顿并原地踏步。
  从远处看,就犹如一条微微蠕动的长龙。而远处看着的人又知道,那条长龙是由2000余军人组成的,但他们竟然韵律一致,没有一个人破坏这整齐如一的节奏。
  竟然,还没入场,仅此微微一顿,整支大军就犹如一体。
  其他的人还好说,只想着这独立团官兵好默契,数千人原地踏步就能给人如此震撼的美感。可对于范绍曾和张炎来说,却不仅是什么默契和美感,那代表的是纪律,铁一般的纪律。
  数千人能将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地踏步动作做的如此整齐划一犹如一体,这需要绝对服从的纪律性。
  别看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呈现在两名将军面前的,却是眼前这两千多号军人组成的队列最核心的素养。
  是的,对于两名带兵已久的将军来说,他们太明白纪律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了。唯有一支拥有着绝对服从性的军队,才能坚决的执行长官在残酷战场上所做出的军令,哪怕他们明知道那道军令是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会昂首前往。
  与此同时,除了严明的纪律,这支动作整齐划一的队列体现的还有士兵的意志力。
  只有带过兵的人知道,想把一支军队的队列训练成如此整齐划一,那得在上面花多少工夫。没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就想让两千多人整齐划一犹如一体,那是想也别想。
  至少,他们麾下自认为的数千精兵,虽也常做队列训练,但绝达不到如此水平。或者可以说,相差甚远。
  他们如果知道,独立团无论新兵老兵,除了有军务或特殊训练的,每天雷打不动两个小时队列训练,或许就不会如此惊讶了。
  先不谈其他,独立团以队列训练培养出的纪律性,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军人,没有之一。
  但显然,两位将军及观看阅兵所有人的震撼并不会因为这就结束。
  这不过是独立团阅兵的一道开胃小菜罢了。
  ……
第828章
除夕大庆(5)
  随着领头一名手持青天白日军旗士兵身后的一位上校猛跺两脚地面突然立身形,嘶声长吼“立定”,紧随他身后十余排士兵组成的军阵中的士兵们也集体猛踏两步集体大吼“立定”。
  “咚咚”两声闷闷却几乎能震得人心尖发颤的脚步声响起,接着就是一片寂静。
  笔直战立如林的士兵队列是寂静的,周围的观众们亦是寂静的。
  什么叫整体,这就是整体。如果说先前的原地踏步给人是一种律动的美,那现在满场的寂静,则是满场的观众对数千人同时在口令声中由动突然转静最震撼的表达。
  然后,先前排成两列小跑着前进的尉官队列迅速分散,各自融入以连队为单位组成的各军阵队列,有的站到了各自军阵队列之前,有的站到了队列之中。
  显然,能站在集团队列之前的,最少都是上尉级别的军官。像凌洪上尉就直接站到了高声嘶吼发布立定命令的迟大奎身边,因为他是一营的副营长同时还兼任一营一连的连长。
  在范大师长的嘴巴猛然张开还没来得及合上之际,“滴滴滴”冲锋号再度响起。
  只听领头的上校一声大吼:“第一营第一连齐步~~~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