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903

  军人们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等待出征的军令。
  民众们也没有只拿出欢呼和鼓励,他们也在行动。
  面对国破家亡,所有中国人,都迸发出了自己人性中最光辉的那一面。
  那是一个苦难的中国,却,也是一个人性璀璨的中国。
  战火即将肆虐,可也是凤凰涅槃之开始,所有人都坚信。因为,留下遗书扛起枪的热血男儿们的背后,还有他们……
第952章
儿女情长
  已经进入初秋的秦岭大山,有些微凉,尤其是在漆黑如墨的深夜里。
  一身戎装的刘浪独站在团部窗边,默默的望着窗外,硬着心肠没有回首去看噙着眼泪离开的纪雁雪的落寞背影。
  是的,这是两人从认识以来首次爆发了一次争吵。争吵的内容无外乎关于明日出征一事。就在下午,原被被刘浪任命为独立团野战医院院长的纪雁雪突然被刘湘电令任命为独立团基地守备营政训处主任。
  她,被排除在了明日即将出征的大军之外。
  刘浪惊愕之余却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上峰的军令,但纪中校却是大怒,在找刘浪协商无果之后直接一通电话打到第战区司令部,不料刘湘这次却是极为坚决,甚至都没有给纪雁雪任何理由,就以“军令如山”四个字将纪中校的满腹委屈给堵了回去。
  虽然对刘浪放心不下,但纪中校终究还是接受了军令。只是,她方才找到刘浪,不是继续纠缠出征之事而是要求今日即和刘浪完婚,什么风光什么金枝玉叶她都不要,她只要刘浪在明日出征之前成为她的夫君,她成为她的妻。
  刘浪很感动,见惯了生离死别如他,也眼泛泪花,因为他知道,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这个女人不光是愿意将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你,她甚至愿意交付自己的未来到你手心,那是每个女人最珍视的,她已经爱你到了骨子里。
  可是,刘浪能答应吗?他不能答应。虽然他很清楚纪雁雪突然被刘湘任命为独立团基地守备营政训处主任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亲上蓉城,找到刘湘这个家族中他们最显赫的堂弟,苦求他留下这个儿媳的缘故。
  两位老人无法阻挡自己的儿子奔赴生死两茫茫的抗日战场,但刘家的儿媳和纪家的独女不能再上了,也好歹给两家留下个念想,刘湘无法拒绝,第一次不和独立团进行任何商量,近乎蛮横的下了这道军令。
  因为爱而感动,但更因为爱,刘浪不能答应纪雁雪这个出征前仓促成婚的要求。没有后代,又失去自己,这个美丽如斯的女子,或许可能会孤苦一生,她才23岁,在未来才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她还有再次选择幸福的机会。
  所以,刘浪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愤怒中的纪雁雪没有像以前一样对刘浪实行两人热恋打闹时偶尔会用的“九阴白骨爪”,沉默半响,面对着刘浪绝情的背影,满面泪痕绝望地离去。
  刘浪硬着心肠没送,甚至连回头看一眼都没有,他怕自己忍不住会答应。真的,在纪雁雪寂寞的转身离开那一刻,他很想转身拉着她的手,告诉她:“我愿意娶你,我想和你相守一辈子。无论我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苍老。”
  可是,即将来临的残酷战争迫使他重归铁血军人的角色,他终究没有回头。
  窗外,夜色如墨,刘浪逐渐收拾心情,努力将自己从儿女情长的迷茫中拔出来。他,还是一个即将率领着3000大军1000壮丁合计4000余人出征的指挥官,他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背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刘浪连头亦未回,高声命令道:“从昨日起,独立团已经进入战时,根据战时条例,任何非战斗人员均不得在接受军令之前进入指挥部,严七官,自去军法处领罚。”
  “是”二十米外传来已经升职为警卫排长的严七官中尉的高声回答。
  不用嗅到熟悉的体香,灵敏的听力早已让刘浪知道来人是谁,如果不是她,恐怕严七官也不敢违背军令让她在没有通知自己之前就能走进团部。
  他和纪雁雪先前的争吵声,让明面上的团副暗地里的政委张儒浩都没进来,这会儿估计是给已经和刘浪一样是预备党员的纪雁雪做工作去了。这一年半以来,逐渐接受红党被发展为预备党员的独立团尉官和校官已经高达十人以上了。
  “刘,你明天就要走了,就这么不想见我吗?”幽怨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传来。
  刘浪心中微微一叹,转过身道:“劳拉,你我本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能相遇有缘成为朋友,已经是上天的眷顾。可是,我明日即将率军出征不知归期,又何必再见徒增伤怀。”
  “刘,我明白你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我的镜头拍到那七个女兵的那一刻,我已经懂得,你和你麾下的勇士们要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去战斗的决心。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就会死?你们中国人不是最忌讳‘死’字吗?为什么非要在出征之前就将死这个不吉利的字眼挂在嘴边?你知道的,我不希望你死,我要你好好的活着。”劳拉美丽如海洋的眼睛蕴满了泪水。
  做为对生命极为尊重的西方人,她可以理解刘浪的爱国情怀,理解刘浪为民族抗争侵略者的决心,但她不明白刘浪为什么如此不尊重生命。
  出征之前必谈死,就连拒绝婚姻也是因为抱定死在战场上的决心。
  刘浪看着性格爽直此刻却眼含泪珠的小洋妞儿,心中终是一软,指着挂在墙上的一面白底黑字有些简陋的旗帜说道:“你是中国古文化专家,这上面的字应该是认得的吧!”
  白布旗的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小洋妞儿的眼睛一下瞪大了,这竟然是一面死字旗,在她对崇尚吉利的中国人的理解中,绝对是不吉利中的不吉利,但这面“死”字旗却挂在独立团团部的墙上。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刘浪眼中闪动着泪光念道。“这是我川北安县曲山镇农民王者成前日赶到军营送于儿子王建堂的,你我虽都还未成为人父人母,不懂父母之心,但为人子者,亦懂父母对子女拳拳之意。
  我,很难想象这位白发老父是怎样壮怀激烈的书写了这面‘死’字大旗,也很难想象得出白发老父那只饱经沧桑的手握住笔时写下‘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的颤抖。我只知道,我幼时胳膊碰破流血,我自己都还在咧嘴笑,但我老汉却是心疼的嘴唇只抖。可是,在我中华国难当头之际,白发老父送儿上战场,却书写了这样一面旗帜。
  是,不吉利。可是,这代表着我中华千千万万百姓的决心。为了我民族能继续在这片沃土上生存,我们这一代青年,就算尽数战死,又有何妨?为了祖国壮丽河山,为了父母妻儿,为了子孙后代,我独立团,我川人,我国人,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我麾下之战士可死,我刘浪亦可死。我的命,在这样的时候,不属于我自己,不属于你和雁雪,也不属于我父母,而属于我中华大好河山,属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数千年之民族。自古忠孝难两全,刘浪此时,只能尽忠而已。
  我这样说,劳拉,你懂了吗?”
  劳拉许久没有说话,就是那样凝视着刘浪。
  良久,海洋般美丽的大眼睛里却没了泪水,因为泪水,已经悄然流满了她的脸庞。
  “刘,你是个真正的男人,但却不是个好情人。”虽是满脸泪水,但劳拉却没有哭,脸上却扬起坚定。“可是,劳拉会在四川等你,等你和你的勇士们胜利凯旋的消息,伯父伯母我和纪会去帮你探望。”
  ……
  刘浪有些蛋疼,你们俩一起去,不合适吧!你让我麻麻怎么想?
  “对了,柳已经去了上海,你即将要去的地方,你要注意保护她安全。”临走时小洋妞儿丢下的一句话让刘浪哭笑不得。
  老子把死都说道这份上了,还惦记着这些搞啥子嘛……
第953章
誓师出征(1)
  全国之军,都在等待统帅部的出征军令,但战争自“七七事变”爆发以来却从未停止。
  北方战场,第二十九军和增援而至的国军开始重构防线艰难抵抗。
  东南战场,自8月13日淞沪战事爆发,中日双方逐渐增兵,一场双方谁也没预料到的大战在淞沪会战打得如火如荼。
  日军前期兵力较少,国军打得并不十分吃力,但随着日军兵力逐渐增多,统帅部命令:各省精兵支援淞沪。
  8月底,第八路军总部和第115师一部,在云阳镇大操场举行红色部队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誓师大会,朱总指挥在会上作了红色军改编和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动员讲话,然后在朱总指挥的带领下,与会上万指战员一字一句高声诵读《第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声音轰然如雷,响彻黄土大地,碧空蓝天。
  9月2日,第八路军120师在富平县庄里镇举行誓师大会。朱总指挥代表红色中央和第八路军总部,在大会上宣布了改编命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英勇奋斗。
  9月6日清晨,第八路军第129师在泾阳县桥底镇三里村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召开改编誓师抗日大会,全师万余人列队在检阅台前。大雨倾盆如注,师长刘中将、政训处主任张少将等泰然自若地站在检阅台上,全体指战员站在暴雨中,秩序井然。刘师长在简要讲述了全国的抗日形势后说:“为了抗日救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我们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亦不惜此身,为民族事业奋战到底。”
  红色部队所有精锐,兵分三路,誓师出征晋东北,晋北,陕西榆次。
  9月5日,蓉城少城公园,数万军民列于台下,听着健康状况已经有些恶化这两天还正在胃疼住院的四川省主席刘湘讲话。
  “关于团结抗战的问题,我最近已经发表了不少讲话,今天的活动内容多,时间非常宝贵,本人身体又欠佳,很多话也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只是强调一点,御侮救亡,为军人应尽天职!川军今得献身疆场,为民族存亡而战,一洗过去内战的耻辱,是非常光荣的!这是我们的骄傲!”刘湘努力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对着话筒说道。
  话音刚落,整装待发的川军队伍山呼口号:“为民族存亡而战,不负家乡父老!”
  全场民众掌声四起,也响起排山倒海的口号声:“全川民众誓为出川抗敌将士后盾!”
  接下来是第一纵队司令邓锡侯致词。他大声说道:“当前,侵略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强于我们,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出川抗战,要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如果我们牺牲了,希望后方的人民,特别是青壮年,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奔赴救亡的战场。如此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一定能战胜任何强敌!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全场先是寂然,接着就是掌声如雷。
  第二纵队司令唐式遵讲的则更加直白,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各位父老乡亲,在场的很多人都晓得,本人唐式遵,又名‘唐瘟猪’,那是因为我在打内战的时候打得很窝囊。但是,现在不同了,不打内战打国仗了,我再也不当窝囊废了,我要率领第二路纵队的将士,东出夔门,直下武汉,保卫南京,保卫上海,保卫全中国!”
  会场当即鼓掌。唐式遵接着说:“如果在这种国难关头还不争气,还窝囊废,你们见了我就骂‘唐瘟猪’,我决不怨言。总之一句话,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掌声之后,他宣布用这几天刚写的一首诗作为自己的誓言,并以此激励所有的纵队官兵: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悲歌一出,有如壮士断腕、破釜沉舟,数万军民,咬牙鼓掌,掌声震天。
  早已列队站好背着自己粮袋和子弹带背着斗笠的川军将士在群众们的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和掌声中,正式出征。
  王铭章、饶国华、郭汝栋等中将师长骑着自己的马,随着自己的队伍向蓉城外行去。
  军政部命令,川军将分为两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将从山城出发沿长江而下直奔下关再至淞沪,第二十二集团军将由已经修好的川陕公路入陕进山西,奔赴北方抗日前线。
  十数万川军虽然已经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但他们恐怕也想不到这场战争会比他们想象的更惨烈。
  近三十万川军战士埋骨他乡,出川的六名中将师长,四人壮烈殉国,而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在前线牺牲。而他们最高司令长官,国军二级上将,也将在半年后病亡。强拖病体尚要行军,无疑加重了他的病势。
  他的病,是旧疾,独立团科技部研发出的新药,也对此无能为力。知晓这段历史的刘浪虽尽全力规劝,但,此时这位一心想报效国家和民族的二级上将,那里又听得进去?他只知道,他这个司令长官若因伤畏战,他的士兵们就会畏战,他必须和他的士兵们在一起。
  不光是陕西、四川,还有中国南方诸省,纷纷誓师出征,坐着火车北上,向中国的经济中心东南方向聚集。
  独立团基地,在蓉城山呼海啸的这个早上,也举行了自己的誓师大会。
  大会的地点,就选在独立团烈士陵园之下,已经全副武装的3000官兵和1000壮丁,安静而肃然的战立着,面对着自1932淞沪抗战安葬于此以来牺牲的近两千官兵的墓碑。
  那面“死”字旗,就插在林立的墓碑之前,在绵绵的细雨中逐渐变得湿润,就像他们看向自己静静躺在坟墓里的兄弟们逐渐被泪水打湿的眼眶。
  这也是个阴雨天,如丝般的细雨就这样洒在他们的脸上,洒在他们的眼里,以及站在临时用原木搭建的台上的独立团团部几位最高长官的身上。
  刘浪站在最中间,两边分别站着张儒浩和迟大奎,其余所有校官都站在自己部队的最前方。无论是要出征的,还是要留守的,尽数站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