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903

  旗子顺利的挂上旗杆升空,炮兵观察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却再无任何声息。
  等到半分钟后山梁上的步兵前来查看时,双眼半睁半闭的炮兵观察手已经停止了呼吸。
  经过检查,一片罪恶的榴弹碎片从他的背部射入,切开肌肉打穿肺叶,从他的左胸穿出,那里,正是心脏。
  一个被命中心脏要害的战士,一个本应该在十秒内死亡的战士,却做出了一个不可能的举动——翻动身躯借力将信号旗升上了旗杆。
  正如战后刘浪亲手将金质“英雄”勋章挂在这名炮兵军士的墓碑上并陈词的那样: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汇报参数;他冒着敌人的炮火,升起旗帜;在炮火中,他死去。做为战士,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保家卫国,献出年轻生命,我们所有人,已经不能要求他更多。
  但,哪怕已经失去生命,他依旧完成了自己的责任。20101,是他最后一次报数。可是,请我们所有人,请我们所有人的子孙们记住,孙二娃,在报数之前,已经死去。
  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军人,那怕已经死去,亦卫我大好河山。
  “每门炮,十发速射,覆盖,20101,20102,20103……”耿大壮粗豪的声音压抑着愤怒,一口气连续报了足足六个参数。
  从信号旗升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秒,如果日寇的炮兵想跑,一群人推着炮或许已经跑出去几十米,耿大壮绝不能让炮兵观测手用鲜血为代价才找到的日军炮兵跑掉。
  于是,他采用了最原始的方式,炮火覆盖。覆盖以20101为圆心,周边所有他们可能去的位置。
  18门82迫迅速调整炮口和射界,仅用10秒,就集体发出怒吼,“通通”180颗炮弹射向各自预定目标,将那里炸成一片火海。
  正推着山炮沿着谷底死角寻找合适位置的日军炮兵小队数十人连同他们好不容易才组装起来的一门山炮在一颗接一颗落下的迫击炮弹面前显得那么无助。
  最少有十几个人瞬间被炸死炸飞,山炮也被迫击炮弹的气浪给掀翻在地,两个轮子更是不知道被炸飞到哪儿去了。
  但这,不过是开始,真正的灾难还在后面。
  悲催的其实还不是推着炮跑被炸死炸飞的十几个日军,而是推着车跟在后面四十多米的弹药兵。日军炮兵的纪律很严谨,哪怕在如此不利环境下,也没有惊慌失措到分寸大乱。他们依旧严格按照规定,炮弹距离大炮最少有四十米,以免被击中引起可怕的炮弹殉爆。
  可是,对于这种覆盖式炮击,不管距离多少米,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当雨点般的炮弹从天空掉落,日军屁滚尿流的四处寻找掩体,但推车上二十几颗山炮炮弹可不会躲。
  终于,随着一颗迫击炮炮弹在推车周围炸响,山炮炮弹被震飞,然后狠狠地砸在地上。炮弹当然也有防爆装置,不会说往地上一砸就会爆,但一颗不会,两颗也不会,可十几颗二十几颗呢?别说是这个时代,就是未来,也没人轻易敢将炮弹往地上砸的吧!
  “轰”的一声,随着第一颗山炮炮弹的殉爆,被远超迫击炮炮弹威力的山炮气浪卷起的山炮炮弹要么当场殉爆,要么狠狠的撞在山崖上再爆炸。
  那情形,可是壮观的很。二十几颗山炮炮弹将方圆五百米范围内的所有人畜,全部震毙。
  战后,这一片山谷,是唯一没听见伤员呻吟的地区。因为,所有日军,就算没有被炸死,也生生被震死在躲藏的掩体里。一万多公斤炸药炸4000多米的峡谷威势吓人,这上百米的山谷里,二十几颗一百多公斤的炮弹爆炸效果同样惊人。
  “狗日的,耿大壮这是发什么疯?迫击炮不够还开始打山炮了,这特娘的都不怕把老子的兵给炸了?”一连串的大爆炸就连亲临前线指挥的刺刀营营长刘大柱都有些懵。
  之所以这次没有把炮兵营的六门博福斯山炮调过来助阵,一来是旧关还需要支援,二来,在这种地形环境复杂下的山地作战,山炮还不如迫击炮来得有用。
  其实,在这十几二十分钟里,也不能说日军就一直被吊打毫无还手之力。除了山炮以外,他们还有不少的步兵炮。
  200公斤重的92步兵炮绝对是步兵近战利器,既可以当平射炮打工事,也可以将炮口架高临时充当迫击炮来用。日军第80步兵联队的直属炮兵中队拥有4门山炮4门步兵炮,负责掩护炮兵大队前进的那个步兵大队还拥有2门步兵炮,就这六门步兵炮,也给独立团和771团找了不少麻烦。
  尤其是随着旅团部和联队部前进的那4门步兵炮,在其拥有的4个制高点日军拼死的掩护下,不断向敢死营山梁上的火力点开炮,虽说凭借着地形之利,几挺重机枪隐蔽的及时没有被摧毁,但步兵炮一炸就是弹片、乱石横飞,高达二十几人的伤亡让步兵连长们青筋直蹦,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命令着迫击炮全力炮击进行压制。
  山梁之上的日军在迫击炮的打击下死伤惨重,但却死战不退,在全军总攻还未发起之前,各种火力占据优势的敢死连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战场上战况激烈,独立团和386旅位于前线四百多米的临时指挥部里的声音也不小。
  不过,不是想象中各参谋向各营各连下达命令的怒吼声。
  而是前线总指挥386旅少将旅长和副总指挥独立团上校团长的争吵声。
  “战斗已经进行20分钟,我771团一营二营900余官兵已经抵达战场400余人,谷口总兵力达800人,和包围圈中的日寇已经相差不多,而十分钟后,剩余500人将会陆续抵达战场,都会第一时间加入战斗,这样我军人数高达1300人,将超过日军,我以七亘村前线总指挥的名义建议,现在就对日军发起总攻,以连排为单位将这一股日军彻底分割包围并彻底歼灭。”未来大将一脸严肃的说道。
  “不,再等等。”刘浪不为所动,站在用树枝和灌木从伪装搭建而成的指挥部门口,两眼虚眯着望着天空,缓缓摇头。
  “我的同志哥,不能再等了。你也看到电报了,我343旅发来电报,20分钟前,日军十数架飞机从阳明堡起飞,目标不详,不用想,肯定是来支援七亘村第40旅团来的。十几架轰炸机啊!甚至更多,哪怕不丢炸弹,就用机枪扫也足够我们吃一壶的,咱们的兵,可没有战壕也没有防炮洞。你想过那个后果没有?”未来大将不由有些急眼了,连同志哥这样党内的称呼都出来了。
  刘浪微微诧异之后便是恍然。他的身份可能连第十八集团军军长都不会知道,但绝对瞒不过曾担任红色情报负责人的这位,想来,从他的麾下调了十个人来独立团,那位也应该是向他透过一点底的。
  “陈总指挥,你的意思我知道,为避免日军轰炸机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冲下去,和日寇绞杀在一起,让日军飞机在天上干瞪眼。可是,对不起,我并不赞成这么做。日寇主力仍存,锐气未灭,两军人数相差不多,就这么冲下去的话,伤亡必定惨重。”刘浪依旧摇头。
  “伤亡再惨重,总比白白死在小鬼子飞机的机枪和炸弹下要好吧!平型关一战,如果不是林师长当机立断命令115师冲下山发动总攻,让日寇飞机束手无策,恐怕战后伤亡会更大。你自己不都说了吗?唯有牺牲,才能胜利。为了胜利,我红党人,不惜此身,但不能白死。”未来大将的声音抬高了八度,一直挂着笑容和煦的脸也涨的有些红。
  “正是因为平型关一战,我115师和日寇两个辎重中队打成1比1的战损才给你我提了个醒,那些,可都是经历过万里大转移的精锐啊!他们,每一个人或许都能成为火种,成为燎原的存在。这帮小鬼子,他们凭什么,凭什么要和我们一换一?想要我一个官兵牺牲,可以,拿十个小鬼子来换。”刘浪的声音也忍不住高了起来。
  红党人敢于牺牲的勇气让人敬佩,但刘浪实在不愿意无谓的牺牲。
  当然了,未来大将的策略其实没有错,在没有足够的防空和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他只能这样选择,最正确但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可他,早已提前大半个月做好了布置啊!虽然不知道周大鹏他们能否准时抵达战场,但他只能赌这一票。
  为了保密,“航空义勇军”从延安出发时,甚至都没有发电报通知,但他相信,他们一定会来。
  “嗡嗡”有些沉闷的飞机发动机声从高空中隐隐传来。
  “竖子,竖子不可为谋。这下可好了,小鬼子的飞机来了。”未来大将的脸色一白,拿手点点刘浪,愤怒的拿古语骂了刘浪一句,然后有些无力的坐下。
  这已经是很给刘浪面子了,换成别人,恐怕儒雅如未来大将,也很有可能拿着家乡话破口大骂。因为,那可能是数百官兵的死伤啊!
  刘浪,却笑了。
第1104章
战场上不能随意装那啥
  刘团座笑了,是因为他听到了熟悉的航空发动机声音。
  那种发出厚重有力轰鸣声的航空发动机,可是他亲赴日不落帝国和罗罗公司技术员们讨论后才研发出来的,1200匹马力的功率,可不是小鬼子96式战机那个中岛寿41型风冷式发动机710匹马力所能比拟的。
  如果是小鬼子的96式战机,声音如此清晰传来的时刻,他们的身影现在也应该出现了。
  很显然,周大鹏率领着他麾下的战鹰,很准时的抵达了战场,甚至,还赶在日军空军抵达之前。他们在足够高的高空,所有人都看不到的高空。
  而距离正在笑的刘团座足有一千米的位置,日军少将旅团长上月良夫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厚重的飞机发动机声犹如天籁一般从高空中传来,那代表的是帝国陆航的战机已经抵达战场。
  最多还有两分钟,他们就会像雄鹰一样从高空中扑下,藏在山梁上对步兵第40旅团占尽优势射击的中国人,将会像一群可怜的小鸡仔,在帝国雄鹰机枪的怒吼声中无助的四散奔逃。
  但无论怎么逃,也是徒劳的。除非是他们有胆量冲下山来和帝国陆军近距离厮杀。
  可是,那就有用吗?
  虽然被吊打了半天,但上月良夫从来没有认为自己麾下的帝国勇士会不是“土八路”的对手,哪怕对手的迫击炮出乎意料的多,机步枪出乎意料的火力强大,士兵战术素养和纪律出乎意料的强。
  从对华夏甲午战争以来,弹丸之地的岛国对华战事连战连捷,数十年来就没输过,这是无数场胜利带来的自信。并不仅仅只是现在独立团占据了上风就能让被包围的日寇失魂落魄甘愿认输的。
  更何况,他们最大的底牌终于出现了。
  在山西的天空上,能展翅翱翔的唯有涂着太阳旗的大日本帝国雄鹰。
  “呦西,陆航的雄鹰们虽然来得晚了些,但还不算太晚,命令各中队,不得冒进,防守好自己的阵地,如果支那人冲下山,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厉害。等到帝国雄鹰们将支那人的顽抗击得粉碎,就是我军全面反击的时刻。”上月良夫此时脸也不白了,手也不抖了,站直着身体戴着白手套扶着指挥刀,一派指挥若定的大将形象。
  “还有,通知师团部,就说第38航空联队业已抵达战场,我步兵第40旅团将会在十五分钟后向支那人发起反攻,请师团长阁下等我们胜利的消息。”重新恢复元气的陆军少将向一旁紧随旅团部的通信参谋命令道。
  “嗨意!”一众簇拥着旅团长阁下的日军官兵们齐齐低头。
  旅团长阁下的这个逼,他们必须得捧。这种死了也要捧的要命习惯,是日军与生俱来的下级对上级的敬畏之心,哪怕是在战场上。
  都说下雨天装逼容易被雷劈,但,在战场上装逼,会被子弹和炮弹光顾的。
  苟五是陕西潼关人,五年前浪团座在潼关装了一逼把潼关苟家给打得服服帖帖的算是收了一家小弟,为了能抱紧独立团这条大腿,潼关地头蛇苟家在潼关大肆招兵,选了五百精壮陕西汉子入川给独立团当新兵。
  很遗憾,这里面没有苟五的事。做为家里的老五,上有4个哥哥下有3个弟弟的苟五在家里绝对属于不算被重视的角色,一口气生了8个儿子的老苟家甚至连名字都懒得给他起,直接叫了苟五。
  人多力量大这事儿还真不能用在彼时穷困潦倒的中华大地,家里总共就几亩薄田的苟家按道理说本还算个中农,但面对着十几张要吃饭的嘴,而且大部分都是一顿饭能吃大半斤的大小伙子,那也是糊不住嘴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苟五别说能是个精壮汉子,说豆芽菜那都是把他说丰满了。
  31年陕西大灾,潼关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下就把人丁兴旺的苟五家给搞得人丁单薄了,爷爷奶奶父母活活饿死,四个哥哥也饿死了仨,自他以下,只剩下两个弟弟,若不是有父母和兄长们宁愿饿死也要省下的那口粮食,两个弟弟也要被活活饿死。
  苟五是运气好,虽然身子骨瘦,但人很机灵,18岁的他正好跟着一个行脚商人当伙计外出云南,等回到家已经是一年多以后的事了。
  等他回来却发现,十二口之家竟然只剩下了三个,唯一活下来的26岁大哥苟大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将自己卖给了苟家成为家丁,跟着被苟家家主一脚踢到独立团里锻炼的纨绔子弟苟得富一起去当兵了。
  有了去云南一年辛辛苦苦存下来的十块大洋,加上大哥卖身为仆留下的二十块大洋,还有每隔三个月大哥就会委托苟家商队捎回来的军饷,苟五本来养活两个十二三岁的弟弟不成问题,甚至,在当地来说都还算过得不错。
  可是,等到33年6月,大哥的军饷倒是又稍回来了,但一同回来的还有大哥阵亡于长城的消息以及他的骨灰盒。
  由昔日的纨绔子弟苟得富率领的炊事班,阵亡了6个,就活了俩,苟大,就是阵亡6人之一。
  高达300大洋的抚恤和奖励闪花了19岁年轻人和两个小小少年的眼,但也让他们哭了好几天,他们知道,那个醇厚敦实的大哥,是再也回不来了。该死的老天,夺走了他们的父母兄弟,但更该死的日本人,却夺走了他们唯一的依靠。
  带着两个弟弟,苟五随着苟家商队一起入西南进川,参加了独立团的公祭大会。
  就像是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头一次,向来只操心肚皮问题的苟五知道了什么是国,什么是家,什么,又是国家。那个一身戎装的胖子长得不帅,但他站在所有人面前慷慨激昂,震耳发聩,身上仿佛带着光,让悲痛欲绝的苟五竟然觉得,大哥死得并不亏,他让如许多大人物在他的墓碑前脱帽鞠躬,他还击毙了最少三名日本人,他是英雄。
  尤其是,当看到在场的二千多军人,不管是最大长官刘团长,还是没有腿就坐在板车上的残疾士兵,甚至是没有手的军官,都高高的举起右手放至耳际眉梢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仿佛都在沸腾,浑身战栗。
  脑海中只有一个声音,他也要参军,和大哥一样,去打小鬼子。
  这种感觉,他一直解释不通,哪怕他找到军需处最终因为是烈士兄弟获得许可穿上军装。直到许久以后,他才明白,那种感觉,叫荣誉和忠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