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903

  周大鹏敢如此决定如此抉择,虽然有燃油不足的无奈,但也不是盲目自大的选择,他亦是有足够的自信。
  不仅对自己勇气和飞行技巧的自信,更是对座机性能的自信。
  魔改P40的防护能力够强,12.7机枪火力更强只是其中的一面。
  魔改P40相比于96式陆攻最大的优势,其实不在于最高航速,也不在于他们的座舱拥有装甲护板,甚至也不在于远超他们的火力,而是瞄准镜。
  96陆攻用的是当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同时也比较坑的机械瞄准镜,意味着他们想瞄准空中目标射击时,头部得和瞄准镜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自然是限制了机枪射击的精准度。
  飞机都是在高速移动,哪怕被身后的飞机锁定了,也是拼命做着各种机动进行闪避,不是经验足够丰富,没有谁能有把握用机枪就能干掉数百米外甚至上千米外的目标的。
  但魔改P40用的,却是美国空军已经开始装备在最新式飞机上的反射式瞄准镜。说这个名词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它另一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见过,红点瞄准镜。
  没错,就是未来战士们装载在步枪上的那个红点瞄准镜。而红点瞄准镜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反射式瞄准镜。原理很简单,它的主体是一个弧面半反射镜,激光发射到镜面上反射到眼睛里。红点光源按固定角度射向玻璃,反射后与枪管平行向后射,根据不同枪的弹道校调射线角度,与弹道形成两个交点,用于提高瞄准速度和瞄准视野,但是要求眼睛要在固定范围内才能使用,头太高一点就看不到或看不清红点了。优点是眼睛不用正对瞄具,稍微偏点,只要能看到红点放在目标上,就说明枪口已经正对目标了。
  光是这个优点,在速度极高战机瞬息万变的空战中,就已经对机械瞄准镜占据极大的优势了。
  红点瞄准镜对于未来战士们来说司空见惯,但对于20世纪初三四十年代,却也不是多高的科技。其实这玩意儿早在1900年就已经出现,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尝试装在飞机上。到了1941年,也就是二次大战爆发两年后,世界军事强国的最新式飞机上几乎都安装了这玩意儿。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科技毕竟有限,算不上真正的红点瞄准镜,真正意义上的红点瞄准镜一直得到未来的20世纪70年代,LED技术出现之后,使用LED灯来投射,非常集中和易于识别的红点,那才算是未来战士们装备的红点瞄准器,可是比三四十年代应用于战争的飞机反射式瞄准镜强得多了。
  但,就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反射式瞄准镜,也远比日寇飞机装备的机械式瞄准镜强得多,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1937年这个时候,别说日本人没装这玩意儿,就是日不落帝国、法兰西帝国、第三帝国,都还没装这个呢!
  双方飞行员在地面上的人们看来是近乎一条直线的对冲,但实际上,无论是周大鹏还是铃木正雄,都在用最小幅度的操作让飞机在凶猛的对冲中小幅度的机动脱离对方瞄准镜的锁定。
  一条一条火红的弹链在蓝天之上清晰可见,擦着两架无比坚决的飞机周边扫过。
  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两架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接近500米的距离,周大鹏终于轻呼出一口气,他的反射式瞄准镜终于牢牢锁定了疯狂的敌机。那架自开战以来,他所遇到过或许技术不是最好,但战斗意志算是最顽强的敌人。
  一连串的穿甲燃烧弹从12.7毫米机枪的枪口喷撒而出,不负反射式瞄准镜的名头准确的击中了96陆攻的机翼以及机身包括座舱,强大动能的12.7毫米口径机枪子弹将96陆攻的开放座舱前的挡风玻璃击出了一个又一个肉眼可见的大洞。
  顺便,穿透了其后坐在座舱里的铃木正雄的身体,12.7毫米口径子弹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除了右胸一个堪比茶杯大的弹洞露着新鲜的肺叶让铃木正雄口鼻都流出鲜血,铃木正雄的一条胳膊也已经被生生打断,露出令人寒毛直竖的新鲜的红白色骨茬,红色的,是血肉,白色的,是骨头。
  紧扣着机枪扳机的右臂被机枪子弹强大动能带出了开放机舱外,正在怒吼着的航空机枪噶然而至。
  自此,铃木正雄的所有反击都已经宣告结束,失去了机枪,他已经对500米外狂冲而至的中国战机失去了所有威胁。
  这场空战,将会以中国人的全面胜利而告终,0比24的战损比将会震惊中外。
  但是,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周大鹏的眼神微微一凝,透过500米的虚空,他能看清日机,能看清坐在其中的日机飞行员,他甚至能看清日机机身上的大洞,但实际上是看不到日机飞行员的脸的。
  可是,他竟然仿佛看到,那名狡猾顽强的对手在笑。
  是的,遭受如此重创,就算飞机能平安落地,也必死无疑的铃木正雄在笑。
  没了机枪,可他还有战机啊!500米的距离,不过1.5秒的时间而已,中国人就算想左右拐舵避开他,也是来不及了。距离太近了,速度,也太快了。
  他,和他的战机,将会以150米每秒甚至更高的速度撞上去。
  这场空战,注定不会是0比24,而是,1比24。
  中国人,终究不能全身而退。而他,终究替帝国陆航争得了一丝丝荣耀,虽然那个“荣耀”满满的都是苦涩。中国001编号的战机将会成为他铃木正雄给妈妈留下的最后礼物。
  妈妈,我爱你!铃木正雄努力睁大即将沉沉欲睡的双眼,用尽所有力气踩下油门,左手把着舵杆,昂然向周大鹏的座机撞去,就像一只明知是火依然扑入的飞蛾。
  惨烈,而坚决。
  周大鹏,扣动着机枪扳机,继续拼命开火。他没有试图躲避,因为正如铃木正雄想的一样,如此短的距离,想躲避也躲避不了,无论他向左向右或者向上向下,已经疯了的日军飞行员都会做出相同的机动撞上来。
  日本人,已经疯了,但他可没疯,他得将战机完完整整开回机场,他不能和这名该死日寇飞行员同归于尽。虽然他也并不缺乏与敌偕亡的勇气。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开枪,击毙他,打炸飞机,为自己挣得一线生机。
  疯狂的红色弹链肉眼可见的准确的扫在96陆攻上,打得日机机身上火花直溅。
  地面上,几乎已经振臂高呼的中国军人们不可置信的看着那架已经开始冒起浓烟的日机,向着己方已经几乎是获得胜利的战机疯狂撞去。
  就算是不懂飞行,但他们也知道,如此高速,又如此之短的距离,几乎是没人能逃得过,哪怕,那架中国战机是王牌中的王牌。
  而日军,亦是被己方战机这一英雄行为刺激得双目尽赤。“为天皇陛下尽忠,帝国骄傲!”的口号在各处角落里此起彼伏,衰落的士气竟重新达到顶点。
  就连脸上早已乐开花的未来大将业已经痛苦的闭上双眼,不想再目睹这悲壮的一幕。
  刘浪的双手业已紧紧握紧。编号001的座机,是属于周大鹏的。
  难道,他再也看不见那个说着闽南客家话充满热血同时还有点儿呆萌的小家伙了?
  刘浪的眼前,仿佛又出现周大鹏笑嘻嘻的对自己说:刘大哥,相信我,中国的蓝天上,一定有我们中国人的飞机。
  现在,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因为自己的请求。但,他即将和这片蓝天,融为一体,化为永恒。
  刘浪的脸色没变,就那样仰望长空,可是,无人可见的心中,一股撕心裂肺的痛,让他几乎将指甲都捏进了自己的拳头。
  眼中有泪光,脸上却无泪痕。
  那,亦是他的宿命。
  和日寇战斗,看着日寇一个个去死,亦要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牺牲,一个个离自己越来越远。
  唯有牺牲,才能胜利。
  可是,这牺牲,真的让人很痛啊!痛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莹莹泪光中,刘浪的眼,猛然睁大。
  地面上所有默然看着两机已经接近至100米,几乎只要三分之一秒就会对撞成一团火球军人的眼,猛然睁大。
  日本人,有日本武士道的疯狂。
  中国人,更不缺乏牺牲的勇气。
第1114章
空中斩首
  是的,中国军人,从来不缺乏牺牲的勇气。
  无论在地上还是天空之上。
  已经被周大鹏疯狂开火打成筛子却依旧目光狰狞盯着百米外目标准备最后撞击的铃木正雄没有达成自己的梦想。
  一架从斜刺里猛冲而至的战机,在铃木正雄和周大鹏两机相距百米的时刻,冲了过来,以比两机还要高多的时速,犹如一支利箭,从铃木正雄的飞机下方冲过。
  快的几乎都没让一直睁大眼睛的上万军人看清,战机就已经远离一百米,而铃木正雄的飞机却是狠狠地一偏,周大鹏的七颗星战机险而又险的从日机侧边冲过,两机的距离,绝对不会超过三米。从远处看,就像是撞上一样。
  驾驶舱里,周大鹏的脑门上也全是大颗大颗汗珠,只差0.3秒,他就和座下的战机一起和这个世界说拜拜了。
  虽说不怕死,但绝没人想死不是?
  只是,陈不平这个蠢蛋怎么样了?虽然时间很短暂,虽然周大鹏根本没看清是谁破坏了日军飞行员这拼死一搏,但周大鹏却知道,除了陈不平这个僚机,这处战场再不会有别人。
  最少已经有十架战机遵守他的军令,在击落敌机后根本不返回,就编队向东方飞去。
  虽然他也没有和日机相撞,但凭着经验,周大鹏几乎已经猜到了他是用什么破坏了日机的平衡,那对于任何一架飞机来说,也是毁灭性的。
  周大鹏一边蹬着尾舵放下襟翼以最快速度将飞机向左划出一道弧线,一边努力回望,他想知道陈不平这个混蛋现在的情况。
  可是,飞机瞬息百米,几秒钟过去,就是近千米,他又如何能看得清陈不平飞机的模样,他只知道陈不平的飞机还在天空上,还在飞行,这稍稍的让他放了一丝担心。
  周大鹏看不清,但地上的中日双方上万军人却看清了。
  等到三机像三道直线在空中交错而过,红太阳尾翼属于日军的那架视死如归的战机的机头,突然掉落,然后整架飞机打着旋儿,彻底失速,就像一个被丢在空中的玩具,向下方掉下。
  等到他们再看到突然加入冲撞再飞远的那架战机的模样,大部分人终于明白,为何满怀死志要和中国战机同归于尽的日机为何没有得逞。
  那架战机已经没有涂装着青天白日旗的尾翼,他的尾翼在从日机机腹掠过下撞没了。在如此高速下,那个高高竖起给飞机保持平衡的尾翼就像是一把锋利至极的手术刀,竟然将日机的整个机头给生生切掉,同时,还带偏了日机的航向,让编号001的中国战机得以逃过一劫。
  他成功了。飞行员的勇气与高明的飞行技巧让数千日军为此失声。
  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不,确切的是说仰望天空的目光中,一名中国飞行员以完全不输于所谓武士道的勇气和决心,以近乎于完美的飞行技巧,以尾翼为刀,切断了他们眼中英雄的机头,也切断了已经死去的铃木正雄期待的零的突破。
  同时,也切断了铃木谦二大佐心中原本坚定的信心。
  如果,中国人在战斗中都能有如此勇气和决心,他和麾下的数千官兵真的能坚守嗷援军到来吗?又或者说,他们,真的能打赢和中国的这场国战吗?
  这一战,除了收获编号119战机的飞机尾翼,24架日机纷纷折翼,却什么战果也没有。
  只是,肉眼清晰可见的,飞过了数百米机头向下极速俯冲,业已经失去尾翼的中国战机还失去了座舱的玻璃盖子,在数秒前实施了那次手术刀般精准的空中斩首后,中国战机亦受创严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