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903

  因为他们知道,呆在狭窄的山路上,不管你是不是躲在山石下,不管你是不是能躲过中国人的迫击炮和枪弹,但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被杀死在山路上。而且,还是毫无反抗的被杀死。
  这个道理,从一开始,负责带队率领着中队部走在第2步兵小队之后的石田井上中尉看到距离自己前方二十米今村少尉浑身熊熊燃烧的大火后就明白了。
  可怜的少尉并没有被那枚从树林中射过来的可怕炸弹正面击中,那枚速度并不算很快的炸弹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弹道狠狠撞到了山路的地面上,爆炸的威力也并不算大,包括今村少尉在内已经趴俯于地面上的士兵们并没有被气浪狠狠掀翻。
  可是,炸弹轰然爆炸洒出朵朵火苗足足覆盖了三十米方圆,最少十几人身上被这种可怕的燃烧弹引燃。然而最可怕的还不值如此,可怕的是那火犹如跗骨之蛆,无论你如何在地面上翻滚,都倔强而固执的燃烧着,甚至,越烧越旺。
  可怜的今村少尉就在石田井上中尉面前,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浑身火焰及黑烟的笼罩中嚎叫着翻滚着,最终一动不动,活活被烧死在他的面前。
  而就算他死了,火,依然不熄,就连他滚过的砂石地面,还有朵朵火苗在燃烧,烧的滋滋作响,地面上留着可怕的焦黑。
  那是他被生生烧掉下来的皮肉。
  那是中国人开发的来自地狱的可怕武器,浑身冰冷的石田井上中尉发出了全军不惜一切代价攻上山的军令。他不想被迫跳入深沟摔成一滩肉泥,也不想就在山路上等着被中国人的迫击炮炸成碎片,更不想被那种可怕的燃烧弹点燃成一支人形的蜡烛。
  数百米外的前军虽然因为山势阻挡他无法获知情况,但从那边传来的轰然巨响来看,他们一定同样遭遇到了可怕的攻击。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现在能救他们的,唯有自己。
  如果他们遭遇的是红色部队或者是中国其他部队,几百号人的日军如此决死突击,或许还真能被他们冲出一条血路。
  但,很不幸,他们遇到的是独立团刺刀营。一个装备着十二挺射速超过1200发每分可怕机枪,一个全员装备着一个弹夹十发半自动步枪以及七十发弹鼓索米冲锋枪,单论轻武器火力值连目前美国大兵都追不上的军队。
  所有的决死冲锋,在疯狂的子弹面前,都是徒劳的,如果子弹的密度超过一定数值的话。
  无论是1893年的非洲大陆,罗得西亚50名步兵和区区4挺马克沁机枪便轻松击退了多达5000名祖鲁人的进攻,战场上留下了令祖鲁人无比忧伤的3000具尸体,还是1898年,苏丹的恩图曼之战,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在进攻中,有多达15000人是倒在初露狰狞的马克沁机枪的阵地前的。
  甚至,在未来的诺曼底登陆战中,第三帝国的一名新兵,只凭借着一人一机枪外加一杆步枪,就创造了所有战争中击杀敌人最多的神话。超过2000的美国大兵,倒在可怕的机枪火力面前。
  更何况,长达900米的攻击线上,居高临下藏在山林中刺刀营的火力,远远超过了这些在历史中留下过深刻痕迹的战斗火力值。
  更是远远超过了此刻没有大炮飞机的日军步兵中队和辎重兵们,他们手里往日里看起来不可一世插上刺刀足有1.7米的三八大盖在可怕的自动火力面前犹如烧火棍一般可笑。
  甚至,还不如烧火棍。
  至少,烧火棍不会阻碍他们奔跑。
  拼刺刀的时候,超过1.7米插上刺刀的三八大盖犹如长矛很牛叉,但在山林里,真的,太影响操作了。刚想往树后面跳躲一躲中国人可怕的子弹,结果枪太长被树枝给挂住了。
  战场上,一瞬间就可决定生死。更何况思想都被训练的有些僵化的小鬼子宁愿死也要拿回自己的长枪,死命硬拽的那两秒钟,已经足以他被扫过来的轻重机枪子弹给击中了。
  足足十分钟,日军的决死冲锋足足持续了十分钟。
  每一挺重机枪型MG42都换了最少四次枪管,备用的三根都不够用,机枪小组的成员不得不把单兵水囊中的水泼到枪管上给暗红色的枪管降温。三名弹药手携带的总计3000发子弹,竟然都打出去超过2500发。
  光是重机枪都打出去近3万发子弹,加上步兵们的班用机枪和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仅这十分钟,估计刺刀营就将全营单兵携带的子弹打出去五分之三还有多的。
  事实上,战后统计,刺刀营仅在这十分钟,就朝决死冲锋的日军倾泻出超过十万发各式子弹,平均每分钟超过一万发,平均到每名官兵头上,每分钟要射出20多发。
  当然了,这其中自然是20几挺轻重机枪贡献的最多,其次是几十杆射速惊人的冲锋枪,但不过200人的步兵,每个人都射出了超过80发子弹亦是无比惊人的。
  十万发子弹和超过一千五百颗手榴弹以及300多发迫击炮炮弹、50多发火箭弹的战果是,超过350人的日寇倒在冲锋的山坡上。
  石田井上中尉破釜沉舟的决死冲锋,倒在距离刺刀营阵地之前最近位置的日军,也还有五十米的距离。
  而刺刀营,却是埋伏在距离山路不过180米的山坡上。
  日军,付出了350人的代价,却也不过只前进了130米。
  整个步兵中队,近乎全灭。辎重中队,仅余一个看护辎重大车的小队。
  这基本上也就是他们所有的兵力了。如果说满眼绝望的石田井上中尉带着从山坡上退下来人数绝不会超过30人的残存日军还有战斗力的话,那他们还有80多人。
  相当于两个步兵小队。
  这一次,没了轻机枪,没了掷弹筒,就拿着三八大盖,加上石田井上中尉手里拿着的南部十四手枪,很纯粹的轻步兵。
  纯粹的让躲在大车后的日军中尉满脸的绝望。
  这一刻,他和他那位还期待着他向主力靠拢的直属上司的表情是一样一样的。
  但很显然,他更悲催一些,遇到了一个极为“凶残”的对手,仅十分钟,就把他揍得没有枪没有炮。
  当然了,也更没有别人给他们造了。
  ……
第1135章
河谷之战(4)
  石田井上靠在大车上拼命的喘气,不停偷眼观察着周围的情形。眼神中满是绝望,却又因为自己刚才的选择多了一丝希望。
  就在两分钟之前。
  他已经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一头撞上了南山,拼命滚下山向后撤退之后。
  枪炮声都停止了,山岭上的中国人仿佛都消失了一样,再也不见踪迹。
  战场上陷入一阵可怕的沉寂。
  仿佛,日军所遭遇的一切就像是一场噩梦。
  但,山路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以及由先前震天的哀嚎已经逐渐变得微不可闻的呻吟提醒着石田井上,这一切都是真的。
  仅用了十分钟,他率领的近500号人马,就剩下了大猫小猫80多只了。一个强悍的步兵中队只剩两个小分队,一个出发前从辎重联队借兵特意加强了一倍还多的大队运输队还有一个50人小队。
  他先前选择的破釜沉舟在中国人出乎意料的凶猛的火力面前注定成为悲剧,但他的运气不错,大部分属下都倒在疯狂的子弹和炮弹下,尤其是轻机枪和掷弹筒这种日军最可以依赖的火力点,在十分钟里,全部损失殆尽。中国人不光是炮火猛烈,火力凶猛,枪法也出乎预料的准。
  他亲眼所见,最少有三个掷弹筒手是被冷枪狙杀的,甚至有一人还是躲在距离石田井上不足五米的树背后,无比谨慎的掷弹筒手只不过趴在树后悄悄伸出了属于他的武器,手臂稍稍露出了一点,就被一发犹如长了眼睛的子弹给击中。
  突如其来的剧痛让掷弹筒手下意识地往一侧一躲,身形不过是刚刚露出了半个头,就被另一发突如而至的子弹击中了后脑勺,脆弱的后脑犹如一朵盛开的血莲就在中尉的眼前盛开。
  可以说,日军中尉曾经无比坚韧的神经就在那一刻绷断,放弃了正在枪林弹雨中徒劳冲锋的士兵,扯掉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尉领章,扔掉了白手套以及那把曾无比珍视的指挥刀,戴着一个捡来的钢盔,混在了三十几个溃兵队伍里沿着山脚向来路狂奔,一直到跑到大车这边。
  直到两分钟前,所有枪声停止,中国人仿佛都消失不见,他先前指挥的兵强马壮的数百麾下的声音也早就消失了。
  日军中尉不得不痛苦的接受即将全军覆没的事实。
  不过,在这样深沉的几乎可以让人窒息的绝望中,他却很快的从辎重大车没有受到太多攻击这一点上嗅到了一个或许可以活命的气息。
  中国人想宰了自己,但也想缴获物资辎重,下山躲入山路上大车空隙的石田井上中尉重新升腾起了一丝希望,说不定,他还可以借中国人这个战术理念死中觅活,获得一线生机。
  当然了,位于队伍最后方的辎重大车没有受到可怕的火力攻击也有可能是他们正好所处的地形特殊,处于山脚拐弯的这一段并不像前面一样紧邻着长满茂密丛林的山地,而是山势突缓,没有山岭,唯有一个个石峰,不好藏兵对其进行攻击可能也是一方面。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辎重大车没有受到攻击,他现在有可喘息之机,还能有时间思索怎么利用这个契机逃回去。
  日军中尉和他的属下一样,惊恐不已的眼神一直在周围的环境中审视着,看等一会儿该从哪里逃跑最合适。
  山路另一边的深沟基本上已经断绝了所有人的期望,先前无论是惊惶中被挤掉下去的,还是被迫击炮炮弹震下去的,全部成了沟底灌木丛的肥料,一具具土黄色就这样躺在那些绿色植被上显得分外清晰,甚至连一个会动的都没有。
  就算运气逆天,只摔断了胳膊腿,但在这样的山野中,失去了行动能力,那结果也是不言而喻。成为山野中野兽美味的晚餐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九十九,如果十个小时之内没有人发现他们的话。
  但,向来傲气满满信心十足走在哪儿都鼻孔朝天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个矮喜欢仰头看人的日军不得不悲哀的承认,就算有人能来此地,那也应该是中国人。
  期望河谷中甚至七亘村那边的步兵旅团大显帝国陆军神威将中国人击溃?在见识过刺刀营疯狂的火力后,甭说已经被打崩溃的石田中尉,就是没怎么上过一线的辎重兵们都知道,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中国人攻击他们这支小小辎重队都用如此精兵,那攻击主力部队的是什么军队?或许是还有飞机和大炮吧!
  山的那一边可怕的隆隆炮声比150口径榴弹炮爆炸的声音还要响。
  那救援呢?别八嘎的搞笑了,老子们就是救援,井陉县城最后的4000人中的3000,还八嘎的那有增援?
  往来路狂奔?最傻的人都不会如此做。中国人能在这里埋伏,就不会在回去的山路上埋伏等着他们。那几乎是百分百肯定的。石田井上敢用脑袋担保,只要他离开大车的范围,就会被不知道藏于何处的中国人的枪手给盯上,然后就像他曾经在东北的野地上打兔子一样,将疯狂奔跑中的他猎杀在基本没有遮掩的山路上。
  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选,躲入山路边的石峰缝隙中,然后寻找机会遁入大山,先从这场危险的战斗中脱身活下来再说。至于说大山里会有那些危险会不会遭遇可怕的狼群,那也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去考虑。
  可是,石田井上足够聪明,他能看到这条生路,没理由中国人看不到,但中国人偏偏就在这条险地中给他们留了这样一条生路。
  说不定,这条看似是生路的路上,有着比那些死路上还要可怕的凶险。哪怕是那些石峰的缝隙里已经藏了剩下80多人中的七十多人,只有石田井上带着不到一个小分队的人以大车为屏障躲在山路上,但石田井上依旧不敢下令全军向石峰中突围,反而是大车这边让他更觉得安稳一些,虽然大车里装的有一旦殉爆就可以把他炸得尸骨无存的步兵炮炮弹和山炮炮弹以及足够3000人补充两次的七十万发子弹。
  至少目前来说,他好像是赌对了,自从他率领残部退向大车处,中国人的炮不仅停下来了,就连枪声也停止了。
  只是,中国人在怎么想呢?他们怎么可以保证杀死自己等人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缴获这批堪称巨大的辎重呢?石田井上拼命的开动脑筋去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这位现在恨不得变身传说中无比聪明的一休哥,只要格叽格叽的在脑袋上一画圈,主意就来了。
  不拼命思考的人,或许就没思考的资格了。
  当石田井上在扫视着山林扫视着石峰,其实,无数双眼睛也在看着他藏身的位置。
  二十几辆大车已经不可能再挪窝了。为了怕驮马受惊将辎重拉下山沟,刺刀营专门组织了一队神枪手对驮马进行狙杀,结果还没等他们动手,日军也因为怕驮马受惊拖着大车对山路上的步兵造成伤害,第一时间就对驮马进行了射杀。
  不得不说日军的战术素养很高,这当机立断的一招,还是减少了对山路上步兵的伤害,如果不是日军指挥官受了惊,命令全军对山坡实施决死冲锋,靠着山路边的掩体顽抗的日军不用怎么射击,那批被枪声和炮声吓坏了的驮马能用大车就把他们给撞死个七七八八。
  当然了,就算是那样,他们可能残留下来的人也比现在要多。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在见识过刺刀营疯狂炮火后,日军指挥官很明智地选择了全军向山上反击的军令。这就和没与日军有交战经验的红色部队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日军的战斗力和装备,所以吃了大亏。发出决死反击命令的石田中尉也根本无法想到自己会遭遇平生都没遇到过的密集火力,所以才导致了如此可怕的后果发生。
  要知道,河谷主战场中,工兵连狂投了400余炸药包,也才炸死炸伤400多人,跟这边的日军伤亡差不多,但那可是近3000公斤炸药啊!如果都丢到这边,这里的日寇能被炸成灰飞烟灭,一个人也别想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