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903

  在这个黑夜中,会在照明弹下反光的望远镜镜片带给指挥官的危险系数绝对会成倍增加。如同敢死营步兵班的精锐射手从不胡乱开枪只寻找到有价值的目标才会开枪一样,日军同样有潜伏不动的冷枪手躲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扫视着中方阵地寻找价值更大的目标。
  比如军官。
  在这一点上,独立团因为有了特种兵出身最喜狙杀敌人指挥官的刘团座,一直很注意。所有军官,在行军作战期间,一律不得佩戴军衔。想让下属听指挥听命令,一律靠刷脸。
  如果在独立团,还有人不认识你这个少校或上尉中尉的话,那你是真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不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本身就是一种失职。在刘浪看来,在一起战斗训练了五年时间,你还不能在区区三四千人里混个脸熟,那这军官不做也罢,先去步兵班当个小兵去好了。
  在头两年,不少军官多少都还有一些国军的旧习气,并没有太把这个没有列入军规但刘浪已经说过的话题当一回事,反正违反了也不受军事条例处置。团里官兵聚餐的时候,总有不是同一个连队基层小兵认不出其他步兵连主官现象。
  无一例外,这些步兵连主官都打着背包被下派到该步兵连步兵班当新兵半个月,直到该步兵连官兵对这位中尉熟悉了为止。
  你别说,这一招很好使,到了后两年,放下姿态的军官们几乎都被小兵们所熟知,尤其是像赵二狗这样的没脸没皮的大营长,不仅小兵们熟悉他,就连团属军工厂的工人张口就能将其风流韵事娓娓道来。
  比如赵大营长有一次太想媳妇儿,硬是在不休假的时间,把在野战医院不当班的小翠护士长拉到山上看月亮。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时间点选得实在是太巧了。执行任务归来的特种大队正在搞潜伏训练……
  就在赵大营长急吼吼的都不顾山上的小风吹得屁屁凉之际,实在是看不过去的俞大队长吹了一声撤哨的口哨。第五特种小队七个人披着枯枝乱叶的伪装衣就从“看月亮”的两口子身边跑开了。
  据说,距离目瞪口呆的赵大营长最近的第五特种小队副队长雕爷还龇牙咧嘴的说了句:好白!
  也不知道是说天上的月亮白啊!还是赵大营长的屁屁白。可能,唯一值得真的看了半晚上月亮的赵大营长庆幸的是自家媳妇儿可能是当护士长当习惯了,遇到“打针”这种状况,一般先脱的都是“伤员”的裤子。
  而且坊间传言,被自家老婆揪着耳朵看了半晚上月亮的赵大营长去找刘团座投诉特种大队无耻之尤偷窥人隐私的时候,刘团座笑得鬼哭狼嚎把熊四都吓得主动离开了团部小院躲到了野战医院,那声音,比熊大它们的狼嚎可怕多了。
  当然了,笑话归笑话,但刘浪这一招却是很好的将未来共和国建国初期红色部队官兵平等的理念植入到了独立团,虽然没有达到同吃同住同训练那样的高境界,但军官和士兵绝没有一般国军部队中那般泾渭分明,和日军那种军官可以对底层士兵肆意打骂甚至虐杀更是不知道强哪儿去了。
  在独立团,最底层官兵们获得的不光是丰厚的军饷,在解决好肚子问题后,人类往往就开始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刘浪透过这些给予他们的,就是尊严。
  尊严,其实是每个阶层人们都需要的,尤其是那些曾处于最底层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人们,他们对于尊严的渴望甚至不比食物来的要少。否则,红色思想又怎能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人民自己当家做主,既是给予尊严。
  小小的不成条文的条例,往往蕴含的却是大道理。
  除了不佩戴军衔,从刘浪到二等兵,军服都是一样的,脚下也统一穿的是胶底“解放鞋”,想分辨独立团的军官,除非是你真好是看到他下达命令的时候,否则,日军很难分得清谁是兵谁是官。
  双方已经在激烈交火,日军打出照明弹的同时,敢死营这边打出了更多的照明弹,将日军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的阵地照得一览无遗。
  原田真一不愧是当过一线步兵指挥官,构筑防御阵地的水平真不差。摆在城墙上和城门洞口工事的日军其实远没有一个步兵小队,甚至,仅仅只有一个步兵小分队。
  和周石屿想的一样,城墙又矮又薄,根本不足以成为主要的防御阵地,如果摆放的兵力过多,敌人拥有榴弹炮甚至山炮步兵炮,那一轰即塌的城墙反而会成为葬送自己兵力的累赘。
  从一开始,原田真一就将各城门城墙做为一个前哨,上面只部署了一个小分队十五人,就是十五杆步枪,连挺机枪都没有,就算有敌人,后面阵地的守军也只会小股增援,而不会大量兵力依托城墙来和来犯之敌决一生死。
  真正的防御力量是城墙之后的防御阵地。
  日军将临近城墙三十多米的民居全部拆毁,将拆下来的砖石和坚实的木料依托绵绵不绝的民居做成工事,而且很讲究。
  有主阵地和两翼阵地,两翼阵地上各拥有一挺轻机枪对主阵地前方三十米的开阔地形成交叉打击火力,虽然歪把子机枪的射速有点渣渣,但在这样两个交叉火力的打击下,敢冲锋的敌人一定会死伤惨重。
  更何况,主阵地上还有一挺92式重机枪,被放置在一个平顶房屋的屋顶,周围用沙包保护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射界高达七十度的射击孔,犹如一个没有顶的碉堡,除非用迫击炮猛轰,一般的机步枪对他们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与此同时,日军还布设了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两线阵地相隔不过二十多米,中间都有民房和巷道做掩护,既能让一线阵地的兵随时可以向二线阵地撤退同时更能方便二线阵地向一线阵地增兵,有这些建筑物做遮挡,你还无法对其进行打击。
  整片阵地宽达300多米,几乎将南门这块儿的所有通道都纳入其火力范围,想由此通过,就必须得击溃他们。
  如果用炮的话,这样的阵地自然是不值一晒,调用四门山炮对其阵地狂轰乱炸,这些并不怎么坚固的民居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庇护所,或许因为房屋的倒塌还能加快他们的灭亡。
  是的,原田真一设置这些阵地的时候,根本没把中国人的炮算在内。自华北战事以来,能拥有山炮的中国军队寥寥无几,就算是有也被日军的飞机和更强的炮兵给打得东躲西藏。
  他可能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面对有山炮有迫击炮的中国军队,而他,却一门炮也没有。
  是的,整个井陉县城,兵不多,也没炮,绝对的窘境。
  但周石屿却也不敢贸然开炮,天知道这片区域里生活着多少的井陉百姓?他指挥炮兵开炮倒是简单,但埋葬日军的同时将自己的同胞也埋进去了,这个后果可不是他这个营长所能承担的。
  但不能用炮,就得用步兵硬拼,就得付出足够多的代价。
  仿佛,这是个死结。
  敢向自己的炮兵部队请求向自己开炮的周石屿,在这个时候,罕见的犹豫了。
第1161章
成长
  “想为一军之将,必须得有取舍。”不知何时,悄悄抵达他身边的刘浪突然轻声说道。
  “整个中国,要想获得胜利,没有牺牲,是万万不能的。这个牺牲,不光是我辈军人,更是所有的中国人,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牺牲,是必要的。”刘浪望着一片又一片的平房,双方轻重机枪相互射击在夜空中形成的一道道显得极为瑰丽的赤红色弹道,像是感慨更像是在解释。“石屿,你可知道,你做为指挥官,每一秒钟的犹豫,就会导致属下的伤亡数字增加,而且,日军或许已经向平民最集中的西城区迫近,每一分钟的耽搁都会催生我们事先预想过的最坏结果发生,到那个时候,当你看到一排排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和哇哇恸哭的婴儿的时候,你还有勇气命令你的弟兄们开枪吗?不想或不敢付出牺牲,那么,你将会面对更多的牺牲。”
  “更何况,你认为以日军对我民众的防范,会允许他们继续留在他们的阵地周围对他们进行窥探?他们,又怎么可能想到会有一天,他们火力比不上他们看不上的中国人?他们以民居和街道构筑成防御阵地,恐怕想的是大量杀伤步兵而从未想过他们遇到的对手会有炮吧!”刘浪看向日军阵地的目光有些森然,“现在,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之所以调敢死营来攻南门,刘浪可是根据三个步兵营长的性格做过考量的。磐石营的凌洪和刺刀营的刘大柱,一个性格外向热烈,一个敦厚木讷,对刘浪的军令向来不会违背,但,他们的个性都不适合攻击南门。
  无论外向还是内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太重感情。换句话说,就是太过感性。
  凌洪攻击西门的主要作战任务,不是破开西门而入,而是牵制住哪里的日寇,让他们没有机会去加害就距离他们并不远的平民。刘大柱攻击的东门及火车站,哪里更是日寇重地,几乎不会有平民的存在。
  偏偏在南门,周明这十天来走大街穿小巷帮着日军卖力宣传着“中日亲善”政策不是白干的。除了东门和火车站他没有去过,西南北三面日军的驻守和平民的情况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早在两天前日军还势大的时候就将这情报传到刘浪手里了。
  西门北门自不必说,并不是独立团攻击的重点。南门这一带,被日军征用做阵地的民房里的百姓自然都被赶走了。事实上,日军还未来之前,井陉县城就已经跑了一半人,留下来的要么实在是没地方去,要么是怀着侥幸心理认为日军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整个井陉小县城到现在也不过才三千人不到,还不如未来共和国的一个集镇。
  可是,南门通往城中心有一条大街,亦是整个井陉县城的商业中心,米铺酒铺布行酒楼等生意人基本都集中在这条街上,而生意人的确和普通人不同,钱财对于他们的吸引力甚至比生命都还要来得重要,日本人来了,平民跑得多,但不少生意人却依旧选择了坚守。
  日军虽然也有白吃白拿的现象,但或许是为了安定的缘故,还没出现大规模抢杀掠夺,这十天来,甚至还有不少店铺开门做生意。
  也就是说,南门这一片,日军阵地上自然是没中国人,但周边的民居没有被赶走的,还是有不少生意人的,一旦开炮,必定会有误伤。
  如果战后,刘大柱和凌洪看到在自己的命令下,自己的族人躺在血泊中,那对于他们两人的打击绝对很大,那或许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心魔。
  但周石屿不同,别看他是个白面书生,但他比刘大柱和凌洪其实更像军人,他更理性。当初罗文峪古山之上,为了胜利,为了能拉更多的鬼子殉葬,这位可是拉着七八名伤员一起做诱饵,悍然命令赵二狗的炮兵营对着他开炮。
  所以,未来或许会面对的残酷,他能扛得住。可以说,在刘浪眼中,如果独立团扩军,更适合担任上一级指挥官的,反而是这个最低调的营长。
  刘浪当然不是想甩锅,这种命令,他也可以下。正如他所说的,为了民族的胜利,没有人可以不被牺牲,包括他自己。但是,他们是仅在他之下的军事主官,现在是营长,以后或许是团长或许走上更高的位置,那时候,他们必须学会做出取舍。
  每一场战争,赢得的不光是胜利,付出的不仅是牺牲,还有学习和成长。
  士兵,成为百战精兵。指挥官,则学会敢于承担更多的责任,哪怕,是痛入骨髓的愧。
  一将功成万骨枯,刘浪被迫学会冷酷残忍,他的部下也一样。
  “命令,城墙上所属官兵分批撤出城墙,城门处步兵排收到命令后退入城门洞。请求炮兵营,十二门82迫在五分钟后对日军一线阵地实施炮火覆盖五分钟。”周石屿经刘浪一说,低头沉思了十数秒钟,毅然抬起头,下达命令。
  三分钟后,看着一队队重新由城墙退到三百米外的士兵寻找着掩体躲好,重新由城墙退回树林的周石屿看着身边神色如常的刘浪,终于忍不住道:“团座,对不起,这片区域里或许还是有不少我井陉百姓,我还是想试试……”
  “呵呵,很好,石屿,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要好,如果第一时间你下令四门山炮开炮,那你日后做到团长估计也就到头了。”刘浪却是微微一笑,脸上露出欣慰。
  面对残酷的战争,牺牲再所难免,若是见一丁点儿己方的血就深感愧疚,那还是不要喊保家卫国的口号回家奶娃娃去好了。但若是为了战术胜利,根本不顾己方平民死活的话,那也冷血如屠夫。
  就如未来的花园口,可怕的黄河水虽然阻碍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进,将他们的步伐变慢了,甚至也迫使日军减缓了对重镇武汉的威胁,从战略上来说算是一次胜利。可是,中国民众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高达八十九万人葬身鱼腹,数以百万人沦为灾民,累累白骨绵延千里。
  打着救国救民的口号,却亲手将民众推入深渊,那究竟是可笑还是自私?不管历史怎么评价,对于刘浪来说,是绝不敢苟同的。
  战场上,没有温情,但并不代表,就失去人性。
  显然,周石屿做的很好。他的选择没有错。
  命令士兵离开城墙,不是怕被迫击炮误伤,而是周石屿要干票大的。
第1162章
先用石头砸死你
  足足25个炸药包,超过200公斤炸药被埋在宽度达70米的城墙下。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算不上雄壮的70米城墙直接被炸上了天。
  原本三四米高的城墙,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最高的地方,也不过齐腰高的残垣。
  因为,数以十吨重的砖石都被炸飞了,而且埋炸药的坑,是沿着城墙根斜着向里,很典型的定向爆破,被炸飞的砖石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向着城墙以里的县城飞,尤其是距离城墙不过三四十米的日军阵地。
  本来几分钟前,随着城墙上的中国人越来越少火力越来越弱,负责率领着160多名士兵驻防南门的濑户山下少尉心里还有些小兴奋。有了能将中国击退的资历,就算他日后去了一线作战部队,这少尉军衔也不会降,说不定还能继续当小队长。
  是的,和很多辎重兵联队混日子的军官们不同,这位辎重联队小队长是个有梦想的人。他希望能加入一线步兵旅团成为一名能和中国人正面作战的指挥官,击败中国人获得军功,甚至因此而跻身贵族,唯有这样,他也许才有机会去娶那位父亲是县知事大人的美丽女子,否则,他这个来自于山民家庭的穷小子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美丽的女子依偎在别人的怀抱,在她那位知事父亲的严令下。
  眼前的这样的战果让他很满意,虽然在刚才数分钟激烈的对射中他麾下损失不小,报上来的就有十几人当场战死,二十多人负伤。
  这股中国人显然和先前上官们说得不太一样,他们不仅拥有照明弹,机枪火力也很强,除了防护的很严密的重机枪开火不受限制以外,己方这边的两挺轻机枪已经被迫转移过好几处阵地了。
  但,强又怎么样?想不靠冲锋就凭对射,在他麾下一个小队死亡之前,没人能在南门这边前进一步,而想击杀他麾下所有的士兵,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恐怕要在千人以上。
  只能说,有梦想的濑户少尉真是想多了。很快,他的梦就醒了。
  周石屿虽然没用山炮把这帮日本人送入地狱,却采用了更加暴力的手段,直接将七十米长的城墙给炸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