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903

  或许,以后也不会听见了。
  “晋东大捷,歼灭日寇第20师团自师团长以下三万余,缴获无算,收复井陉,收复石门……哈哈,好啊!这下可把华北的小鬼子给打疼了。”
  在武汉街头,一名坐在黄包车里穿着西装的男子拿着报纸高声念着其中报纸里的内容,仰天大笑之余,从荷包里掏出两块大洋伸手递给黄包车车夫,“不用找了,今天爷高兴,为我华北大军贺。”
  “谢谢老爷,不过,陈老爷,能不能帮我看看报纸上写得有那几支军队在晋东和小鬼子干呢?”黄包车夫却是问了一个颇为奇怪的问题。
  “等等,我看看。”西装男子好奇的扫了一眼衣着简陋的车夫,目光仔细在报纸上逡巡,目光微微一亮,“找到了,晋东前线参与此战部队番号为中央军第3军,第26路军,第27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第17师,第22集团军。”
  “谢谢,谢谢老爷。”当听到部队番号后,黄包车车夫脸上笑开了一朵花,“不过,这大洋我可不能要,还要谢谢老爷你给说的消息呢?今天,我分文不收。”
  “咦?为何,丁大福你可是靠这个养活老娘呢!”西装男子显然和这个黄包车车夫也算是熟识了。
  “我家老幺可在第三军当兵呢!送完您到地方,我得赶回去给老娘说这个好消息,免得老娘心中一直念着老幺。”
  “哈哈,那敢情好,没想到你丁大福还有个当兵的弟弟,这次,估计还立大功了,到时候嘉奖令下来,我一定登门拜访老夫人。”西装男子笑道。
  “可不敢当陈老爷这样说,我一家泥腿子出身,您喊声老夫人,莫把我老娘吓坏了。”丁大福龇着一口大黄牙,有些局促的直摆手。“也不指望什么嘉奖令,只希望老幺平平安安回来,让老娘看上一眼就好。”
  “哈哈,你个丁大福啊!你弟弟为国家出力,还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我老陈不过一介小商人,如何不能称呼你老娘一声老夫人?你们家老幺叫什么名字,我太原那边还有些熟人,说不定提前得些消息,我到时候好通知你。”或许是晋东大胜的缘故,衣冠楚楚的商人对自己长期租用的算是社会最底层的车夫却是远超平日的客气。
  虽然有些惶恐,但因为自家弟弟为胜利之军的缘故将胸脯挺得老高的车夫龇着一口黄牙笑了,“老幺出生的时候是个灾年,怕养不活,就用乡下的规矩起了个名,叫狗剩子。我老娘说了,名贱,好养活。”
  “呵呵,这名啊!得改,得改。”商人不仅哑然失笑。
  从“北平老百姓日报”报纸上再度开始连载并将之前发表过现在又一并发上来的“柳雪原战地日记”掠过的目光猛然凝固。
  半响,才涩然问道:“你们家老幺,有大名吗?”
  “老幺比我强,还是读过书的,他老师也和您一样,觉得狗剩子的名字不好听,给取了个大名,叫丁元杰。”
  “丁元杰啊!”西装男子的目光停留在柳雪原原本写在数日之前娘子关第一天开战的战地日记上。
  “他不叫丁元杰,也不叫狗剩,他名字叫战士……日军的炮击,已是第三轮,而我,再未等到他归来。”
  一行文字,让西装男子的眼角在微微抽搐。虽饱经世事,但在这一刻,他显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将这个本应该在七天前就知道的消息告诉这个正准备将兄弟好消息告知母亲的车夫。
  车外的街道上,不断涌现着挥舞着手中报纸欢呼雀跃的人们,但车夫却和久久不再言语的商人陷入了沉寂。
  车夫虽有些奇怪,却努力埋着头将车拉得飞快,他的心早已飞回家中,只想把这个消息告知望眼欲穿的老母亲。
  商人,却在痛苦的纠结着。
  最终,他还是选择默然离开,带走了报纸的同时,在黄包车的座位上,留下了二十块银洋。虽然不多,却已经是他随身所带的所有了。
  这就是胜利。
  无数的人在欢呼,但却有一部分人,会哭泣。
  胜利,带给所有人的,是希望,是信心。
  但,能换取胜利的,从来都只有牺牲。
第1245章
请记住他们
  这个清晨,对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来说,是一场打了强心剂的狂欢。
  报纸,长编累牍的将来自前线记者们写的花团锦簇、热血澎湃的文章大量刊发,其实很多被邀请至晋东司令部的记者文章套路大多雷同,不过是不厌其烦的将歼敌数量和所毙杀日军官佐的军衔姓名堆砌在一起罢了。
  甚至,有些记者一看同行们把该写的都写完了,干脆从司令部小院里摆放着的一排日军官佐尸体上打起了主意。比如对川岸文三郎的描写,还加入了五短身材,身长不过1.6尺但体宽却足有0.7尺,犹如酒坛等大量戏谑之语。你写川岸文三郎,那我就写高木义人,他写上月良夫,反正,争取不重样。
  而且,极尽笔墨,一个比一个刻画的好。让他们当记者都是屈才了,应该让他们去写人物传记还差不多。
  当然了,这也和在晋东司令部他们根本采访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有关,远离前线的司令部诸多参谋和长官们其实比远离前线的记者们知道的信息没多到哪儿去,除了129师的报捷电报和一排日军官佐尸体以外,其余的,大家伙都只能靠连猜带蒙。
  但你别说,就这些套路化严重,雷同多多的文章,一样有广大受众。因为,那海量的杀敌数据让人爽啊!尤其是记者们所写的日军将佐的特征描述,更是挠中了不少人的嗨点,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的放声大笑。
  唯有一直跟着刘团座和129师行动的美女记者,算是另类。她的“柳雪原战地日记”,很少记录胜利,很少描写中国将官的英明神武,她的笔,永远停留在那些她认为的可爱战士们的身影上。
  “柳雪原战地日记之血战乏驴岭”
  “那是个血色如霜的晚上,连续两日进攻受挫的日寇已经接近于疯狂,就算夜幕降临,他们也没打算停止进攻。疯狂的炮火就在距离我不到五百米的前线炸响,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
  在那样的地方,几乎不可能有人生存,尤其是看到之前被士兵们辛辛苦苦垒制的沙包工事被炸碎,在后面躲着的17师官兵在硝烟中消失不见,我以为第二道战壕和我身边的将士们会等待,等着日军的炮火结束。
  可是,我错了。驻守在阵地上的一个排完了。距离我并不远的那位少校营长就像一个冷酷的屠夫,一声令下,又是一个排的士兵在他们排长的率领下,冲向那个能将岩石都熔化的阵地。
  然后,不过十分钟,冲上阵地的步兵排又完了。他再次挥手,又是一个步兵排冲上阵地。
  我知道,当你们看到这篇日记,一定很想骂他冷血,我也一样。只是,我却只能默默哭泣。
  因为,我更知道,那个少校营长布满硝烟的脸虽然像块铁石,但他的心里,比你我都要更疼。因为,那是他同吃同睡数年的弟兄,那是他身在陕西户县家乡的子弟兵,一个营,能互相攀上亲戚的,就能有三分之一。
  但他必须得这么做,哪怕是在炮火之后,阵地上只剩一名士兵,也能用手中的枪延缓日寇疯狂的冲锋,等到后续部队的抵达。否则,阵地就会失守。
  就战斗的间隙我问他:如果,日寇的炮一直不停,你还会不会那样做?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会!
  ‘那,你的弟兄都战死殆尽,你想过怎么办没有?’
  ‘那,阵地上还会有我,我没了,就该团长想办法了。’
  他的回答,就和他方才发出一道道军令一样,冷酷而决绝。
  可我,却哭了。就像看着炮火中,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在命令声中毫不犹豫的出发,冲向必死的阵地,然后在火光中倒下一样,哭了。
  或许,在这个让我热泪肆意横流的晚上,唯一让我觉得开心的是,是听说曾以为全军覆没的102团第5连有一名士兵还活着并且千辛万苦的返回乏驴岭。
  只是,当我有些激动的回到师部,看到的,却是一众犹如雕塑般战立的将军们,在他们的面前,蹲着一个浑身裹满了黑乎乎纱布的士兵。
  士兵,旁若无人的抱头痛哭。将军,站在一旁,犹如雕塑。
  说实话,我久在前线,看到的都是犹如钢铁一般的男人。哪怕是被炮弹炸断了胳膊炸没了腿,他们或许很疼,他们或许会呻吟,甚至会大声哭嚎,但还从未见过一个男人,哭得这般伤心,天崩地裂,犹如孩童。
  做为一个女人,我能感觉到,那名浑身伤痕累累士兵的脆弱,是源自他心里的脆弱,而不是他身上的伤。
  而将军们,却像是疼爱孩子的父母,站在那里,焦灼得有些手足无措的同时,眼底亦是伤心和落幕。
  没有想象中的壮烈,没有想象中的坚强,那名唯一从雪花山主峰上幸存的士兵,用嘶声裂肺的哭泣向我展示着属于他的脆弱。
  可他又如何不脆弱。
  从雪花山主峰上返回的士兵李西瓜,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人。是的,他的班,没了,排,也没了,连也没了,他孤身一人循着枪声炮声由雪花山返回了乏驴岭,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营也没了。
  就在他归来之前,他的营长,也就是我先前文中的陆军少校黎子金,亲率最后一个步兵排增援前线,重伤。他的步兵营,最后仅存活不足二十人,而且全部转往野战医院。
  他的团,102团,加上他,不足200人。团,也没了。
  在这片战场上,能认识他的人,没了。能大声喊出他名字的人,没了。能搂着他脖子大声喊他瓜怂的人,没了。
  他,彻底成了孤军。
  这,就是牺牲。将军们眼中的伤亡数字,普通人眼中看不见的鲜血淋漓。
  当我这篇战地日记发出的时候,我想,那已经是胜利的时候了,是所有人欢呼的时候了。可是,我想请所有民众,在欢呼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这些士兵们,请你们善待他们的家人。唯有这样,他们的牺牲,才会无憾。”
  “柳雪原战地日记之七亘村空战”
  “柳雪原战地日记之旧关阻击战”
  ……
  美女记者的战地日记,每一篇都记录着小人物们在前线的悲欢离合,记录着最真实的战场。
  犹如一股清流,却让人过目难忘,仿佛将人置身于炮火漫天的战场。让每个看过她文章的人,都知道,胜利是到来了,但却并不是像想象中那般容易,那同样是依靠着巨大的牺牲换来的。
  尤其是她文中提到的那句:为何你眼中常含泪水,因你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一时间更是风靡全国。
  文笔热血真实,还不缺乏浪漫温柔,符合了一切此时人们所有的审美观。美女记者彻底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的国民女神。尤其是她笔下间或提到的刘团长,铁血团长和文采斐然的美女的组合,更是惹起了无数好事男女的遐想。
  这可能就是人类最大的劣根性,无论什么时候,都还要惦记着男女那点儿破事儿。
  可算是把刘团座给害苦了。报纸在全国漫天飞的时候,他独立团团部的那部野战电台信号通道,差点儿没来个大堵车。
  实在是,电报来得太多了。
  有南京的,有淞沪前线的,有武汉的,有山西的,还有……自然就是四川的了。
  来自于上级长官的贺电或者是来自于长辈的叮嘱又或者是来自范绍曾这种不怀好意的八卦,浪胖这会儿都可以暂且不去理会,但来自四川的几个女人,那必须得一一回电,否则,光是他老娘一个发飙,就能让他吃不住,更何况一个是老婆,一个是提供各类军工装备的总裁了。
  全中国都陷入欢乐的海洋,只有浪胖一人焦头烂额?那可不是。
  若说谁比浪胖更惨,恐怕当属寺内寿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