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903

  “那么现在,听老子命令,所有人都有,脱上衣。”
  迟疑一会儿,在领头战俘率先脱去破破烂烂上衣露出瘦骨嶙峋伤痕累累的上身后,几乎所有战俘都脱去了上衣。
  这显然是快速完成检查的最好方法。相对于回家的诱惑,在寒风中冻一冻也算不了什么。
  满意的看了看一排排光着上身的大汉们,二货男一挥手,他身后站着的三十名士兵进入战俘队列,每人拿着一叠布条,布条上早已写好了编号。
  “所有人都有,脱裤子,除了你胯下的那根‘枪’,再多其他枪的,必定是坏蛋。”二货男突然一龇牙。
  都是大老爷们,就算天冷,上衣都脱了,再脱个裤子也没啥,又听二货男说的好笑,战俘们这次倒是脸色轻松的脱起了裤子。应该说,男人脱裤子的速度,都很快。
  果然,这一招儿很有效果,5000多光溜溜顶多只有一条内裤遮羞的战俘队列里,二十几个硬挺着不脱裤子的战俘显得无比突兀。
  “滚!”二货男压根儿就不废话。这个时候,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敢不露鸟的一定是有所图的。
  有时候,粗暴,也是很实用的。
  赶走了日军安插的人员,二货男将目光投往“光猪”们,“第一步甄别已经完成,现在领各自编号。领编号要求很简单,每个人,用自己的家乡话骂一句日本人就行了。”
  “小日本个龟儿子!”四川话首先第一个发言。
  “草泥马的小鬼子!”这是天津人。
  “糙恁娘的日本鬼子!”山东人说话也挺带劲。
  “个婊子养的小鬼子!”湖北武汉话一直都是那么直白。
  ……
  五花八门的中国各方言响彻聚集地,不管听不得听得懂,至少听得懂小鬼子三字的日军都气得脸色发白。
第1273章
“亲人”们哪儿去了?
  三十多名独立团士兵基本以两人为一组,一人负责发放编号,一人负责在本子上记录。
  这样的甄别速度无疑比清水次郎那边一个一个询问要快得多,但依旧花去了足足五十多分钟,才算是将5000多个布条发放完毕。
  这一次,没有人被赶出队列。但十几个记录本上却是密密麻麻记录了不少。
  当然了,这和十几个负责记录的士兵那笔破字也有关系,一张纸恨不得才写上十几个字,有的甚至干脆还画个插图,不过也就是一个大头加上胳膊腿,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那个纯粹意识流漫画里画的啥玩意儿。
  刘团座能让一帮农民在几年里变成铁血战士,但将一帮文盲想变成文化人,却真的是很难。也怪不得未来共和国用了数十年才算是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等全部甄别并发放编号完毕,二货男就将五千多人编成五队,每队一千人左右排成4列,在日军的带领下行至他们构筑的野战阵地后。
  根据双方约定,当双方都准备好,都发射红色信号弹后,中国战俘从日军阵地三处出发回归中方阵地,日军战俘同样如此。
  双方除去事先派出的人员外,不得再派一兵一卒,否则视为违约。
  至于说违约了会怎样,中日双方将领都很清楚,对手必然不会任由对方战俘就那样跑回五里路外的对方阵地。两方的阵地相距很远,隔着几个丘陵,距离也高达2500米远,在没有派出军队的情况下,从阵地上用枪是断断打不到的,想打这些战俘,唯有炮。
  也只有炮,才是最简单的做法,在这种毫无遮拦的丘陵地带,几轮炮火覆盖,就可以把这些手无寸铁身体虚弱的战俘尽数灭杀。
  不光是冈部直三郎率领的独立混成旅团架起了一个山炮中队和两个野炮中队超过十几门大炮,清水次郎看到中国人阵地上最少也竖起了十五门以上的迫击炮。
  迫击炮可能杀伤力比山炮野炮威力略小,但对于日军战俘来说,却很致命。
  因为,中国战俘受伤的不能行动者并不多,绝大部分伤重的早就在死在了战俘营,能抵达这里的一万多人,基本都是健康的,就算少数腿有问题的,两个同伴架着就可以走。但日军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伤员,很多人还无法行走只能用担架抬着,那些想回归日本的技术兵们加上来这边的一百人,包括清水次郎少佐亲自上阵都不够用,最后还得吊着胳膊的伤员充当担架兵才是勉强把这帮伤兵们抬着离开。
  不过,清水次郎看到的,只是位于中国阵地上的炮。
  浪团座从来都不是一个藏私的人,尤其是要马上欢送日本朋友离开的时候。
  “刘上校,是不是可以发信号了?时间已经快到了。”清水次郎实在想早点儿离开中国人的地盘,在这里的每一秒钟,他的心肝儿都在发颤。
  “不急。”刘浪看看怀表,淡淡一笑,指指前方:“前方的那个土丘很讨厌,不光挡住了你我两军的视线阻碍了两军友好的交流,还妨碍了战俘们回家的路,请你们寺内寿一大将和冈部直三郎少将稍等片刻,让我军把那个土丘先行干掉。”
  清水次郎有些无语,挡视线的土丘多了,你都派人去把它给挖掉?这是脑袋有坑,需要土来填?
  与此同时,一直未露面的寺内寿一拿着突然传至他手里的电文,脸色微微一变,再也顾不得藏猫猫,亲自带领着冈部直三郎和山下奉文进入到丘陵上的野战指挥所里拿起了望远镜。
  虽然不太明白中国人这封似是而非要干掉土丘是什么意思,但明明白白的称呼却是让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大佬生出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随着那边中方阵地上刘浪的一声令下。
  双方阵地中央,一阵地动山摇。
  虽然刘浪所指的土丘距离中方阵地有一千五百米,距离日方阵地有差不多一千米,但隆隆的炮火依旧震耳欲聋,灼人的气浪战壕里的士兵也不由自主的低了低头。
  足足十门105榴弹炮同时怒吼,小小的土丘在五分钟内足足承受了一百五十多发炮弹的轰炸。土丘上的灌木丛不仅瞬间灰飞烟灭,每个不用望远镜就被一团团巨大火球给刺痛双眼的士兵也相信,那个土丘上的浮土能埋住人的脚踝。
  就算没有像刘浪所说的那样轰平,最少也降低了十几厘米的高度。
  冈部直三郎和山下奉文脸色有些苍白。
  寺内寿一脸色铁青。
  他们终于懂得了中国人电报的意思,他们这是在示威。
  可是,这个示威真的很有用。
  这是帝国105榴弹炮,三名日军将领都无比熟悉。正因为很熟悉,所以他们都很清楚,一旦中国人炮火延伸,105榴弹炮的射程高达1万米,整个独立混成旅团的阵地全部在其射程之内。
  而以他们临时建造的这种野战工事,在这种远超75口径山炮威力的榴弹炮的轰击下,说是纸糊的都还高看自己士兵的土木工程作业能力了。
  看来,第20师团的蠢蛋们,不光是自己完蛋了,还把帝国重器都给送给了敌人。
  寺内寿一如何不怒?
  可是,再怒,他又能怎样?中国人这是明摆着告诉他,如果没有那一万多战俘,他们现在就可以朝混成旅团开炮。
  而且,中国人来的那封电文开头称呼寺内寿一大将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他们知道他这位日方华北第一人在这里。
  “中国人的榴弹炮群,在什么方位。”寺内寿一不愧是司令官,在短暂的惊愕过后首先就冷静下来。
  “应该在7000米外的山里。”山下奉文拿着炮距观察镜,亲自看了好一会儿终于确认道。
  “7000米!”寺内寿一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混成旅团的山炮射程不过6000米,野炮虽然射程也能达到10000米,但那主要是打固定工事用,想打到隔着山峰藏在山谷里的炮群无疑是痴人说梦。而且,他敢断定,他只要敢下令开炮,对方的榴弹炮群一定会先对炮兵阵地进行覆盖攻击。
  中国人,刚才示威的,可不光是说他们有炮。更重要的是他们炮击的精准,他们有极为专业的炮兵。
  除了十几炮落在山丘之外,其余一百多炮几乎都落在小山丘上,就算是寺内寿一引以为傲的帝国炮兵,也不过如此吧!
  准备将中国人一举歼灭而调来的第14师团,为了怕引起中国人的警觉,还在20里之外,指望他们用105榴弹炮群进行压制,还不如将混成旅团的山炮往前推个1000米来得更实际一点。
  可要命的是,就算连将山炮往前推的时间都没有了。中国人,会给他们那个时间吗?
  看看远方茫茫的大山,还不知道里面藏着多少中国人的主力,寺内寿一知道,他想兵行险着利用交换战俘时对中国反戈一击的幻想落空了。
  第38航空联队的战机还能战斗的仅剩12架,为防止中国人对平津反攻,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出动了。没有了战机的帮助,拥有大口径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数万中国军队在山中据险而守,也不是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短时间内就能攻下的。
  现在,只能是老老实实先将战俘给换回来。而且,还不能再做其他手脚。他很清楚,和他一样,中国人那位狡猾的指挥官必然在两军战场之间派了侦查尖兵,一旦发现战俘情况不对,会立刻通知阵地。那,他连替整个方面军遮羞的本钱都没了。
  但他现在首先要做的,还不是安全的接回自己的战俘,而是全军后撤,离开这里,离开中国人榴弹炮的射程。
  “山下君,发射交换战俘信号,放中国人的战俘回去,同时,命令全军后撤,撤退到3000米之外。”寺内寿一很果决的发出军令。“还有,命令山炮兵部队,驻守原地,如果中国人敢炮轰我战俘,立刻开炮。”
  “冈部君替我回电中方,若毁诺言,别忘了华北尚在我手。”头也不回离开临时指挥所的寺内寿一眼中闪烁的凶残让冈部直三郎都有些心惊。
  “清水少佐,你可以带着你的人出发了,期待下次再见。”刘浪看着天空中升起的两颗红色信号弹,笑眯眯的冲清水次郎说道。
  下次再见?还是再也不见的好。清水次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只是冲刘浪点点头连基本的礼仪都不顾了,手一挥,带着人头也不回的就溜了。
  别看日军战俘伤病员居多,抬着担架的腿也短,但速度却真的委实不慢。
  中国这边榴弹炮的威力不光是吓着了他们的大将,更是把这帮日军战俘们吓得,小脸卡白卡白的。
  可别回家的这两千多米路,变成了去地狱的路了。
  当然了,比他们想象的要好一点儿,往回跑的路上,中国人挺守诺言没有开炮。就是,回家的路稍稍有点儿远。累得气喘吁吁鼓足了劲儿跑回本方阵地的清水次郎少佐竟然惊奇的发现,八嘎的,阵地空无一人,整整一个混成旅团几千号人,全特奶奶的溜了。
  我日你们全家,在中国呆了很多年也学会了不少骂人词的清水次郎差点儿没当众骂出声来。没办法,只能率领着伤兵们继续狂奔,又是3000米,才见着“亲人”们。
  只是,差点儿没累成狗。
第1274章
对不起,你还在射程内
  日本战俘找不到“亲人们”,只是累的像条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