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03

  他要做的,只是要让刘文辉放弃广元,将广元置于他的麾下。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曾经的时空中刘浪可能已丧生于淞沪抗战的炮火中,但现在刘浪不仅活了,而且还带着上千名精锐兵士,更重要的是还有中央政府驻军广元的委任状。
  二刘之争,加上自己这支异军突起贴有正统标签的中央军,非有大智慧之人才能看出其中之微妙。刘浪相信自己这位被称之为“多宝道人”的族爷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否则他也不会挂着旧军阀的称号还能坐到共和国林业部长之位,并以82岁高龄善终。
  果然,双方坐定,笑容满面的刘文辉第一句话就让刘浪知道,他这趟没白来。
第143章
川省之势(2)
  “你是来劝我的吧!”刘文辉悠悠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是。”刘浪老老实实点头。
  “让我猜猜,你娃儿是不想我和刘湘打仗?”刘文辉话刚出口,继而哑然失笑:“不,不,敢带着20几个娃儿就去找日本人麻烦的抗日英雄怎么可能连这点儿眼光都没有?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就算老子不想打,他刘湘恐怕也不会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的,他后面可有光头在撑腰。”
  刘浪眼睛微微一眯,刘文辉的眼光的确很独到,曾经的时空中对这次二刘争川已有定论,这不仅仅只是二刘为了各自的利益,背后亦有着光头校长的影子,他对天府之国长期听调不听宣游离于他的政权之外早有所不满。
  不过,看穿这一点儿倒还罢了,让刘浪无比讶异的是,他竟然依稀听出刘文辉已隐隐有接受失败的意思。
  这就太令人意外了,据战史记载,刘文辉此时握有十万大军,和刘湘部相差无几,要不然也不能迫使南京政府给他省政府主席的头衔了。
  “嘿嘿,浪娃儿是不是吓了一跳?你还是嫩了点儿,以后你会想明白的。不提这个,让我猜猜你来此的真实用意。”刘文辉哈哈一笑,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
  “你是来找我支援钱粮的吧!听说你在广元搞得事儿不小。”刘文辉回头看着刘浪,两眼带着笑意。
  刘文辉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了,别看广元是你刘浪在驻军,但其实还在他的治下,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开他的眼睛。
  “是,不过,我更希望幺公能授我全权治理之权。”刘浪嘴角也绽放出一丝笑意。
  “哦?你娃儿胃口不小啊!想彻底要广元,也不是不行,但你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刘文辉微眯着的双眼里爆出精光,说道。
  “说其他理由恐怕会让幺公你见笑,就说两个最简单的,第一,我独立团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我叫刘浪。”刘浪微微一笑。
  “哈哈,浪娃儿真长大了。”刘文辉爆发出一阵大笑,状极欣悦。
  刘浪微笑不语,两眼炯炯看着自家这位让自己大出意料的族爷。连他都没想到,这二刘争川之战竟然还另有隐情。很多连史学家都疑惑的一些端倪始终得不到有力的印证,怪不得有被饿昏头被抓的倒霉刺客出现,怪不得手握十万精兵的刘文辉一败再败,怪不得他那些手下投降的比谁都快,怪不得胜利后的刘湘对仅存两万残兵的侄儿压根儿没赶尽杀绝的意思,甚至刘文辉的嫡系亲属还能在其手下领兵。
  如果再向未来延展十年,刘浪想不佩服自己这具肉体的二位长辈都难。刘家的这二位手握重兵的将领简直比他更像一个穿越者。
  因为刘浪知道,战败后的刘文辉退守川西,也就是现在的康定一带。苦苦经营不到两年,红色部队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途中经过川西,光头校长严令刘文辉的24军沿岸堵截。
  渡过湘江的红色部队仅余三万残军,已修养生息的刘文辉24军则达五万余人,尚且是据险而守。最典型的战例当非被红色部队誉为经典的二十二勇士勇夺泸定桥莫属,仅剩十三根钢索的泸定桥岸对面是刘文辉所部的两团共约3000人马。
  可是,这拥有着重机枪和轻机枪的3000人竟然被二十二名攀援着铁索红色部队精锐击退,那怕他们是被红色部队称之为一杆步枪一杆烟枪的3000“两枪兵”。
  二十二个人,那怕每人都是堪比龙炎的精锐,那怕每个人都是端着95突击步,在那样的环境下,刘浪也想不出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红色部队的战果很辉煌,除三人受伤落水,冲到桥对面的红色勇士击溃了守军,浩浩荡荡的红色士兵们过了天险大渡河,翻越夹金山,与另一支著名的红色部队成功会师。
  途中,刘文辉的部队数次与红色部队接战,均伤亡惨重,势力大减,不得不让开道路,任由红色部队北上,最终成功抵达陕北。
  不是说刘文辉妖孽到此时都已经能预料到十数年之后的政治局势和红色部队暗通款曲,但从未出全力保存己身实力已经是必然。否则,就算是用兵如神的太祖他老人家在不熟悉的环境遭遇这几万大军,亦会头疼不已的吧。
  而且党史亦有记载,在1937年,已经就任西康省省主席的刘文辉就已与红色部队高层在他赴蓉途中有过会晤,走起了亲共路线,到刘湘病殁于汉口之后,接触更是频繁,一直到1949红色部队大势已成踏足天府之国,刘文辉更是率先起事,免除了川省大部刀兵。
  正因熟知曾经时空中发生过的历史,结合刘文辉现今的态度,刘浪才惊觉刘氏家族最杰出的这两位,真是其智如妖。借用战争之机,占据两省,同时两面投资,最终的结果是刘氏家族长盛不衰。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家族的延续,才是他们最大的目的吗?刘浪看着满脸欣慰之色的刘文辉,心里暗骇。假若真如他所想,爱算计人的蒋委员长这次恐怕被这二位联合坑了一把大的吧!
  “好,就冲你敢说你叫刘浪这个理由,老子就把广元交给你,不过,税收之资除去自用,你只能上交省府,无论是谁当家。”刘文辉笑容敛去,看着刘浪,一脸肃然。
  “四川是四川人的四川,该当如此。”刘浪很明白刘文辉的意思,斩钉截铁的说道。
  事实上,广元已经穷的叮当响,别说给南京政府交税,就是养活千把人的独立团可能都成问题。毕竟,当你知道长期盘踞川北的刘存厚把税款已经提前预征到2050年的时候,任何人都可能已经对收税这个事儿绝望了。
  这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奇葩的征税,没有之一。
第144章
归家(1)
  一场和历史名人的面对面,让刘浪彻底改变了仅从史书上了解的历史的看法。有很多的真相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用文字能告诉你的。
  在选择几乎从不出错的刘文辉身上,刘浪感受到了一种古老文明孕育的智慧。刘浪并没有和刘文辉交流太多他对即将爆发的四川大战的任何意见,或者是说刘文辉刻意的避开这个话题,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反而对刘浪提出准备在广元川陕要道上建立一个要塞的想法很感兴趣,沉思良久之后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刘浪独立团新兵名额必须给刘氏家族预留三十个席位。相对这个小小的要求,刘文辉开出的补偿简直超出刘浪的想象。
  刘文辉会在三个月内向刘浪提供钢材十万斤,水泥五万袋、原木20000方、大米二十万斤、被服五千套。
  这是人品大爆发还是主角光环的作用?听着刘文辉嘴里的一串串数字,刘浪的眼睛都直了,这些必须的生活和建筑物资比军火更有吸引力。只是,史书上不是说,刘文辉之败,是败在粮饷不足士气不旺上吗?这些玩意儿可是白花花的大洋都换不来的紧缺物资啊!
  “哈哈,瞪个大眼珠子搞啥子?觉得老子是在吹牛皮嗦,跟你娃儿说,就这么点儿家当了,你再想要也没得球啰!不过,机枪大炮啥子的,老子这里都没得,你得去找老蒋要去。”刘文辉看着被自己惊呆的侄孙,不由哈哈大笑。
  显然,这个时候,他不是省主席,刘浪也不是中央军的上校团长,他只是个给晚辈好东西的长辈而已,虽说他此时也才堪堪四十岁。
  “幺公,您这是……”不得不说,面对如此丰厚的馈赠,刘浪也禁不住感动了。
  “嘿嘿,这可不是给你娃儿一个的,谁让你姓刘呢?记住,但凡是去你军营的,不需太多关照,成龙成虎还是成猫成狗全看他们自己。”刘文辉微笑着,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如果,那天小日本真的来了,你代我告诉他们,你们不仅姓刘,还是四川人是中国人,我们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是。”刘浪眼睛不由泛起一丝晶莹。
  自从刘浪来到这个时空,他就极少流泪,就算遇到同族被日寇杀戮,刘浪也只是愤怒,只想杀光日寇为同袍复仇。但这一刻,刘浪热泪盈眶,为一个政客,一个为自己为家族不惜发动导致上十万死伤的政客流泪了。
  他大权在握,他掌控十万精兵,可决数百万人生死,他亦是旧阶级旧军阀旧家族势力的代表,甚至如果不是他战前起义让川省人民免遭生灵涂炭,他必然会被钉在共和国的历史耻辱柱上。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说到抵御外敌的时候,他依旧可以拍着胸脯说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怪不得,八年抗日战争,四川人可穿着草鞋出川300万抗击日寇,这里面若没有刘湘刘文辉、杨森、王铭章这样有民族气节的川人将领在其中起领导作用恐怕是万万不成的。
  中国不会亡,中国亦不会忘,正是由于千千万万这样不愿放弃也不会放弃抵抗的中国人,才让中国扛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八年。
  “哭啥子,刘家的娃儿流血不流泪。我也不留你了,回去吧,去看看你老汉儿,这段时间他可少没往我这儿跑打听你的消息。”刘文辉微微一笑,拍拍刘浪的肩,转身离开。
  刘浪定定的看着刘文辉消瘦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心里很清楚,恐怕,很难有机会再见到这位令人捉摸不透却又很难不心生敬佩的中年男人了。根据历史,四个月后二刘大战就会以刘湘进攻川北而拉开序幕,半年后必然败北的刘文辉避战西康,直到1937抗战全面爆发才出西康赴蓉,而那时,自己也应该早已奔赴淞沪战场了。
  只是连刘浪也没想到,他再见这位给他极大帮助的幺公时,他已由一名青年,成为中年,而曾经的中年,已是花甲之龄。
  这当然是后话。刘浪出了省政府大院,招呼上已等了半天的陈运发和莫小猫,连夜出了成都城。
  做为雅安大邑刘氏的一支分支,刘浪的家并没有在大邑,而是在大邑紧邻的崇州,距离成都也不过四十余公里,虽然现在天色已黑,拿上火把连夜赶路的话,应该在子夜时分也可赶到。
  虽然路况不是很熟,但这自然难不倒曾经靠着天上的星斗就走出原始森林的共和国利刃,况且成都周边的公路比刘浪想象的要强的多,甚至还有和后世功能基本类同的路牌。刘浪在子夜十分准时的来到一座大宅院门前。
  不算特别大的朱红大门在四对八个火红的大灯笼两个威武的石狮子的映衬下显得很富贵,躯体熟悉的记忆告诉刘浪,这就是他的家,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久未归家的缘故,熟悉中略略带着一丝陌生。
  刘浪忠实的记忆告诉他,他那位便宜老汉儿是位极为谨慎的人,从他给刘文辉供应枪弹的同时也不忘给远在重庆的刘湘也来点儿就可以看出。但这八个大红灯笼,两个大石狮子有点儿太拉风了,刘浪不由咧咧嘴,如果不是朱红的大门不够霸气,他还以为到那家王爷府了呢?
  不等刘浪上前敲门,靠近大门的墙头突然冒出一个黑乎乎的脑袋,“不知是哪路袍哥兄弟来访,刘府已经关门谢客……”
  纯正的川音配上不伦不类的古语,二者的结合让刘浪不由哑然失笑,当下大吼一声:“袍哥个锤子,三川儿你个瓜娃子,才走了一年,连老子都不认得了。”
  陈运发和莫小猫对视一笑,长官这么好认的体型,竟然都认不出来,这货必须得挨骂。
  墙头的人头显然也受惊不小,呆愣了好半响之后,只听“扑通”一声闷响,那个拿着四川话拽着古言的家伙竟然径直掉下墙头,半天没吭声。
  光听那个声音,都替他疼,刘浪家的墙不算高,也足有两三米。
  “浪少爷回来了,浪少爷回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嚎从墙那边响起,响彻夜空。
  刘浪的笑容凝固在嘴角。
  浪少爷这词不太好听也就罢了,你特么叫的那么惨搞毛线,听着咋就像狼来了呢?还有,尼玛的倒是给老子开门啊!
第145章
归家(2)
  就像后世的声控灯一样,三川儿这一声凄厉的长嚎,刘家宅院的灯次第亮了起来。
  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刘浪终于期盼到了开门的声音。
  一个提着灯笼的老者打开门,谨慎的往外瞅了瞅,刘浪往前凑了几步,记忆细胞告诉他,他还没出生就在刘家当管家的刘管家可比三川子稳重多了。
  “老爷,夫人,浪少爷回来了,浪少爷真的回来了……”已经年过花甲之年的刘管家睁着有些昏花的眼睛,定定的看了刘浪几眼,打了个哆嗦,拎着灯笼就朝宅内跑去。
  我去,刘浪堆起的笑容再度凝固在脸上。特么的原来这个死胖子究竟有多浪?为毛每个人看到他都像见到狼一样撒丫子就跑?
  还好,刘浪的尴尬没持续多久。很快,朱红色的大门被彻底打开。
  “我的浪娃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妈可想死你了。”还没等刘浪反应过来,一个带着浓郁香风的粗大身影就从大门处蹿了出来,直接就把刘浪给搂住了。
  突然被“袭击”,刘浪的肌肉习惯性的一紧,不过在听到妈这个词之后,刘浪浑身一松,任由粗大的身影将自己搂住,母亲的怀抱,应该是这个世上最安全的地方了吧!
  上一世的刘浪,自从五岁开始习武,十三岁加入军队,就再也没被母亲如此大幅度的拥抱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