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903

  可是,就是这位得到儿子战死消息悲痛的好半天没有说话的父亲,在缓了一会儿后,握着刘浪的手,却说道:“怀明之死,死得其所,惜其为国家尽力太少……”
  母爱如海,深不见底;父爱似山,巍峨耸立。
  儿之一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悲?只是,悲恸之余,更是思及卫国大战,那不是陈家一家之战,那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华百家与异族之战。
  若败,百家姓无矣!全为松下、井上……等可笑之称。
  良久,直到陈怀明之兄,得到信息后从军营赶回,待其家属悲恸稍减。
  刘浪代替王世和于陈家小院,对晋东空战参战之十六名飞行员,授勋。
  陈怀明,授五等宝鼎勋章,追授空军上尉军衔;
  周大鹏,授五等宝鼎勋章,授空军少校军衔;
  ……
  陈怀明的宝鼎勋章,就在他覆盖着国旗的灵柩上静静躺着。
  但周大鹏等人的勋章,却也没有挂在他们胸前。
  每念到一个名字,身着中国空军礼服的军官上前一步敬礼,授勋,然后,将自己所获之勋章,郑重放于牺牲战友的灵柩上。
  想来,那亦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
  他们无法让战友之父母稍减伤痛,但他们,能给战友身后之荣耀。
  整整十六枚宝鼎勋章,从五等到八等,全部挂在军旗上,熠熠生辉。
  再无一人,能有如此荣耀。
  “陈上尉之英勇已由航空部报于军政部,为彰显烈士英勇并世代铭记,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王长官已经许诺,陈家所居住之路,将改名为陈怀明路。”
  不平之兄为陈天和,闻听刘浪之语,更是泪洒衣襟,这位深灰色军衣,脚踏粗布棉鞋,腰系皮带,站于自家兄弟灵柩前,代替全家回应国家抚慰的军人发言悲壮而激烈。:“记得英国的纳尔逊将军在临死之前,用他最后一滴眼泪,掉落在地图上,给他的战友们以胜利的启示。我兄弟给全国同胞的启示是淞沪战场上那每天空中都绽放的火光,每团绽放出的火光都印在我们脑子里,将永远不会忘记。这火光照亮了我们的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走上自由幸福的道路!”
  青砖铺就的小院里,穿着中国空军制式礼服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十五名飞行员排成整整齐齐二排跪在陈不平父母膝前重重叩头,替陈不平向二老致歉,为了国家民族,不能奉养高堂终老。
  那一跪,无人拉,因为,他们是那样的坚决。那,是替战友的一跪,更是属于他们的一跪。生,为战友兄弟,死,亦是。
  “孩子们,都起来,都起来。”陈怀明之父老泪纵横,一个个将这些同为中国人,但口音里却带着些许洋腔的年轻空军军官们亲身扶了起来。
  做为一名老兵,他心里很清楚,他也不知道,当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和儿子一样英挺的青年们,不知还有几个能像现在一样站在他们面前。而他们的父母,都在大洋彼岸。
  “伯父伯母!这是不平兄弟贴身之遗物。”在告辞之际,周大鹏拿出陈不平贴身存放已经被大火烧焦只有几页的笔记本。
  陈母翻开记录着儿子近乎是临终“遗言”笔记的日记本,心疼的几乎要昏厥过去,却依旧坚强的缓缓念道:“前些时日于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亲讲讲。我怕他们难受,又怕他们为我的安全担心,故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常与日机在空中作战。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战机编队即将转场,有关军事机密我不能多写,但此时东南、华北战火纷飞,我中华天空处处皆为战场,我自当为我中华天空而战,若我战死,璐璐,不必等我,务必珍惜自身。”
  “我的傻儿,你这一去,我如何能不悲啊!”念着儿子最后的亲笔所写日记,陈母不由再次哀然出声。
  已经清醒,一直默然垂泪被柳雪原扶着的文静女子闻听不由大放悲声,冲上前去,小心翼翼从陈母手中接过扉页已经烧至漆黑的笔记本,牢牢抱在胸前,泪如雨下。
  刘浪有些怜惜的看着眼前双十年华正是风华正茂却对爱情坚贞的令人心痛的年轻女子,他当然是知道这名坚贞之女在曾经时空中的最终结局的。
  军人,不是机器,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之人。英雄,也是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之前,他们也如同普通之民一般拥有自己的爱情。
  陈不平的爱情故事是美丽的,结局却极尽凄美。
  陈不平的爱情来得突然,其实也很自然。曾经的时空中的1935年,陈不平作为中央航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来到名校浙江大学打比赛。他邂逅浙大女生王璐璐,一见钟情。王璐璐出身于富裕家庭,父亲是银行家,她是独生女,按照今天的标准,绝对是一位“白富美”。她喜欢体育运动,本是浙大篮球队的拉拉队员,几次篮球赛过后,两人以篮球结缘,相识相恋。
  离别的笙箫响起。1936年1月,陈不平告别王璐璐离开杭州,驻防南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然关山阻隔,但有鱼雁传书。七七事变一发生,空军第4大队要调往淞沪作战。恰在这时,王璐璐到南昌来看望陈不平。陈不平对女友说:“我们部队马上要调往华北打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是国家花很多钱培养的飞行员,现在要去报效国家。我们一旦上了前线,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我一牺牲,你就苦了。根据目前的形势和战争发展的趋势,我上前线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此次相会,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但战争,无法阻碍伟大的爱情。南昌的这次见面,相当于互定终身。王璐璐送给陈不平一套景德镇的茶壶,并叫工艺匠在上面烧制了下面几个字:“天民吾兄惠存妹璐璐敬赠1937年7月27日”。(天民,是陈不平的原名,参军后改为“怀明”)聪慧的王璐璐送给陈怀民的是定情信物,寓意“一片冰心在玉壶”,此生再也不能舍。
  战争开始了,两人的通信不畅。尽管如此,不管身处何地,只要有了对方的消息,他们一定会马不停蹄奔向对方所在地。从淞沪到南京再到武汉,陈不平战斗在哪里,地面上一定有王璐璐的身影。曾经的时空中没有晋东之战,唯有陈不平同样无比灿烂的武汉之战。
  乱世久别重逢,几可抵一生一世的相守。但战争不相信泪水。它就像铁血机器,无情地吞噬着军人的生命。同样,战火之中,也映衬着无比绚烂的人性之美。
  曾经时空中的1938年4月29日,陈怀明在武汉大空战中牺牲。王璐璐在报上得到这一消息,当即昏厥。后来她到武汉奔丧。得知陈怀明牺牲的详细经过,她大脑受到刺激,患了精神分裂症。5月底的一天,晚饭后,王璐璐独自一人来到江边,久久徘徊,不肯离去。此时,红彤彤的夕阳燃烧着,靠近地平线,五色的彩霞,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她突然纵身一跃,跳入波涛滚滚的长江之中……
  选择和爱人一起共赴黄泉,始于爱情亦终于爱情,这名女子的选择让人钦佩之余更多的则是心痛。
  虽然这个时空中陈怀明战殁于晋东之战,但刘浪看其之哀恸,恐其大有可能如同曾经时空中一样做下傻事。
  拒绝了陈家父母相送,刘浪走到强忍悲痛但不失礼节送他到院门口的陈不平小妹和未婚妻面前,请求道:“王小姐,陈小姐,不平上尉生前极重报国之情,我知王小姐为浙大高材生,陈小姐亦是饱读诗书,我23集团军驻汉办事处亦需文书和宣传各一人,不知两位在办妥不平上尉身后事后能否来此为国出力,亦继承不平上尉之报国遗志。”
  虽然,两人在此刻都未做出肯定回答,但刘浪分明是看到了两人泪眼婆娑中的意动。
  心下稍松之际,冲两人点头示意便快步离开。
  这已经是刘浪所能想到制止这位风华正茂女子死志的最好方法了。时间是治疗一切伤痛的最好良药,希望她能在继承英雄遗志的理念支撑下好好活着。
  何况,就算淞沪前线兵败,武汉大会战依旧失败,第23集团军驻汉办事处也会提前转移至山城,有她们和华商集团在汉办事处在,陈家的安危也应该能保证。
  至于留下多少抚恤,刘浪此时却是分毫未提。国府能给予其国葬并赋街道之名予以纪念,抚恤必不会少。再加上其十六枚熠熠生辉的宝鼎勋章,华商集团承办的“伤残阵亡山西前线官兵救助基金”必不会少生活补贴。
第1321章
带你们吃大餐
  从陈家出来,已经是上午十点,这是个挺尴尬的时间点,既过了早饭的点儿,又远不到吃中饭的时候。距离和王世和约定的2点半机场见面的时间又还有四个多小时。
  本来自打刘浪走出行营的那一刻,刘浪就知道那位戴局长号称无孔不入的调查局真不是盖的,行营周边做生意的小贩竟然超过三分之一,虽然目光低垂,却是余光尽数落在他的身上。
  由此可以想见,自己来武汉所有的行程,恐怕都已经落到那位雨农先生的案头了。
  若是换成以前,刘浪还可能稍稍顾及一下,但现在这个时候,越是掩饰就越是在告诉这帮特务们,他和周大鹏他们有故事。更何况,他已经选择和他们一起走进陈家的大门,如果就此分道扬镳,或许那位戴局长的脑海里定然浮想联翩了吧!
  如果真让他去美国查上那么一查,反而能查出是自己去了檀香山以后,司徒美堂他们才建立起这样一支抗日救华航空义勇军的。
  干脆,刘浪也懒得所谓的避嫌,堂而皇之的要带着周大鹏一大帮年轻人去吃大餐。又或者,刘团座存心想给这帮窥伺者们找找活儿。
  一行人本为了庄重身穿着陆军和空军常礼服就这么在大街上逛游着实有些太扎眼了,尤其是让在武汉的日本间谍看了去或许都能猜到他们这群人是干什么的,甚至还能猜到专机将于什么时间起飞又是去哪里。
  刘浪可从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各国精心培植间谍们的能力,二战中那些间谍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有目共睹,很多匪夷所思的窃听技巧和判断就算是放到几十年后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刘浪先带着他们走过陈家附近三元路的一条弄堂,等从弄堂里走出的时候,基本每人身上都罩着一袭这个时代很流行的黑棉布长袍,头戴着圆顶礼帽,很地道的小商人打扮。
  当然不是变魔术,而是由刘浪用手势通知在200米外用狙击枪瞄准镜观察着这里的曾经水,通知附近的华商集团驻汉口办事处给他们早就准备好的。
  从昨天晚上,陈运发和曾经水就抵达陈家附近,在华商集团驻汉口办事处的安排下进入可以监控观察周边最少三四百米的一栋两层小楼。
  陈运发负责的是曾经水的安全,曾经水用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观察着陈家周边最少300米的区域,一旦观察到有人想对刘浪不利,自然就会不假思索的开枪。
  当然了,那些仅用目光窥探刘浪的调查局暗探们不在其列。曾经水防备的,是日本在武汉的间谍。同时,曾经水还是刘浪用来对外传递信息的节点,他悄然打出的手势,亦只有特战大队的士兵们才能看懂。
  刘浪用远超出这个时代80年先进理念训练出的特种兵,也是刘浪敢在战时如此大摇大摆在闹市中活动的依仗之一。
  果然,调查局的探子们差点儿快被浪团座这一招给亮瞎眼。刘团座就是经过一个弄堂就像变戏法一样把十六个大活人就来了个集体换装?这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就算以他们军事委员会调查局无处不在之能,能在如此短时间之内找齐几套衣服就不错了。
  可事后,对于这个近乎于灵异的事件查来查去,他们也没查出来个什么名堂。弄堂中倒是有个极为破败的小院,那是原主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离开长达一年时间,里面的痕迹倒也显示出刘浪他们曾在这里逗留。
  可是,他们是怎么在那里变出十几套衣服的呢?除非是刘浪能未卜先知在一年之前就开始布局,知道他会带着十几名航空义勇军军官会来到陈家。
  当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别说陈怀明的牺牲是突然性的,就是陈家,亦是三个月前才从江浙一带搬过来到这个小院的。
  那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得通,可怕的刘团座从很早之前就在武汉这座城市,而且在很多地方都有布置,或者是在陈家小院里就通知部属提前安排好。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这帮特务们来说,都堪称恐怖。
  前者说明刘团座在四川经营数年可怕的实力,至于后者,别说他们想不通,就连强如戴局长,都拧着眉头思索了很久,也找不到可以解释得通的答案。
  他是怎么将命令传递出陈家小院的?混迹在围观群众中最少有五六名暗探,十几只眼睛可不是空气,他们敢肯定,陈家小院禁闭,绝无任何人从小院中出来。
  这如果是放到未来八十多年后,三岁的小娃娃都知道,可以用手机嘛!
  当然了,最让跟踪跟的热汗直流特务们无语的是,刘团座如此大费周章,不过就为了带着一帮空军军官去江边吃个破面条……
  是的,让调查局驻汉口一帮特务头头们挠破头皮也想不出是如何让十几号人不过一分钟换好衣物的浪团座,带着十几号人坐着黄包车一路去往江边长堤,不是看着江景密谋什么,也不是浪团座故布疑阵想让调查局探子们辛勤的工作。
  而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很单纯的,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吃大餐。
  只是,那大餐,场面倒是足够大了,至于餐如何,特务们却是没吃过的。
  那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泥腿子们吃的东西,他们好歹是政府机构聘用人员,哪怕是临时工,那也是为政府服务的,那会吃那玩意儿?
  没错,刘团座之所以选择到长堤上,是因为这里有着武汉现在已经很闻名乃至到未来都已经成为这个超级大城市城市名片的一种速食面。
  当然不是泡面,在未来,它有个名称,叫“热干面”。
  对于“临时公务员”身份的特务来说,这种位于码头给南来北往的客人和船工及搬运工们是极为简陋的食物,但对于刘浪来说,这可是他可以找到和未来时空交错的食物,堪比大餐。
  更何况,做为大武汉城市的名片之一,“热干面”从来就不难吃。说它难吃的,要么是酱没有拌匀,要么的确是地区口味不同形成的口味差异。
  曾经的时空中,刘浪对热干面还真是挺熟悉,实在是这玩意儿上得快、吃得快极符合他军人的作风,当年在部队食堂也没少吃这玩意儿,每逢来到武汉也是必吃一次。自从来到这个时空,上次匆匆经过武汉没来得及吃,刘浪倒是很也有些怀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