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903

  要不然,看着在衣领和袖口以及马靴都仔细检查的侍卫们,刘浪知道,很有可能光是跟他们解释,都得花去半小时的时光,那今天一天可算是白等了。
  想见一国之领袖,又岂是那般容易。
  在挂着军事委员会牌子的那个小楼二楼一间幽静的小会客厅里,刘浪见到了那位著名的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
  身着一身墨绿不配军衔将官军服的光头大佬身材颀长,虽然个头并不是很高估摸着和刘浪也差不多,但身形消瘦又有了领袖光环却根本让人无法去在意他的身高。实际上,在这个普遍身高都不算高的年代,1.7米的个子已经算得上高的了,一颗没有戴帽子的光头更是崭亮。
  光从外貌形体上看,未来共和国的荧屏上的那些特型演员们的形象倒没抹黑这位著名的政治家。
  但他们,都没有这位略显消瘦脸上的那双堪称清澈的眼睛,当他听到动静,从手中拿着的文件上抬头看向刘浪时,刘浪终于知道,为何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同为国党高层的汪没有成为最高领袖而独独出身青帮的他却能据得高位,和毛先生一样,他们都有一双清澈到近乎可以洞察世情的双眼。和其对视久了,就不由自主的害怕自己的心思被他知道,那种颇有些玄妙并恐惧的感觉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
  但和和蔼可亲的毛先生稍显不同。俗话说,眉长情深,并不算浓密的眉毛和挺拔的鼻子让这位身穿着军装的领袖多了一丝冷冽的味道。
  “委员长,第23集团军独立团上校团长刘浪到。”王世和毕恭毕敬的向坐在椅子上侧首看过来的光头大佬汇报道。
  “委座好!”刘浪上前一步,立正挺胸行军礼向这位问好。
  “哦!”光头大佬没有立刻起身,反而是上下打量了刘浪好几眼,这才站起身,脸上的冷冽稍稍缓和一些,抬手还礼,一口有些温润的江浙语显得有些阴柔:“原来,你就是四年前抗我十道金牌的刘上校啊!”
  我去,这是来问罪的节奏?刘浪倒是没想到这位如此直接,开门见山就拿四年前自己违抗军令不回兵来说事,还在想怎么回答,就听这位又道:“不都传说你是个胖子?怎么我看一点儿都不胖,而应该叫威武雄壮吧!这究竟是谁以讹传讹啊!”
  “报告委座,估计是在山西打了一仗,没怎么吃好的,给饿瘦了吧!职下原本就是个胖子。”刘浪高声回答道。
  “咳咳!”一旁侍立着的王世和一阵清咳。
  显然,浪团座有些随性的回答让王侍卫长有些难以帮他接话。
  “呵呵!好一个打仗没吃好给饿瘦了,这是大实话,虽然不怎么好听还带着几分怨言,但总比那些虚假的阿谀奉承之语听着顺耳多了。”微微一愕之后,光头大佬冷冽的脸上却是泛出笑容,看了一旁的王世和一眼:“世和啊!让人给刘上校上茶,人都饿瘦了,再不给杯茶水,出了这个门还不定说我什么不好的话呢!”
  “是!”王世和点头应道。
  暗地里却是擦了把冷汗。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对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山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军阀接受中央领导,这位大佬的威势亦越来越重,在这位面前像刘浪这般敢随行说话的,王世和却是没见到过。
  但没想到,竟然效果还不错。
  或许,这也是传说中的肥肉吃多了,偶尔也想吃吃小青菜?
第1332章
见大佬(2)
  “来,坐!”轻轻摆手让刘浪坐,光头大佬先行坐下,看到刘浪颇为谨慎的坐下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满意,问道:“令尊、令堂近年来在川省安好?你此次路过武汉,去看望过刘将军了,听说令叔最近身体欠佳、病情好转了没有?”
  面对这样拉家常式的询问,刘浪自然是直说好不说坏,人家这不过是开场白,你要真当真,诉诉苦啥的,今天这谈话估计也就可以到此结束了。古今中外的大佬们,可能都喜欢来这一招吧!
  果然,见刘浪还挺识趣,没多在闲事扯淡,光头大佬话锋一转,询问起晋东之战的过程。
  刘浪基本是百分之七十真百分之三十假夹杂了点水分一一给这位回复,说太真了,以这位之能哪能看不出来刘浪和红色部队的亲近之意?但说太假了,刘浪相信,晋东之战的大部分战况早已放在这位的案头任其阅览过了,那样做,无疑嫌死得不够快。
  眼前这位连发火都不用,只需要他刘浪在走出这个门之后随手下个命令,他和独立团就能成为淞沪前线的炮灰团,甚至不用一天,就完蛋了。在日寇200毫米舰炮下,他刘团座就算是钢筋铁骨,也得被炸成渣啊!
  “这一仗,你们打得不错,不过,还有一点你可没说实话!”光头大佬脸上一副淡然,拿着手指敲敲身边的小几,“虽然无论是战报上还是你刘团长刚才的汇报,都是把晋东战区司令部、第3军、第129师、第17师的功劳放在最前面,但你刘团长和23集团军独立团却是功不可没,尤其是你刘团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是不少的。
  如果没有你事先和386旅陈商量好来了个移花接木,又焉能有七亘村对第40旅团主力的伏击战?他们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装备低劣,就算是包围了日寇第40旅团,如果没有你独立团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第40旅团6000多号日军焉能一个白天就被吃个干净?要不是失去了第40旅团这个主力旅团,第20师团又怎么会在数日之内覆灭?你们两个人于战前的这个筹划啊!在我看来,才是整个晋东之战的转折点,是打了个巧仗,其余诸军不过是打了个死仗出的是蛮力。”
  第一波试探这来了。刘浪暗自一运气,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真的,不是有点功夫,想出水就出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你以为你女人呢!
  说哭就哭?
  对于这些战后战报内近乎公开的战术,别说刘浪没打算瞒,就是想瞒也瞒不住,张儒浩那边不给军政部一点儿够份量的情报,国府不再派人来取代他,刘浪敢把头搁哪儿。
  光头大佬之所以如此说,无非是两个用意,一是告诉刘浪:别在我面前耍小心思,别看你在千里之外,但我的能力远超出你的想象,你们前线将领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中;二来更是敲打刘浪:你和红色走得太近了,这点,很不好。
  “说到陈旅长,委座,此次前来南京,陈旅长委托我给您带了一件礼物。”刘浪抹一抹让光头大佬颇为满意的冷汗,挺直腰杆说道。
  “哦?他还记得我这个校长吗?”光头大佬脸上却是涌出一股怒色。
  对于自己这位最得意的门生,却不愿意跟着自己走,这位心中的郁闷亦是可想而知。
  见光头大佬虽然脸色不好,但却没有拒绝,王世和很知机的从外间拿出刘浪让他代送的长匣子道:“委员长,这是晋东前线诸军大捷之缴获,委托刘上校送予您以作纪念,亦有陈旅长的心意。”
  做为这位的贴身侍卫长,王世和对这位的心思却是再清楚不过。对于那位他的黄埔一期的老同学,这位却是爱恨交加,很难说得清楚。旁人认为那位是背叛,这位大佬一定是恨不得杀了了事,可是,他却知道,数年前那位被捕之后,大佬可是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招降。厚禄倒也罢了,到了他们这个层次,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但那官职可真不是一般的高啊!主力师师长,待过上一段时间就是主力军军长,不和红色作战的愿望也可以满足,南京城防司令官的承诺甚至都给出了,那可是就连他王世和都羡慕得不行不行的军职。
  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那位断然拒绝了,大佬竟然也没舍得杀,最后,那位竟然“奇迹”般的跑了。是的,堪称奇迹,据调查,森严的大牢里,有人给这位送了把梯子,然后架着梯子跳出墙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溜了。
  尼玛!就这么溜了。估计知道此事的国府高级将领们的心里在那一刻都是……那样的。换做是他们,早就老虎凳辣椒水伺候了吧!
  王世和当然不知道,在未来,那位未来大将因病逝世,位于湾省的光头大佬获悉之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木然许久。
  黄埔师生之情和救命之恩以及师生陌路的恩怨纠葛在那一刻,只剩下了追忆。是爱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恐怕只有这位大佬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了。
  长匣子放在桌上被王世和打开,锦布上一把日军陆军中将指挥刀和一把镀金的第三帝国制“鲁格”手枪放于其上,光头大佬忍不住眉头一掀。
  “这是日寇第20师团中将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的佩刀,乃是我晋东前线诸军缴获日寇最高将领所物,此次来南京,受诸长官所托,特送以委员长以做纪念。而配枪,是陈旅长私人缴获自日寇第40步兵旅团少将旅团长上月良夫之物,委托我送于委座。”刘浪解释道。
  “好!很好,晋东诸位将军有心了。”光头大佬闻言自然是颇为喜悦,伸手在川岸文三郎那帮中将军刀上轻轻拍了拍,又凝神看了镀金的鲁格手枪半响,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转身看向王世和,道:“世和,将这把军刀和日寇少将配枪送到淞沪第三战区司令部,告诉他们,此二物是晋东大捷诸军将领送我之礼物,我转赠他们,只有在淞沪前线保家卫国戳力杀敌不惜此身的将领才有资格获得此大捷之礼,他日凯旋,荣获此刀此枪者,我必定亲自为其佩戴勋章。”
  “是!”
  光头大佬再回身看向刘浪,颇为清冽的目光亦柔和了许多,“刘团长,我如此做,你不会见怪吧!”
  “报告委座,刘浪没意见。”刘浪自然是高声回答道。
  别说是真的没意见,就是有意见也不能说啊!敢说的,恐怕真没资格站这里了。
  更何况,这位这一手玩得那叫漂亮。收礼赠礼一进一出尽显其领袖风范,不仅没让送礼的人沮丧甚至还让其与有荣焉的同时又可以拿此礼物激励前线官兵士气,这样的手腕,才果然是民国时期第一等的政治人物啊!
  “难得他还记得我这个校长,若有机会再碰到他,替我向他道谢,还有,替我告诉他,先前两党恩怨皆为政治理念不同故兄弟阋墙于内,但至此强寇入侵之际,还请他念黄埔之精神外御其侮奋勇杀敌。”光头大佬目露精光,凝神看向刘浪,颇有些语重心长道。
  厉害,这就是政治人物,若不是刘浪通晓这时候的历史,就冲着这句话,绝对真以为这位就彻底将红党当成了盟友,就算有些小争端也不过是政治理念不同罢了。
  但刘浪知道,这位,可从未放弃过“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此时日军势大,这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人物可以先把动辄即是生死的两党之争放下,但一旦发现日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时,两党此刻同盟的蜜月期可就没了。
  未来三年后的那场阴谋,可不就是在日本人愚蠢的在太平洋上捅了美国牛仔菊花一刀后,这位敏锐的观察到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美国牛仔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始造舰征兵,不再欲遮还羞而是大张旗鼓的参与世界大战,立刻就对昔日的盟友动手了吗?
  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唯有利益可言,政治,又何尝有过温情?
  “世人可能尽知他是我的学生,但我这个校长却当得有些失败,连号称黄埔三杰之一黄埔军校最杰出的学生都不愿意跟我走啊!”光头大佬的脸上闪过一丝萧瑟,仿佛是追忆,但在刘浪看来,更多的却是在借机敲打。“当年,他和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黄埔有句顺口溜,叫做: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都比不过他陈更的腿,第二次东征的时候,也正是他背着我狂奔数十里,才躲过那场危机啊!你想想,以他之能,如果是跟着我,现在最少也是一个中将军长,甚至,上将也不是做不得,何至于到现在也不过是个率领着几千人的小小少将旅长呢!”
  “委座说的是!”刘浪自然是低眉顺眼毕恭毕敬的连连称是。
  刘浪知道,这才是借题发挥,真正的戏肉还没来呢!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后面就没他刘浪什么事了。
  不过,这位可万万想不到,他现在拿来敲打刘浪的反面例子在日后的成就,可是远超过那些跟着他混的高材生们。无论他们如何挂着上将之衔,却只能偏居一隅有名无实罢了。但那一位,却是扎扎实实的共和国大将军衔,比跟着他走的黄埔精英们却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
  “此次晋东之战,你和129师配合作战良久,对于他们,你是如何看的啊!”光头大佬拿起小几上的茶杯,用杯盖刮去茶沫,貌似不经意的问道。
  这,算是又一波试探吧!
  刘团座,心好累!
第1333章
见大佬(3)
  “第十八集团军刘师长是我们四川人,早年在军中就有川军赵子龙之称,是刘浪自小就敬仰的前辈,晋东一战中指挥若定思路清晰不负盛名;第386旅的陈旅长,更是人品出众、能力超群,七亘村一战如果不是他鼎力相助,不惜血本的将整个386旅甚至包括他身边的警卫连全部兵力都投入,那一战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刘浪不光是对两位红色将领大加褒奖,见光头大佬神色淡然,干脆说上大实话:“其将领军事素质出众,下面的官兵也敢打敢拼,旧关防御战,386旅771团硬顶着日寇105榴弹炮的轰击而固守阵地,一个排没了就再换一个排上,刘浪对其作战意志之坚韧甚为钦佩。”
  “哦?第十八集团军就这么厉害吗?”光头大佬不置可否的又问了一句。
  “若有不足,主要在其中下级军官处,他们太喜欢身先士卒了,固然可以提升麾下士兵勇气,但己身一旦伤亡,官兵群龙无首伤亡更大。而且,他们的装备很糟糕,如此大战,每名士兵上战场之前竟然只有三十发子弹和两枚手榴弹,极度缺乏重武器。这是山地防御战,可能还稍好,但若是在平原上和装备精良的日寇野战,他们就会吃大亏的。”刘浪点点头,很实诚的将自己对红色部队的认知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做为和红色部队打了十年交道的老对手,刘浪相信,这位大佬甚至比他还要更清楚红色部队的优劣。说假话,只会招致猜忌,而至于说真话会怎样,那刘浪可就无法预测了。
  光头大佬那双清澈的令人有些心悸的眼睛有些锐利的看向刘浪,半响,才微拧着眉头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道:“你这个小团长,倒是个爽快人,叫你说,你尽说些大实话。呵呵,第十八集团军和我将某人打了十年的交道,不管是他刘伯坚还是我那位学生,我对他们的能力怎么会不知道?麾下官兵作战意志坚韧,如果不坚韧,他们又怎能从江西一路跑到了陕北?不谈其他,光说这一点,何止你刘浪一人佩服,我国府上千战将中佩服的人也大有人在吧!而红党之中更是人才济济,像当年担任我国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毛先生,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主任,那都是人中龙凤一时俊杰啊!”
  继而脚步一停,眉头拧起道:“但是,他们从欧洲舶来的那个什么阶级论,却是荒谬至极,竟然说什么穷人都是好人,富人都是坏人,你说,这是什么道理?岂不闻:穷于心计,富长良心?”
  刘浪却是腰杆挺直,只是倾听这位对红党的评说,不发一言。实际上,这位大佬也没让他发言的意思,不过是借此来告诉他,红色党人那一套是错误的,只有跟着他走,才是正确的。
  刘浪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戏肉,如果他过不了这一关,今天的谈话才算是彻底走到了尽头。不用摔杯为号,这位大佬只用轻轻咳嗽一声,外面等候的王世和就会走进来用其他事结束这次谈话。虽然不至于罢官丢职,但整个川军或许都会受他牵连,最危险的地方一定会有川军的身影,而他独立团必定更是炮灰中的炮灰。
  这位大佬用人,最顾忌的莫过于政治路线是否正确,哪怕能力稍差一点儿都无所谓。看他现在的用人就知道,别看他那些遍布军中最得他信任的黄埔学生们现在还没有升为上将,大多都还是中将少将甚至不过是校官,但其实都占据中军中的实权位置,如果不听令,就算那些贵为一级上将二级上将的大佬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而且,做为中国当代政坛上的第一风云人物,他极其懂得避重就轻,就像方才那番言论,换成别人不太了解的一听,自然是对红党充满反感,尤其是那帮在当前中国占据了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们。
  可是,红党从诞生之初确立自己的理想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和那帮盘踞在中国上层社会数千年的精英们站在了对立面,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唐太祖李世民口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广大农民利益。注定,这是一场革命,一场在华夏历史上数千年以来都没有过的革命,让在底层社会呆了数千年一直被压榨的农民和底层百姓翻身做主人的革命。
  这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来自未来的刘浪很清楚,虽然没有达到绝对的民主,但共和国已经是华夏数千历史长河中所出现过的最先进的政权了。他让十四亿人吃饱了肚子,还首次没有了农业税,数亿农民不仅可以靠种田养活家人还有额外的农田补助,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变迁,没有一个朝代能达到这个高度。
  虽然,他也有腐败也有种种不足,但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在前行中慢慢改进的,光辉的彼岸从不是一蹴而就,刘浪相信,在更多年的未来,他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在下个世纪初启动。
  东方神龙,从刘浪离开的那一刻,已经睁开双眸,目光湛然的看向整个世界。东方神龙的腾飞,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阻挠而停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