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903


第154章
各方反应
  那边新兵招募也以接近尾声。
  陈运发以近乎残酷的考核,吓跑了大半跑来想当兵拿军饷的年轻人,不过,经过举80斤重石杠铃十次并能在一刻钟内狂奔三千尺(民国计量标准,一尺即现在一米)严苛考核留下来的386名年轻人还是让刘浪稍稍吃了一惊。
  难怪五年后的全面抗日战争中,四川省以一省之力,就出兵三十万人,壮丁更是高达三百余万,庞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兵源质量。
  拒绝了父母还想从护卫中再选二十人跟着他参军的提议,刘浪只带走了从小就跟着自己厮混的三川。
  道理很简单,刘浪想打造的,是一支保家卫国的精锐之军,而不是一支刘家军。那怕是有一天他刘浪不在了,这支军队依旧可以继续和日寇战斗,他们忠于的不应该是某个人,而是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这才是一支精锐之军应有的军魂。
  穿越时空而来的刘浪很明白,军魂,看似很虚无缥缈,但它真实存在。没有军魂的军队,往往会一触即溃,而拥有它的军队,你看到的往往是死战不退。
  王铭章和他的122师三千人血战藤县全军皆墨无人退,胡琏和他的11师死守石牌,整整三小时的刺刀肉搏战无人退,共和国刚成立就北上和美国大兵在冰天雪地里大战,只穿着单衣的第九兵团117团第六连全体官兵为不暴露目标在长津湖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下一动不动全体被冻成冰雕,无人退。
  退则生,不退则死,如此简单的选择,他们却选择了后者,因为军人的荣誉,因为军人的守护,这就是军魂,军人的魂。
  告别了父母,带着新兵和技术工人以及还没完全酒醒的日耳曼天才博士,刘浪用了足足一周,才回到了广元,此时已经距离刘浪离开已经足足过了半月之久。
  刘文辉比刘浪想象中还要果决,在和刘浪谈完的第二天,就通电全省,将广元从治安到行政,所有权利皆交付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独立团。
  此举不仅在四川省内引起轩然大波,就是安坐南京的光头校长在听到刘文辉此举之后,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
  南京政府早就对天府之国觊觎已久,只是别看四川省内八大军阀打过来斗过去跟有杀父之仇一般,但若是南京政府一旦表现出进军四川将天府之国彻底纳入掌控中的打算,那帮家伙们瞬间变纠合在一起成了袍哥兄弟联合对抗中央,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川军虽然装备低劣,但天然险峻易守不易攻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南京政府就像一只面对刺猬的猎狗,只能龇牙咧嘴徒呼奈何。
  刘浪的独立团能之所以能进川省的川北门户驻防那是因为独立团主官刘浪的特殊家庭背景,如果刘浪不是刘家人,光头校长敢肯定,别说一千五百人马,就是一个连百把号人都能让四川那帮袍哥大哥们炸毛了。
  不过,让光头校长感觉欣慰的是,他好歹在四川驻扎了一只军队,减少了些许尴尬。那怕仅仅只是驻防,那怕那一千多号人,在几十万川军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就像一只小蚂蚁,随时都可以被吞个干净。
  可现在,四川最大的军阀之一刘文辉,竟然极为大方的将整个川北的门户,都交给了独立团,他这是想干什么?
  没人会认为刘浪会改旗易帜带着部队加入川军,那只能是自寻死路,别说川军保不住他,就算能保,估计也没人想保。有些东西注定只能放在桌面以下,要真是放到了台面上,可就彻底撕破面皮了,这就是所谓的政治。
  肮脏,丑恶,却时时刻刻存在。
  光头校长那边还在摸脑袋,四川省内的反对声浪却在另一位大佬刘湘的通电认可下消弭于无形。
  刘浪身为刘湘堂侄和刘文辉侄孙身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刘家的两位大佬都认可,其余实力远逊的大佬们那还会说什么,反正给的又不是他们的地盘?只要不动自己火锅里的肥肉,自然是随你折腾。一两千的独立团也没被任何人放在眼里。
  大佬们的诸多心思对于刘浪来说并不重要,但广元城的地头蛇们的热情却是水涨船高,如果说以前多是虚意奉承,现在却几乎是跪舔了。
  主政广元一切事务换成个文官可能只是空谈,但掌握着一千精锐军队的刘浪在得了这个名分之后却是可以实实在在主宰广元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县长在内。
  城防警备司令詹成芳则是暗自庆幸自己留了个心眼,没有把刘浪透露的那个夸张主意向上峰汇报,否则,刘浪归来之日,就是他走人之时。主政广元的刘浪别说建个要塞,就是建个皇宫,只要他有钱,没人会说三道四,那怕是中央政府。
  这是民众的悲哀,却给刘浪营造了不少便利。
  不过,这则消息的到来,却让刘浪基地的建设大大加快了速度,在刘浪归来之时,在高达上万的民工的努力下,仅用半月之功,独立团临时驻地就已经基本完工了。虽然距离刘浪规划的那个军事要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不过,幕天席地十几天的士兵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营房。
  按照刘浪的要求,一间宿舍可住一个战斗班包括上士班长在内的十二名士兵。并且采用了高低床,完全摈弃了以前惯用的大通铺。
  一帮大男人挤在一张大床上睡固然能增加兄弟情谊,但那股子经久不散的臭脚丫子味儿也近在咫尺,几乎是每个新兵的噩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也是刘浪对独立团所有官兵们最基本的要求。
  广元地区的招收新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月能拿十五块现大洋军饷在城市里都能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更别提在广元这样的山区了,经过同样严苛的选拔,竟然还留下了798人。
  潼关的苟家也如约送来了500陕西新兵,合计接近一千七百人的新兵让独立团的高层们面临着幸福的苦恼。
  整个编制才1500人的独立团,如何吞得下如此之多的新兵?那怕把七百多名伤残老兵的名额都让出来。
  刘浪却是微微一笑,一千七百人算什么?纸面上兵力只有200万人的共和国,能在一周之内组织起超过一千万的正规军。
第155章
新兵营计划
  很快,刘浪拿出的一套人员编制计划,就让俞献诚等人感受到了什么叫胖子套路深,前面都白混。
  近1700名新兵,加上原来的506名官兵,总共2200余人,自然不是只有1500编制的独立团能吃得下的。独立团正式编制吃不下,并不代表刘浪就会放弃近700人的兵源。
  刘浪制定的计划很简单,所有新兵全部参与三个月的新兵营训练,每十名新兵训练期间的一切表现都会由一名上士班长负责跟踪记录并根据刘浪制定的训练计划标准打出评分,最后在集中考核打分,平时训练成绩和最终考核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再根据总成绩排出名次。一千名以内的正式进入独立团,一千名到一千五百名之内的将会被编入补充营,最后的二百名则成为辎重连壮丁,不被纳入军人编制。
  排名前200名以内的新兵将会额外多发三个月军饷以资奖励,200名到600名的多发二个月,600至1000的多发一个月,1000名以外的不奖不惩。
  而且,这还不算完。新兵训练营结束之后的三个月,还会有一次全团大比武,这一次的范围可不仅仅只限于新兵,是包括老兵以及成为壮丁的淘汰兵在内所有的人都要参与。依旧会排出名次,不管新兵老兵还是壮丁,依旧是老规矩,1500名以外的去补充营,2000名以外的去当壮丁。
  当然,身份不同,待遇不同。
  独立团正式士兵的待遇能达到15大洋每月,每日伙食有二两猪肉一斤大米和两个鸡蛋。补充营预备士兵待遇为12大洋每月,每日伙食有二两猪肉一斤大米没有鸡蛋。壮丁则每月只有8元大洋,每日伙食一两猪肉八两大米。
  其实,刘浪现在手头上的经费足够充裕,足以给所有士兵更优厚的待遇,但刘浪更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没有压力,待遇再好,也只会养出一帮老爷兵出来。他利用这样的待遇差别,就是告诉每个人,只要玩命的训练,就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否则,你就得屈居人下。
  付出多大的努力,就有多大的收获,这个定律,适应所有的人类活动。
  刘浪罗列出来的计划极为详细,不仅有多达十几种的各类训练名目,从最基本的军姿到实弹射击再到拼刺刀构筑野外工事单兵掩体这种军事项目,最后甚至还有平时言行举止,就连各项目考核评分标准都罗列在列。
  看着眼前长达十几页的军事训练计划及评测标准,独立团的几个临时高层们集体失语。他们之中有上过正规军校的,有在军队混迹超过十年的,亦有当兵三年就因为太过优秀就从士兵变成一连主官的,但扪心自问,这份既能精准把握人心又体现出对各项军事技能都极为熟悉的详细计划,他们是都万万做不出的。
  尤其是这份计划里刘浪表现出来与众不同的气概,更是让人钦佩。
  撇开军事技能方面不谈,刘浪提出的这个补充营和辎重连壮丁概念着实让人心生敬意。这两个名词其实并不新鲜,几乎每个部队都有这个编制,只不过除去壮丁,补充营士兵都属于正式编制,不像刘浪规划的那样全是额外编制,全由自己筹措军饷。
  这一正式和额外的差别,可是天差地远。在其他部队,说是补充营,其实大多缺额,临到战时,再把壮丁拉入充数即可。可这缺额,也是要有军饷的,多发的军饷去哪里了,自然是流向了主官的荷包。
  换句话说,如今的军队,别看个个号称满编多少人,其实真正能打仗的士兵,能有满编的百分之七十已经算是不错,有些部队,甚至只有百分之五十。
  哪像刘浪这样,实额满编不说,额外还要自己掏腰包再多养七百人。换句话说,别人当官是疯狂的赚钱,刘浪个官却是傻乎乎的往里面贴钱。
  不过,没人觉得刘浪傻,俞献诚和梁文忠等人再次觉得他们的选择没有错,只有这样的长官,才会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不仅仅只是严苛到极点的训练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训练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不考虑自己利益的长官,这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说刘浪的那份分为三个等级的考核把握人心,俞献诚相信,这份考核标准一出炉,那帮还是老百姓的新兵们不玩命的训练几乎已经不可能。
  相差一倍有余的军饷能让那帮现在还是朴实的农家汉子们红了眼。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份新兵训练考核计划一经公布,就让已经自动分为崇州、广元、潼关三个团体的新兵们纷纷摩拳擦掌嗷嗷叫着都发誓要闯入一千名之内。没有人想成为预备士兵少拿好几块大洋,更没人想当壮丁,而且还是和辎重连的骡马为伍,那都已经不仅仅是钱的事了。
  独立团所招新兵之所以要选择三个地方,这还是俞献诚和梁文忠的主意。这个时期交通不畅,地域色彩十分浓厚,像十九路军大多数官兵都来自粤省,自然,俞献诚和梁文忠这种外来户或多或少的会受到排挤。以他们为首的这二十几个尉官之所以来独立团,或多或少都和这种似有还无的排挤有关。而且,这种本乡人排挤外乡人的恶劣现象,就算是蔡廷锴,也无法解决。
  所以,当刘浪决定要在陕西招兵,俞献诚和梁文忠就找到刘浪,希望降低在驻地招兵的比例,尽量不要出现两地士兵互斗事件。所以刘浪干脆将兵源分为三地,再加上原有的500名老兵,这么一糅和,人员结构就差不了太多,绝不会出现那地方人多,那地方的士兵就抱团欺负别人的现象。
  只有不内斗,才能团结一致对外,刘浪一开始就将这种地方主义抱团将会产生的不利因素给消灭了。
  “团座,那七百名伤残老兵怎么安排?”梁文忠谨慎的问道。
  由不得梁文忠不谨慎,那些伤残老兵基本不可能再上战场,独立团已经要额外多养700人,再来700人,想想那即将额外多花销的钱,已经负责后勤的梁文忠脑袋都有点儿要炸。可让他说不管那七百战友,梁文忠是无论如何张不开嘴,这个难题只能丢给刘浪了。
  “老兵们当然得安排,这是我的计划。”刘浪又拿出一张纸。
  看完刘浪的计划,俞献诚和梁文忠又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这位团座真是太敢想了。如果照他这样实施,别看独立团只有区区1500人编制,如果真打起仗来,独立团随时可以拉出一支超过万人的大军。
  只要有足够的装备。
第156章
老兵计划
  原来,刘浪把伤残老兵们也分为三类。
  一类为轻度丧失劳动能力者,下肢健全能正常行走,生活也完全能自理,这类老兵将被留在基地,按照原有职级享受正常士兵待遇,并由他们担任新兵营各类军事项目正副教官。
  为什么不选派身体健全的老兵担任教官,刘浪的理由也很简单,唯有在生死边缘游走过得军人,才更懂得生命的可贵,他们虽然已经因为身体的残缺无法再抗起枪上战场,但他们更懂得告诉新兵们,怎样在生死的一瞬间尽最大的努力保存自己。在这一点上,那些身体正常的老兵们反而要逊色于他们。
  还有一类为下肢残缺甚至上肢也残缺的重度残疾兵士,这样的老兵虽然不多,但也有十几个,刘浪同样将他们留在了基地。但也不是白养着,他们会担任各种器械、装备、后勤物资仓库的保管监督员,他们存在的作用就是监督,只需要有一颗还算清明的头脑即可。所拥有的待遇与担任教官的老兵一样。
  而位于这二者之间的老兵,则被刘浪以两至三人一组分往广元各个行政自然村,成为广元正式居民,由独立团出面,在当地购买土地予以分配。于此同时,刘浪以广元地区防匪需要为名签署命令,各村需出壮丁三十人组成村护卫队,于农闲时组织各类军事训练,并发放一定枪械装备和补贴。
  这些分布于各村寨的老兵们,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村护卫队的首领和教官。因为刘浪的计划中很明确,这些训练时所用的枪械和发放的训练津贴全会由这些老兵们掌握,手里有枪又有钱,后面还有刘浪这个独立团老大撑腰,就算是原本的村霸和在村里说一不二的族长们也得暂避其锋。
  换而言之,刘浪这四百余人的伤残老兵一放出去,就掌握了广元境内大大小小两百个村落,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以每村三十人护卫队的数额计算,经过半正规军事化训练的民兵,随时可以组成一支超过6000人的正规军。在这个时代,训练不过一周射击不超过五发子弹的农民都可以上战场,更何况刘浪规划中那些每年都至少会有四个月军事训练的村护卫队了。
  而且这外放出去的四百多老兵也不是白干活,他们除了能分配土地以外,每月还能领取到五块现大洋的特殊津贴。
  如果说先前的新兵训练计划已经让俞献诚等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的话,这份伤残老兵安置计划更是完美无缺。不仅每个伤残老兵都有不亚于他人的收入,而且还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保证正常生活的同时还保持了曾经做为战士的尊严。
  同时,刘浪还以此来证明自己给士兵们的承诺绝不是空谈,每位伤重士兵,他都不会抛弃,不仅享受应有的伤残士兵津贴,独立团本部基地也会安排相应工作获得报酬。看着刘浪规划中提到的军工厂、炼钢厂、制衣厂以及未来几年都会建设的军事基地,没人怀疑刘浪今后安排不了那么多人。
  更可怕的是,经这样一弄,刘浪更是切切实实的获得了广元这个川北门户的控制权,广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开他的视线,更获得了六千多人的预备兵源,就算独立团一千多人打光,只要骨架还在,他能以更快的速度拉起四个独立团,还是能立刻投入战斗的那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