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903

  而事后据日军内部调查,残存的第36步兵联队日军在经过连续的失败之后,早已失去了对胜利的信心,他们只想活着,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第1439章
哥几个是要跑路的
  其实,这都不足以让山际喜一的脸色灰败的如同死人脸,在看到前方的那个哨卡在炮火中化成灰烬之后,他迅速向师团部做了汇报,并迅速将哨卡所有兵力调离阵地向前线靠拢,并在距离哨卡700米左右的野地里挖掘单兵掩体,试图对中国人车队的狂突猛进进行拖延。
  从战术上讲,他并没有什么失误。中国人气势汹汹而来,在其拥有重火力自己无法力敌的情况下,他重新选择阵地,拖住敌人等待主力抵达并对其进行围歼,指挥一个步兵中队的能力绝对是有的。
  根据他对这帮“丧心病狂”的老对手的了解,他们这是想恶狠狠地在大军身后捅上一刀,替他们前线的主力部队减压,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从四行仓库之战他们的表现看,这样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
  第9师团指挥部因为师团长吉住良辅正好在前线视察,只有大佐参谋长中川广留守。
  中川广此人志大才疏,本身来部队就是混资历,加上吉住良辅本身就强势,一直以来这位参谋长也没真正的起过什么参谋的作用,好不容易抓住中国人一支小部队,尤其还有可能是四行仓库之战后没有歼灭的中国人的残军,那他怎么可能不想打上一场漂亮的歼灭仗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呢?
  不仅当机立断同意了山际喜一大尉后撤牵制的请求,甚至还调了师团直属战车大队的两辆94式坦克和一个步兵中队乘坐着辎重联队的一个辎重小队十五辆卡车前来助阵,在他看来,有了这样的力量加上第36步兵联队的那帮残兵败将前后夹击,中国人插翅难飞。
  哪怕第36步兵联队的那些家伙们是猪呢?
  从逻辑上看,这位大佐阁下和陆军大尉想的都是对的,如果真的是野战状态下,有了师团级重炮支持的300余日军步兵,真的是能将雷雄的一连彻底绞杀在旷野中。
  可关键是,他们都想错了。
  中国人的车队并不是要飞蛾扑火般地去往沪西前线,而是在通过山际喜一大尉原有的哨卡阵地200米后,就转道向南,直奔松江方向。
  500米外眼睁睁看着中国人车队转向的山际喜一差点儿没喷出一口老血。松江方向是中国军队的后方,那帮可恶的中国人这是想在两军对垒的阵地左侧画出一道弧线,完美的绕过两军,逃之夭夭来着。
  整了半天,不是要飞蛾扑火般的尽显英勇,是要夹着尾巴跑路啊!山际喜一那一刻真是欲哭无泪,如果中国人就这么连续击垮两个哨卡又骗过三个哨卡还吓跑他这一个,然后再拍拍屁股就溜了,那他所谓的转移阵地进行牵制可就把他推进了火坑,换一种说法那就是畏战不前,那是要掉脑袋的。
  师团长阁下可能砍不了佐官的脑袋,但他这个新晋的小小陆军大尉的脑袋,那还不是信手剁来?
  这倒还不是最悲催的,他转移阵地的命令好歹还是经过师团参谋长授权过的,怎么说还有一线生机。可收到前方战报的中川广大佐竟然命令他戴罪立功率领着所有能聚集的第36步兵联队会合着增援而来的那个步兵中队坐着辎重联队的卡车对正在跑路的中国人进行追击。
  那,不是要了命吗?
  逃跑的中国人兵力不多,他不害怕,但中国人可是在沪西囤积了数十万大军,自己的侧翼出现异动,随便派出个步兵团,都能把他们这三百多号人包饺子啊!还是连皮带馅全吃掉的那种。
  透过四行仓库之战,山际喜一大尉已经对曾经引以为傲的94式战车失去了信心,那个薄皮大馅的家伙在人家的机关炮面前,简直就是盘菜啊!
  “八嘎!据侦察,中国人在天马山一带并没有部署任何守军,你部完全可以将中国人追上,随队的有炮兵联队观测手,师团炮兵联队会随时对你部进行火力支援,你们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敌军并撤回阵地,否则,死了死了的。”中川广大佐的吼声在电话里震耳欲聋。
  中川广当然很愤怒,让一支中国人的小部队从号称“帝国双璧”的第9师团防区连过六道哨卡而过不说,而且还是因为他的命令,让对手不费一枪一弹就通过了最后防线,这要传出去,那个小小的日军大尉固然要受到惩罚,但他这个大佐参谋长恐怕也会遭到所有同僚的耻笑。
  不惜一切代价,他也要歼灭这支小部队,哪怕是让麾下离开本阵,深入两军对垒的左侧空白区域。还好,他还有些理智,明白自己在看着对方的同时,对面两公里外的中国人也在死死的盯着他们,大规模的部队调动或许会引起新一轮的交火,那对于正在调兵遣将补充弹药物资积蓄力量于明日开战的前线主力没有好处。
  故此,只派出了足够歼灭对手力量的一个步兵中队以及第36步兵联队的那群猪。至于说炮兵联队的炮火支援,那也是到万不得已才会进行炮击,对面犹如惊弓之鸟的数十万中国军队在淞沪派遣军司令部的大战略没完成之前可不能被吓跑了。
  做为师团参谋长一级的军官,中川广虽然不知道大本营和派遣军司令部的战略,但从吉住良辅的只言片语中,他多少还是分析出就在这一两天,帝国派遣军将会有大动作,他可不能却触这个霉头。
  而这样,已经是他在保证不触动几十万中国大军敏感的神经之下所能做出的最大兵力调动了。
  的确如此,在突破第5个哨卡动用山炮轰击之后,淞沪前线位于阵地之前的观测手们纷纷看到了数公里外日军阵地后黑夜中腾起的火球和沉闷的爆炸声,这种反常在第一时间甚至被上报到第三战区司令部。
  到凌晨4时因为巨大的压力都没怎么睡着觉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上将第一时间找来几名同僚对此异常进行分析,最后只能得出悲剧的结论,那是闸北地区没来得及撤走的残兵最后的反击,炮声属于日式四一式山炮,想来,为数不多的残兵已经在日寇的炮火中灰飞烟灭了。
  和中川广想的差不多,此时中方在沪西前线数十万大军正在撤于不撤中左右摇摆,若不是中国领袖在一周前特地飞到前线对前线将领进行抚慰,恐怕大军早已后撤,现在之所以还在沪西强撑着和十几万日军主力对峙,那完全是还在等待最高统帅部撤退的命令。
  撤退命令一旦下达,数十万大军恐怕就是战意全无,一泻千里。
  倒不是说这近三个月来残酷的淞沪大战把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拖垮了,而是只要是粗通军事的人都知道,上海江苏这片江南平原实在是不适合打阻击,他们的身后还有四条已经建好的国防线,在那些地方层层设防,要远比在这种一挖就出水的江南平原的野战战壕里有用。
  可惜,光头领袖对于军事的考虑大多是出于政治层面,他的军事才华,去指挥一个步兵营恐怕都有些困难。他的目光,从未停留在江南一览无遗的旷野上,而是在上万公里的海外,所谓的国联大会上。
  弱小的中国,注定会被抛弃。被抛弃的不是中国本身,而是弱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定律适合所有大自然的生物,人类,也不会例外。
  小白兔,就算傍上狮子的大腿,最后也不过是一盘红烧兔子的结局。
  山际喜一大尉灰败着脸,带着自己麾下不足70名士兵,坐上卡车,在两辆94坦克的引领下,朝着中国人车队逃跑的方向追击。
  那是一条极为简易的公路,没人可以跑得快,哪怕是专注于逃命。
  陆军大尉应该庆幸,如果不是他决定为了节约时间没有等待后面几个哨卡的第36步兵联队前来汇合,第36步兵联队或许会成为淞沪前线第一支成建制被中国人干掉的步兵联队。
  他这个决定,好歹为第36步兵联队保存了最后的200名官兵,哪怕他们在淞沪大战结束后就被视作帝国之耻,全体赶上了回日本本岛的船。
  毕竟,他们还活着不是?而善战的,都已经死去。
  你追我逃一个小时后,中国人十辆卡车组成的车队进入了中川广在痛骂中所提到过的天马山区域。
  天马山,位于松江西南11公里,古称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天马山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今称天马山。
  山有两峰,皆为亚热带阔叶林,山林茂密,其最高峰海拔高为98米,简易公路正从两峰之间的峡谷地带穿过,如果有人在此打伏击的话,绝对是块好地方。
  此时天色已经显出鱼肚白,眼睁睁看着700米外的中国人车队一头钻进天马山的山际喜一感觉蛋蛋都是疼的。
  他真的很想调头就走。中川广大佐所说的此地并无中国的驻军,他感觉很不靠谱,万一有呢?
  但他,军令难违。
  哪怕是带着三百号人一头钻进地狱,而那里,也是他们追击的终点,只要在哪里还没有堵住中国人,他就可以回去了。
  总得,试一试吧!
  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山际喜一带着追兵毅然的冲进天马山。
第1440章
最坏的结果
  从凌晨1时开始走出地道,连续作战超过3次,歼灭日军近一个步兵中队,在日军地盘上狂奔超过13公里的陈运发等人已经将自己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他们突进再突进,不仅人员无损,除了三人在第一个哨卡处受了轻伤外竟无一人掉队,但这还不是最奇迹的,他们还携带着从四行仓库搬出来的所有重装备,甚至还带了缴获的四门日式山炮,从日军阵地后方一直到远离日军阵地最少五公里的天马山地带,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如果他们进入旷野,就舍弃所有装备轻装离开公路向中国主力阵地附近靠拢,山际喜一所率领的300号人马就算实力再强,也只能徒呼奈何。在黑暗中,几十号人一离开公路,那就像是沙子撒进了沙漠,水珠进入了大海一样。
  更何况,山际喜一和下达追击命令的中川广所依仗的,并不是两辆轻型坦克和300步兵的实力,追兵的作用,是将不想抛弃重装备的敌人拖住,然后,利用早已严阵以待的联队重炮将之歼灭。第9师团炮兵联队的12门105重炮的射程可是高达10公里。
  中川广给山际喜一的追击的极限距离就是在天马山地区,一旦出了天马山,山际喜一只能率队返回。当然了,无功而返之后迎接他的肯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这一点,山际喜一很明白。
  所以,哪怕面前是地狱,山际喜一也得追进去。
  此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半。
  其实,这个夜晚,不仅是陈运发、雷雄和北岛刚雄、山际喜一这样的小人物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中国第三战区司令官顾上将、日军淞沪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乃至双方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有很多,都整夜未眠。或者,在这个时间段猛然惊醒,并站到了军事会议桌前。
  中日双方的电文陡然变得密集起来,随着杭州湾金山卫黑压压一片运输舰聚集,大小登陆艇运送着犹如蚂蚁一般的日军利用潮汐向金山卫滩涂扑来,金山卫守军的大炮第一时间发出怒吼。
  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了。
  中方,最不想发生的结果,发生了。
  从金山卫第一声炮响开始,第三战区司令部的电话和电报声就再未停过,脚步匆匆走进司令部的将军们脸上皆挂着寒霜。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不光是意味着淞沪会战的彻底失利,来自侧后方日军的兵锋虽还未露出狰狞,但已经让他们感觉到森然寒意。日军,这是想前后夹击,将沪西前线的数十万国军将士包饺子,真是好大的胃口。
  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拥有足够的制空权和火力支援下,当日军的兵力再度膨胀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
  撤退,在日军还未完全将兵力投放于金山卫之前,如果说,在得到这条消息之前,战区司令部的将领们还只是私下交流的话,现在,却已经是堂而皇之地诉之于口了。光头大佬先前亲上前线打气鼓励的言语犹在耳畔,但和残酷的现实比起来,那些镜花水月还是先放在一边的好。
  位于南京的最高统帅部内也是一片灯火通明,自从收到来自于第三战全转自金山卫的电报,几个军队大佬就已经站在地图前呆立半天了。相对于前线将领们的慌乱,他们其实也没有他们脸上表现的那般平静。
  前线数十万官兵如果被日军包围那是有性命之忧,但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痛彻心扉,哪里,皆是他们各自麾下的嫡系,如果一仗尽皆覆灭的话,他们都快变成孤家寡人了。
  包括脸色严峻正走向会议室的光头大佬,他麾下最嫡系的中央军精锐,从教导总队到御林军三个师再到十几个整编师,如果说投入嫡系最多的,可不是那帮军阀,而正是他这个一国领袖,那可是他花费了足足五年时间和耗费重金打造出来的中国最强之军。如果一战而灭的话,饶是他性格深沉,此时也不由眉头紧锁。
  反观日军淞沪派遣军司令部内,虽然同样是电文频传,作战参谋们不停将金山卫的进展进行汇报,但一众将领们脸上却是喜色更多。他们战前的战术欺骗终归是有了效果,中国守军虽然有了警惕,将一个步兵师重新调防回到金山卫,但总比登陆部队遇到一个军甚至是一个集团军要强得多。
  在金山卫登陆,其实也是日军大本营的一个冒险,金山卫宽阔的滩涂就如中国那名唐上将想象的一样,本不适合大规模登陆战,水深不够的海岸大型船舶根本无法接近海岸。如果不能快速的投放兵力并在滩涂上构筑对守军造成压力的阵地,极有可能将一场规模宏大的登陆战打成自杀战。拥有工事的守军能轻易的用机枪将在滩涂上迈着沉重步伐行走的日军射杀。
  但,从中国守军部署的兵力来看,一个步兵师,尚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能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登陆战必定成功。
  对于这些日军高级将领们,尤其是松井石根大将来说,伤亡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山卫登陆战战略的成功。相对于一战将中国最精锐的数十万大军覆灭,再大的伤亡都可以接受,那几乎意味着和中国这个衰弱巨人的国战的胜利。
  曾经的时空中,他们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成功了,虽然绝大多数国军因为松江的三天血战逃脱了淞沪这个血肉磨坊,但在南京,在某些中方高层将领的愚蠢指挥下,幸存的中国精锐再次耗干了最后一滴血。可是,精锐没了,中国就会亡吗?日本人了解过华夏的历史,知道华夏曾经两次被异族统治过,皆是精锐覆亡,敌军长驱直入攻下首都王朝覆灭,但他们却没看到背后数十年时间里各地层出不穷的反抗。而且,此时的中国,早已不是封建时代的中国,位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正在觉醒,远不是数百年前所能比拟的。
  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基数的农业大国的农民如果开始抵抗,他们所起的作用,将远大于那些精锐。高估了自己实力的日本人在中国这个可怕的泥沼里被一点点耗干精血不说,还傻不呼呼的去捅了美国牛仔毫不设防的菊花,最终,被闷头大发战争财的美国牛仔狠狠地用他们无法仰望的战舰和飞机大炮打了个满头包。
  他们把淞沪会战这种战术级的作战计划看成是战略,本身就是个大错误,因为,他们的目光,或许是因为身高的缘故,从来就没有看得更远。
  但无论怎么说,他们现在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他们双管齐下的作战计划貌似马上就要成功了。
  大人物们,因为战局的最新变化在这个夜晚彻夜难眠,在会议桌前主导着各种小人物们的命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