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903

  第43军全军覆灭不过万余人送命,但松江若失,则数十万淞沪大军极难有人逃得脱包围圈。数十万中华最精锐之师若丧,那在短时间内中国将很难再组织如此多的兵力阻挡日寇南下。
  到那个时候,就算他带着剩余的将士回到家乡,又能怎样?家乡已经被日寇铁蹄践踏,家已经不在,等待儿子丈夫父亲的亲人们又会身在何方?
  咬着牙、红着眼,将手枪拍在指挥部石桌上的湘军将领命令前线:继续阻敌至深夜12时,敢退者,杀!言退者,杀!作战不力,丢失阵地者,杀!
  “三杀令”令中国军人在不可能的逆境中一次又一次顽强的守住阵地,他们用战友之身垒成堡垒,他们用自己当成可以移动的炸药包,浑身绑满了手榴弹,躲藏在泥地里,当日军辛辛苦苦从大船上运下的坦克车蹒跚着开至战场前沿,那些“活着”的炸药包就会将坦克变成一坨冒着“热气”的废铁。
  从日军海军的掠过滩涂低空对中国阵地用机腹机枪猛烈扫射的舰载机往下俯瞰,那中国阵地前沿一堆堆黑乎乎冒着“热气”的废铁就犹如一坨坨……
  那是,一位返回航母的日军海军舰载机中尉向他的舰长亲口描述的,不过这一次,没有海军传统式的对陆军马鹿们的嘲笑,唯有一脸的慎重。
  中国人,很明显没有任何可击毁装甲的重武器,唯一有威胁的山炮也被在乡野中不断在天上巡逻的同僚们压制的极少向滩涂阵地发动攻击了。
  可是,摆在他视野里被击毁的装甲车,最少也有二十多辆。
  日本海军中尉只看到了结果,便感到了惊悚和慎重,但他并不知道,每一辆装甲车被击毁的背后,是超过十名甚至二十名中国军人的战殁。
  日军的步坦协作虽然很渣,但并不代表你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并将之送上天。首先得有人吸引装甲车的火力和随行日军步兵的注意,藏身于泥地里的士兵才有机会和装甲车同归于尽。
  日军不擅夜战,但并不是说不敢夜战,流血流痛了的日军同样打出了真火,不计血本打出的照明弹将中方阵地照成一片白地,战斗从黄昏一直延续到深夜。
  一直到湘军将领命令坚持到的凌晨,在趁着日军舔舐伤口的时候,中方守军收缩兵力,缓缓后撤,但留下的一个负责阻敌掩护主力撤退的步兵营,直到天亮,也未见有人归队。
  在二十多里外等候的湘军将领,一夜之间青丝变霜华。
  哪里来的什么主力?一个步兵师,守卫阵地一日夜后,两个半残步兵团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个团的兵力。主力,都丢在了金山卫。
  最后那个步兵营,虽无人能退回,但他们,又将日军生生挡在滩涂上半夜。据有躲在海边树林里的渔民们后来描述的,中方阵地的枪声,一直到清晨,日寇数十架战机和十几艘舰艇舰炮悉数出击,才彻底停了下来。
第1452章
第10军的作战计划
  中国之军第28军第62师,用不逊于曾经时空中的英勇,和他们曾经在天马山在凤凰山所做的那样,在金山卫好好给日寇上了一课。
  舰炮和飞机固然厉害,血肉之躯固然挡不住现代火器疯狂的硝烟,但坚硬至极致的精神意志却可以让人突破各种不可思议的可能。就如同在未来红色共和国的战士们用五指山一战告诉骄傲自大的美国牛仔们那样,当中国人硬起来的时候,能将山顶都炸矮十五厘米的漫天炮火,都算不得什么。
  日寇第十军终于还是占领了金山卫和他们计划中预演的那样登陆成功,松井石根这个老鬼子调兵南下包抄淞沪数十万国军后路的大战略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
  虽然114师团的中将师团长末松茂治在清晨战后清点伤亡后早已欲哭无泪。做为第十军战斗力最弱的部队,尤其又是做为第一波登陆部队,炮灰自然得有炮灰的觉悟,他在登陆作战之初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有心理准备不代表看到大大超出他心理预期伤亡数字的时候,这位日本陆军中将不想哭才是怪了。
  是的,早在登陆之前,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就通过活跃在金山卫一带的间谍已经侦知中国军方的兵力的调派,曾经调走的一个步兵师已经调回,滩涂之前中国人最少布置了宽达15里兵力最少达一个步兵师的阵地。然而,仗着自己拥有十几艘舰艇和海军方面承诺的两个大队舰载机的参战,末松茂治觉得,损失1000人左右的兵力,他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现在呢,却五倍于此,那还是在那帮海军孙子们已经倾尽全力的协助下。否则,他敢肯定,他第114师团就算在这里打上两天,也不一定能攻克中国简陋的阵地。
  中国人的抵抗,远比他想象中要强烈的多,第一次上中国战场的新组建的日军乙种师团长无疑在遭遇中国军队的第一战就被兜头来了一记闷棍,快被打蒙了。
  不光是他们的师团长,其实114师团所属官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日本本岛组建114师团之初,这帮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年轻人们所听到的都是帝国军队在中国本土一轮又一轮的胜利。比如帝国顺利占领中国东北,顺利占领中国华北,帝国正在南北两线作战同中国人进行决战,只要胜利,肥沃的土地和中国大地上的资源就都是他们的。
  可是,第一次战斗,就给他们血淋淋的上了一课。所谓的一场场帝国的胜利,原来,不过是建立在他们的尸骨之上的。
  没错,这一仗,他们是胜利了。他们实现了长官们的战术目标,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中国阵地上飞过来的炮弹和无处不在的子弹而踏足在异国的土地上。
  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胜利后的兴奋。唯有惊惧。
  一具具被泥水和血水糊满的同僚的尸体,因为来不及清洗,就在他们面前被装入装尸袋,再通过他们乘坐而来的登陆艇运到大船上去,真正实现了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到后来,他们甚至还知道,那些战死的同僚,因为运输舰返回本土时间太长,或者是说帝国压根儿没打算把战死者的尸体给运回去,毕竟,那会让舰艇负载过重而导致浪费宝贵的油料。之所以运回大船而没有选择就地焚烧,那是因为这里的滩涂太泥泞了,怕烧不干净。小小的骨灰匣子可以装骨灰,但绝对装不下烧不完的人体骨头。
  想着自己或许会在异国的土地上就这样成为被同僚架在枯枝烂木中烧烤的烂肉,这帮被当头来了一棒的日军们的那颗曾经无比火热的心那,早就掉到了匹眼里。
  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迫不得已,本来准备命令最先登陆的114师团乘胜追击作战的日军第十军指挥官柳川平助中将只得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并召开临时作战会议。
  位于金山卫滩涂十里地外的第十军临时司令部。
  “末松君,我最多只能给你两天的时间,在支那金山卫一带修整两天,你部就必须协同第六师团谷君由松江东进截住上海之西的支那淞沪溃兵的后路,实现我华中方面军大将司令官阁下包围支那主要兵力并歼灭之的战略。”柳川平助眯着眼,森冷的看向有些心不在焉的末松茂治。
  是的,在金山卫登陆作战成功后,日军随即将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进行合并,成立了华中方面军,而松井石根继续成为华中方面军的司令官。
  “嗨意!”虽然两人级别同级,但柳川平助是司令官,末松茂治就算被这位中将司令官用这种近乎斥责的命令,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忍着。谁让他的麾下不争气呢!一场登陆战打下来,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当然了,也包括他自己。
  “谷君……”柳川平助将目光投向第六师团长谷寿夫。
  这名在未来华夏闻名遐迩的著名屠夫虽然个头不高,但身体粗壮,撅着肚子,满脸的横肉上有着一双小小但极为阴冷的双眼。
  见柳川平助的目光投向自己,这位对于华夏人来说的著名屠夫脸上泛起一丝傲然,不待自己的司令官问完,径直大刺刺地回答道:“请司令官阁下放心,不需一日,松江必为我第六师团所克,绝不会出现今日之前之场景。”
  这话不仅骄傲,甚至还有些刺耳,尤其是对于末松茂治来说。
  但末松茂治除了脸上涌起怒色嘴唇翕动几下,却也对这位同级的同僚无可奈何。
  和中国军方一样,虽然同样都是中将,但中将和中将也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山西那位拥有中将军衔但只能当个弹药押运官的老李同志一样,他手下最多指挥一百多个人,那还是有任务的时候,没任务的时候,他就只能带着两个勤务兵到处晃荡。但有的陆军中将,麾下可是指挥着千军万马。
  第六师团做为常设师团,而且还是常设师团中的精锐师团,加上这一次,是第五次登陆中国作战,其师团长的地位可不是他这种刚刚组建的特设师团长所能比的。
  “哟西!那松江的支那军,就交给谷君你了。”柳川平助脸上泛出一丝笑意。
  谷寿夫虽然足够傲慢,但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他只要能短时间内攻克松江,那他昨日之前初步拟定的作战计划就还能继续实施,而不会因为末松茂治这个怂货而被迫改变。
  “如此,牛岛君的18师团,继续依照原计划向支那苏州嘉兴一带进军。”柳川平助继续命令道。
  “嗨意!”三名陆军中将齐齐领命。
  见自己的作战计划没有人反对,柳川平助脸上笑容满面,一扫先前登陆作战遇到颓势的愁容。
  是的,对于这名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来说,他很难不高兴。因为,他的这个作战计划,和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给他的作战计划相悖,但三名陆军中将属下却选择无视,相当于默然支持他。
  在此前日军参谋本部为第10军拟定的作战指导方针是,“须与海军协同在杭州北岸登陆,尽速前进到上海市西南地区,同上海派遣军一起消灭上海周围的敌人。”为达此目的,日军参谋本部要求三个师团的主力并列,突进黄浦江以西至上海市以西,与上海派遣军沪西部队对接。不难发现,日军参谋本部没有准备扩大上海战事。所以,这个计划是按部就班的,以上海市区为目的地,以“协助上海遣军完成任务”为作战目标。
  然而,柳川平助制定的作战计划不但违背了日军参谋本部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且僭越了适用范围。第10军将作战方针改为“在金山卫城东西两面地区登陆,迅速进入松江附近。尔后尽可能远离淀山湖东面地区,向苏州河北面地区前进,策应上海派遣军主力,消灭敌军主力”。
  柳川平助的这个计划和日军参谋本部起草的《第十军作战要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登陆以及攻占金山境内主要目标后,进攻方向截然不同。日军参谋本部的意图是第10军的主力向上海南面和西面前进,而柳川平助的计划则是进入上海以西的苏州河北面大规模地包围敌军主力。可以清楚地看出,柳川平助的作战计划目标不是完成上海派遣军的任务,而是实现四面包围,要在苏州以东的苏州河以北地区围歼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精锐的主力部队,从而在根本上“打掉中国抗日的意志和能力”。
  换而言之,柳川平助不满足于配合上海派遣军作战结束上海战事的战役目标,而是打算完成对中国精锐军队的战略大包围。
  柳川平助的胃口大的很,他需要利用这次和中国之战建立足够的功勋而登到更高的位置。
  也不要认为这位敢违背大本营参谋部命令的日军陆军中将会因此受到惩罚,日军真的是一支非常奇葩的军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矛盾体结合:一方面等级观念森严,下级对上级极为恭敬;但另一方面,“下克上”的行为却屡见不鲜。
  “九一八”是“下克上”,“卢沟桥”是“下克上”,这次擅自修改作战计划还是“下克上”。
  其实这种符合日本既定侵略国策的“下克上”是受到了高层的默许甚至纵容的,进攻成功了自然就是升官晋爵;失败了最多也就是当事人自杀谢罪,与日本政府和军方无关。这样一方面大大刺激了日军侵略野心的膨胀,另一方面也使“下克上”行为蔚然成风。
  曾经的时空中,柳川平助的“下克上”让他成功了,甚至还因此当上了国务大臣。但这一次呢?已经背水一战的松江城内的中国守军,或许会让他比末松茂治还要忧伤。
第1453章
不得不去的理由
  柳川平助的选择,正是曾经时空中第十军的选择。
  第六师团猛攻松江,克松江后向上海西南方前进,配合位于上海市区和沪西中国主力对峙的上海派遣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而第18师团则是在金山卫另一面登陆,扑向沪杭铁路的同时向苏州进军。
  虽然是有“下克上”之嫌,但不得不说,柳川平助这一招却是狠狠地打在中国军队的要害上。当时,位于上海的中国数十万大军主要位于沪西,就是未来的嘉定区、青浦区一带,他们所能撤退的方向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沪杭铁路向杭州撤退并通过广德撤向芜湖,哪里有国防线在等着他们,另一个则是绝大多数中国军队的选择,撤往昆山苏州方向,哪里有吴福线和锡澄线。
  第十军这么做,却是几乎将中国主力两个方向的撤退路线都给要堵死了,位于沪西的中国军队如何能不慌乱?近七十万大军那,江浙一带本是江南水乡,水道纵横阡陌,通往昆山的公路却只有一条。
  光是想想,就知道数十万人挤到一条公路上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除了军队还有难民。
  做为小蝴蝶,刘浪之所以明知九死一生,也要硬着头皮率领自己精心打造了数年之久的精锐赶赴松江这个必死之地,就是因为他知道,如果松江不能挡住日寇的兵锋,收到松江失守消息的数十万大军就会和曾经的时空中一样慌乱而再度形成溃退。
  淞沪,伤亡三十余万人,是整个华夏史上都极为少见的战役级别伤亡,其实,在淞沪前线血战三月,不过十余万,但就是这次大溃退,猛然将伤亡增加到三十万,有二十万人,是丢在这条溃退的路上,包括被已经失去斗志的士兵们抛弃的伤兵。
  而战报记录中,却很少有提及难民的存在。但刘浪知道,不仅有难民,还有很多。他记得很清楚,还是在做那个挂名军工厂总设计师的时候,他曾经代表厂里去慰问一个离休老干部,那是一个参加过淞沪会战后来加入红色的老兵,已经快100岁的高龄,但谈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时,依旧两眼发光。
  可唯有说到最后大撤退时,本早已干涸的眼窝里却溢满了泪光。那是刘浪这辈子都忘记不了的来自百岁老人的眼泪。老人度过了这个星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人类都没能度过的漫长时光,他经历过最惨烈的战斗,经历过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他本可以一切淡然,但提及八十年前那场战斗,他依旧泪流满腮。
  老人说,当战友在日军的炮火下死亡,他早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悲痛,战士死于战场,那是军人的归宿。但他,却永远不能忘记一件事,那是在大撤退的路上,撤往昆山的路上。
  “就那么一条公路,最少超过三十万军队和难民挤在这条路上,潮水般向前涌流。天刚亮,一架日军飞机飞到我们头上狂轰滥炸。离我不远的一个孕妇,身上背着一个孩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而且挑着一副担子,一头还装着一个孩子,非常吃力地向前奔逃着。
  一架飞机向她及周围的一堆人俯冲下来,我连忙喊她赶紧趴下,话音未落,一颗炸弹已在她身边爆炸,她和她的四个孩子都被炸死,她的腹部被炸开,腹腔里的胎儿还在不停地蠕动,血流满地。我拼命的帮她堵住伤口,想让她和她的孩子都活下来,可是,就只一分钟,她就断气了。
  她不是我的什么人,但我嚎啕大哭,就连我的战友死了,我都没哭那么伤心过。因为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和姐姐她们,她们,会不会也会像这个女人一样被日本鬼子轻易的杀死?从那时候起,我打仗就再也没怕过,每仗必奋勇向前,我太怕我的妈妈和姐姐她们也想这样被日本鬼子炸死了。可奇怪的是,我竟然活到了战后,还一直活到了现在。”
  百岁老兵的讲述很平静,但刘浪却能从他干涸眼窝中沁出的泪花读出他80年前的悲恸,甚至还有耻辱。
  女人和孩子,就在他的眼前被炸死,那是任何一个军人这辈子都忘不掉的耻辱。那是,他们拿起枪时誓言要保护的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