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903

  那也是刘浪笃定,人定胜天的理由之一。
  再强的武器,也得由人来掌握,只要人不怕死,这世上就没有什么武器能击败制造它们出来的人类。
  所以这一次,刘浪没有拿出什么战略战术去充当什么智者,因为,第43军拥有战胜日军的最重要特质,勇敢,就够了。
  感应到俞献诚望过来的目光,一脸淡然的陆军中将淡淡一笑,挑挑眉头:“怎么,俞上校,是不是后悔留下了?不要紧,小鬼子还有……”抬腕看了看表:“如果他们半天突破金山卫第62师的防御阵地的话,此地距离金山卫尚有50公里,你和贵属完全可以吃完晚饭再离去。”
  脸色无比认真,没有揶揄,有的,只是坚定。其实,他是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的两个副手,他意已决,不用再劝。
  这世上,从未有两全其美之法,既可以完成军令,又可以全身而退。若是战场抗令,不光是他活不了,整个川省都会被连累,一提到逃兵,所有人都会联想到川省。既然,必须要完成军令,又不能全身而退,那就和日本人拼了吧!不让老子好过,那老子也让你疼到骨髓。陆军中将的抉择,很川人。
  “嘿嘿,郭军长你说得太晚了,不光是我和弟兄们要留在这儿,我独立团和第23集团军警卫团的弟兄们也要来松江了。”俞献诚亦是脸色很淡然的回答道。“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第三战区那边就会通报郭军长您援军番号了。”
  “好!不亏是袍哥弟兄,那我老郭就等弟兄们过来,好好和小鬼子打一场。”陆军中将大喜。
  无论怎样,有援军总归是个好消息,而且还有可能是战力彪悍的独立团。另外两个将军有些严肃的脸上也都涌出欣喜。
  人嘛!毕竟都是不想死的。就算早已下了必死之心,想着事情或许还有转机,那自然是值得高兴的。早死一天和晚死一天的区别,可是不小的。
  “各位长官,你们这是要和小鬼子在城内打巷战吧!”大熊是老兵,自然也听出了这个意思,埋头在地下室的一个文件柜里刨了半天,拿出一卷图纸。“这是我江浙分公司这几年来捐给松江县城做的地下管网工程图纸,你们看有用不?”
  “什么?有地下管网?”几名将军顿时大喜。
  这类施工设计图纸比地图还管用,不说管网有没有用,就是看这图纸也能搞清楚松江县城最主要的是那几条街道以及街道口,然后他们可以根据街道给每个步兵团布设防区。至于说防区里面的工事和兵力部署,自然都是交给那些团长营长们自己去操心了。
  等到他们打开第一张图纸,图纸上横贯东西以及横贯南北的两个大道交错在一起呈现十字形的施工图直接把他们喜上眉梢。这份地下管网施工图纸的设计者很用心,将整个松江县城都用数据化的形式给呈现在施工图纸上。不用看地图,管网通过那条街道之下,经过那栋房屋,街道有什么路口,街道宽多少,一切记录得清清楚楚。
  但这还不是最牛叉的。等到打开管网施工图,看着上面什么直径,地下深度,钢筋混凝土厚度强度啥的直接把几位军人看傻了眼,打仗他们在行,但施工建筑的确不是他们的长项。
  不用问那几个“天残地缺”,看他们同样懵逼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喝酒吃肉摆龙门阵的时间不少,但读书写字肯定没有。
  还是陆军中将干脆,这个就不看图纸了,咱们直接去看看正好经过这栋大楼下方的地下管网不就得了。
  深入地下五米这个数据将军们总算懂了,一个集成着地下排水和路灯电线以及电话广播通信的地下管网被埋在地面下五米深的地方,要不是竖井上有钢筋做的爬梯,往下蹦绝对会断腿。
  等下到管网下方,包括俞献诚在内,所有的军人全都呆住了。原来,直径2米,是这么大的一个圆那!那不是一个成人可以高昂着头就可以奔跑的排水管,甚至,他们还可以背着长长的步枪,连腰都不用弯,就可以通过这里。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地下管网,将成连成营的兵力输送到管网可以抵达的任何地方。只要出口没有日本人。
  造这玩意儿的,绝对是土豪。
  “我们纪总经理说了,既然要做,就要造百年工程,下再大的雨,也不怕被淹。”也是第一次下到地下管网的大熊结结巴巴的解释道。
  ……
  这是担心黄浦江的水要灌进来了吗?纪总经理绝对是小时候被大雨淹过,还是差点儿被淹死的那种。
第1459章
城外之城
  粗大的地下管网以松江城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蜿蜒着向四个城门延伸,但地下管网又绝对不止只是主干道。
  设计者和施工者真的像黑大汉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以百年工程为模板来建设的,每隔三百米,地下管网设计的有一个出入口,都在背街小巷的弄堂里,从图纸上看,那就像是一颗树,以主干道为主干,背街小巷为枝叶,就这么延伸出去。
  从建成这的两年,松江城再也未经历过什么内涝,不管下多大的雨,粗壮的地下管网都会将水排到和黄浦江连同的护城河中去,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个极好的福利。只不过,此时的民众们是不太懂这种惠民工程和天空下大雨的关系的。
  事实上,直到未来,各地频发大雨而城市被浸入可怕的内涝中,民众们才会发现完善的地下管网对于整个城市的巨大作用。所有人,都为自己的短视而感到懊悔,包括那些城市的建设者们。但,那是共和国城镇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种阵痛,要知道,数千年以来,华夏一直都是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九十的居民都居住在农村。
  不过,让打着手电在地下管网中探索的将军们无比惊喜的,并不是这种超前的惠民工程,而是,这种几乎遍及城市的管网对于即将到来的巷战的作用。
  通过地下管网,守方不仅可以自由的进行兵力调动,想打就打想撤就撤,而对于敌人来说,本来以为逮到的是只兔子,却不料兔子能瞬间变成老虎那才是最痛苦的。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自己即将要攻击的那栋楼里会有多少的敌人。
  几名将军越看,心情越好。有了这地下管网和地面上层叠不穷的房屋,日本人要想占领这座城市,除非是将地面以及地下的43军官兵们全部给干掉,否则,他们将时刻会遭遇到子弹的袭击。
  如果说先前陆军中将准备用全军之力和日寇巷战也没有把握坚守三日夜的话,那现在,他有信心和鬼子在这里战斗一周以上。
  在意识到地下管网对于军事上巨大的作用后,陆军中将很果断,立刻通知两旅四团的主官带着各营各连主官下到各自防区里的地下管网里熟悉地下和地面各出口的情况,然后根据各自的需求对地面进行伪装。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迟早会发现地下管网这个秘密的。那么,保护地下管网以及出口的安全,也是各营各团要做的。至于说日本人会不会也下到地下管网里来,将军们根本不怕,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系统犹如蜘蛛网一般,没有图纸的日本人进来了那完全是自找死路。
  就在粗壮的地下管道里,一帮面露喜色的军官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重新调整松江城防务部署,原本全部在地面上的防御部队,将会有三分之二被留到了地下。那样,既可以不断的增兵对日军进行打击,还可以防止被日军炮击。
  是的,整个淞沪之战,带给中国军队巨大伤亡的,不是日本人悍不畏死冲锋的刺刀,也不是重机枪,而是远超中方火力的火炮,从75毫米山炮到105毫米榴弹炮再到更大口径的舰炮,将中方挖在江南水乡里并不算深的战壕犁了一遍又一遍。
  战事激烈时,每天都接近一个步兵师的伤亡几乎都是由于日寇的炮火造成的。将部队留在并不算牢固的民居里,其实各团主官心里也在打鼓,在日本人进城之前,他们的部队不知道要先承受多大的伤亡。有了地下管网,这个隐患就没有了。
  所有士兵,都可以先呆在地下,等到观察哨通知,再由各个出口抵达自己的战位,那除非日本人够绝,用炮火将自己的士兵一起埋葬在松江城,否则,就不用太担心日本人的火炮问题。
  陆军中将从一开始选择的,交战双方在城池里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巷战,本来就是克制敌人炮火最好的战术。
  将熟悉各自防区地下管网的工作交给属下们去做,陆军中将却是带着两名副手和两个旅长以及俞献诚等人继续循着管网的主干道向前查勘。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需要能有效的调集手头上的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陆军中将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地下管道还能带给他更多的惊喜。
  中山路不愧是十里长街,通过城门穿过护城河一直延伸出去,而主干道的两边全是民房,就像未来的城乡结合部一样,虽然房子要破一些但将整个城市的规模却是扩大了三分之二。而在中山路之下甚至从地底穿过了护城河的地下管网也顽强的向外延伸,直到距离城门外四里才算是结束。
  从管网终点的出口上到地面,已经是天色大明,从凌晨五时获得日军开始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了。但上达地面的两个中将和三个少将却是极为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貌似又返回到了城里。
  周围,除了一些房子之外,貌似又被一圈城墙包围着。
  “咦!怎么还有一座城?”陆军中将眉头微微一皱,难不成地下管网的主干是个环形的?
  “嘿嘿,郭军长,这不是松江城,但也算是松江城。”在这里生活超过两年的大熊笑着解释道。
  原来,这虽然不是松江的主城,但也属于松江城的一部分。确切的说,这座位于松江古城城西的小城叫仓城,明代松江大米进贡京城,漕运船队就从这里出发的。虽然近代以来,因为公路和铁路的出现,漕运这个词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建于400年前的这座小小的城却还一直保留着。
  而因为其四周城墙保留完好,周围又有水环绕,所以华商集团江浙分公司也将这里当成了自己公司货物的集散地,发往江浙沪所有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由此发出的。
  “这也是一座城?”穿过弄堂,带着人走到斑驳城墙下的陆军中将若有所思。“所有城墙都保存完好?”
  “没错,我和弟兄们负责我们江浙分公司所有安全保卫工作,仓城的城墙我们实地测量过,全长1000米左右,高6米,宽3米,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也保存完好,两面环水,既方便运输也方便安全保卫。整个仓城的原住居民原有233家,都被我公司以重金在松江城内购置房产迁出这里,不过房屋很多都是清朝时期留下的,我们公司一直未拆。”说到自己的工作,大熊如数家珍。
  “此地距离主城区多远?”陆军中将登上城墙望着不远处的松江主城问道。
  “那没有具体测量过,大约4里地左右。”
  “很好,那就以此城,也做为一个重要阵地。”陆军中将点点头,下定决心。“我们不能完全龟缩于城内等着小鬼子进来。这个仓城,就是我松江主阵地向外延伸的一个火力点,依托仓城和这一带的民居,我要让小鬼子还没从这里进城就留尽鲜血。”
  “军座这个想法好,不攻下这个火力点,小鬼子想从西面进城,那就得受我军两面夹攻。同时,也可以替我43军留一条退路。”副军长刘雨卿附和道。
  “退?”陆军中将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摇摇头道:“退是退不了的,三日夜的仗如果打下来,换成你是日寇司令官的话,能放我们跑吗?如果没有援军的话,我们这一次,就只能死在松江城了。”
  语气虽然很平静,但所有人却是都听出了他的森然。这一次,他是打算和日军在松江城摆明车马死战一场了。
  当然了,陆军中将所说的理由很对,在城市里如果打了三天巷战,第43军如果死伤惨重,那日本人也绝对不会好到哪儿去。以日军的骄横,哪里会受得了这个,必定是围着城池务求全歼敌军才能以解心头之恨。
  事情当然有例外,在场的人没有人知道,在未来,日本人骄横依然,但却在湘省一座城市著名的巷战中苦战47昼夜后,再无全歼尚在废墟中和他们浴血搏杀敌军的心思,差不多是被打跪了。不光是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十万大军围攻中方不足两万人,自身伤亡却超过两万,日军指挥官几乎一天一封请求信请求废墟中的中方指挥官率领残兵投降,并承诺,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收容伤患予以治疗,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守城官兵绝不离开衡阳城。
  那一战,说明了一件事实,对于岛国这个民族来说,所有的骄横,那是没有被狠揍。当你把他揍哭了,他也就老实了。
  “这里,就叫解固基派一个步兵营来守,跟他说,如果觉得兵力不足,我就给他再加强一个步兵连,但必须给老子保证守好这里,老子只要不死,这里就不能丢。”陆军中将对着自己几个属下下任务道。
  第76旅少将旅长也就是152团直属长官朱载堂少将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按照先前的规划,第42军4个步兵团各自负责松江城东西南北四面的防守。军部率领军部直属的警卫营和山炮营以及特务营坐镇城内依据战况对城区各面进行兵力调配。
  152团的解固基固然骁勇善战,但突然让他多了一个仓城阵地以及城外民居都要进行防御,就算军部额外的先给他加配一个步兵连,这兵力也尚显不足,除非他要提前把自己旅部手中掌握的最后一支预备队给派给他们,但那样一来,他手中可就没有预备队了。
  可这仗,还没开始打呢!
第1460章
战术调整
  “老朱你也别皱眉,解固基是你手下头号猛将,这任务只能他来接。”陆军中将显然是看出了属下的顾虑,脸色淡然的说道。“但老子手里的预备队就那么点儿,要是提前给你76旅了,如果小鬼子攻击重点一变,那老子手下就没人了。”
  “是,职下明白。解固基那边,我来说。”少将旅长苦着脸点点头。
  陆军中将在43军可是一言九鼎,他决定的事就是最终决定,哪怕是他这个少将旅长有所顾虑,也只能暗自咬牙忍着,大不了把自己旅部的警卫连先填进去再说。
  正在这时,一直站在最后的俞献诚却是接到了飞快跑过来的莫小猫递过了的一个纸条,迅速扫完纸条上的内容,俞献诚眉头一展,沉思半响,主动开口道:“郭军长,我可以支援解团长一个步兵连。”
  “你们独立团跑这么快?”陆军中将微微一愣,不可置信的道。
  “不是,是我的弟兄在天马山接应了一支由上海闸北突围出的兄弟部队,正好是个步兵连,可以协助解团长防守此地。”俞献诚回答道。
  “好!能从十几万小鬼子的包围圈里冲出来的,肯定是好汉!那就用他们了。”陆军中将大喜道。
  陆军中将根本没问这支部队的番号。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没有打探独立团为何跑到天马山接应这支部队的心思,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兵力不足,只要是中国人的部队,能打鬼子就成。
  少将旅长也不由轻呼出一口气,突然了多的一个步兵连,总算不用他这个旅长在仗还没开始打之前就成光杆司令了。手里不掌握着一支可以支援战场的预备队,是任何指挥官都觉得心虚的。
  当然了,那是陆军中将不知道雷雄步兵连的强悍。等半个小时后他们看到近20辆日式大卡车浩浩荡荡开进松江城,从里面跳出的士兵军容齐整的站在陆军中将面前报告时,陆军中将就有点儿后悔了。
  虽然军衔全部被扯了,但军服上88师的番号标牌可还在。那可都是御林军的精锐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