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0/903

第1467章
迎战
  其实,就算是刘浪,也没预料到,因为他自己以身做饵想给日军海军狠狠来一棒子打疼他们好为未来两天行军的打算,竟然牵扯出了一场规模绝对不算小的空战。
  战略上目光短浅的日本海陆两军在战术操作上,领先于整个亚洲乃至不输全球几大军事强国。
  他们,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狡猾。
  庞大的机群从杭州湾的海面上起飞直插云霄,不看飞机数量,仅看着下午温暖的阳光下映照着的飞机翅膀的影子就让被阴影笼罩的人们浑身冰凉。
  虽然没人知道这些携带着死亡炸弹的恶隼会将死亡带向那片战场,但总有人会在恐怖的航空炸弹的炽烈中灰飞烟灭,那是所有目睹日军舰载机大规模从天空中掠过的人的思绪。
  中国的情报部门并不是吃素的,从杭州湾到杭州一线的中国情报人员一封封急电至南京:日军起飞大批战机扑入中国内陆,而且沪西、金山卫、松山前线并没有遭遇大批日军轰炸,其目标不明。
  这则情报让位于南京的军事委员会诸位大佬们坐立难安,南京,在淞沪之战中算是后方,但从未说后方就一定安稳。仅距离淞沪300余公里的首都一直都在日寇停泊在海面上的航空母舰所携带的舰载机的攻击范围之内,自9月以来,随着中方空军力量消耗殆尽,不光是淞沪的天空上成为日本海军舰载机肆意翱翔的所在,就连杭州、苏州、常熟、嘉兴也笼罩在日机的阴影下。
  而聚集着中国军事政治最高统帅机构的首都,也不那么安稳,日军早就盯着这里了,9月末那次高达50余架日机的大空袭,若不是中国空军最后的残余力量浴血搏杀,恐怕首都也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那这一次,日军是想干什么?他们收到情报的时候,日机已经起飞超过20分钟,最慢,也会在50分钟后抵达首都上空。
  而此时,在南京大校机场里,除了“义勇军”的四十架战机,就剩下中国空军的最后大半个飞行大队,中国空军的灵魂人物高志航在几天前率领着中国空军所剩无几的精英们前往兰州接受红色北极熊提供的新战机。可以说,现在的几十架飞机,就是中国空中的最后力量。
  如果,日机只来几十架倒还罢了,但如果数量更多,恐怕为数不多的中国空军会在这场力量并不对称的空战中全军覆没。那,不光是淞沪的天空成为日机肆意妄为的所在,恐怕,整个东南的天空都会成为日军的狩猎场,中国方面将会彻底丧失祖国天空上的最后反击力量。
  要知道,数十万大军已经开始后撤,沪西至昆山,沪西至杭州的公路上已经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军队,日机任何一次轰炸,或许都会造成比在前线恶战还要大的损失。
  中国最精锐的陆军,或许没有消耗在堪称绞肉机的淞沪会战中,反而会消亡在回家的路上。
  中方的高层将领不是没有远见,他们的预料是无比正确的。在曾经的时空中,总计七十五万大军,在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伤亡超过十万人,但从前线后撤无序最后导致大溃退,在次年的总结会上,统计的伤亡却超过了三十万,竟然有超过二十万,是战损于三百公里的回家路上。而日军海军的飞机,正是造成这个悲剧的元凶之一,极度缺乏防空武器的中国步兵根本无法躲避来自空中的威胁,撤退的公路上,遍布着中国最精锐老兵和平民的遗体。
  这是华夏一个时代的悲哀,但却只能默默咽下苦果勇敢面对的悲哀。
  没留给中国最高统帅太多的考虑时间,中国最后的空军请战,请求御敌于首都防御圈之外。首都属于空军的大校机场已经是东南战场最后的机场,如果被日机轰炸成功,中国最后的雄鹰们就算击落再多的日机,也成了回不了巢的孤鹰,没有人在经历过一场苦战之后还能再飞到遥远的杭州觅桥或者更遥远的武汉。
  中国空军方面的第4大队第22中队中队长乐以卿上尉奉命率队迎敌,这名在中国空军中被称为“江南大地之钢盔”的中国空军上尉在曾经的时空中战功赫赫,在这个时代同样光芒四射。
  他光辉的履历就是放到王牌飞行员辈出的几年后,也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和他的战友们一样,驾驶的不是喷火,不是雷电,也不是第三帝国的BF—109,他驾驶的是陈旧的霍克III型双翼战机,相对于日军此时的主力96战机,几乎落后了一个时代。
  可是,那个时代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和他们的战友们依旧用近乎恐怖的战绩为中国空军正名,有他们在,中国的蓝天始终有人在守卫。
  1937年8月14日,日本空军“王牌”“木更津”航空队数架飞机偷袭杭州笕桥机场,年仅22岁的空军上尉奉命率第二十二分队迎敌,与队友共击落敌机6架,己方无一损伤,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这六架被击落敌机的其中四架,全是毁于他一人之手,那才中国王牌飞行员震惊海内外的彪悍战绩。
  此战后7天之内,他再次击落日机四架,一周的时间,一人击落敌机八架,被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与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
  而此时的11月,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是无比冰冷的11月。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之首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和时任第四大队21中队长的李桂丹赶赴兰州;一周前,刘粹刚率队支援晋北中日之战,因为油料不足被迫迫降,为帮僚机迫降打出唯一一颗照明弹,僚机迫降成功,但在黑夜中的他无法找寻迫降地,最终牺牲在山西高平县城的魁星楼上。
  中国空军此时在东南战场的王牌飞行员,仅剩乐以卿一人。
  第24中队拥有霍克III型战斗机9架,义勇军方面,周大鹏亦率领24架战机升空朝着日机来临的方向开足马力疾驰。留下16架用以保护机场和首都。
  面对日军数量未知的来袭机群,弱小的中国空军,派出了此时他们所能动用的最强力量,迎战。
第1468章
这不是命令,是请求
  事实上,从两个数量都不算太小的机群离开地面那一刻开始,对于驻扎于淞沪战场上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大将来说,刘浪和独立团这个地面上的诱饵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虽然陆军马鹿们的需求不过是将独立团这个敢大摇大摆在公路上机械化高速行军的帝国“毒瘤”给清除,但高傲的帝国海军又怎么能这样服从于陆军马鹿的指手画脚中呢?
  长谷川清从接到大本营参谋部的命令之前,就已经召集舰队参谋部谋划更大的目标,用以洗刷海军航空兵的耻辱。
  是的,自淞沪开战以来,就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用远超中国空军数量的飞机彻底击败了弱小的中国空军的同时替陆军马鹿们守住了天空。可是,这竟然也成为了陆军马鹿们嘲笑高贵海军的借口。
  海军航空兵在空战中并没有占据一面倒的优势,反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空战中损失惨重,若不是他们获取了最后的胜利,恐怕他们就要成为所谓的帝国罪人了。尤其是一个半月前由第三舰队筹划的空袭中国首都,打击中国军队反抗意志之战,超过五十架战机除了向城内丢下炸弹就被打得狼狈而逃还丢下了最少一个中队战机的战损之外,一个有价值的轰炸目标都没完成,那简直犹如一根刺,一直扎在这位海军大将的心头。
  今天,就是难得的机会。
  长谷川清同样知道自己机群的起飞瞒不过中国人的情报机构,但他更敢肯定,除了下命令的舰队司令部和飞行员们,谁也无法窥清他的真正作战意图。
  所以,当收到南京城内关于中国空军的战机升空后的情报,这位坐在舰队司令部办公室的日本海军大将不惊反喜,嘴角弧起一丝坚韧与残忍:“通过地面将信息传给前方的竹山中佐,他们或许将会遭遇中国人战机的拦截,做好戒备并将之击溃,吃完餐前甜点之后,就可以去吃真正的大餐了。”
  是的,日本海军大将的真正意图,根本不是独立团,而是中国的首都南京,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位于南京的大校机场,唯有摧毁那座机场,海军舰载机才可以在中国东南的天空上自由翱翔而再无隐忧。
  中国人的空军虽然弱小,但却有着一批战术素养极高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的飞行员,他们一搞就来个空中拼刺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术让傲慢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们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给对手同样的战机,这场空中之战的最后赢家还不一定是谁。
  而让日本海军大将充满信心的来源,正是他麾下拥有战机的巨大数量。无论中国人的空军再怎么顽强,也改变不了他们飞机数量稀少的事实,哪怕是他们有一种很先进的飞机,但其数量并不多,用数量堆也把他们给堆死了。
  这一次,日本海军出动的,是完全不亚于上一次空袭南京的力量,96式俯冲轰炸机达到了24架,而用以护航的96战斗机则达到了可怕的36架。
  每架96俯冲轰炸机携带着250公斤航弹一枚,30公斤航弹两枚,将所有炸弹丢掉减轻所有负载之后,本身携带的3挺7.7毫米机枪以及足够出色的机动能力亦可以做为战斗机使用。
  这样,轰炸机亦可变成战斗机来使用,合计达到60架战斗机的机群编队足以应对任何来袭的对手。这是日本海军大将挖空心思才想出的一招“瞒天过海”之计,既可以防备着中国人最后空军力量的疯狂反扑保证自己的安全,又可以在击溃中国空军之后达到自己的战术目标洗刷海军的耻辱。
  而独立团,反而已经变成海军大将眼中可有可无的战术目标了。
  当然了,在中国人的飞机没找到他们之前,日军舰载机机群完全不在意花费一点点时间将陆军马鹿们惧怕不已的小虫子先从地面上抹去。
  至少,日军飞行员们是这么想的。
  “诸君,据地面引导提示,我们距离支那人的车队还有二十公里,五分钟后我们将抵达战场,轰炸机3中队执行轰炸任务,战斗机第7第8中队负责高空警戒,战斗机第9中队及轰炸机第5中队以巡航速度向南搜索前进,假若发现支那人,缠住他们,战斗机中队会赶来支援。”位于机群正前方的竹山大雄微笑着对着通话器大喊道。“同时请通知各位同僚,支那人的飞机也在十五分钟前起飞,他们应该还在搜寻我们的踪迹,请各位同僚提高警惕。”
  能听到这位日军中佐的声音的,整个日机编队里不会超过6架,除了中队长级的飞机上装了无线电台,其余飞机上根本没装这个在日本人看来挺浪费的玩意儿。他们靠着抖动飞机翅膀尖儿或者互相之间打着手势就基本能明白同僚的意思,又何必装这个上百斤的玩意儿来浪费油料呢?
  日本人的主意打得不错,安排也很合理,36架战斗机本已经能保证数量上的优势,打急眼了,24架俯冲轰炸机丢掉不算太沉重的航空炸弹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战斗机。数量庞大的战斗机群完全能保证自身的安全不说,如果计划实施完美的话,既可以干掉独立团这只小虫子又可以将大校机场炸成一片废墟。
  但从长谷川清到这位日军航空兵指挥官竹山大雄以及兴致高昂的日军海军飞行员们,都想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认为中国飞机还需要寻找他们的踪迹。
  他们本来没错,天空无比宽广,加上有云层的遮掩,飞行员们的眼神再好,也并不容易找到对方机群的影子,有的甚至就在对手的正上方飞行都没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可是,想得很多的日军偏偏就忽略了那个主动当诱饵的刘胖子。他既然要当诱饵,自然就有当诱饵的觉悟。钓鱼的人,哪里会愿意鱼儿咬了饵料就跑而不被钩挂住呢?
  从发现电报频繁的那一刻,他就通知了在大校机场严阵以待的周大鹏,等到战机收到最高层的军令可以起飞迎敌,周大鹏率领的24架战机编队就通知了已经早他们一步飞上蓝天的乐上尉日军先行抵达的方位。
  33架属于中方的战机跃上3000米的高空几乎是呈现一条直线直扑140公里外的宜兴,而且,是带着副油箱开足了马力全速。140公里的距离,以霍克III360/小时的速度全速飞行的话,也仅需要23分钟。“义勇军”的魔改“雷电”没有丢掉9架霍克战机,日机数量不少,他们需要攥紧拳头,以最大的力量一拳就把日机编队给打懵逼,然后再收拾他们。
  于此同时,大校机场也是严阵以待,除了最后的十几架战机载满燃油和弹药在跑道上待命以外,所有机械师都已经撤离。距离大校机场十几公里外的两个临时用于紧急情况下起降的野战机场也做好了所有防空准备。
  中国空军也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出击的时候,日军空军会分成两路来袭,一路在空中和他们激战,而另一路则偷袭机场和城市。他们拥有顽强的战斗力,但日军却拥有数量上的优势,这个无法弥补的短板也正是目前中日两军中方处于绝对劣势的主要原因。
  因为马上就要抵达目标上空的缘故,日机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0米,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清公路,好调整飞机角度对公路上的目标进行攻击。
  96俯冲轰炸机会以530公里/小时的高速从空中俯冲而下,将250公斤航弹准确砸到目标的头上,超过140米每秒的高速足以保证让他们将敌人射出的子弹甩到气流之后,除了高射炮炮弹爆炸的碎片,几乎不可能有子弹击中他们。关于这一点,日军飞行员们很自信。
  如果,他们知道数十公里以外,三个中队高达33架中国战斗机正在3000米的高空中准确无误的扑向他们的话,恐怕他们就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高度降得如此之低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
  “刘大哥,我们还有五分钟抵达你部所在位置。”已经和独立团无线电台联系上的周大鹏在电台里大喊。“日机抵达没有?”
  “现在还没看到,但我,好像已经听到了日机发动机的声音。”刘浪站在树林中冷静的拿着通话器回答道。
  日本战机编队发动机沉闷的吼声足以传出数公里远,刘浪的听力远超常人,此时能听到也不足为奇。
  “我需要一支车队充当诱饵,将日机骗到1000米以下。”周大鹏坚定的声音传来。
  “好!没问题。”刘浪眼睛微微一眯,果断的回答道。
  “我需要一支车队充当诱饵,每辆车必须是空车,只需要一名驾驶员,车后绑上树枝,每车距离80米,30辆卡车和20辆三蹦子,一共50人。五个步兵营,每营10人10车,你们每人只有1分钟的时间准备,2分钟后,我要看到这支车队出现在公路上。”刘浪对着无线通话器给独立团五个步兵营营长说道。“告诉每个人,日机很快就会抵达,车队,会遭遇日机250磅以上航弹的轰炸。”
  整片树林里,一片沉寂,包括无线通话器的对面。
  250磅航弹甚至500磅航弹的威力下,充当诱饵的,几乎是必死。汹涌的气浪会将几吨重的卡车像玩具一样撕成碎片。
  用哪个随军小记者在她并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战地日记里写的话来说:她从未见过如此残忍的长官,明知必死,还要让人去送死。
  哪怕是刘浪后面又补了一句:“注意,这是请求不是命令,你们可以拒绝,士兵也可以拒绝,但,请告诉弟兄们,空军弟兄需要我们。”
  终其一生,她都认为刘浪很残忍,但,她却无法恨他。因为,他守卫这片国土,不光是用他手下官兵们的命,也用自己的,那也是她见过的,最纯粹的军人之一。
第1469章
不怂
  “团座长官说了,这是请求不是命令,但对于老子雪耻营来说,就是命令。”雪耻营的少校营长咬着后槽牙鼓着腮帮子瞪着站在树林里的属下怒吼道。“这是老子雪耻营找鬼子报仇的第一步,老子需要十个人,十个会开车的不怕死的爷们。”
  士兵们沉默着。
  而不远处,属于其他步兵营汽车的发动机轰鸣声已经响起。
  陆军少校的眼睛猛然红了。
  “敢去的,上前一步走。”
  “弟兄们,老子先走一步了。”一名少尉军官猛然踏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0/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