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4/903

  不说中国人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潜入现在已经属于他们的地盘搞袭击,就说那些火炮闲来无事这么打一打,也是够人受的。
  站在作战会议桌旁的坂井德太郎沉思良久,终于还是下了命令:“命令第10步兵大队第11步兵大队各派3个步兵中队沿松江城墙走向构筑野战战壕,命令工兵联队以火炮和炸药清除战壕前方100米区域内所有房屋,并于野战战壕前40米部署铁丝网,探照灯部队必须保证阵地前沿的照明,以严防支那军的偷袭。同时,命令仓城守卫部队,找出中国人撤退所用地道。其余各部,暂且留于战前阵地上,注意保持警戒,加派哨兵巡逻。”
  在获得的战略上的胜利面前,坂井德太郎还是保持了足够的谨慎,留在民居阵地上的兵力达到1000人以上,足以抵挡中国人的大举进攻,而且不辞辛劳的挖掘战壕,也减少了因为中国军队炮击而形成的损失。
  长达两千米的铁丝网和架起来的大功率探照灯将日军阵地前沿照的亮如白昼,在战壕内外巡逻的日军哨兵更是络绎不绝的像赶集一样,基本杜绝了由城内向城外反攻和偷袭的可能。
  可是,坂井德太郎还是没有想到,松江城下会有人提前建好了可用百年深入地下至10米的地下管网,日军阵地前的防护倒是到位了,可是后面呢?
  顾头不顾腚,说的就是西城这边的日军。
  ……
第1527章
世道坏完了
  凌晨1时许。
  距离松江城外激烈的战斗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本就有些阴霾的天空此时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松江城西门地下的管道里,却是有足足超过一个步兵营的军人正在列队。不过,他们都没有拿长枪和什么重武器。
  站在最前排的,是差不多100人的队伍,每人脖子上挂着一挺中国军队里装备最多的花机关,胸前和背后的手榴弹弹囊里各插着4枚仿第三帝国式长柄手榴弹,而绑在胸前的武装带里还别着足足六个弹夹,胸前四个,左右各一个,花机关上还插着一个,每个人足足七个弹夹,而且还是中国人最喜欢的32发长弹匣,光是子弹,每个人都装备了差不多220发,比43军给每名步兵因此战发放的100发子弹多了两倍还拐个弯儿。
  站在后面的,虽然没有装备花机关,但也手提着驳壳枪,同样携带着最少8枚长柄手榴弹和挂着弹匣。那模样,倒是和未来数十年后共和国拍摄的敌后武工队有些像,全是轻武器中的短武器,没有一杆长枪和机枪。
  军人们都昂首挺胸的站着,因为他们的中将军长带着师长、参谋长正从他们面前走过。
  整个的将立正列队的队列走完,大步走向中央的陆军中将的宏亮声音在管道中响了起来,或许因为是在地底,陆军中将没那么多顾忌,他几乎是用尽了自己全部力气。
  “弟兄们,152团在黄浦江畔狠捶了鬼子一顿,松江保安团在松江城外又捶了鬼子一顿,现在,该我们去捶鬼子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捶死龟儿子的!”士兵们轰然答应。
  “哈哈!好,弟兄们有这个信心就行,这次,我老郭可是集中了我43军全军包括独立团警侦营2连和松江保安团所有的冲锋枪和驳壳枪交给你们,能杀多少鬼子,就看你们的了。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求攻克什么阵地,就是冲进鬼子阵地杀他个龟儿子的,见一个杀一个就行了。”陆军中将粗豪的声音继续在管道中响起。“不过,老子还要提醒你们这些瓜皮们一件事,收到撤退信号,就立刻给老子回来,仗多的是,要是被小鬼子一炮轰上天,到了阎王爷哪儿那可别骂老子不管你们。记住喽!天黑分不清敌我,口令是日你先人,回令,打死你个龟儿子!”
  “哈哈!是!”陆军中将很接地气的训导以及辨别敌我双方口令不仅把列队战好的官兵们给逗乐了,就连一旁表情严肃的俞献诚和王公屿两个都笑。
  这个口令,保密性太强了,尤其是那个四川口音,日本人就算听了去,也是模仿不来的。
  “长官,您说的四川话,我们松江人不会说啊!”一个穿着保安团军装的上士鼓足勇气问道。
  “个瓜皮,会说松江话吗?”
  “那当然会说!”
  “用松江话说来听听!”
  “乌具呢子……”
  估计让这位用吴侬软语翻译特属于四川的土话的确有些困难,还是想了好一会儿才算是给整出来。
  ……
  陆军中将拿着浓重的四川腔连学了好几遍,差点儿没把周围的松江人给笑掉牙。
  “成了,松江人说松江话,四川人说四川话,只要不是鬼子话就成,老子这么聪明的人学了半天都学不会,小鬼子更不成。”陆军中将却也不恼,反而也笑着说道。
  准备参与此次进攻的松江保安团官兵和43军手枪营官兵们纷纷点头,长官说得很对,不管哪个地方话,反正日本人是不会的,最少是大部分日本人不会,最常用的北方话,他们至今都还舌头打着转儿呢!更别说中国南方话了。
  是的,这次利用夜色掩护重新进入战场战斗的,既不是负责西城防御的152团,也不是刚刚血战一场的松江保安团,主要是由43军军部直辖的手枪营其实也是警卫营来完成。
  只不过他们的冲锋枪和驳壳枪配备的还是有限,于是从雷雄步兵连又临时借了50杆花机关冲锋枪从松江保安团那边又借了50把驳壳枪,外加借调了50个熟悉地形的军士担任20多个步兵班的向导。
  不到400人的兵力配备了超过100杆冲锋枪和300多把驳壳枪,有不少人甚至是一人双枪,在近程火力上几乎是达到了国内战场上的最巅峰。
  而且,手枪营官兵的背后还背着一把大刀,那是43军手枪营的标准装备之一,为了弥补近身战的不足。同时,每名士兵的手臂上缠着一条鲜亮的白毛巾,那也是为了在黑夜中辨别敌我的最重要依据,不管是土黄色还是深蓝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唯有借助偶尔闪起的亮光中能看到的白色来辨别。
  口令,在短兵相接生死一线之际,那还来得及喊?
  在简短的训话后,手枪营和保安团的向导们通过地下管道重新进入战场,雷雄步兵连也拿着冲锋枪向仓城进发,他们的任务是,重新拿回仓城。
  是的,定下这个计划的松江前线指挥部就是要让日军前一天的努力白费,将战场态势重归为白天。
  坂井德太郎或许设想过仓城地下有条地道,但绝没有想过地道会那么长……
  仓城里到处都是废墟和炮弹航弹留下的坑洞,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驻扎在哪里的一个步兵中队的日军士兵劳累了大半个晚上,就差掘地三尺,也没挖出深埋于地下的地下管道,只能暂且先休息。
  他们也没想到中国人竟然在他们刚进入梦乡不过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从地下冲出来,而且,全拿的是冲锋枪。一梭子就是超过十发蛮不讲理的冲锋枪在不足五十米的距离里就能压制好几杆步枪,更别提数十杆冲锋枪开火了。
  仓城里的一个步兵中队被打得像狗,松江城外城区的六个步兵中队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哨兵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城墙那个方向,哪里会知道有人从自己屁股后面钻出来给自己来这么一记狠的?
  尤其是,本位于最后方最安全的探照灯部队首先却变成了最前线,数量并不算多的警戒哨被猛烈开火的冲锋枪以及驳壳枪第一时间打成了筛子。漆黑的夜里,又成了拥有向导的中国士兵的天下,就算是躲在战壕里,也不安全,中国人完全可以躲在屋子和废墟中向战壕方向投掷手榴弹,那导致轻重机枪根本不敢随意开火,找不到目标不说,随意开枪的结果就会被不知道多少手榴弹给盯上。
  照明弹也不起作用,短暂的滞空时间根本不足以让日军找出藏在废墟中的中国人,而且他们还通过缴获的探照灯照向日军战壕,四周都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唯独自己暴露在探照灯下,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冰天雪地中自己赤身裸体一样。
  被四处手榴弹不停暴击的日军彻底懵逼了,干脆也不躲在战壕里挨揍了,纷纷以小分队为单位进入废墟和房子,还是躲起来更安全一些。
  殊不知,那样会死的更快,不熟悉地形的他们只能犹如无头苍蝇在民居里乱蹿,长达一米多的三八大盖更是累赘,一不小心就会被狭窄的弄堂和屋门给卡主,尤其是他们脚底嵌了铁钉的牛皮靴,再如何小心翼翼,沉重的脚步声也是那么的明显,那些都是随时被冲锋枪和驳壳枪一梭子扫过来的显著特征。
  更要命的是,当漆黑的夜里,两个队伍不期而遇,就连日军自己还没明白数米外是敌是友,中国人却在怒骂一声不足两秒就迅速开枪,先开枪的自然占得先机。日军到死都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判明敌我的,就算是口令,也得等人家回口令再说吧!
  他们却不知道,这等川省骂人俚语,只要是川人,几乎都是张口就来,根本都不用经过大脑,那还需要什么反应?
  被枪声从浅睡中惊醒的坂井德太郎眼色微赤,中国人的胆子大得出乎他想象之外,竟然这个时候就开始反击。可要命的是,前线除了求援就是求援,根本无法给出敌军的具体兵力多少,他是要把所有步兵都投入里面对胆大包天的中国人包围全歼他们?还是调动炮群对前线的六个步兵中队进行炮火支援?
  显然,那都是错误的。漆黑一片的夜色里他根本不知道对方兵力多少,贸贸然的投入兵力或许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命令炮兵开炮则更愚蠢,双方士兵犬牙交错的厮杀在一起,那一顿炮火下去可是把六个步兵中队都笼罩在其中,如果他敢这么做,这场仗无论是输还是赢,战后他都得被送到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
  随着枪声愈演愈烈,前方的请求支援声越来越迫切,虽然很痛苦,但坂井德太郎终究还是不得不下达全军后撤的军令,他既然不敢在这个黑夜里和中国人梭哈一把,那就不能在这个黑夜里和中国人再耗下去了,撤退的越早,损失就越小。
  等到清晨来临的时候,拿着望远镜遥望着重新升起青天白日旗的仓城方向的坂井德太郎郁闷的一口老血差点儿没喷出来。
  一千多帝国官兵的命白丢了,一天的仗也算是白打了,仅仅过了一个晚上,战况又恢复到战争开始前,仓城,是中国人的,松江城外的阵地,还是中国人的,额外的,他还附赠了人家一条花费了上千帝国官兵辛劳三小时挖掘出的野战战壕和两千多米的铁丝网。
  八嘎!世道坏完了……
  ……
第1528章
烧死他们
  对于这位脸上抑郁的犹如连吃几坨热呼呼盘旋着的土黄色玩意儿的日本陆军少将来说,不是世道真的就坏到完蛋了,而是,他得好好想想这一仗后面该怎么打。
  今日凌晨,中国军队动用了不知道多少兵力,统一装备着可持续连发的近程火器和位于前线的上千帝国皇军在黑暗中短兵相接,双方交战时间超过1个多小时,最终他不得不下令撤退。
  但最终,位于前线的6个步兵中队和仓城中的一个步兵中队能撤到本阵阵地上的,经过清点,竟然堪堪只够一半,也就是说,7个步兵中队1400号人,不少于700人还在那片可怕的废墟中,不是已经向天皇陛下效忠,就是还不知道在那个地方猫着。
  因为这个原因,他甚至不敢动用师团的炮群对躲在那些民居中发动进攻的可恶中国人发动炮击报复,那样做的结果,或许会让很多本来没死还在坚持作战的帝国勇士可就真死了,废墟中一直没有停过的枪声和爆炸声就是证明,虽然声音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微弱。
  坂井德太郎这点儿倒是没想错,黑夜中虽然日军打出了撤退的信号弹,所有的日军疯狂的向后撤退,可依旧还是有不少日军步兵因为迷路或者是被中国士兵盯上,不得不躲入房屋中据守而失去了撤退的机会。
  只是,晨曦的阴暗中,望远镜里不断暴露出的火光是怎么回事?中国人自己在烧房子?中国人这又玩的什么花招?日本陆军少将的思维有些凝固,明显是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的确,中国军人在黎明到来之前,开始点火玩了。不过,也是被迫的。
  其实,也并不能说日军在这个晚上完全就是大败亏输,哪怕他们只逃回了来一半的人马,刚刚攻占都还在到处挖坑找人的仓城也丢了,还被人痛揍了一顿丢了七八十号日军步兵的命。
  利用夜色掩护攻击他们的中国军队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战局也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就像是想得好好的一锅蛋炒饭却变成了一锅夹生饭,日子好过可是出了鬼了。
  黑夜虽然成了中国军队最有力的保护但同时也成为他们追击日寇的阻碍。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同样是43军的第一次,经验匮乏的他们同样因为怕误击战友不敢随意开枪,加之战线过长,不足400人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将整片区域都守住,超过一半的日军终究还是溜了。
  说实话,如果等到天亮,别看手枪营官兵们的花机关和驳壳枪火力很凶猛,但日军一旦发现对方兵力不过是两个步兵连的兵力,加之他们还有战壕和轻重机枪及掷弹筒,那一旦对射起来,别说把日军赶跑,他们能不能脱身还是个未知数。
  但关键是,日军不知道,包括他们的少将指挥官,都无法相信中国人派出这么点儿人就敢和他们超过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叫板,他们宁愿相信中国人这是要玩儿命。
  日本人如果全部跑了倒也罢了,手枪营装备的不是花机关就是驳壳枪,论单兵火力绝对是占优的,加上地形熟悉,日军在民居和弄堂里和手枪营官兵对射绝对被打出翔。
  可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大晚上的,真以为犬牙交错的双方不停的大打出手呢?其实,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寻找敌人并辨别敌我,然后再开打,直接击毙的日军并不多,打了半天能击毙个两三百就很不错了,没能回归本阵的大约700日军其实最少还有三四百在废墟和民居的旮旯里猫着呢!
  可别以为日军主力溃败了这帮家伙就失去了反抗能力。
  被日军内部誉为“黑色的皮肤鲜红的血”的第六师团日军步兵在这个无比绝望的夜间终究是表现出了“地表最强师团”的风范,估计也是知道,他们在金山卫干的那些事传入了松江,放弃抵抗就意味着死亡,滞留在废墟中无法逃走的日军步兵都顽固的像块石头,拼死反抗。
  如果有一个小分队,那他们就会以两三栋房子为一个阵地,互为犄角依靠互相支援,如果有一挺轻机枪和一具掷弹筒,那更是不得了,没有重武器,除非是付出大量伤亡,否则很难将他们的阵地攻克。
  就算没有一个小分队,就五六个人或三四个人,那他们也会凭险据守。日军步兵装备的三八大盖火力值很渣,但日军步兵的枪法的确很准,尤其是在这种近距离他们又藏在黑暗中的对射中,被他们来一枪,不死也是伤。
  甚至就算是一个人,也极为让人头疼,他们躲在黑暗的角落中,哪怕就是干掉一个中国士兵,他们也是赚了,相对于前面的两种情况,后者其实更令中方的基层指挥官们痛苦,当你连续死伤好几个冲进去,却发现连本都保不住。几个换一个,实在是太划不来了。
  也就是说,打跑了日军主力,这些留下的小鱼小虾却成了个大麻烦。就和先前日军人多保安团士兵少一样,人多的打人少自然兵力占优,可是,想搞死别人,自己也得被咬出一身血,这一下,反而变成手枪营难办了。
  别以为冲锋枪和手榴弹是万能的,人家往屋里一躲,子弹打不进去,手榴弹不一定炸得死,但你若是要冲进去,不知道猫那个角落里的日本鬼子却能一枪就咬死一个,想减少伤亡,那就得用步兵炮这些攻坚用的重武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