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校对)第8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903

  幺儿!我的幺儿啊!你三个哥哥已经死了,半个月前就死了,妈连他们的坟都没看到,妈的心,快疼坏了!你爸也没了,他倒是没白死,听刘长官说,是扛着炸药包炸了一辆鬼子坦克,你说他一个做饭的,扛炸药包是做啥子嘛!他倒好,死了一了百了,留下妈一个哭瞎了眼!他们爷仨,狠心那!不过,妈不怪他,他帮他的三个娃儿报仇了嘛!他这个当爹的,没做错。
  幺儿,你托几个长官给我带的话我收到了,自己的娃儿自己啷个不知道,妈晓得你的倔脾气,你是想给你爸和三个哥哥报仇。你不走,妈不怪你,我不懂什么保家卫国的大道理,但日本人拿了我杨家四条人命,总得还。可是,我还是想我的娃儿能活到,找个堂客,生个小娃娃。大虎他们三个我是指望不上了,你答应妈,报完仇,你活到回到屋里头,妈在屋里等你,哪怕你没了胳膊没了腿,都得活到起,妈能把你养大,也能养你老!
  幺儿乖!你这次要听话,听妈的话,一定要活到。我们杨家四个娃娃,已经没了三个啰,你是最后一个独苗苗。
  妈说完这些话,就要回家了,你莫担心,长官们用车送我回去,还给了我钱,说是你爸他们的抚恤金,几百大洋呢!够我给你娶堂客和给你爸他们修坟头用的了。
  我不识字,这封信是我一边说几个长官一边写的,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你们都是当兵的,你碰到他们,帮妈给他们敬礼表示感谢吧!
  幺儿!妈想你哟!”
  地下坑道里鸦雀无声,但泪水,却从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士兵眼里涌出。
  他们总算知道柳雪原先前所说的那位母亲最后一个儿子是什么意思,原来,那位母亲,已经战死了三个儿子,那名依旧还在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她最后一个儿子了。
  为家中独子者不用参军,这几乎是所有部队征兵条例都书写的一条条例,军部都知道的情况下,那名战友完全可以退出战斗,最少不用在第一线,但从信中内容看来,那名战友拒绝了。
  但那位母亲收到儿子拒绝退出战斗的消息后,却在承受着失去四名亲人的巨大伤痛中接受了最后一个儿子的选择,唯一提出的要求是,希望他能活着,哪怕是不健全的活着。
  那没有什么好苛责的,那是每一名母亲最深切的愿望,更何况是对于一名已经失去了三个儿子的母亲来说。
  他们自己的母亲,虽然没有向这名母亲一样亲来前线,但呆在家中倚门远眺的她们,不一样期待着自己的儿子能回家吗?
  他们唯有敬重,敬重这位伟大的母亲,也钦佩,钦佩那位不知名在承受着如此巨大伤痛却依旧在前线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我知道,你们在流泪,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和伟大的士兵,因为,我也一样。我是一名战地记者,我在前线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战斗,有李国斌营长的父亲为了守卫阵地,领了儿子的军令身负集束手榴弹和日寇坦克同归于尽,有长城之战古山战场上最后士兵通过电台向后方发出最后一封电文‘向我开炮’,还有娘子关乏驴岭第17师第8步兵连扼守雪花山主峰最终全连大部以身殉国,仅余一名上等兵重建第8连……
  我本以为,我的泪,早已流干,为这支伟大的军队,为这个伟大的国度,为这个伟大的民族。但今天,我依然流泪了,在读这封信的时候。这一仗,不为国家,也不为民族,仅只为母亲,守卫我们的母亲,让更多的母亲不再因为失去儿子而伤悲。
  见字如面,我希望,那名在广播之前的那名勇敢无畏的战士,那名母亲口中的幺儿,能够在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中活下来,不辜负母亲。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活着,虽然那很难,但我将和你们一样,在这场广播之后,拿起我手中的枪,向日本鬼子射出子弹,用子弹告诉他们,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妈!”此刻,杨四郎再也忍不住眼里汹涌的泪,普通一声跪在地上,狠狠的向家乡的方向磕头:“幺儿!不孝啊!”
  他不孝,不是他没有选择离开战场,而是,他无法保证,自己能活着,哪怕是缺胳膊少腿的活着。
  这一仗,是死战那!
  管道里,所有的士兵全都呆若木鸡。
  尤其是他属下的那个步兵班,包括听了广播之后已经不再哆嗦逐渐平静的那名新兵,不可置信的瞪着那名传说已经击毙超过十几名日本鬼子的军士班长。
  “守卫母亲!”大踏步走来的杨松林举起手里的手枪,高声怒吼。
  “守卫母亲!”管道里,士兵们纷纷举起了自己手里的枪。
  巨大的声浪,在管道里回荡,传遍整个城市。
  不管新兵老兵,每个人握枪的手,前所未有的紧,望向地面阵地的眼,前所未有的坚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守护的人啊!
  那个人,是妈妈!生我养我的妈妈!
  为了妈妈不再伤悲,何惜此身!
  “出发!上阵地!”
第1563章
最后一搏
  第43军东西南三城三个步兵团的守军,重新补充了800辎重营士兵和超过1600名新兵,兵力和前一天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但战斗力却是下降了最少一半,老兵新兵的比例,由一天前的四比一上升到可怕的一比一。
  日军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昨夜柳川平助留下了一个步兵补充旅团给第六师团补充了足足5000补充兵,四个遭受重创的步兵联队几乎恢复至满员,但战斗力同样也不可避免的下降。
  中日双方在第二天的巷战中,就像是表面上吃饱喝足但却已经变得虚弱的两头巨兽,重新进入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角斗场,厮杀甚至比前一天来得更惨烈几分。
  不仅仅是因为双方都是新兵比例上升,战斗刚打响,因为经验问题,新兵的伤亡就迅速上升,更是因为到了上午,独立团车队距离松江越来越近的情报传至第六师团。
  虽然独立团因为天上日军海航的不停轰炸骚扰,不得不经常性进入山野摆出阵势和日军飞机鏖战,但谷寿夫知道,中国人的援军终究会抵达。
  如果放在两天前,谷寿夫或许还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中,管他什么独立团不独立团的,在号称“地表最强师团”的第六师团面前,来多少人都是一盘菜。但在松江打了这两天后,就算谷寿夫不愿意承认,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光是城内的中国第43军万把号人,就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如果再来个几千人进入城内,他是真的要脑壳疼,尤其是还是传说中击溃过第8师团的狠人刘浪带领的独立团。
  所以,他必须得在中国人的援军赶到之前,拿下整座城市,就算拿不下整个,也最少得拿下一半,这样他才可以投入更多的兵力和重火力,只要给他能施展重火力的空间,就算中国人来援军了也没用。
  从收到情报的那一刻开始,疯狂的谷寿夫就开始向城内投入了更多的步兵,西城区两个步兵联队除留了一个步兵大队做预备队以外,五个步兵大队共计5000兵力全部投入进去,另外两个城区各一个步兵联队更是除联队部警卫中队没有动用以外三个步兵大队全部进入战场。
  光是步兵,谷寿夫于三个城区就投入了11个步兵大队共计万人以上。
  但这,还不是全部,谷寿夫甚至将炮兵联队的36门野炮分为东西南三个方向支援东西南三城。不是远在6000米外的炮击,而是将野炮拉至城墙内部,对目标抵近炮击。
  而炮兵观察手更是登上气球,就在距离前线不过千米的位置对城中进行观察,给炮兵提供炮击坐标,不光是炮击有中国军人固守的楼房和街道,甚至对城中可能成为指挥所的楼房,以及中国迫击炮和山炮进行炮击。
  这一招,颇有点儿给大炮上了刺刀的意思,对城内的中国军人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陆军中将一看谷寿夫近乎是翻出了底牌直接梭哈的意思,也不再藏着掖着,不光是动用了机关炮对日军炮兵观察手进行千米之外的打靶射击,更是动用隐藏已久的16门山炮对日军炮兵进行反击。
  双方炮兵的距离,最远不过1500米,野炮对山炮,迫击炮对步兵炮,日军有不怕死飘上高空的炮兵观察手,中国有潜入战场充当眼睛的特种兵,针尖对麦芒,刺刀对刺刀。
  原本比步兵战死率要低得多的炮兵,在这种拼刺刀式的炮战中,伤亡比例竟然远高于步兵。
  不过两小时的炮战,第43军16门山炮竟然就战损超过12门,仅余4门被藏于军部大楼里的山炮还在疯狂开炮。
  中国炮兵几乎算是全军覆没。
  也就是迫击炮因为炮身轻,打几炮就可以在日军炮火过来之前扛着炮跑路,损失相对小一些,但也损失了近乎百分之五十。
  而日军,却也没好到哪儿去,冒着巨大风险在近距离升起的观察气球,成为藏在楼里机关炮的活靶子,东西南三城,日军损失了超过15支气球包括在上面无法逃脱被摔成肉酱的炮兵观测手。
  威力更大移动更困难的75口径野炮成为中国山炮的重点攻击目标,特种兵精准的坐标侦察成为他们损失惨重的主因之一,超过18门野炮被炸毁。
  尤其是可怕的炮弹殉爆,爆炸范围达200米的300发炮弹的殉爆不光是带走了近百名日军炮兵的命,更是顺带把日军第六炮兵联队最高指挥官炸成了飞灰。那也是第六师团在松江一战中战死的第二个联队长级大佐军官。
  虽然,那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还只是双方炮兵的死伤,双方共计投入两万余的步兵在方圆不过2平方公里的城池中忘我厮杀,伤亡更是惨重到可怕。
  交战的双方,甚至已经停止了搬运己方战死者的尸骸,因为,连担架兵都已经提着枪上了战场。
  这一仗,可谓是尸山血海。
  炮兵的伤亡,双方指挥官对于汇报上来的战报基本是视而不见,哪怕各自心里都在滴血;而步兵的伤亡,双方最高指挥官基本都不知道,事实上,他们也不想知道,他们只知道,将麾下的士兵一波又一波的投入战场。
  干掉对方,推进(坚守)自己的阵地,是双方两个最高指挥官瞪着通红的眼珠子看着地图要做的。
  死亡,已经成为这个战场上最为廉价的东西。
  就连最懦弱的士兵,在见惯了死亡之后,对死亡也没了太多的恐惧,那不是对死亡的麻木,而是对于生存的麻木。死了,很正常,活着,却很意外。
  据战后数月后日方战报里显示,仅是这一天,第六师团就动用了20门步兵炮和12门山炮、13门速射炮还有36门野炮参与对松江城的炮击,全天共计消耗燃烧弹、高爆弹、穿甲弹等各类炮弹13000余发,几乎已经将第六师团储存的炮弹消耗一空。
  这种破釜沉舟的攻击,也是日军大本营最终将第六师团战败归咎于谷寿夫太过激进的原因之一。
  过了这个白天,第六师团大小口径的火炮不光是战损超过30门,更重要的是,就算有炮,也没多少炮弹了。除非他们能等到辎重部队于10个小时后从还停泊在杭州湾的运输舰上进行补充。
  只可惜,第六师团没能等到那个时候。
  其实,谷寿夫虽然很疯狂,但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面对中国军队随时可能抵达的援兵,他是向松江城内几乎投入了自己手头上大部分兵力,可拥有两万五千兵力的日本陆军中将手中依旧还有一支由工兵、骑兵、辎重兵以及师团部警卫部队组成的兵力高达3000人的预备队。
  师团麾下的第6炮兵联队的105榴弹炮也依旧还停留在最后方,拥有2000发炮弹的他们可以将任何来犯之敌轰成飞灰。而且,他们的附近还有114师团的一个步兵旅团,既可以对炮兵联队进行守卫,也可以随时投入战场。
  拥有远比中国第43军兵力强大的多的谷寿夫依旧还保留着近半的实力,却逼着中国陆军中将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底牌。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守卫北城的那个步兵团甚至不顾日军可能会从北门发动进攻的危险,将麾下的9个步兵连中的7个通过地下管道分别支援战况最紧急的西城和南城。
  假若日军在第43军内有奸细,只有2个步兵连驻守的松江北城就犹如一张纸糊的屏障,不需要一个步兵大队,只要两个步兵中队就能一击而穿。
  可惜,日军的情报人员没办法那么出色,还不光光是川省话很难学,而是在这个可怕的战场上,就算是间谍,也很有可能被充上战场当了炮灰。黄蓝色两种军服就是双方士兵瞄准射击的标志,并不是谁喊着“抠你急挖”就可以阻挡瞄准着你的枪口的。
  第43军在第六师团的疯狂攻击下,一点点耗尽自己的元气,阵地也一点点收缩。就连各团团长都开始提着手枪亲自上阵督阵。
  在日军主攻的西城区,第152团团长解固基于下午3时许阵亡。
  正好在152团指挥部大楼里的柳雪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她在当天的松江战役战地日记里这样写道:一名连长带着不到一个排的士兵退回到团部附近的阵地,已经没了头盔的满脸鲜血的中尉低着头向满脸怒火的解团长说着什么,我不知道他是在辩解还是在要求更多的士兵,但我知道,他一定不是懦弱,因为,这是他第三次带着士兵冲上战场,但依旧没有夺回阵地,而日军,已经攻至距离团部不足200米的区域了,整个西城区防线,不知什么时候会失守。
  透过窗户,我能看到30米外解团长眼中的怒火,灼热的几乎可以点燃战场。他拔出手枪开枪了,子弹射向转身准备返回战场的中尉,中尉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中枪,向着战场的方向连跑几步才扑倒在地。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那一刻的心情,虽然我也知道,军令如山军法无情,但我却依旧不能理解解团长的决绝。
  可我错了,解团长将自己的军服脱下,盖在被他亲手射杀的中尉身上,然后,提着手枪,站在了那队士兵身前,他,要顶替中尉的位置,替他完成军令。
  军令如山!视死如归!
  我的脑海里被这样八个字填满,其余,一片空白,但那也是解团长最后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团炽烈的火球在我的眼前腾起,将50米外冲入战场的解团长淹没!
  潸然泪下,唯记起“死后愿做沙场鬼,生前不为故乡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