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风云变(校对)第7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1067


王恒还建议在江汐武林盟的广场(就是庆典大会的会场)也竖立一尊凌九霄的雕像,以震慑宵小。
这一尊,则是神采飞扬的模样。
凌九霄正有此意,只是不好主动开口而已。
如今王恒有此要求,当然是求之不得。
心下还直叹,王恒不愧是师爷出身,揣摩上意这一条,当真远强于人。
……
竖立雕像这一招,是借鉴前世的经验。
事实证明,这一招很管用,更易留下烙印。
人,都是健忘的。
时间长了,很有可能记不起凌九霄这个人,但必定会记得他的雕像。
这,就是比听觉记忆效果强上百倍的视觉记忆。
不过,仅仅只是雕像还不够。
凌九霄再是认为自已英俊潇洒得天下无敌,也不屑于靠脸吃饭。
要想别人长久记住你,还得留下点干货。
奥妙的武功、绝佳的诗词、宜人的风景、各种类型的野兽和药材,还有一些难得的知识…
这些都是满满的干货。
可以想见,这样的秘境吸引力必定很强——干货多款,总有适合你的一款,速来!
……
因此,与雕像相伴的,是两块石璧。
一块石璧上,至少印有一套功法:或拳法、或指法、或掌法、或剑法、或轻功、或印法、或药理知识、或炼丹之术、或酿酒之方…
选项这么多,各地具体烙印什么?
当然由凌九霄视情决定。
另一块石壁上,则是凌九霄的新作。
当然,是通过前世的记忆剽窃得来。
剽窃这活,凌九霄很在行。
谁让他前世是个记忆力超强的文艺青年呢?
光有干货满满的石壁还不行,还得景色宜人。
毕竟,绝大多数衣食无忧者都喜欢游山玩水。
因此,还要对四地进行大刀阔斧的人工改造。既让本就鬼斧神工之处变得更加夸张,又便于游客行走观光。
如此,就齐活了!
……
虽然凌九霄现在是名闻天下的武功高手,但他骨子里其实仍是以文人自居。
吟诗作对、对酒当歌,才是他羡慕的生活。
相比起武功来,他对诗词和酒更感兴趣。
因为感兴趣,所以擅长。
因为擅长,所以积极。
凌九霄经过一番非常认真地搜肠刮肚之后,对于所要剽窃的诗词,已有所得——
对于江汐武林盟总部那块石壁的墨宝,他准备直抒胸臆,自我飘扬一番,诗名《秋别》。
秋别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凌九霄所剽窃的是唐代李白所作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原诗还有两句,被他舍去。
他可是个有文化的剽窃者,岂能照抄照搬?
……
对于地狱村那块石壁的墨宝,他准备的是一首词,取名《空寂寞》。
空寂寞
有探奇索妙,命有人僧鬼笑。
难与老天争,寂寞皇陵高庙。
权要,权要,林樾有人清啸。
此词为元代曹伯启所作,词名是凌九霄自已杜撰的,内容只改动了两颗字。
换汤不换药?
连汤都没换好不好,剽窃的肆无忌惮。
或许,这也是穿越者的优势之一。
……
对于云顶山那块石壁的墨宝,他准备的是一首七言诗,取名《欲穷天》。
欲穷天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唐代韩翃所作,除了诗名有改动之外,内容一字未改,简直不要脸到了极点。
……
对于黑山森林那块石壁的墨宝,他准备的是一首五言诗,取名《忆黑山》。
忆黑山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林里,长啸高山头。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有舍弃有改动。
……
对于白龙瀑那块石壁的墨宝,他准备的是一首词《满江红》。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代名将岳飞所作的这首词,凌九霄连词名都剽窃了,只是舍弃了第二段。
若非第二段不应景,他恐怕会原文搬抄。
……
五首诗词,凌九霄当然都得以指力在石壁上完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10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