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38

  物资被极大的浪费,这就是陆四身边缺少得力行政、后勤助手的后果。
  对此,陆四只能感到遗憾,却没有训斥自己的部下乱来。
  因为,他也很冷。
  东西没了可以再缴获,人没了就没了。
  红日初升的麦地显得很平静,人群黑压压的站立,没有言语,只有时不时的咳嗽声,出奇的平静。
  这是人心的平静。
  没有了生与死的平静。
  在旗牌兵的簇拥下,陆四“巡视”了他的部下,用孙武进的话说,就是请陆爷校兵。
  “不错。”
  这个提议十分好,陆四欣然采纳,并难得给了孙二郎两个字的夸赞,这让孙二郎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暖意,真正是士为知己者死啊。
  一千余淮军、四千余刚刚加入淮军的降兵们集体面朝北方,沿麦地由东向西排列出长达一里半地的阵列。
  风是从北面刮来的,人群面北而立,直面寒风,可想人群此时是有多么的受冻。
  陆四也觉得这样不妥,事先应该让队伍朝南,他面北训话,如此才能体现他这个淮军领袖对部下们的关爱之情。
  “陆爷要向南,向南,向南!”
  孙武进激动的阐述他的意见。
  双手捂着冻坏的耳朵许久的陆四,默默接受了孙武进的意见。
  谁朝南,谁朝北,也不是太重要。
  除了曹元的马队,其余的降兵都被打散。
  旗牌队挑了200个川兵补入,风字营挑了500个甘肃兵补入,沈瞎子和左大柱子他们各选400多人为部下,相继建营,营号暂以他们的姓为号。
  军官是连同部下一起被编入淮军的,只是不再是什么游击千总,而是成为队官、哨官、什长。
  原本陆四准备将这些军官单独编为一支军官总队,但再三思索还是任由这些军官同原先的部下一起整体编入各营。
  如此,能保证一定的战斗力。
  选人过程出奇的快,比如左大柱子看中了川兵游击刘兴,手一指说声跟我走,刘兴就带着手下兵随他去,然后摇身一变“降级”为淮军的队官。
  这个组织形势快而有效,虽不能确保忠诚,但能保证说走就走。
  马队没有被打散,还是以曹元为主,不是陆四认为这个听过他唱歌的辽东汉子已经彻底“臣服”于他,就此愿意带着手下那些回不了家乡的士兵誓死追随他陆四。
  而是陆四手下没有能统领马队的人,打散的马队就称不得骑兵。难得完整的接收了一支百人骑兵,陆四再犯傻也不会将他们散给各营当通信兵用。
  史德威浪费了这支马队,他陆四不会。
  校兵时辰到了,也不知孙武进说的吉时是真是假,反正陆四是迫不及待的上场了。
  只能步行校兵的陆四对自己不会骑马感到遗憾,发誓等进了扬州城一定苦练十八般武艺。
  整个校兵过程也不是陆四以为的那样激昂奋进。
  没有激动人心的口号,没有统一标致的动作,有的只是无声。
  陆四看人群,人群看他。
  大部分降兵对于年轻的“贼首”充满好奇,那一道道射在脸上如同看稀罕物的目光让陆四觉得自己才是被“校”的那个人。
  这让他觉得没意思,于是匆匆结束了孙武进郑重其事当成正经事业,跑前跑后一夜没合眼来干的大校兵。
  陆爷似乎不高兴?
  孙二郎心中的暖意和得意转变成困惑,渐渐开始回想每一个步骤,却没有发现哪里做错了。
  陆四上了土堆,以后世计量尺度算,这个土堆高有怕两米了,人站在上面,可以保证对面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看到。
  只是在上面走了几步,就觉脚下的泥土似乎有些软和,不结实,低头看了眼却不知问题出在哪。
  或许是这淮扬的泥软吧。
  陆四收起疑惑的心思,抬头看向前方密集的人群,刀矛林立,穿什么衣服的都有,甚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官兵在此聚集。
  因为,穿官兵衣服的人数明显很多。
  每个人在臂上缠绕红巾,是敌我识别的笨办法。
  或许,在这几千降兵之中依旧潜藏有暗流,但在这刻,他们是“淮”字大旗下的兵,是陆文宗的兵。
  在外人眼里,在朝廷眼里,他们,都是反贼。
  “不管你们从前是什么人,现在你们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淮军!”
  陆四的开场白直接定性,不容置疑。
  “我知道你们中肯定有人不服,认为你们是被强迫参加淮军,有这个想法正常,你们是怎么成为淮军,成为我的兵,原因嘛也不必我多说。但我陆文宗为人也实在,今儿就站在这里,当着你们所有人的面,把话给你们摞这!”
  陆四长臂一挥。
  “跟我干的,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要房子给房子,要土地给土地,要当官给官!总之,只要你们肯替淮军卖命,实打实的有功,我陆文宗就保证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过上比你们当官兵时更好的日子!”
  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呢,人,要的是实在。
  造反也好,起义也好,革命也好,都要实在。
  静静的看着人群很久,陆四长臂落下。
  “我没话说了,现在,你们跟我去扬州。”
  说完这句话他竟直接下了土堆,朝一众伺立的旗牌兵一扬手:“出发!”
第125章
通贼诛满门
  高邮城南门,看着马车上的重伤员,富安人陈大江心一下沉了下去。
  陆四他奶那头的娘家侄子,也就是他的表叔陈大佐也有些慌,拉过送伤员回来的人问到底怎么回事。
  “二位陈爷,我们在黄庄南边和官兵碰上了,他们人很多,怕有上万人...”送伤员回来的是离陈大佐家不远的五灶农民施三,因给地主钱家做短工,所以会赶车。
  “官兵,有,有上万人!”陈大江惊的半天没合拢嘴。
  “陆文宗有没有事!”
  陈大佐却只想知道那个在运河边带着他们杀溃官兵,攻占淮安城,成为淮军南路军头领的表侄是否活着。
  “陈爷,陆头领没有事!咱们在陆头领的带领下和官兵干了一仗,狗日的叫咱们冲散了,不过,”
  施三侧脸看向那些躺在马车上或一动不动,或满脸痛苦低吟的伤员,低声道:“咱们虽赢了官兵却也损失不少人,这些弟兄都是受了重伤的,陆头领吩咐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送回高邮,叫二位陈爷找城中郎中救治他们。”
  “好,好,我这就叫人去把城里郎中全请过来!”
  听说表侄还活着,陈大佐心一定,赶紧朝后面的人吩咐一声,立时就有人急步去找郎中了。
  “这么说,官兵败了?”陈大江也回过神来。
  施三说道官军是败了,但他们兵马依旧众多,陆头领让送重伤员回来时,淮军弟兄们正在抓紧时间休整。
  “官兵人马多,吃了亏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陆头领才叫我们将受伤的兄弟先送回来,要不然打起来顾不上这些兄弟....”施三捡要紧的说。
  陈大佐听的不住点头,急问了一声:“文宗是不是让我带人增援?”
  施三摇了摇头,道:“没有,陆头领只说叫二位陈爷守住高邮城,另外请二位派人通知宝应的小陆头领和漕队的谢营官他们。”
  说到这,施三想到一事,忙又道:“陆头领说万一他不幸战死,就请小陆头领带着大伙继续跟官兵干,将来要是有机会,叫小陆头领去...”
  说到这,施三鼻子一酸,有点说不下去。
  陆头领说这些话,让人感觉跟遗言差不多。
  “去什么,你倒是说啊!”陈大佐急了。
  施三难过的将陆四对重伤员们说的话转告了二陈。其余赶车的汉子及车上神智还清晰的重伤员,亦都是一脸悲痛。
  “不行,我得赶紧带人去支援文宗!”
  陈大佐是个急性子,表侄连遗言都交待下来了,他这表叔哪里还能在高邮呆得住啊!
  陈大江却是一把拽住他,道:“大佐,去不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