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638

  老槐树下面是一圈泥胚土墙,墙内是高低不平的各种建筑,有茅草屋,有砖瓦房,虽然杂乱但看得出明显带有防御性质,高处有人值守。
  高处值守的人明显看到了从四下芦苇荡中钻出的淮军,却没有敲响铜锣示警,寨子里同往日一样平静。
  陆四走上前去看了几个呼吸后便将马鞭朝前一指,顿时一队劲卒跳过田埂,向饶家寨飞奔而去。
  .........
  吴茂才的夫人孙氏是信佛的人,从前家里正堂就供着佛祖像,每日太阳下山前必要烧上两柱香。从老家随丈夫出来避难时,除了金银细软外,孙氏只带了那尊她供奉了二十多年的佛像。
  其实早先孙氏是信弥勒佛的,她祖籍是山东临沂,那地方的百姓多信弥勒教,孙氏自小耳闻目睹且受家里老辈人影响便也信了。
  只是这弥勒佛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尤其是那白莲教,两百多年来老是煽动信徒造朝廷的反,国初有个叫唐赛儿的女的更是把大明折腾的不轻。打那以后,官府严禁百姓信弥勒,最严的时候但凡逮到有人家里供奉弥勒佛,都要视作反贼杀头。
  孙氏对信弥勒便是要造反这个观点不以为然,当年太祖皇帝不也是信弥勒的明教徒嘛,那太祖皇帝信得,怎么这后人就信不得了?
  可心里想归想,孙氏又哪敢不把官府的禁令当回事,后来跟父亲一同迁往淮安,再之后嫁的丈夫又科举中第,她更是不敢供奉弥勒,转而一心拜佛。
  只是,一辈子吃斋念佛,心地善良的孙氏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夫君能干出刨人祖坟的事来,并且还把人家给活埋在坟中。
  这件事还是侄子孙保事后告诉她的,当时孙氏就吓坏了,认为丈夫干出这丧尽天良的事一定会遭来上天报应。
  果不其然,那陆家反贼并没有因为祖坟被刨就被官军平定,反而声势越来越壮,甚至连朝廷的督院都被他们掳获了。
  害怕被陆家找到报复的吴家不敢再在安东呆下去,可天下之大哪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幸好黄圩还有个可以投靠的亲戚。一家老小三十多口人跟逃难似的,当真是有家难回,有苦难言。
  饶家是当地大族,孙氏的表兄饶焕宗虽不像她丈夫一样考中进士,但也是举人出身,在黄圩一带很有声望。
  表妹夫一家的到来,饶焕宗极其热情,各项吃度供应都是尽着好的,每天还要过来两次同表妹夫两口子说说话,这让孙氏很是感动。
  只是表兄再客气,毕竟不是自个家,往常睡前要念一段经文的习惯就必须要改成下午,不然人家都休息了她这个表姑妈在那“笃笃笃”的像什么。
  这边见日头已经西下,孙氏便在丫鬟小翠的搀扶下来到临时设为香堂的屋中,虔诚的点上三柱香,将《法华经》恭敬摊开,轻轻念诵起来。
  袅袅香烟飘散在屋中,闻上去一股淡淡香味。
  孙氏这是为全家老小乞求佛祖保佑呢,她信神鬼怪力之说,现在十分担心吴家的劫难无法过去。
  因为,陆家子要为天子。
  这件事哪怕丈夫再三说是陆家反贼故弄玄虚,欺骗无知乡民随他们造反,但孙氏却是深心不疑。
  那块铁牌是她丈夫刨出来的,不是陆家哪个人刨出来的。如果陆家反贼真要装神弄鬼欺骗无知乡民,怎么也应该搞些乡民们很容易发现的事,哪有把东西埋在祖坟不为人知的。
  这于理说不过去。
  冥冥之中注定有因果。
  孙氏现在能做的就是替吴家多敬佛,多礼佛,乞求佛祖能够给吴氏一门一点生机。
  只是,也不知为何,今日这《法华经》念的总是不能让孙氏心定,反而有些烦燥,甚至有些紧张。
  木鱼敲打也是有些乱。
  “老爷去何处了?”
  心乱的孙氏放下木鱼,轻声问一边的小翠。
  小翠道:“表老爷请老爷过去赴宴了,说是有海州的族人过来。”
  “噢,那小姐呢?”
  孙氏缓缓从蒲团起身,她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八,当是嫁人的年纪却要跟着父母离乡避难,也是委屈了。
  “小姐和表公子他们在一起...夫人不诵经了么?”
  小翠也不知道小姐和表公子他们去干什么,见夫人起身忙上前扶住。
  “出去走走吧。”
  心绪不宁的孙氏缓缓走出屋子,鼻间嗅到的是带着海腥味的海风。
第221章
刨我祖坟者在哪
  孙氏刚出来就见到表兄饶焕宗的次子饶国毅和几个人在外面说话。
  见着表姑妈过来,饶国毅愣了下,然后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姑妈,外面风大,您还是进屋去吧,免得着了凉。”
  “你英妹妹呢?”
  孙氏四下看了眼没见女儿吴英,不由有些奇怪,小翠不是说女儿和表侄在一起的么。
  饶焕宗有两个儿子,长子饶国忠已经娶妻生子,次子便是孙氏眼前的饶国毅,今年二十一岁,有秀才功名,人长得不错,知书达礼。前些天吴茂才还和孙氏商量来着,说把英儿许给国毅如何。
  孙氏却不乐意,因为她想把女儿许给娘家嫡侄孙保。可是女儿似乎不喜欢这个嫡亲表哥,对母亲的提议并不回应。这些天在饶家也不大和孙保在一起,倒是喜欢与那远房表哥饶国毅在一起,孙氏对此也是无奈。女儿真要喜欢国毅,她这做母亲的也只能委屈嫡侄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英妹妹和孙保出去了。”饶国毅说道。
  孙氏问:“出去了?去哪了?”
  “英妹妹说想吃海里的虾,侄儿本是叫人去东边海子买的,可英妹妹却说要看看人打渔的,侄儿劝不住正好也有些事,便请孙保表哥陪英妹妹去了。”
  说完,饶国毅抬头看了看天色,“估摸着快回来了。”
  孙氏点了点头,没有多想,反而有些暗喜,因为女儿这些日子都不大愿意和孙保在一起,现在两人一块去海边,说不定能有些意外收获。
  “你去忙你的吧,我到上边看看。”
  孙氏说着就往旁边的台阶上跨去,饶国毅见状却挡在她前面,脸上挂着笑容道:“姑妈,上面风大,您还是回屋吧,真着了凉姑父又要说侄儿了。”
  “你姑妈我又不是病秧子,哪能风一吹就着凉呢,你去吧,我看看风景就回去。”
  高处是不胜寒,但现在是三月天,虽说海风有些大但也不凉。而且登高望远,四下景致一览无遗,确是能让人心旷神怡。
  哪知,饶国毅这个表侄却仍是挡在姑妈前面,不让她上去。
  “国毅,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孙氏眉头轻皱。
  饶国毅忙摇了摇头:“没,没有。”
  “没有为何阻我?”孙氏不解。
  “侄儿只是想着风大,怕姑妈着凉不是。”饶国毅仍是那套说辞。
  “是么?”
  盯着表侄打量一会,孙氏突然从饶国毅边上快步冲上台阶,饶国毅一惊竟是脸色突变,猛的上前一把拖住孙氏肩膀,同时一手捂着她的嘴巴将孙氏强行拖了下来。
  “唔唔...”
  孙氏没想表侄如此对她这个姑妈,当时就叫骇着了,瞪大眼睛惊惧的望着。
  “啊?!”
  小翠吓的叫了一声,刚想上前帮夫人,却有两个饶家人同时冲上前来将她抱住,同样也是捂着她的嘴巴不让她喊出来。
  “少爷,怎么办?”有饶家人问道。
  “拖进去,用绳子绑起来,别让她们跑了,要不然可麻烦着!”
  饶国毅吩咐过后,自个走上高处的小楼,里面绑着两人,不是孙保和吴英又是谁。
  “英妹妹,实是对不住了,我饶家若不这样做就要有杀身之祸。”
  饶国毅叹了口气,抬头朝寨子外面看去,已经有一队大顺官兵到了寨门口了,急忙赶了过去。
  .........
  饶焕宗的确是在设宴款待表妹夫吴茂才,也的确有个海州的饶氏族人过来,并且这个叫饶焕文的族兄还是从北京逃出来的。
  一番寒暄后,话题很自然的说到京师情况了。
  “我离开京师的时候,顺军已经兵临昌平了,京师真是人人惶急,莫知所措,听说皇帝敲钟命百官上朝都没人去了。那城中的官员相见,唯唯否否,均是没了主意。你们知道那帮官员议论最多的是什么吗?”饶焕文“嘿嘿”一声。
  吴茂才急忙问道:“是什么?”
  “说是莫不如劝陛下答应李闯的条件逊位,这样皇室能得以保全,百官亦能保全。”
  说完,饶焕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帮官员呐,如今都在想着如何归顺那李闯,没一个替朱明着想的了。”
  “京师已经这样了?”吴茂才一颗心沉到底。
  饶焕宗看了眼表妹夫,挼须道:“京师城坚势重,外有关门吴、高二帅可依持,尚有京营可战,未必就挡不住李闯大军。”
  “不说京营还好,一说京营就叫人来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