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638

  徐和尚“噢”了一声,又问:“刘泽清的那些兵呢,也这样办?”
  这时边上的孙武进却起身了,把个油乎乎的双手在腿上一抹,道:“都督,我去办事了。”
  因为嘴里还有肉的缘故,孙武进说的含糊不清。
  “去吧。”
  陆四随手扬了下。
  李延宗可能呆着无聊,又可能是不想跟舅舅呆一块听他说教,也起身想去看孙武进干什么,陆四却一把拽住他,闷声道:“吃饱了没有?饱了就去睡觉。”
  “噢。”
  李延宗嘴里答应,也乖乖去了帐篷,可眨眼功夫就溜了,悄悄跟在孙武进等人后面来到一处荒地,眼前一幕可把这位陆都督的外甥看呆了。
  孙武进竟是在杀俘,六百多刘泽清的兵被他下令用长矛刺死一半,余下尽数坑杀。
  两百里外的徐州城下,攻守双方都是静悄悄,长达一个多月的攻城让双方都是精疲力竭。
  明军大营中军帐中,刘泽清神情凝重的看着侄子刘之榦,沉声道:“京师已经沦陷,陛下殉国的消息不会有假,我们必须要把福藩控制在手中,否则天大富贵就叫旁人得了去。”
第248章
常宁郡主
  刘泽清早在三月二十八日就知道京师沦陷、崇祯自缢的消息,当时他没有丝毫悲痛,反而深深的松了口气,因为崇祯一死,他拒不奉旨北上勤王的事便没人与他算账了。
  但崇祯这一死,就逼得刘泽清必须加快南下步伐,否则北边的大顺军一旦南下,他想跑也跑不掉。
  其实刘泽清不是没想过投降李自成凭手里的三万人马在大顺换个富贵。只是大顺那边根本不愿意接纳他这个声名狼藉,比“贼”都不如的山东总兵,降顺的那帮昔日同僚也没一个愿意帮刘泽清说好话,反而说他刘泽清渔肉山东百姓,蓄有万贯家财。
  刘泽清是有钱,很有钱。
  他在山东这些年除了畏贼畏虏如虎外就是成天纵兵抢劫,其原先驻地临清一带基本被他的兵马烧光、抢光,通过对百姓的荼毒,刘泽清攒下了四百多万两白银,五十多万黄金的家当。
  这么多的家财,换作任何人都会眼红,更何况刘泽清还听说顺军正在北京追赃助饷,如此一来,他只能和堵在他前面的董学礼拼命了。
  四月四日,就在刚刚过微山湖进入徐州境内时,刘泽清听到一个消息,说是福藩、周藩、潞藩从河南卫辉逃出来了,现在流窜到了曹州境内。
  曹州知州汪国梁散尽家财募了几百乡勇拼死保护三位亲藩南下,眼下可能在曹州的定陶县一带。
  得知此消息的刘泽清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去定陶寻找三位亲藩,但派去的人却没有找到,刘泽清大发雷霆命将带队的千总斩首,又叫来侄子刘之榦让他亲自带兵去寻那三藩。
  刘之榦初时并不明白叔父为何要找那三位落难藩王,认为这三位落难藩王是拖累,带着他们南下得不偿失。
  “陛下殉国,皇太子诸王一个未出,但大明依旧有半壁江山,南都诸臣闻陛下大行消息后必拥新君,论序当以福藩为天子,故福藩若在总兵之手,便是拥立之大功。”
  刘之榦在成武县结识的绿林人士李化鲸虽是江湖中人,但眼光却毒,一眼就看出那三个落难藩王的价值所在。
  果然,刘泽清就是打的拥立福藩往江南谋大富贵的主意,只要侄子能把那三位落难藩王带到军中,他就是拼死也要冲出徐州南下,哪怕为此折损一些兵马也都值得。
  刘之榦次日就带了两千兵马北上曹州寻找那三位藩王下落。
  ..........
  曹县八里湾,磅礴大雨。
  一处寺庙中,却是哭声一片。
  从开封逃出辗转一年多四处避难的周王朱恭枵终是经不住颠沛流离,又闻京师沦陷,悲痛之下一气提不上来咽了气。
  这位周王,于太祖亲藩后裔中算是难得贤王了。
  第一代周王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书,对明朝的医药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李自成第一次攻打开封时,周王朱恭枵为了激励守城将士,拿出周王府两百年的库藏白银五十万两分发守城将士。又悬下赏格,杀一贼再给五十两。同时变卖王府在城中的所有产业,连王妃的首饰也拿了出来凑钱加筑开封城。
  在周王倾家荡产的激励下,守军人人奋勇,击退了城外的农民军。崇祯闻讯下诏褒奖,说:“此高皇帝神灵悯宗室子孙维城莫固,启王心而降之福也。”
  次年,李自成再攻开封,正值雨季,黄河水泛滥,河南巡按高名衡献策挖掘黄河大堤水淹贼军,同时与御史严云京等人在城内打造船只,结果明军掘河大溃农民军,逼得李自成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开封城率部退走,损失惨重。
  然而开封城内也被大水泡的一塌糊涂,王府、宫殿都被淹没,周王同明朝守城官吏无法在城中居住,便以事先打造好的船只划水逃出开封,此后寄居在彰德府。又因李自成军大败孙传庭,河南大半地方被顺军占领,周王在彰德无法落脚便往卫辉崇王处躲避。
  途中遇到从洛阳逃出的福藩一行,两家便一起往卫辉。到了卫辉才晓得潞王也在城中,崇王提议河南已经不能再留,四王当结伴扶持南下,便由潞王提笔写信给淮扬的漕运总督路振飞,希望他能派兵来接引四王。
  可信发出后不到一个月,李自成的兵马就过来攻打卫辉,周王、福王、潞王逃的及时没能遇难,崇王朱由樻及其弟河阳王朱由材、世子朱慈辉却被俘杀。
  三个藩王连同子女、随从护卫三百多人,没衣服穿,也没东西吃,一路同难民一样往南狼狈而行,途中几次都要挖野菜求活。
  到了曹州才得知州汪国梁搭救,可曹州情形也不好,河南顺军随时会来攻打,无奈之下汪国梁只得募了几百乡勇保着三位藩王南下。在定陶时却遭到百姓攻击,原是前番刘泽清部明军过境时烧杀抢掠,所以百姓对官兵恨之入骨。
  没办法,汪国梁只好改变计划带三位藩王折向曹县,然而曹县城已叫顺军攻占,一行人不敢接近县城,更加不敢在白天活动,只得于白天找无人荒僻处歇息找食,夜晚悄悄往南穿行。
  行至八里湾时,年近六旬的周王终是心力交瘁倒了下去,众人惊慌赶紧寻了一处寺庙将人抬进去,未几,周王便咽了气。
  周王世子朱绍烱同几个弟弟、妹妹都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办理父王后事。
  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也是伤心难过,最后由潞王出面同那寺中僧人说将周王尸体暂埋于寺中空地,等他日朝廷派人过来重新收敛。
  掩埋周王尸首时,其女常宁郡主悲痛欲绝,竟趁兄长不备欲割腕殉父,幸被众人及时发现抢救下来。
  “国破家亡,哥哥们男儿身尚可与贼拼命,我一女儿身不过累赘,若陷贼手一不能杀贼,二不能保名节,将来有何面目见父王!”
  常宁悲痛,仍意求死。
第249章
我这破落户能穿皇袍?
  常宁郡主朱慧珍生于崇祯元年,今年十七虚岁不到,是周王最小的女儿,也是周王唯一存活的女儿。
  常宁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在五岁时早夭,一个则在李自成第一次攻打开封时恰好生产,结果因惊吓难产而死。
  常宁的哥哥们却是许多,除大哥周世子朱绍烱外,还有二哥朱绍㶿,三哥朱绍烥,四哥朱绍烿、五哥朱绍焜,另外还有三个襁褓中的弟弟,尚未取名。
  儿子众多,女儿却仅剩一个,周王自是对常宁疼爱有加,逃难途中也是一直将常宁带在身边,王府随从找来的食物总要匀些给女儿,现在周王死了,作为女儿的常宁自是悲痛,一时想不开生了随父同去之心,以免落于贼手辱没朱家脸面。
  哥哥们劝不住,最后还是叔祖辈的潞王出面劝住了这个倔犟的侄孙女。
  辈份上,周王是周府的“勤朝在肃恭”的恭字辈,福王是燕府“厚载翊常由”的由字辈,因此二人同辈。
  潞王是常字辈,辈份最大,换言之就是常宁同那周世子朱绍烱的叔祖。
  劝住一心寻死的侄孙女后,潞王又不放心,让福王嫡母也就是他嫡叔伯兄长朱常洵的继妃邹氏照顾常宁,又请汪国梁派人到附近百姓家买一些纸钱来,如果百姓尚有余粮便再买些米来。
  吩咐完这些事后,潞王本人信佛,不忍侄子周王如此寒酸便去,再请寺中僧人给周王做了个佛教小法事。
  僧人却有些不愿意。
  逃难途中众人所携带金银早就没有,潞王先前将仅有的银钱给了汪国梁,便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张古琴连同他的心血之作《古音正宗》琴谱“押”给僧人,说待他们南下稳定后派人前来赎取。
  如此,僧人们才勉强给逝去的周王念起往生咒来。
  法事结事后,已是后半夜。
  除了周王的几个儿子为父“象征性”守夜外,其余人都被潞王叫去歇了。南逃以来,三家上下都是憔悴不堪,与那携老扶幼逃难的百姓没什么区别,又个个忍饥挨饿,哪有精力再熬着。
  寺庙不大,三家随从连同汪国梁募的那些乡勇有四五百人之多,便也没什么讲究,乡勇和王府下人、护卫们几十人聚一屋靠着打个盹就是。女眷则几人一屋,相互扶持照顾着。
  福王没歇,潞王也没歇,周王的死让这两位朱明子孙心中都不好受,但两位朱明亲藩现在更多的是迷茫。
  “潞王叔,咱们现在去哪?”
  朱由崧虽是潞王的晚辈,年纪却比潞王朱常淓大一岁,乃是万历三十五年出生,今年三十七岁。而潞王是万历三十六年出生,今年三十六岁。
  “往南走,走到哪是哪吧。”
  朱常淓叹了口气,拿树枝挑了挑篝火。因为下雨的缘故夜里很冷,福王府的邹存义特地跟僧人求来一堆柴火给两位王爷生了取暖。
  朱由崧从前很胖,和他父亲朱常洵活脱脱一个模子出来,他大伯也就是光宗皇帝更胖,现在却是瘦了不少,同当年衣食无忧的福世子判若两人。
  比起几个月前才离开王府逃难的潞王叔,福王朱由崧算是吃了大苦的。三年前李自成攻破洛阳,朱由崧和嫡母邹氏及王府一些人逃出城后就一直在黄河边搭棚子住。
  当时河南境内大乱,福王府这帮人生活无着,没有粮食吃,邹氏就带着一大家子人到处乞讨,甚至同灾民一样去剥树皮,甚至有一次都想去吃那根本消化不了会胀死人的观音土。
  时为福世子的朱由崧也和嫡母邹氏的弟弟邹存义一起下河打渔,就这么忍饥挨饿的度过了半年时光。
  等到那位决策开挖黄河的河南巡抚高名衡找到福王府众人时,这帮人惨得连原先王府的官员都认不出来了。
  高名衡也是心痛,向朝廷上奏疏说道:“福世子尚无子女,流离孤苦,惟有母子相依,诚可悲矣。”
  听说嫡叔伯兄长还活着,崇祯赶紧派驸马都尉冉兴让、司礼太监王裕民、给事中叶高标携银赴河南。
  除让朱由崧这个兄长袭封福王外,崇祯又叫他回到洛阳。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洛阳又遭李自成兵马攻打,朱由崧无奈只得带着府上两百多人逃到卫辉。他福王府本来就穷困潦倒,到了卫辉后连饭都吃不上,朱由崧便厚着脸向叔叔潞王借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