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38

  刘泽清部能在徐州坚持那么长时间,就是靠不断打粮维持,其围城时间越长,打粮队的范围就要越广。攻城最激烈的时候,这些打粮队还前后抓了上万百姓送到徐州城下去填护城河,可以说双手沾满徐州百姓的鲜血。
  由于邳州和邳县地盘丢失过快,淮军从邳州西进时刘泽清都蒙在鼓子里,其部打粮队也如从前四出,结果派在徐州以东的多支打粮队遭到淮军骑兵袭击,损失惨重。
  从淮军骑兵刀下侥幸逃回的明军很快就让刘泽清知道邳州失守,有一支兵马正向徐州挺近的消息。
  从邳州过来的这支兵马到底是哪家人马,有多少人,刘泽清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放任这支兵马接近徐州并成功进入城内,那他这一个多月就白辛苦了。
  据那些从徐州城里跑出来投降的顺军交待,城内已经没有粮食,甚至开始以人相食。
  所以,只要刘泽清再坚持一段时间,城中的顺军必然会不战自溃,这个时候若是放任顺军的援军入城,刘泽清真的就前功尽弃了。
  于是,他果断派出大将柏永馥率所部三千余骑兵东出邳州,阻止董学礼的援军接近徐州。
  柏永馥此人甚是狡猾,早年是响马盗出身,跟随刘泽清后因作战勇猛步步高升,如今已是副总兵,其部骑兵也是刘泽清部的精锐之师。
  去年李自成围开封时,刘泽清率兵渡黄河来援,柏永馥率部与李自成部大将郝摇旗大战数回不落下风,双方各有伤亡。
  后来李自成派大将李锦率兵支持郝摇旗,柏永馥依旧不惧向刘泽清请战,结果刘泽清自己却怕了,担心再这样打下去他就算能撑住也会元气大伤,所以带着精锐连夜拔营,都不告诉那些被他拉来当炮灰的杂兵,结果那些杂兵们仓皇奔逃,溺死在黄河之中的多达数千人。
  挖陆家祖坟的吴茂才当时就在刘泽清军中,靠着随从拼死抢到的一条小渔船才得以渡过黄河。
  柏永馥用兵颇有谋略,认为淮贼有上万之众,且新败姚文昌士气正隆,正面阻击恐伤亡会大,所以率部东进后隐匿其部踪迹,结果打了率部驱逐明军打粮队的曹元一个猝不及防,连同有马骑兵在内损失五百多人,曹元本人也身中两箭,好在均不致命,一路狼狈逃回。
  已经领军行至吕梁山一带的陆四闻讯大惊,召来那降将马三宝问刘泽清部骑兵底细。
  “柏永馥?”
  听了这个人名,陆四眉头下意识的皱了下,因为此人比刘泽清更难对付,在满清十大绿营将排第四,同董学礼一样都是被抬入汉军旗的汉奸名将。
  “日他妈逼的,都督,我去替骑兵的兄弟报仇!”
  徐和尚听说骑兵叫刘泽清的兵给打的跟狗一样逃回来,气急败坏的很。不过他不认为这是对手太强,而是认为自家的骑兵太孬,不是淮军精锐,所以干不过人家。
  夏大军、谢金生他们也是这个想法,之所以在这帮淮军高级将领眼中骑兵太弱,是因为骑兵旅上上下下几乎都是他们这帮老弟兄的手下败将,所以哪怕都督重金编练骑兵,把骑兵当成心头宝贝一样,在这帮不会骑马的老弟兄眼里他们才是淮军真正的底气。
  “舅舅,那个柏永馥很厉害么?让延宗去会会他吧!”李延宗将他的红樱枪往地上一敲,以此表明他的勇气和本领。
  曹元一脸羞愧,陆都督如此重用他,他却吃了这么大的败仗,简直丢人的很。
  “打败仗没什么,谁能一直打胜仗,你能回来就对得起咱了。”陆四拍了拍曹元的肩膀,让随军的郎中替他包扎一下。
  他这话可不是单纯的安慰,而是真的觉得曹元对得住他,因为对方没有因为战败而降了明军。这要是打不过就投降,那他陆四才真正寒心。
  “传令忠义,让他马上把人撤回来,不要再吃了柏永馥的亏。”
  让人给还不知道曹元战败的赵忠义传令后,陆四命召集标统以上将领军议。
  柏永馥这支骑兵现在便如淮军头上的一把刀,不把这刀拿下,陆四是绝不安心的。
第252章
陆式皮球前进战术
  柏永馥部是淮军成立以来碰到的骑兵人数最多的对手,陆广远宝应一战当面对手田雄和马得功不过千余骑兵,这次却是三千多,数量翻了三倍多。
  陆四无法估测柏永馥部的战斗力与八旗骑兵哪个更高,但肯定比他淮军的骑兵要厉害,否则曹元也不会被打得几近全军覆没。
  一支多达三千余人的骑兵就在淮军左近,随时都会扑上来撕咬,陆四肯定睡不着觉,所以他必须先解决掉柏永馥。
  只是他淮军的三个骑兵主力营被打残了两个,其余各营都是骡子和驴组成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派出去寻找柏永馥然后与对方“单挑”,那样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想要解决掉柏永馥,就必须依靠淮军步兵数倍于对方的优势,将柏永馥诱出来,然后选个不利骑兵的地形打他个埋伏。
  陆四是这样认为的,并且这个想法得到了麾下大部分将领的支持,众人齐声称赞都督英明。
  英明的都督当下就准备找几个熟悉地形的降兵问问,然后就如何“诱敌”集思广议,听取这帮文盲的意见。
  三个种地的,赛过拿笔的。
  这时那个陈不平却失声笑了起来,陆四问他笑什么,陈不平反问道:“都督此来徐州目的是什么?”
  陆四一怔,说当然是来打刘泽清的。
  陈不平再问刘泽清不让自家精锐骑兵在徐州盯着城中的顺军,派到东边来干什么。
  “应该是阻我接近徐州。”
  陆四若有所思。
  “既然如此,都督何必费尽心思诱敌,只须继续往徐州挺进便是。都督须知我淮军离徐州越近,刘泽清压力便越大,如此就算柏永馥不肯与我淮军对阵,刘泽清也会逼他出战。”
  “是这个道理!”
  陆四一想也对,自己是有些主次颠倒了,只要抓住刘泽清这个主,柏永馥这个次便随主动,而不是倒过来主随次动。
  文人的脑袋还是管用的,要以陆四的思路,他就是被柏永馥这三千多骑兵牵着鼻子走,因为只要他想着“诱敌”,就等于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让出去。
  战争的主动权决定的不仅是胜负,更是时间。
  萧何给了郑标,刘基给了高太监,陆四一时没东西给陈不平了。
  不过考虑柏永馥三千多骑兵的杀伤力极大,陆四制定了一个“皮球前进”的战术。
  所谓“皮球前进”,就是以马三宝的降兵同第一镇的第一旅为皮球前侧,以第一镇的第二、第三两个旅为皮球的中侧,以铁甲卫、旗牌队及剩余骑兵、炮队连同辎重为皮球的后侧。
  行军时前侧抵达一定距离后,中侧立即越过,后侧跟上,如同一个皮球不停朝前滚动。
  这样可以确保淮军任何一部遇敌时都能及时得到其余各部的支援,从而可以同踢球一般将所有的力量集中,“扑通”射门。
  只是这个“皮球前进”战术十分考验淮军的组织能力以及将领们的临阵应变能力。
  陆四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时间不允许他就战术开展什么演习磨合,所有的问题只能在实战中发现并解决。
  按照陆四的命令,淮军两万余人开始了“皮球前进”,第一天就出现了问题。
  混乱。
  这个混乱虽经陆四不断调整,但只是从大混乱变成小混乱,陆四对此很是感慨,认为自己现在越来越像前世那位微操大队长了。
  皮球前进的战术其实很好,可是缺少操练的淮军只能将这个战术执行一半,陆四是想停下来整改,“皮球”已经滚到了云龙山,想要调整也不可能了。
  ........
  云龙山在徐州城南,距离徐州城只有三四十里地。
  这个距离相当危险,如果柏永馥任由淮军这两万人马携带大量辎重粮食从云龙山过去,那么刘泽清集团就要面临“破产”。
  然而直到淮军出现在云龙山脚,柏永馥依旧没有出现,可能他一直在暗处观察淮军的前行队列,但始终没有出现,相当有耐心。
  只是,这个耐心也有限。
  如陈不平所料,柏永馥不可能让淮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推进到徐州城下,他只是在选择最佳的战机和最佳的战场。
  云龙山就是柏永馥选择的地点,这座山不高大概只有一百多米,地势以丘陵为主,很适合藏兵,包括骑兵。
  柏永馥一直藏在山中,他准备在淮军从山脚下过去的时候冲出将淮军截为两段,使淮军前后不能相顾,一举歼灭。
  陆四也意识到云龙山危险,但又不能绕道,所以将冯汉这一营淮军仅存的骑兵主力派在前方探路。
  冯汉他们从山脚下过来时根本看不见人烟,路过几个村子不是残垣断壁,就是人去屋空。
  由于事先冯汉已被告知敌人可能就藏在云梦山的某处,因此这个辽东汉子也很紧张,就在他们停下歇马时,一名士兵突然指着远处某处山坡叫了一声:“有人!”
  正在吃干粮的淮军骑兵立时一个激灵,纷纷起身向那山坡看去。
  不远处的山坡,有几十个骑马的身影出现在淮军将士视线中。黄昏时分,因为光线的原因,冯汉看不太清楚,但直觉告诉他要找的人出现了。
  那几十骑敌军也是注意到这边,吆喝打马向冯汉他们所在奔了过来。
  “上马,抄家伙!”
  两百多淮军骑兵纷纷翻身上马,拿刀的拿刀,拿弓的拿弓,拿矛的拿矛,甚至还有几十个拿三眼铳的,这是降淮的辽兵。
  骑兵在上马前,火铳里面必须要装填弹药,用木塞塞住,避免临敌的时候装弹耽误时间,这时拔下木塞,用通条夯实就可以。
  对面的几十骑终于是到了冯汉他们不远处,不管光线如何,总归是看得清楚了,明军的装束,身上都披着皮甲或棉甲,一看就是类似于“夜不收”的精锐。
  前方的“淮贼”明明有两百多人,但是这几十个明军的探马却没有任何畏惧,因为他们是来探底的。
第253章
杀我者无罪
  淮军第一镇的第二、第三两个旅在皮球滚动战术的推动下成为了皮球的前侧,正在云龙山脚下行军,前后长达数里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