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638

  陆四便又讲了几句有关盛京夺帝的事。
  “照都督这么一说,这大太子豪格有两黄和正蓝三旗拥戴,那九王多尔衮只有两白旗拥戴,如今却成了满洲实际的皇帝,以摄政王之名行天子之实,如此一来这九王岂会放过与他争位的大太子?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呀,真是天助我中国,满清内乱指日可待啊,都督!”
  朱廷翰兴奋起来,从常理角度去看,清廷内部的确存在动乱的可能,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陆四却知道动乱根源是有,但却没乱起来,原因在于多尔衮运气太好,豪格太衰。
  或者说多尔衮能力太强,豪格能力太弱。
  八旗进关没几个月,原本支持豪格的两黄旗就因为得到大量好处被多尔衮拉拢的妥妥,从而让豪格从原先的优势方瞬间变成了弱者。
  之后被他叔多尔衮想尽办法派出去送死,却命大怎么也没死掉,最后多尔衮没办法才亲自下场把这侄子彻底弄死,顺便还将侄媳妇娶了。此事导致八旗内部一场清洗,鳌拜、索尼他们也险些被杀。
  多尔衮死后福临又开始清洗,闹出原先属于多尔衮势力的两白旗被逼得在昆明去劫被吴三桂关押的永历,准备反清复明,可惜事泄被吴三桂给镇压了。能让真满洲大兵铤而走险反清复明,这福临是把两白旗祸祸成什么样子噢。
  好像清军刚入关那会豪格被什么人告发对多尔衮不敬,被剥夺了王爵,直到他兄弟福临从盛京迁来北京后才给恢复的肃亲王。
  现在福临同他娘肯定还在盛京,豪格这肃王爵位却提前恢复了,且还有了兵权南下出征,从因果关系上论,大太子这是沾了他陆四天王的光啊,要不然这会还被囚在北京郁郁不得志呢。
  所以,陆四是豪格的恩人,起码有一定关系。
  “都督写信的的意思是离间这位大太子同九王?”朱廷翰猜测,这是条好计谋啊,要是能让满洲人内讧,对淮军,对中国都是天大的好事。
  “哎,这哪算离间?”
  陆四摇了摇头,“我对豪格他爹是真心敬佩的,对豪格未能继承他爹的帝位也是深感遗憾的,从个人情感上,我是同情豪格这位大太子的。”
  这不还是离间?
  朱廷翰腹诽,正要下去准备写信时,陆四却又叫住他,面容古怪的在那想了半天,说了一句:“你信中要有这么一句话,就说我这淮军大都督只承认以豪格为首的大清,不承认以多尔衮为首的大清。”
  完了,又补一句,“把我这意思散出去,如果洪承畴那边再派人过来,直接回绝,对他们说我淮军不以多尔衮为谈判对象,要谈只和豪格谈。”
  朱廷翰张了张嘴,他想说这离间的意思太明显了,清廷那边再蠢也不可能上当吧,但想了想死马当活马医吧,反正写信也不费力气。
  这边陆四让齐宝将他前几天画的地图拿出来,然后拿着自制三角小尺在图上扒拉来扒拉去,最后将尺子往地图上一扔,命齐宝将在大营的步骑标统以上将领都召集来军议,并将这幅地图拿去军议处挂起来。
  .........
  得到命令的诸将很快赶到都督大帐,另外山东通会陈不平、负责后勤粮草辎重事务的左参政文彦杰等十几个官员,共七十余人各自取了小板凳分步、骑,文武阵营各自坐下,抽烟的抽烟,闲聊的闲聊,吃瓜的吃瓜。
  离开德州时,陆四就已经传令各部,包括在河南开封的张国柱第六镇,命各镇派人来济南就济南战役的部署与落实会商。
  用陆四前世话讲,就是北上淮军集团的一次碰头会,也是战前对各部的一次总动员。
  文武在帐中的表现还是一眼就能分得清的,武将们大喇喇的,动作大,声音也大。文官们则端坐一边,说话也是慢条细理。
  讨论最多的话题已经不是前阵的马官屯大捷,而是现在的山东形势。
  “都督到!”
  随着齐宝的响亮喝喊声,帐中文武却是不约而同“豁”的起身,帐中立时一片肃静。
  刚刚去方便了下的陆四一边拿毛巾擦手,一边步入帐中,并未说话,而是负手踱步来到悬挂的北方大地图面前,凝视半响后缓缓转身,将手中的毛巾随意放在桌上,右手微抬,道:“坐吧。”
  “叭!”
  文武立时端坐,一动不动看着站在那里的陆四。
  “念!”
  陆四抬手,陈不平忙起身将接到的高进密报内容宣读于诸将知晓。
  “一万清军?”
  诸将一阵骚动。
  陆四抬手,帐中顿时又安静下来。
  “清廷派出了肃王豪格,这是皇太极的长子,听说很是能打,这一次又是带着将近一万八旗主力,看起来很吓唬人,但是我淮军北上人马有十万之众,以十打一,不管怎么说,优势在我!”
  陆四大手一扬,“我淮军建军虽不到一年,但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与清军决战的有力条件,好比东升之骄阳,我们要发光发热,要燃烧起来,要冒烟,要烫人,要使我们的敌人知道我们的刀是锋利的。不拔则矣,一拔必要有千万头颅为之滚落!”
  浓重的淮扬方言,于帐中文武耳中回荡。
第357章
济南会战
  “都督说的是,一万鞑子怎么了?前番马官屯一战,咱们砍的那些鞑子首级难道是假的不成!莫说一万,再来他个三五万,旁人不敢说,我曹彦虎反正要砍他十颗八颗,有军功不领是软蛋,有银子不花是傻子!”
  因记功次数达标已调任旗牌队任标统的原南都三大营把总曹彦虎摩拳擦掌,对即将到来的一万清军倍感兴奋。而在半年前,他连江对面的贼寇都畏之如虎。
  “对,咱们的刀刚见了血,还没吃素的道理!”
  “来一个,咱杀一个;来一双,咱砍一双!”
  “正愁没银子花,难得鞑子给咱送钱花,咱要不领这份情可对不住人家鞑子!”
  “......”
  参与齐河之战的一众步骑将领群情激昂,这帮人无一不在齐河之战大发鞑子财。得赏最多的小将李延宗一人就领了四千两银子,下面的官兵最少的也领七八两银。
  重赏加大胜的双重刺激下,以及在陆四天不怕、地不怕,鞑子来了先喝酒的性格感染下,参战将领们俨然一付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很是威风的很。
  没有参加齐河之战的将领们看在眼里,也是眼红,一个个再仔细琢磨,清军是来了一万人,可他们淮军加一块也真有十万之众,又有全歼三千鞑子的战绩在这,所以都督说的没错,以十打一,优势在我。
  那还怕个吊!
  扯膀子跟他们干了!
  气氛一下热闹起来。
  陆四非常欢喜这种气氛,虽然他的神情显得极为庄严肃穆。
  这是朱廷翰的进言,说都督身为大军统帅,不能老是类似“吊儿郎当”样,和部下打成一片是好事,但在重大场合还是要保持上位者的威严才好。
  威是德,德亦是威。
  陆四抬手,示意众将安静,然后拿起木棍指向身后《济南会战形势图》。
  “根据情报,清军已经到了河间府,大概五天就会沿运河抵达吴桥进入德州境内。目前我军执行收缩任务,将原定在德州外线歼敌方案调至为诱敌深入,在济南内线作战。
  这个方案是有利于我军,而不利于清军的。首先因为我军的坚壁清野,清军一旦深入就面临无粮可筹,无民可役,无水可饮的“三无”境地,其若坚持与我军于济南对决,则势必就要依赖北直粮草供应。
  此给了我军可趁之机,清军只不到一万之众,我军却有十万之众,只需出骑兵于清军后方袭击其运粮队伍,清军就无法安心与我军对决。时日一久,受制于缺粮,豪格必急于同我军决战,然我军却不与其决战。大家以为到那个时候,豪格会怎么做?”
  将防线收缩到济南一线除了便于淮军调动外,最大的目的就是拉长清军的粮道,从而可以通过袭击清军运粮队来一步步瓦解清军。
  八旗辫子兵再能打,也不是铁打的,总要吃饭!
  打仗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军心士气,也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钱和粮。
  甚至可以说,粮食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兵力上,淮军是占着巨大优势的,但这个优势其实并非陆四所说的什么以十打一,优势在我云云,那完全是为了提振军心的言辞,实际淮军于山东境内真正能够参与大战的兵马不会超过三万,是以三打一。
  听起来,还是占优势,但陆四却不会天真的以为这个三打一就是稳赢不输了。
  齐河之战清军的失败完全是一步步落在陆四的算计之中,在淮军预定战场进行的一场被动的,完全丧失长处的战斗,并且参战的淮军将士也是最精锐的兵马。
  所以,战斗一开始,结果就是注定了的。
  但这一次,清军不可能再如齐河之战那般完全没有还击之力,一步步掉入淮军的圈套之中。
  仅兵马数量,这九千真满汉军是可以视为至少三镇淮军的。
  所以,确切说应该是一打一。
  这是对淮军自身实力的客观估算,也是对清军战斗力的公正评价。
  那么,陆四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清军的战斗力。
  粮食,无疑是打击清军最好的手段。
  但豪格也不是傻子,陆四现在就要与会文武们“动”起来,开动他们的大脑加入这个对战事预演的推算游戏当中。
  这不仅能让将领们知道他们的任务和目标,更能极大提升他们的主动能动性。
  坐在右手边第四位的柏永馥不假思索道:“豪格会撤兵!”
  “未必!孔有德的汉军旗原先是鞑子的什么天佑兵,别的没有,就是火炮多。我倒是觉得清军真被逼到那份上,反而会拼死攻下济南。”原金声桓的亲兵、淮军骑兵旅帅赵忠义的看法和柏永馥完全相反。
  “两个可能都会发生,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可能性上做相应部署,首先,济南城绝不能丢!”
  陆四看向刚从泰安赶来的第一镇镇帅夏大军,“第一镇有没有把握守住济南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