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638

  “听说豪格在山东不顺利?军中还生了痘疫?”布木布泰轻声问道。
  多尔衮“嗯”了一声,这件事不是豪格自己上报的,而是洪承畴密奏的。
  布木布泰有些担心道:“那暂时可不能让豪格回来,万一痘疫在京中传开可不得了。”
  “豪格师久无功,耗了无数钱粮不说,还折了不少将士,他就是回来,我也得治他的罪。”
  多尔衮已经知道豪格决意撤军到德州,并且知道他在济南城下折了三千兵马,但多尔衮却无意给豪格增军,因为他前些天刚刚和宁完我、刚林他们商议,准备派兄长阿济格领大军西征。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支兵马在山东稳住北直,豪格虽没能拿下济南,但实力犹在,所以多尔衮便想让豪格在德州挡住那支听命于李自成的淮贼,不使这帮土寇趁大清主力西征之时寇扰京畿,影响西征大业。
  至于豪格是不是因此也染了痘,多尔衮内心是巴不得如此的,那样就省得他再想方设法弄死这个侄子了。
  “不是说去平土寇么,这关内的土寇几时也这么厉害了?”布木布泰对关内了解的不是太多。
  多尔衮摇头道:“你不知道,那淮贼不是一般土寇,据我得到的情报,这淮贼当中有不少明军投靠,比如那个跟李闯打了多年的高杰。”
  “是你哥哥在世时说的那个什么翻山鹞子?”
  “是他。”
  布木布泰点了点头,难道这山东土寇这么不好打。继而又问情郎明朝那边什么情况。
  多尔衮说南都那边的明朝臣子拥立了潞藩做天子,由史可法为首辅大学士,年号“弘光”。
  不过这个弘光政权眼下却内斗着,好像是史可法同拥兵的凤阳总督马士英,还有左良玉闹出了矛盾。
  又听说好像这个小朝廷现在在闹党争,在朝的东林复社人士正在攻击那些从北京逃到南都的官员,说是什么从贼伪官,要起“顺案”。另外这帮人生怕权力被分,就用“逆案”什么旧例阻止天启、崇祯年间的一批在野官绅入仕,结果惹得本就不是太情愿拥戴潞王的马士英大怒,转而盘踞在武昌的左良玉勾搭起来。
  “这些个朱明臣子不知大势,且不去理他们,待我平定李自成后便发兵江南,一统中国。”
  “山西打下了?”
  “已经叫叶臣率兵去山西了,目前正在围攻太原,我已让尚可喜运炮去了,说不定三五日内就会有捷报到来。”
  多尔衮对叶臣的本事很是认可,也坚信太原的城墙经不住大清的红衣将军炮轰。
  布木布泰问:“可是原先镶红旗的那个叶臣?”
  “是他,原先在镶红旗当议政大臣,现在隶镶黄旗。他很有本事,跟过阿敏打过朝鲜,也跟过先帝入过关,是个骁勇善战的好奴才。”
  “先帝在时就说李贼不仅是明朝的祸患,也是我大清入主中国的祸患,你可一定要把他剿灭。”
  “放心吧,过几日我便让阿济格率大军西征,”
  多尔衮正准备将西征部署说一说,外面太监入内呈上急报。多尔衮看后,脸色有些阴沉。
  布木布泰忙问道:“什么事?”
  “河南巡抚罗绣锦报说闯贼有一支精锐人马在向怀庆攻击,可能是要入寇京畿。”
  多尔衮示意情人先去寝宫歇下,自去召来刚林和宁完我、范文程等人,将河南巡抚的求援塘报给他们看。
  “如此看来,李自成是真的要反攻了。”
  范文程建议马上派英王阿济格领吴三桂、尚可喜二王率军西征,防止山西的叶臣挡不住李自成大军,从而造成山西糜烂,使顺军主力重返京畿。另外则让豫王多铎领怀顺王耿仲明前往河南抵御,待剿灭河南的顺军后向西攻打潼关,和阿济格部合击西安,一举解决李自成。
  多尔衮同意这个方案,当下以摄政王的名义谕令阿济格、多铎、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及满汉八旗将校出征山西、河南。
  初定,阿济格部领满蒙汉八旗并吴三桂、尚可喜部,合计兵马八万有余,另征北直、山西沿途府州县明朝降军随征。
  多铎部则有满汉蒙八旗兵三万,耿仲明部五千,入河南后调拨绿营各部,合计兵马四万左右。
  二王率大军出征之后,京畿极度空虚,多尔衮恐东线山东土寇会趁虚北上,一面令豪格部往德州转移,并于此坚守,另一面令留守关外的万余八旗兵将抽出六成兵马入关以拱卫京师。
  阿济格部刚刚出京时,山西就传来好消息,叶臣部一举攻下太原,擒斩李自成任命的山西节度使韩文铨。
  ...........
  宋献策制定的山西、河南大反攻具体时间是九月下旬,可本应该同时发动的反攻,却出现了截断然不同的局面。
  河南进展神速,山西却全线崩溃。
  大顺山西节度使韩文铨早就派使向李自成求援,称清军一等西洋神炮至就会立即攻城。可奉命率所部向太原增援的李自成妻高桂英弟高一功和刘芳亮所部却被境内叛乱的明朝势力牵阻,迟迟无法抵达太原。
  十月三日,叶臣部得到了智顺王尚可喜部增援的火炮近百门后立即攻城,太原西北角城垣被毁塌数十丈,顺军至此失去了可以抵御清军的最大依靠。
  陈永福突围而走,太原遂告失守。
  大顺平南伯刘忠负责守御长治,原先也采取了备战措施,但在清军来攻时不战而逃。防御使孙明翼、府尹师心之等大顺官员来不及撤退,被尾追而来的清军捕杀。
  待探知清军北上会攻太原后,刘忠又折回来试图攻取长治,却攻城不克。清军攻破太原之后来救援长治,刘忠不敢与清军对阵,吓得率部逃跑,使得顺军在山西境内再也没有一支建制兵马,也没有了在山西发起反击的基础。
  山东,平原县。
  望着前方被挖得乱七八糟的官道,豪格同孔有德的脸色都很难看。
第381章
用大刀!
  济南的战事对清军而言,很有点虎头蛇尾。
  气势汹汹杀来,垂头丧气回去。
  豪格也不想这样灰溜溜的走,可局面的发展让这位和硕肃亲王必须要走。
  清军撤离济南的时候,或许是出于礼尚往来,济南府尹周祚鼎命人在护城河畔清军能够看见的地方插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淮军都督陆四命人捎来的一句话。
  “满洲侵略者二十几年来,只要骑上马就能在中国横行无阻,就能肆意烧杀抢掠,就能肆意将中国人掳去做奴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清军是不是在中国一去不复返为时尚早,但他们真的是没有可能再回济南了。
  损失的确太大。
  如果算上前番巴哈纳、石廷柱的损失,仅在山东清军就折损了真满洲将士1500余,汉军将士4600余,真满汉军合在一起差不多折了一旗。
  这等损失,虽然还不足以让拥有满、蒙、汉合计24旗,另有三顺王、吴三桂伪军的清军大伤元气,但也属扭到脚了。
  毕竟,山海关之战,清军的损失也不过才四千多人。
  这等于淮军在山东打出了另一个一片石之战,不过获胜者不再是清军。
  “积小胜为大胜,伐清如伐树,满洲人的大树根咱们暂时砍不动,就拿锯子把它上面的树枝全锯了,把叶子都摘了,这样将来就算咱们还是砍不动他满洲的树根,满洲这棵树也会自己枯死。”
  陆四并没有因为豪格的不配合而生气,他是很想让豪格成为满洲高层第一个抛弃汉军的王爷,也很想让豪格带着他的天花兵回到北京,可豪格在最后关头却选择说不。
  这让陆四有些敬佩,对豪格这个政治头脑太过简单的王爷给出了不低的评价。
  济南之战淮军的战损也统计出来了,前后阵亡标统沈三元以下官兵三千余,其中有近千是死于那场不分敌我的大火之中的。
  仅从阵亡人数来看,三千多人不过是济南城中淮军的六分之一,但事实上这三千多人却是第一镇的精锐,他们的阵亡导致第一镇守住了济南城,却再也没有出击牵制清军北撤的能力。
  甚至,半年时间,第一镇都无法再参与大的战事。
  但不管是陆四还是第一镇的将领们,都认为第一镇经此一战,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淮军第一镇。
  因为,敢战,敢拼的血性传承了下来。
  只要这个血性在,第一镇会在舔平伤口之口变得更为强大,重新长出刺向敌人心脏的獠牙。
  虽然济南之战是守城战,并非同清军的野战,但淮军取得的是自辽事以来杀敌最多的一次大捷。
  这个大捷鼓舞了在山东各地待命的淮军将士士气,山东的百姓在提起辫子兵时也不再说什么满洲大兵,而是将已经淡忘的那个建奴的称呼重新启用了起来。
  接下来,就要看其余各部的了。
  豪格的不配合让陆四只能放弃幻想,采取武力的最终解决。
  反正,他是绝对不能放孔有德回去的。
  一条条军令从督府发出,潜藏在德州至济南几百平方里范围内的淮军各部陆续向指定地点集结。
  济南之战,陆四给第一镇送去了从孔家弄来的一百万两白银,对豪格集团的总解决之战,陆四同样给出一百万两白银的巨额赏赐。
  这让负责淮军钱粮后勤的原曲阜主薄文彦杰叫苦不迭,别看孔家的钱多,但淮军花钱的地方更多。
  文彦杰认为没必要每仗都如此重金激励,可以将钱用在山东民生恢复之上,那样对淮军的将来更有好处。
  “钱没了不要紧,北京城里有的是银子,北京没有,盛京总有吧。困难是一时的,有个道理说的好,就是只要咱们足够强大,哪怕是废纸都能当银子用!”
  家国大义,民族大义,陆四提。
  但他更看重真金白银。
  他不认为靠钱将淮军团结在一起有什么不对,因为钱和权力本来就是最好的驱动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