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638


第389章
中国之利器,何以尽为鞑所有
  身后被满洲大兵箭枝射中的亲兵疼的破口大骂,孔有德的神情却从不解到恍然,再到叹息。
  恭顺王知道,满洲大兵不是故意射杀他,他们根本无法分辨来得究竟是敌是友。
  便是知道,于此间又哪里敢放他恭顺王进去。
  这是命数。
  不远处叫这边动静吸引的淮军则是十分不解,不清楚一帮辫子兵几时反正过来帮他们冲营了。
  “都是好汉子啊!”
  望着那几十个英勇冲营不幸倒下的勇士们,曹彦虎脸生敬意,吩咐身边人:“等会破了鞑子,你们看着些,别让人把这些好汉子的首级误割了。”
  “曹头,不对啊,”
  在长江边跟随曹彦虎一起反正过来的马小四子看出些不对劲来。
  “什么不对?”曹彦虎不解。
  “曹头,我刚才好像听那帮小辫子在喊什么恭顺王,放他们进去。”马小四子觉得自己的耳朵应该没有听错。
  他这话刚说完,又有两个旗牌兵表示他们也听到了类似叫喊。
  “恭顺王?”
  曹彦虎想着这是什么吊王,猛的想到什么,一拍脑袋,“哎呀”一声,一脸惋惜:“坏了,是孔有德,是孔有德!...亏了,亏了...你们怎么不把人给我拦下的噢,我滴个亲娘,你们知不知道孔有德值多少军功,多少银子噢!...”
  靠着抓俘虏一路记功高升的曹旅帅那真是发自内心的肉疼。
  就如同一尊金光闪闪的金佛在他面前飘过,他没有伸手抓住般。
  马小四子却轻轻扯了扯曹彦虎,并朝他挤了挤眼。
  “嗯?”
  曹彦虎再次表示不解。
  “这里都是我们的人。”马小四子四处张望一眼。
  “什么意思?”
  曹彦虎仍就不解。
  马小四子不由轻咳一声,低声道:“曹头,只要咱们不说,谁知道孔有德是被鞑子误杀的?”
  “嗯?!...等会冲营时你带人把孔有德的脑袋给我割过来,就说...就说...就说是我射死的...叫弟兄们口风紧些,上面赏下的银子我不要,给弟兄们分了。”
  曹彦虎说完面上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负手转过身去朝那仍就跪在鞑子营外的孔有德看去,目中充满贪婪。
  恭顺王没有死,三枝箭只有一枝箭射中他的胸口,其余两枝不在要害,他只是身子不能动弹而矣。
  满洲兵的箭没有再射出来,因为他们发现射错了人。
  “谁让你们放箭的,那是恭顺王,是恭顺王!”
  甲喇章京硕兑发现部下竟然将恭顺王给射了,是又急又气,有心想冲出去把人救回来,可看来看去还是没有那个勇气。
  他们坚持到现在,靠的不仅仅是大弓,更是那摇摇欲坠的栅栏。
  “一个尼堪而矣,死了就死了吧。”
  说话的是梅勒额真程伯,老姓索绰罗氏,打天命年间就随太祖皇帝征战了。同硕兑不同,程伯对于误杀一个汉人尼堪的恭顺王,不觉得有什么痛惜。
  “唉!”
  硕兑摇了摇头,沉默片刻,对身边两个神箭手道:“你们送恭顺王一程,不能让他活着落在贼人手中。”
  “喳!”
  两个满洲箭手应声手持大弓走到栅栏边,抽出两枝利箭搭在弓弦上朝恭顺王瞄去。
  孔有德看到了这一幕,他也看到了硕兑同程伯。
  但他却没有任何愤怒,反而有些放松的笑了笑。
  “嗖”的一声,一枝利箭从孔有德的脖子穿过,带血的箭头从他的后脖间“噗嗤”冒出。
  “嗖”的又是一声,另一枝利箭笔直没入孔有德的脑门。
  在眼睛失去最后的光线前,孔有德莫名的有种如释重负感。
  他的一生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回。
  “我是不是汉奸?”
  停留在孔有德脑中最后的念头是他的自问。
  当年的吴桥,他是被生生逼上了绝路。
  “王爷!”
  目睹恭顺王的死,中箭未死的亲兵们嚎啕大哭,有几个挣扎着向他们的王爷尸首扑来。
  又是一阵箭雨,栅栏前变得无比安静。
  ...........
  满洲营中山神庙的正东方,陆四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开始发白,风雨都小了许多。
  擦了擦千里镜上的水珠,陆四看了一会,将千里镜放下问身边的曹元:“满洲人的弓为何能在雨中使用?”
  “回都督,过往建奴的弓弩多用牛筋为质,故夏季雨季建奴多不用兵,因为那样的话这弓只能用一次就得坏了。不过天启年间建奴学了咱们的办法,弓弦多用蚕丝包裹,弦上涂黄蜡,如此便可在雨中使用。”
  曹元是辽东军祖宽的部下,算是关宁军出身,因此对于建奴的作战特点和器械比较了解。
  他说江南一带有专门商人雇佣农民养殖食柘叶的蚕,这种蚕茧的蚕丝更坚韧,可以用于弓弦。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不仅方便携带,更能于风雨之中使用,比用牛筋鹿筋的弓程程更远。
  不过因为这种蚕丝太贵,所以清军中也只有满洲兵有配,其余汉军、蒙军是没有的。
  陆四“噢”了一声,真是隔行如隔山,没想到弓弦也有这么多讲究。继而却又困惑起来,不解问道:“鞑子在关外又不养蚕,哪来蚕丝可用?”
  曹元沉默片刻,道:“商人图利。如蚕丝、铁器等军用禁物,北边多有商人贪图鞑子金银,派人购之偷与交易,获利甚丰。”
  “就是传说的晋商吗?对,有个八大家。”
  陆四点了点头,自古亡汉者多汉人,这个汉人除了充为伪军的汉奸兵马外,那些图利的商人于其中更是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不是类似晋商这种为了小利而置国家大利不顾的商人,鞑子又哪来中国的利器可用!
  从火炮到火铳,从弓箭到盔甲,鞑子的一步步壮大,背后都是一群群贪婪的汉人。
  “他们的弓再狠,也狠不过我们的大刀!”
  陆四将手中的斩马大刀朝烂泥里一插,“传我令,搜集所有铁甲,给我堆,拿人命堆!”
  ........
  不清楚蚕丝弓弦请看《天工开物》,崇祯十年,作者宋应星。
第390章
大刀要见血!
  大顺永昌元年十月十三日,两万余淮军趁风雨于德州平原县东马颊河一带突袭清匪豪格、孔有德集团。
  完全无备的孔有德集团首先被淮军冲乱击溃,阵亡汉军两千余,孔有德、李应元、孙龙、缐国安、刘天禄等汉军将领尽数被杀。
  失去汉军侧翼保护的豪格集团至此完全暴露。
  然而豪格集团却是顽强抵抗,凭借营地拼死阻止淮军进攻,甚至连那出痘的满洲兵都支撑着摇晃的身子坐在地上,手脚并用向淮军放箭。
  两千余满洲兵连同几百披甲阿哈视死如归,无一有降意,射出的箭枝多达三万余枝,一些中箭的淮军将士身上甚至插满箭矢。
  淮军都督陆四见久攻不下,将士俱有疲意,遂令停止全线进攻,合围满洲兵不使突围,又命于军中及汉军营地搜罗各式甲衣、挡箭板、大车,以及牲畜。
  此时于汉军营中缴获各式铳炮多达五百余门,然因风雨虽小但仍持续原因,火药皆无法于潮湿炮膛填装。
  部将赵忠义、詹世勋等建议围而不攻,待风停雨停再勒令降兵炮击满洲兵,尔后各部奋勇攻之,一举歼敌。
  此方案注定淮军伤亡将会降到最低。
  “我们一路走过来靠的从来不是火炮,而是血性,是大刀长矛,是人死吊朝天的不怕死精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