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638

  在南明四镇那般残破局面下,高杰也是四镇唯一坚持北伐收复中原的,况如今这局面。
  .........
  城墙上,望着一支支正在列队的兵马,李成栋、胡茂桢、杨清泉等第六镇将领都是有些感慨,几个月前还是一帮拼命南逃的叫花子,今日却在这运河重镇临清举旗北伐,变化如沧海桑田般,让人不感慨都难。
  再往前推,当年一帮造明朝反的泥腿子,如今要担负拯救中国的重任,这变化更是叫人想都不敢想。
  李延宗同齐宝、曹元等人则好奇的看着城下一队队士兵将上百口箱子往城墙边搬。
  那些箱子沉得很,六七个壮汉抬得都有些吃力。
  “是什么?”
  李延宗好奇的问边上的齐宝。
  齐宝瞅了又瞅,低声道:“银子。”
  曹元也说是银子,因为除了银子外,不可能箱子有这么重的。
  齐宝“嘿嘿”一声,道:“高杰怕是想使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戏码。”
  “噢。”
  李延宗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能让官兵士气大振。他舅舅不是每战必发银子么。
  钱是人的胆,这话搁哪朝都不虚。
  城门下,指挥士兵将银箱放好后,李本深走到了舅舅高杰身边,他是高杰的亲外甥。
  几个月前李本深奉舅母邢夫人之命先行前往淮西联络凤阳总督马士英。
  李本深见到了马士英,对于高杰部来投马士英也十分高兴,允诺在淮西择一重镇安置高杰部,不想李本深回来时却发现他的舅舅高杰已经投了淮军,所部也成了淮军的第六镇。
  “差不多了,叫他们都过来吧。”
  高杰拍了拍外甥的肩膀,这个动作是他跟那位年轻的都督学的。
  “银子,好东西噢!”
  李成栋和胡茂桢等将领从城下过来,他们都是见惯生死的人,对身外之外早该放下,但不知为何,看到这么多银子他们这帮人还是两眼放光。
  “银子再多,花出去,散出去,才值钱。要不然,不过是累赘,背都背不动。”
  高杰朝诸将扫视一眼,走到官兵面前,振臂说道:“弟兄们大概都知道我们第六镇将同老营的兄弟一同北上京师,这一仗是咱们捣他鞑子心窝子的仗!打好了,他鞑子肯定得拉稀肚子疼!”
  这话让官兵发出哄笑声。
  “不过打仗肯定要死人,咱们这回又是在鞑子老窝弄那么一下,凶险的很。大家伙都是随我高杰多年的,这银子大家就分了。也别嫌少,就是个心意!”
  高杰说完,命人将银子给官兵分了。
  这些银子不是淮军督府给高杰部的赏银,而是高杰这些年征战所得,大概也就二三十万两,摊到每个士兵头上不过二三两。
  真的就是个心意,但这心意却让官兵们很是满足。
第413章
局面如何挽回?
  在舅舅高杰的安排下,外甥李本深带人将银箱逐一打开,里面是一层层码好的银锭。
  银箱打开那刻,第六镇的官兵一个个便都直了眼,最前排的更是两眼放光,喉咙咽个不停。
  人皆爱财,无可厚非。
  李成栋、胡茂桢等高级将领自是不会参与分银,但下面的军官却是人人有份,且这些军官分得更多,原因便在于中低层的军官才是一支军队的主心骨。
  高杰这等先为流寇后为明军,再为淮军的将领对此更是清楚,此次北进他准备将第六镇尽数带上,但私下里却做好了丢弃后附数千兵马的准备。
  只要能保存几千老弟兄,第六镇便还在。
  很快,一箱箱银子便被抬到各部依次瓜分,因为没有散碎银子,很多都是两三个士兵领一锭。
  高杰原本是要下令出发,胡茂桢在他耳畔低语几句,忙醒悟过来,笑着请李延宗上前为大伙讲几句。
  “高帅说笑了,这里哪有小将说话的份。”李延宗倒是谦虚,没有因为舅舅是都督就在高杰面前老气横秋。
  高杰道:“不是让你说,是让你替你舅舅说。”
  “那好,”
  李延宗想了想提着他那杆红缨长枪向前几步,对一众官兵道:“我叫李延宗,我舅舅就是咱淮军的大都督,他让我过来跟大伙一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嗯,有娘们同睡!”
  说完,扭头问高杰:“高帅,这样说行不?”
  高杰笑了。
  .........
  商洛山区,风雪连绵。
  大顺军撤离西安后便遇降雪,致使老营妇孺在翻山越岭之时冻毙数千人,严重打击了顺军士气。
  因为撤退匆忙,顺军没有携带太多御寒物资,帐篷也是奇缺,使得不少士卒只能和衣于风雪中硬挨。
  巡视一圈后,李自成来到他的御营大帐,侍卫们找了些木柴在里面生了火堆。
  进帐后,李自成叹了一口气,坐下一边烤火一边吸烟。
  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刘芳亮、袁宗第等文武见陛下神色难看,都不敢说话。
  李自成不仅是神色难看,整个人看着也甚是憔悴,眼窝子都凹进去许多。
  退出西安几天后,李自成就为自己的仓促决定而后悔,正如军师宋献策所言,放弃西安不仅动摇了大顺根基,也将大顺不多的主力一分为二,使东西不能呼应。
  没有放弃潼关时,陕西的顺军有十几万人,虽说西安方圆无险可守,但顺军为保家乡而战,还是能在西安左近反击清军的。尤其是西安城中存有大量粮食,完全可以支撑顺军半年之久。
  反观清军,虽兵强马壮,但是远来之师,粮草各方面都接应不上,故而不可能于西安与顺军久耗。
  宋献策等当时都坚持于西安与清军对峙,可李自成却错误判断军情,以为陕北的高一功和李过无法牵制清军,宁夏、甘肃、汉中等地的顺军又多是原明军降兵,故若他坚守西安很有可能会同崇祯一样,陕西周边的顺军各部不敢来援,因此决定撤离。
  牛金星认为时局尚未崩坏,河南正在反攻,东线山东的淮军也能牵制清军一部,冒然放弃西安等于是让山东、河南属大顺的军队对中央失去信心,然而苦劝不果。
  随李自成撤出西安的兵马实际有十一万之多,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义侯张鼐等大将都在,皇后高氏在内的老营眷属四万多人,总撤离人数近十五万之多。
  如此规模的撤退一无预案,二无准备,全是李自成一拍脑袋决定,便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军事上,陕西顺军被一分为二,除随李自成撤退的东路军外,以李过、高一功部为主的陕北顺军几万人因为西安被清军占领无法直接南撤,只能取道汉中南入四川,顺江抵达荆襄地区。
  这个撤离方案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自成直接同西路军失去联系。而西路军也不知皇帝行在,军心必然迷茫。
  没有办法阻止李自成撤离西安的宋献策紧急制定了一个方案,就是大军经商洛到达襄阳后,马上会合留守当地的白旺部东下占领武昌,并在湖北组织对清军的防御。
  只是这个方案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行。
  因为,清军追的太急。
  多铎部清军首先进入西安,休兵两日便派阿尔津率万人追击,其后赶到西安的阿济格也急派精兵追击。
  更要命的是,泽侯田见秀犯了一个愚蠢错误,他竟然没有奉令将西安的几百万石军粮焚毁。
  田见秀以“秦人饥,留此米活百姓”为由没有执行李自成的指示,只把西安东门城楼和南月城楼点燃,便赶来告诉李自成说已经遵命办理。
  李自成远望城中烟焰冲天,信以为实,没想到田见秀的一时妇人之仁却让缺粮的清军一下有了追击的底气。如果田见秀将西安粮草焚毁,清军根本不可能咬着他不放。
  事到如今,李自成也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将田见秀削去一切职务,先行关押。
  由于轻易放弃西安,导致大顺政权的很多官员对前途感到渺茫。原先投顺的前明官员做侍郎,做尚书的都在放弃西安后逃跑了。
  李自成很担心目前士气低落,不堪再战,倘若满洲兵从临潼转向南来,穷追不放,他的大顺军很可能一战即溃,前途不堪设想。
  “要是鞑子再这样追着,朕怕就是到了襄阳也立不住,你们说说,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
  李自成放下烟袋,看向众人。
  “实在不成,陛下先走,我留下来。”
  刘宗敏的伤势虽然好的差不多,但因伤势太重原因伤了元气,实际已经不上阵杀敌。
  “你留下来还不如朕自己留下来。”
  李自成轻叹一声。
  袁宗第道:“白旺来报说左良玉趁咱们兵败北京,袭占了咱们不少地盘。”
  “这个左良玉,也就是朕不在,朕在的话,他就跟老鼠见了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