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638

  高杰部北上之后就与淮军本部失去联系,山东战区最近收到的消息是高杰部窜到了沧州,如果清廷还没反应过来,这会高杰部恐怕已经在北京周边活动了。
  这个活动范围对北京是极具威胁的,但对第六镇本身而言也充满杀机。
  一旦多铎部回调北直,高杰部就只有东出山海关一途。可要是多尔衮果断布防山海关,不给高杰部东进机会,第六镇很有可能会被困死在北京周围。
  第六镇的优势在于机动,劣势同样也在于机动。
  因为,保障他们能够机动的不是钢铁机器,而是要吃大量粮食的牲畜。
  闹了这么久,北京方面还不采取坚壁清野措施,那多尔衮就不配称睿王。
  “现在就看他高杰有没有烧铺草的精神了,成功了,将来我给他换一床铺草,王侯将相我不亏待他!不成功,我拿他儿子当亲生儿子养!”
  所谓“烧铺草”是民间习俗,指的是人死了之后,要把他生前睡过的铺草烧掉。
  活人“烧铺草”,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高杰带着李成栋、胡茂桢还有自家外甥李延宗他们到底能不能打疼多尔衮,成功脱险,就要看这个第六镇有没有“烧铺草”的精神。
  如果说对辽东的第七镇,陆四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干去,不操那个心。
  对第六镇,陆四却是真的重视。
  因为,这个第六镇强将如云,更是杀神林立。
  要是他们能安全回来,那真正是浴血重生,恐怕从此便能让满洲人生出“撼淮军难”的悲叹了。
  “我们这帮老兄弟常说,论打仗还是看都督的,别人不敢想的都督敢想,别人不敢干的都督敢干啊...不过,这下倒好,给都督卖命的都是后来的兄弟,我们这帮老兄弟倒是干看着了。”
  沈瞎子不无感慨,自陆四率军北上徐州后,他们那帮老弟兄还真是没什么仗打,呆在淮扬好像享起福来了。
  “你这话说的,我告诉你,你们有的是仗打,这一回你们就要挑担子,万一李自成顶不住阿济格那路兵,恐怕你们就要和鞑子的主力真刀真枪干了。”
  陆四酒也喝的差不多了,起身要侄孙义良送沈瞎子去休息。
  站在那正寻思晚上是去白氏那里睡,还是让高英再给自己敲上一会时,李棲凤同徐州府尹武愫过来了。
  “有事?”
  见李棲凤面色古怪,陆四有些奇怪,而且武愫的神情看上去也有些异样,这就让他更是不解了。
  李棲凤朝武愫看了一眼,上前道:“都督,中央有旨意。”
  “中央”是淮军内部对李自成御营的称呼,也就是朝廷的意思,不过因为陆四喜欢称呼顺朝廷为中央,所以这个说法就传了开来。
  “是咱们的人找到陛下了?”
  武愫虽是自己的属官,却是李自成中央任命的徐州防御使,虽说对自己的命令执行到位,陆四却不便在其面前直呼李自成。再怎么说,他淮阴侯陆文宗眼下还是名义上的大顺臣子,哪能一点表面功夫都不做。
  武愫上前拱手道:“恭喜都督!”
  “何喜之有?”
  一听是喜事,管它什么事,陆四醉熏熏的脸上先洋溢起笑容,并朝李棲凤瞥了眼,心道这个少将参议怎么把报喜弄得跟报忧似的。
  “陛下下旨册封都督为淮侯!”
  “淮侯?”
  陆四一怔:淮侯与淮阴侯有区别?
  许是看出陆四困惑,武愫忙道:“淮侯为一字侯,乃我大顺爵位一等。”
  “陛下待我真是隆恩浩荡啊!”
  陆四再次挤出笑容,如果李自成知道他曾与满洲谈判,满洲那边答应他只要归降就许以平南王封号,不知会不会觉得自家小气。
  “使者何在?”
  侯爵是小气了些,但有总比没有好,陆四准备接旨。
  不想武愫却道:“下官还有一喜要贺都督!”
  “噢?”
  陆四眉头一挑:双喜?
  “陛下闻都督尚未娶妻,特诏以公主许于都督,现公主已在御营护送抵达河南归德府,请都督及早准备迎接公主殿下。”
  说完,武愫脸上异样更显,徐州城中正忙着都督与明周王郡主的婚事,皇帝却突然以公主下嫁都督,这事可怎么弄?
  陆四也惊住了,第一念头却不是坏事了,而是在想李自成怎么有个女儿的?没听说啊!
  “都督,要哪个?”
  李棲凤声音很轻。
第437章
要大顺还是要大明
  娶哪个,真成了问题。
  陆四没想到李自成竟然会有个女儿,他一直以为这位永昌皇帝是无后的。
  从政治格局和军事利益来看,显然是娶顺的公主比娶明的郡主要强。
  因为,明失人心。
  如果不是多尔衮强行下令汉人剃发易服,根本就不会有长达17年的抗争史。
  也不会有顺营、西营的“联明抗清”。
  天下,早就由满清一统了。
  这会对明朝还抱有好感的无非是东南那些未经战乱的士绅百姓,不过好感有限,因为马上江南就会发生奴仆佃农大起义,史上称之为“江南奴变”。
  反观李自成的大顺,虽然顺军一直败退,但仍是此时中国的抗清主力,顺军也依旧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对明军仍保持绝对优势的高压,以致顺军未到,明军就望风而逃。
  现在是三月,陆四依稀记得五月就是永昌皇帝升天的时候,所以如果他成了永昌皇帝的女婿,政治层面上对于他接受大顺遗产是极其有利的,至少李过、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等顺军精兵不可能因为一口吃的就接受那个南明总督何腾蛟的瞎指挥。
  在李自成遗产继承这块,顺军阵营中也没有强有力人选可以继承。
  换言之,姑爷是可以同弟弟、侄子抗衡的,如果这个姑爷势力够大,全盘接手更是合情合理。
  所以,陆四有些动摇,哪怕李自成的女儿长得五大三粗,身强力壮,为了大局,他也得把人娶回来。
  毕竟,这个老婆能带给他十万精兵的嫁妆。
  淮顺彻底合流之后,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地盘,陆四都稳压爱新觉罗,只要陆四不学李自成轻易放弃,北中国必定再次易主。
  只是,他陆四已经给人家周王郡主下了聘礼,这件事情南都方面也已经知道,孙武进秘信说南都朝堂对此反响很大,不少人认为如果此事为真,可以同江北联合抗清。
  弘光也很高兴,并对孙武进表示说可以册封常宁为公主,这样淮军拥明就更加不会有问题了。
  形势向好的方面发展时,陆四突然改娶李自成的女儿,南都朝堂还不炸窝。
  并且,此举也会让陆四的名声严重受损。
  老百姓可不知道大顺马上要完,他们只知道公主比郡主“高档”,所以陆四娶公主舍郡主,无疑就是个陈世美。
  这可是严重违背陆四做人原则的,他一直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做什么事都要以农民利益为重,以致于讲话题字都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字来表达,诸如给云龙山武备学堂题的校训。
  当时贾汉复、武愫等人对这个校训诟病万分,认为太粗鄙,或者说太没档次,一点文化人的水准都没有,粗俗至极,将来是要被天下人,要被后世子孙笑话的。
  陆四却骂人家读了点书就不当自己是百姓了,说什么这句话老祖宗流传了两千年,人人皆知,人人皆懂,比之什么豪言壮语要更得民心,更为百姓接受,怎么就不能做校训了?
  “不要因为读了点书就把老百姓喜欢的文字当成上不得台面的存在,这个思想要不得,时间长了是会脱离百姓,走上与百姓对立道路的!”
  “咱淮军将士就是百姓子弟,这话是粗,可粗得有理,咱们老百姓不就应该有这种人死吊朝天,不死万万年的精气么!这精气就是谁欺负咱们,咱们就要起来造他的反!”
  “现在咱们造朱家的反,打他满洲鞑子,将来咱的子孙对不起百姓,淮军将士也要起来推翻咱的子孙!”
  陆四大言不惭,说武备学堂的校训就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只有那些骨子里不把百姓当人民看的老爷们才会认为这校训粗鄙。
  被视为粗鄙的背后是因为这校训赋予淮军将士及治下人民“造反”的权力!
  谁脱离百姓,百姓就能起来造他娘的反!
  这也是个矛盾体,淮军本来就是封建性质的农民造反形成的军阀集团,作为这个集团的领袖,陆四一方面要给追随他的人荣华富贵,一方面却允许百姓起来造反,更将这个造反精神向淮军未来的中坚灌输,不得不说,陆四为了中国的将来,也是煞费苦心了。
  将来太祖本纪上,不知道功过几开。
  既然始终尊重百姓,向百姓靠拢,那陆四当然不能做百姓不喜欢的陈世美了。
  可迎娶大顺公主的利益又实在诱人,他当真是左右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