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638

  陆文宗,也将是下一个李自成。
  消灭了淮军,清廷于北方就再无对手。
  而以淮军现有实力,根本无法独力挡住清军。
  淮军在东线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建立在清军主力于西线被李自成吸引的基础之上,没了这个基础,淮军不可能立足山东,展开辽东和京畿的袭扰战术。
  所以,救李自成就是救自己,这一点陆四看的很清楚。
  要让李自成逃出生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迫使阿济格撤军。
  当年皇太极就千里救援过李自成。
  崇祯十一年,听说关内农民军被洪承畴指挥的明军几近剿灭后,皇太极立即下令清军入关,迫使两面受敌的崇祯不得不从西线将主帅洪承畴连同孙传庭调到东线入卫,结果使明朝丧失能够剿灭农民军的最后机会。
  七年之后,历史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比上一次更加麻烦,因为淮军不是清军,无法同皇太极威逼崇祯撤回西线主力一样,迫使多尔衮撤回大功就要得手的阿济格部。
  “救你爹便是救我,这道理我比你清楚,只是如何救援,岂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陆四不是提上裤子不认人,他需要一个可以实行并且至少成功率五成的救援方案,而不是同急昏了头的李翠微一样恨不得翻身上马杀往南阳。
  李翠微冷静下来,她随父征战多年,又受顾君恩教导,岂能不知当前局面不是急就能解决的。
  “我爹无子,你若能救出我爹,我爹必以亲子待你!”
  不顾身份睡得的“男将”现在变得比睡前更重要,可以说是大顺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李翠微真正是半点也不敢放手。
  “我没说不救,正如你所说,我与你爹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救他便是救我自己。我与你说,我心里其实比你更急。”
  陆四有些心烦想摸烟来抽,却发现兜里没烟。便踱步负手来到院中,抬头看天,一弯明月。
  远处有吵闹争执声,是那帮随李翠微来归德的御营将士在争论。
  虽然这七千将士已经是公主殿下的护军,但跟随李自成多年,如今李自成有难,他们肯定是拼命也要回救的。
  只是这些人也清楚,单凭他们的力量根本救不了皇帝,因此都将眼光投在了淮军这一边。
  淮军内部也在争论。
  大多数人认为不救的好,一来河南淮军并不占优,紧急开拨过去毫无胜算可言;二来两地相隔太远,等淮军赶到南阳新野,说不定李自成已经败亡,到时怕是救人不成反而要被清军一股脑吞了。
  黄中色说的更加直白,他道:“李贼死了更好,都督再也不用打他顺贼旗号,咱们自己干不挺好!”
  这竟然是想让陆四自立。
  “自己干?你是要让满洲人同南京联手打咱们吗?”
  虞绍勋虽和黄中色都是刘泽清部的降将,见识要比这个黄中色高明的多,他认为哪怕救不得李自成,也要想方设法接应一些顺军残部到归德,如果战事进一步恶化,必要时候开封、归德都要放弃,全力收缩山东,确保徐州和淮扬。
  至于黄中色嘴一歪说的自己干,虞绍勋除了冷笑一声,连道理都不想同他说。
  赵忠义、曹彦虎、樊霸等随同陆四过来的将领也是各有想法,不过大多认为不能救。
  贾汉复这个督府参军职责所在,紧急拿出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督令山东战区所属各镇北进,同时令辽东第七镇放弃打盛京,全镇西进宁锦一线向山海关进军,造成淮军要全力夺取北京的迹象。
  这个策略的好处是充分发挥了淮军现在的战略优势,重新将主动权抓在手里。
  坏处是无法持久,因为山东战区现有钱粮最多支持大军北上半个月。半个月后拿不下北京的淮军就得被清军活活拖死。
  而半个月下北京,显然不可能。
  所以,这个方案听着很振奋,实行起来却真是孤注一掷,拿淮军所有家当去拼一个成功率极为渺小的机会。
  第二个方案是令开封第五镇接应部分被打散的顺军,放弃开封以西地区,将黄河以北对卫辉形成进逼的兵马调回,全力防守归德及开封以东地区,做好清军从西线迫进准备。
  说白了,就是全力备战。
  第三个方案,当然是去救李自成了。
  “无论都督取何策,我们都可对外宣称是全力救李自成,都督不必担心声名。”
  贾汉复估计以淮军现有能力,都督多半是取中策。
  陆四已经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许久,桌上侄孙义良炒的黄豆已经见了底。
  李翠微去见袁宗第、顾君恩等人了。
  顾君恩这个人陆四有印象,是李自成手下的三大谋士,如今宋献策降了清,牛金星许是同李自成一起被困,这个顾君恩倒成了关键人物。
  不过陆四没有询问顾君恩的意见,因为这人对李自成很忠,问了也多半是主张他去南阳救人。
  故,不如不问。
  陆四没有对贾汉复说取哪个方案,仍是在那看着地图发呆。
  屋内的油灯因为燃烧时间过长火头变小,陆义良赶紧拿针挑了挑。
  火苗一下窜高,屋内重新变得亮堂。
  “四爷爷,我听人家说要包围敌人,至少得比敌人多几倍的兵马出来,要不然根本围不住。照这样说,那清兵岂不是好几万人马围着李自成,咱们现在哪有这么多兵去救,你还是别听四奶奶的,要不我们回徐州吧...”
  陆义良从前是不大说话的,但见四爷爷盯着地图发呆,心里难受,便忍不住说了自己的看法。
  陆四“嗯”了一声,以示对侄孙的回应,继而想到什么,猛的站起,一拍桌子:“阿济格是死的!”
第447章
生同床,死同穴
  阿济格身为满洲英亲王,统辖满蒙汉八旗兵十万余,还节制吴三桂、尚可喜,如今更是招得顺军大将王体中、王得仁投靠,将威名赫赫的闯王包围在南阳新野境内,怎么就成了死的?
  贾汉复叫都督的这一莫名说法听得实在是糊涂不解。
  “请殿下过来。”
  陆四却让侄孙义良马上去请李翠微,待义良去后又立时转身吩咐亲兵队长牛二立即带人回徐州,将被第七镇送来的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快马带来。
  交待完这才对贾汉复道:“胶侯可曾想过,李自成自退出西安后,清军便一路紧追,可李自成就是因为无粮才放弃商南、邓州前往的南阳,那清军又是怎么做到不饿肚子追着李自成不放的?”
  贾汉复一愣:“清军有粮?”
  陆四问:“李自成在前面,清军在后面,李自成都找不到粮食,后面的清军哪来的粮?他们凭空变出来的吗?”
  “这?”
  贾汉复怔住,有些明白为什么都督说阿济格是死的了。
  清军哪来的粮很快就由同李翠微一起过来的顾君恩给出了准确答案,清军的粮食来源于李自成于潼关撤往西安时,命陕西诸府县征集屯于西安的军粮。
  “陛下原是准备坚守西安的,故不顾民力征调大批粮食.....御营出城时,陛下令泽侯放火烧毁这些粮食,以免落入清军之手。可泽侯却没有奉令,他本想将这些粮食留给秦人活命,却不想清军来了怎么可能将粮食发给百姓...唉,泽侯妇人之仁,以致陛下不得喘息...”
  顾君恩叹了一口气,大顺走到今天除了李自成的战略失误外,田见秀没有奉令烧毁西安存粮也是重要原因。
  要知道阿济格部当时进入山西后,因为无粮特地绕道口外敲诈了蒙古人大批牛羊,这才重新入关,为此还被多尔衮训斥贻误军机。
  其后又在陕北同李过、高一功打了两仗,又留下姜瓖、白广恩等绿营降兵围困延安城,前后从口外得来的牛羊和粮草几乎消耗怠尽。
  要不是李自成自己放弃西安,阿济格这一部受限于粮草,未必就能及时和多铎联手攻打西安。如此,顺军仍就有翻盘机会。
  可惜,李自成选择了最错误的路。
  放弃西安造成全局大崩溃,田见秀没有焚毁西安粮草更造成大顺政权的彻底终结!
  陆四心中暗叹一声,果然成大事者须心狠手辣。
  田见秀为了百姓想,结果百姓没有得到粮食,反而害得大顺彻底灭亡,让中国彻底被满洲占据,这真是妇人之仁要不得。
  顾君恩又道:“陛下于商南、邓州等地曾想停留抵御清军,可那些地方太过残破,居民十不存一,大军根本无粮可食,若非河南节度使吕弼周带人接应,又闻淮侯山东大捷,陛下未必就会留在南阳。”
  “父皇要是不留在南阳,王得仁哪敢造反!”李翠微恨恨说道,尚不知造反的还有一个王体中。
  贾汉复问道:“这么说来,清军同御营一样,也没有办法在河南就地寻粮。”
  “绝对不能。”
  顾君恩对此很肯定,就是河南节度吕弼周经营的南阳府也残破不堪,勉强支应御营粮草,二月中旬的时候御营需要的粮食都是白旺从襄京运来的。
  “如果陛下直接撤到荆襄地区,清军倒是可以尾随而入,就地取粮,湖广之地相比中原毕竟富庶,可如今陛下却是留在南阳这破败之地...”
  陆四看向四十多岁的顾君恩,“先生当知道围人与追人不同,所以我想陛下那里纵是困难,但清军怕是比陛下更困难。”
  顾君恩微微点头,道理再清楚不过。
  陆四的意思很简单,阿济格是围住了李自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又不能一鼓作气斩了李自成,只能重兵将其包围在新野一带。如此,他阿济格就需要大量粮食支撑这个包围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