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638

  哪怕一间茅草屋里睡上几十人,总比在外面挨雨淋强。
  看到有明显是当官的过来,那些被淮军探马们勒令站在村口的村民们有些紧张起来。
  妇人们更是下意识的靠在一起,将她们又矮又瘦的孩子围在中间。
  孩童有男有女,大些的约摸七八岁,小些的约莫三四岁,无一例外同大人一样,都饿得皮包骨头。另外还有几个被母亲紧紧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饿得没有力气,在母亲的怀中一动不动。
  视线从这些村民脸上一一扫过后,陆四心中深深的叹了口气,河南受兵灾之祸远甚其它地方,眼前所见不过是这明末悲剧的一个缩影而矣。在他陆文宗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更多的惨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
  乱世,人命,不及案板上的一块肉。
  甚至,就是肉。
  突然,陆四的心一阵绞痛,他看到有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草团子,而那草团子被吃了一半。
  这草团子是不是野菜,陆四无法确定,但他确定,这些村民已经到了死亡的濒临之地。
  没有人能救他们。
  “将我们的干粮取出一些分给他们。”陆四吩咐侄孙。
  陆义良却是有些迟疑,低声提醒四爷爷道:“我们干粮也不多了。”
  “给他们拿一些。”
  陆四的声音不容置疑。
  “噢。”
  陆义良不敢违抗四爷爷的命令,将亲兵们叫到一块,你一点我一点的凑出一些干粮来。
  淮军的干粮都是面干子,就是大饼做好后切成均匀的块子,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晒干后的面干子很轻,携带方便,用水一泡就会胀大,做的时候还会放些盐,条件再好一点放糖。
  陆义良带人给那些村民发干粮,可村民却不敢伸手拿,好像只要他们敢伸手,这些看上去好像很同情他们的军爷就会毫不留情的拔刀朝他们双手砍。
  “你们要不拿,我们就不客气了!”
  李元胤凶神恶煞的喊了一声,这才让那些村民敢伸手接干粮。拿到吃的之后的村民们却没有一个往自己嘴里塞,而是纷纷转身递给中间的孩子们。然后这些孩子在那拼命的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当时就噎着了几个,在那胀青着脸痛苦的望着父母。
  “快,快将水袋给他们!”
  陆四急忙吩咐亲兵将水袋拿过去,“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后,噎着了的孩子这才将面饼顺了下去,继而又大口大口吞咽起来。
  如同这些面干子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好像是山珍海味,好像是大鱼大肉。
第457章
退路
  雨下大了。
  永昌二年河南府的第一场雨,此前,已是旱了几个月。
  这场雨对河南府包括邻近南阳府、汝州的旱情是好事,对于陆四指挥的这支顺淮联军却是坏事。
  伏头岭山脚下的这些村民并非“原住民”,而是这些年为躲兵灾陆续逃难至此的百姓,所谓的村子不过是这些难民自发形成的一个临时居住地。
  既然是临时居住地,村民们自然不可能盖什么瓦屋,他们也没这条件,因此村里的房屋都是伐自山上木材搭建的棚房和草房,不少都是那种一刮风下雨就到处漏的那种。
  尽管村民们将大部分屋子都腾了出来,可也无法让联军的几千官兵都能有地遮雨。
  陆四没有“假仁假义”以委屈自己部下为代价换取顺军御营的拥戴,住进村子的是顺、顺各500名官兵,其他人则各自想办法。
  习惯了长年流动作战的顺军将士野外生存能力明显比淮军要强,陆四巡视的时候发现这些顺军将士带有很多麻布,宿营时将战马按三尺左右距离一字排开,再将那些麻布盖在战马身上,四角打结,于是便形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马篷”。
  “马篷”下,三千多顺军将士和衣倚着马背,吃了些干粮后就开始休息,几乎是眨眼功夫,野地里就是一片呼噜声及不时响起的战马喷嚏声。
  陆四静静看着,这些顺军将士无一不是农民出身,在没有追随李自成反抗明朝之前,他们不过是地里的农夫,看到官差就无形敬畏的普通人。而现在,这些农民却成了北中国最后的守护者。
  “淮侯!”
  刘体纯的声音很洪亮,这位打崇祯五年就追随李自成的农民军将领同袁宗第一样,给把锄头、腰上插杆烟枪,就是典型的陕北老农。
  “刘将军!”
  陆四拱了拱了手。
  刘体纯好奇问道:“这么晚了,淮侯还不歇?”
  陆四道:“习惯了,领军在外,将士们不安排好,我就睡不下。”言罢,让刘体纯自去歇着,他还要去淮军那边看看。
  刘体纯点了点头,他与陆四不甚熟悉,有些话不方便说。正要去时,陆四却叫住他,笑着问道:“刘将军还有烟叶吗?”
  “烟叶?有!”
  刘体纯示意亲兵取出一袋烟叶直接递给陆四,“想不到淮侯也好抽这口,俺只道你们南边人不喜欢这东西。”
  陆四笑笑不语,自带人往自家队伍那边走去。
  顺军不错的经验自是被淮军这边学了去,依葫芦画瓢,再加在山上找到一些山洞,两千多人同顺军那边一样在伏头岭山脚下睡成一片。
  赵忠义同李元胤他们住在一处不大的山洞,陆四到时,一帮将领正围着篝火在烤,火堆上还架着口锅,里面煮有菜汤。
  “三毛子找的些野菜,大伙干粮吃的多,嘴里没咸味,就弄了锅菜汤。”赵忠义一边说着一边将装在袋子里的盐巴摸出几块丢进锅中,李元胤拿刀在锅中搅了搅,舔舔刀尖,啧啧一声:“咸,有味。”
  “这野菜能不能吃的,别有毒。”陆四对这帮部下分辨野菜的能力表示怀疑。
  “能吃,三毛子他们先吃了一锅。”赵忠义说着将他的碗拿出,随手用袖子在碗里一抹,拿勺子舀了一碗端给陆四。
  陆四接过,对着碗里吹了几口,轻轻喝了一口,久违的咸觉顿时让他的舌头有些生津。
  赵忠义让亲兵给众人都舀一碗,余下的让亲兵们分掉。
  也没用筷子,陆四直接是将野菜“喝”进肚子,完事也是拿袖子一抹,随手放在地上。
  “粮食还能撑多久?”陆四问赵忠义。
  赵忠义道:“省着点还能撑三四天。”
  陆四点了点头,伏牛山区离商洛山区还有三百多里,明日出伏牛山区西进速度就能提高,用不到三天就到赶到商洛山区,到时可以从清军运粮队获得补给。
  “告诉弟兄们,这次西进商洛不是为了救李自成,是为了救我们自己。”
  “都督放心,这道理大伙都明白。”
  “早点歇着,天亮就动身,此地不能久留。”陆四说完便起身。
  李元胤忽的问道:“都督,那些村民怎么办?”
  陆四沉吟片刻,道:“我们只能救他们一时,不能救他们一世。”
  李元胤点了点头,知道都督的意思。
  “想要救人,就得结束这乱世。”
  留下这句话后,陆四走出山洞前往他的居处。
  也是沾了李翠微这个公主的光,陆四这个驸马爷单独有个棚屋,是顾君恩极力坚持的。
  同礼法有关。
  毕竟,李翠微是大顺公主。
  至于公主殿下尚未与驸马举行婚礼就呆在一块,顾君恩倒不坚持什么礼法,袁宗第他们更是不觉有什么不妥。
  一来是陛下降旨许婚,二来他们骨子里还是帮农民,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对那婆婆妈妈的礼俗压根不重视。
  “外面这么大雨,小心着凉冻了。”
  陆四刚进屋,李翠微就过来替他解下蓑衣挂在墙上,见其浑身湿透,忙拿起毛巾替夫君擦拭起来。
  “这雨下的不是时候。”
  陆四坦然的站在那让李翠微给自己擦拭。
  “我倒觉得这雨下的是时候。”
  李翠微放下毛巾,竟是走到角落拎起一只铜壶过来往桌上的木桶倒水。水是热的。
  陆四这才注意墙角有个地灶,里面的木柴还在烧着。
  “为什么?”
  陆四将毛巾放进热水泡了泡,洗了把脸。
  “要照你说的,满洲人的粮草靠西安送来,那这雨一下,他粮车肯定难行,爹那里不是能撑得久些,说不定这会那鞑子已经围不下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