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638

  陆四摇了摇头,有些感慨,如今的关中之地败落,人口减少厉害,水土流失也狠,根本不能再为帝都,否则于中国地形来看,这西安比北京更合适为中国首都。
  “你若能收复西安,我爹得救之后肯定欢喜,将来绝不会亏待于你,封王指日可待。”
  西进过程的无比顺利让李翠微对陆四生出莫名的信心,似乎只要她的男人带兵到城下,那西安城就会自己打开城门,将大顺的驸马爷迎进去。
  “封不封王,你男将我真无所谓,我这人做事,向来不违初心。”
  陆四淡淡一笑,“你可知我最喜欢哪首诗?”
  李翠微问道:“哪首?”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陆四右手在城砖上轻轻一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西安。
  清廷任命的陕西总督孟乔芳原是明朝副将,崇祯二年清军入关后降清仍为副将,后随清军返回辽东,累封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去年孟乔芳随清军主力入关,任刑部左侍郎。
  阿济格、多铎占领被李自成放弃的西安城后,清廷即考虑于陕西设总督一职,负责陕西、甘肃西北之地。
  明朝降官上书说江南多钱粮,陕甘多精兵。欲征服中国,二者缺一不可。
  年初,孟乔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衔出任陕西总督,其上任后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将西安城中的顺军存粮调拨输送追击李自成的清军主力。
  二是命陕北的绿营诸军如唐通、姜瓖、白广恩等部进入甘肃剿灭当地顺军,并委任官吏建立地方政权。
  三是派顺军叛将贺珍领兵入川,欲借这些顺军降兵攻打同李自成齐名的另一大贼张献忠。
  贺珍是原明朝宁夏巡抚樊一蘅的部下,于崇祯十四年投降李自成。年初李自成放弃西安后,贺珍认为李自成无帝王之相,如今的大顺已无夺鼎可能,便同罗岱、党孟安、郭登先等顺军将领以汉中之地投降清朝,被英亲王阿济格札授为汉中总兵。
  三月时,李过、高一功、李友、田虎等将领率西路军十万将士准备取道汉中入川时,遭到贺珍率部伏击,损失了好几千人。
  贺珍等顺军降将有兵两万余人,其中大半都是原明朝在宁夏诸镇的边军,因此战斗力颇高。
  只是贺珍等人虽向满清投降,却不肯同那些绿营兵一样剃发,这让孟乔芳深感疑虑,认为这帮贼将骨子里仍有不臣之意,加之从前闯贼的兵马多有降明再叛之举,去年潼关的马世耀便是活生生的例子,故孟乔芳便上书北京提出可派陕甘顺军降将攻打四川。
  这是一石二鸟之策,既可以指着这帮前明边军能够不用大清一兵一卒击败张献忠,又可以极大消耗这帮降兵。
  多尔衮立时同意孟乔芳的意见,并让其全权负责对四川的掠取。
  顺淮联军入驻蓝田县城时,一百里外西安城中的孟乔芳正忙于派兵捕杀作乱的妖道胡守龙。
  这个胡守龙本是西安城外一道观的道士,清军攻占西安后,胡守龙决意反清,五天前以焚祝为名聚众反清,率众数万,自称徐会公,改元清光,闹出的声势很大。
  义军在泾阳、渭南、高陵等地活动,当地的清军绿营无法镇压,只得向西安的总督大人求援。
  西安城中也没有多少驻防兵马,拢共四千多人。
  害怕胡守龙起事会越演越烈,造成陕西再度糜烂的孟乔芳只得派副将陈德带3000营兵前往渭南平乱。
  因那胡守龙擅以左道之术蛊惑民众,西安城中有其不少信徒,孟乔芳又令全城百姓禁足,叫余下的千余绿营兵挨家挨户搜查可疑之人,闹得城中是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第470章
龙,龙,龙!
  深夜,蓝田以西十数里通往西安的官道。
  夜色中四下俱是一片黑暗,如世间万物都被黑暗吞噬般。
  然就是这片黑暗之中却有人在道上摸黑行进,此人走的很急,时不时的回头张望,耳朵也一直竖着,但有风吹草动便吓得冲进路边的荒草中,等确认安全才又慌张的潜出,继续头也不回向西奔去。
  走到新庄三岔口时,那夜行人丝毫不加犹豫便往去西安的道上过去,刚过岔口脚下却被什么东西一绊,整个人不受控制的向前摔去。
  未等此人落地,本空无一人的道路两侧忽的冲出许多人影来,继而有几枝火把点燃,将摔倒那人的样子照得一清二楚。
  “他娘的,就知道有人想去通风报信!”
  陈威力上前给了那摔倒的奴仆一脚,火把在这个一脸惊恐的家伙脸上一扫而过。
  “三毛子,你问一下,是哪家的,问出来明天早上带一队兄弟去宰了他全家!”
  陈威力恨恨说道,他最痛恨这些替鞑子通风报讯的狗汉奸了。
  ..........
  西安东大门蓝田县开进几千“贼兵”的消息,始终不为西安方面知晓,然而陆四的诈城计划却失败了。
  不是因为联军方面有什么破绽,亦或戴罪立功的孙有光没出力,而是西安城来了一个汉军旗的将领。
  这人就是汉军镶黄旗的固山额真刘之源,乃是汉军八旗有名的骁将,早年也是明军,后降清军后作战十分勇猛,曾随满洲郑亲王济尔哈朗攻克宁远中后所,斩明将吴良弼、王国安等人。
  入关之后,刘之源与固山额真李国翰负责剿灭因为不满剃发抗争的京师百姓,后从叶臣西征太原,此后率部在山西境内剿寇,斩首四千余级。
  刘之源来西安的原因和道人胡守龙聚众作乱无关,而是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前来陕西,准备在总督孟乔芳的帮助下从出产精兵的榆林、延绥等地征募新兵,组建陕甘绿营。
  入城之后听说西安府境有妖道作乱,刘之源便准备帮孟乔芳平定这妖道,献策开榜文告示从妖道作乱的百姓,即刻回家者官府不追究其造反罪,从而起分间乱民的作用。
  刘之源更说妖道起事虽快,但蛊惑的都是百姓,并无明军、顺贼在内,所以不过是帮乌合之众,只需领一支精兵专打那胡道人所在,斩了那胡道人其余贼众就会自己散去。
  孟乔芳深以为然,上奏朝廷拟奏刘之源为陕西总兵,并请刘之源代为掌管西安城中绿营兵。
  结果就在刘之源刚刚接手西安城防事宜时,孙有光带着“汉军镶白旗”的将士们来了,守城绿营兵因为有新官上任不敢擅自开门,刘之源赶到之后就觉蹊跷,为何富水堡的汉军旗兵跑西安来。
  问来问去,孙有光露出破绽,至此诈城失败。
  强攻成了陆四唯一的选择。
  西安是大顺的都城,城墙守卫情况刘体纯、白鸣鹤他们了熟于心,建议马上打造云梯从东城攻进去。
  陆四纵马绕着这座洪武年间兴修的西安城奔了一圈后,勒马立于西安东门,先是命人于城外大呼“阿济格已死!”,后吩咐李元胤射书城内,一个时辰不开城,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的另一种说法自然是屠城。
  这个命令让樊霸、陈威力等军官都是精神一振,刘体纯却是脸色大变,上前劝道:“淮侯,城中清兵稀少,百姓众多,即便百姓上城助守也不过是受清兵胁迫,非甘心与我大顺官兵为敌。若破城之后行屠城事,有损我大顺官兵声名,恐秦地百姓皆会视我大顺为仇寇。”
  这是一方面理由,另一方面则是刘体纯等顺军将领多是陕西人,怎狠心对家乡父老下毒手。当日田见秀不忍家乡人挨饿,连几百万石军粮都不曾烧毁,况要顺军屠城。
  “世上事,只有畏惧才会懂得进退。”
  陆四竟是无意收回命令。
  “淮侯!...”
  刘体纯心下不忍,犹豫片刻,仍要开口相劝。
  陆四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言,冷冷说道:“你们要记住一点,想要日后将士们少牺牲,百姓们少死伤,一些时候咱们这些人得心狠一些,行霹雳手段才行!”
  “心狠一些,总不能滥杀无辜吧,那上城助鞑子的要杀,那没助鞑子的何来也要杀的。”
  李翠微这次没有支持自家夫君,对陆四竟下令屠城很是不满。
  妻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况且刚才那道命令也的确过份了些,这西安城中的百姓难道都是清军的帮手不成。
  “破城之后,脑后有辫子者皆杀,手持兵器者皆杀,余下可活。”
  更改了命令之后,陆四扭头扫视赵忠义、李元胤、樊霸、白鸣鹤、刘体纯等顺淮诸将,道:“先登城者,记功转三级。擒斩孟乔芳者,赏金千两!”
  .........
  以大顺淮侯名义发布的劝降信是在四城同时射进,不下数十封,不少清军和守城青壮都看到了信中内容,加之“贼兵”在城下大呼满洲英亲王已死,不少官员士绅同绿营兵都为之动摇。
  孟乔芳也感不安,甚至怀疑英亲王真的战死,否则顺贼怎么可能如此大张旗鼓从河南重返陕西,打到这西安城下。
  观城外贼兵数千之众,人人双骑,个个披甲,不问也知乃顺贼精锐,说不定就是那闯贼的御营兵。
  而城中绿营官兵只有1500余,根本无法守卫西安四城,即使动员百姓中的青壮助守,与那顺贼精锐也相去甚远。
  故孟乔芳心事重重,担心西安会被顺贼攻破。
  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刘子源绝无降意,不管河南战局如何,也不管英亲王是否战死,他现在的使命就是守住西安城。
  在刘带来的一百多汉军旗辫子兵的威胁监视下,城中虽人心动摇,但总算没有自我崩溃。
  刘子源更请孟乔芳散布城破之后,顺贼一定会屠城的谣言,同时又说倘城内士绅不肯相助守城,他日真满洲兵过来,也必然屠城。
  左一个屠城,右一个屠城,把那帮士绅吓得都不敢说话。
  一个时辰后,西安城中并无反应,看样子是坚绝不降了。
  陆四抬头看天,不知何时乌云密布,心道此时要是下雨对联军就大大不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