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638

  图赖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第七子,前年随多尔衮入关时先是在一片石督摆牙喇兵大战唐通,唐通不敌败走。其后图赖领军又急攻李自成,顺军就此大败。进北京后,图赖又率军追击西撤的大顺军,在庆都大败顺军,斩杀顺军大将谷英,抢夺顺军缴自北京的上千两银车,获银近千万两,叙功超授三等功。
  此人也是同索尼、巩阿岱等一起背叛鳌拜向多尔衮表示臣服的两黄旗重臣。
  高杰原本是准备在居庸关观望一两天的,却没想图赖来得这么快,他不敢在居庸关停留,遂带兵向怀来方向奔去,欲同李成栋合兵再作计较。然而让高杰意外的是,他刚和李成栋部合兵,后方探马却来报一直追着他们的清军突然掉头回去了。
  “鞑子出事了!”
  高杰敏锐察觉北京那边一定出了什么事,否则清军不可能舍他回返。
  外甥李本深认为清军突然回返北京只能是两个原因,一是往东攻打遵化的李延宗部同关外的第七镇取得联系,双方合兵之后的声势迫使清军要从关内抽兵出兵;另一个就是南边的大都督率主力打上来了。
  “管他是什么原因,咱们也给鞑子来个回马枪!”
  李成栋建议清军回返北京,他们也回去,不但要回去,还要摆出攻打北京城的架势!
  但以京西第六镇只有不到六千人的战斗实力想拿下北京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李成栋的意思是通过打北京的假象迫使回撤的清军再掉头回来。
  “不管是都督来了还是小爷那边闹大了,咱们都不能让鞑子赶过去!咱们得引着他们两边跑,叫他们东也去不得,西也去不得,两边跑,活活累死他们!”
  “大虎叔说的对!”
  李本深赞同李成栋的意见,好像一根绳子两端各站着一家人,中间吊着代表鞑子的铃铛,这边绳子用力铃铛就往这边跑,那边绳子用力铃铛就往那边跑,两边如果足够默契,中间这颗铃铛就永远受制于两边。
  “干他娘的!”
  高杰马鞭半空虚抽,当即传令全军马上掉头重回居庸关,另外派快马往南寻找杨清泉部,让他们回到昌平一带活动,并打探清军突然回撤的原因。
  “高帅,我先带人过去!”
  李成栋也是个急性子,却没有马上翻身上马带人出发,而是将一直随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妾抱上战马,之后再翻身上了座骑。
  这爱妾可不是女子装束,而是同男人一样一身戎装,身上并没有武器,但靴子里却藏了一把李成栋送给他的匕首。
  “弟兄们,跟我走!”
  高杰马鞭一抽,拉着爱妾的座骑当先奔去。
第544章
一动不动是王八
  昌平。
  顺天府丞张若麒望着从视线中消失的满洲大军,心中五味杂陈,因为他知道满洲大军这一去,昌平必将迎来贼兵。
  离开昌平的清军正是从居庸关率部折回的三等公图赖部,他们是昨天抵达昌平的。
  满洲大军的到来让一直担心会被贼兵攻打的昌平城中官员都庆幸起来,他们可是都听说东边的通州叫贼兵屠了城的,所以一个个都担心昌平会成为第二个通州。
  现在好了,三等公图赖带着大军进驻昌平,有数千真满洲将士守护,那贼兵断然不敢来犯!
  可没等城中这帮官员们的欢喜劲过去,满洲大兵却突然闯进城中的库房,之后将库中所有的粮食全部搬出装上马车。就在官员们困惑满洲大兵这是做什么时,大兵们已经开始全城抢掠。
  抢掠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粮食——居民赖以活命的粮食。
  不管是士绅富户,还是贫穷百姓,无一不遭到了满洲兵的洗劫。洗劫过程中,又有数十名百姓被满洲兵杀死。
  昌平原知州段献珠是前明降官,一个月前被刺身亡,因昌平直属顺天府,吏部便叫顺天府丞张若麒前来昌平代知州一衔。
  身为昌平父母官,张若麒怎么也要向三等公图赖问个明白,但没等他做好心理准备,鼓起勇气去问时,衙役来报满洲大军出城了!
  等张若麒火急火了赶到城门时,视线中满洲大军已是去得远了。
  张若麒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他知道肯定出了事,赶紧派人往京师打探,结果这才知道摄政王已于数日前决定亲征,京畿左近的八旗兵都在火速回返。
  大军出征,首重粮草,如此便能解释图赖为何在昌平城中洗劫库房,又纵兵抢掠了。
  一个小小的顺天府丞能做什么?
  这会,连御状都没的告!
  一天,两天过去,昌平城中愁云密布,没了吃食的百姓被迫离开城池去乡下讨个活路。
  不少士绅大户也开始举家逃亡,可百姓能跑,当官的,当兵的怎么跑?
  第三天,城外来了贼兵的马队,黑压压的上千人之多。
  贼将杨清泉使人射书城中,说只要昌平愿降,城中文武及百姓性命皆可保全。
  所有人都在等着张大人拿主意,可张大人这主意真是难拿。
  因为,张大人与众不同!
  两年前,张大人可是大顺的山海防御使,并挂兵政府侍郎衔为永昌皇帝使者前往山海关劝降吴三桂。
  五年前,张大人是大明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帝命出关为锦州前线监军。为监军时盲目催促总督洪承畴进兵,结果致使松山大败,明军损失过半。
  按理,张若麒理当问斩,可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包庇了这位属下,不仅没有被追究任何责任,反而依旧出关监军。
  一年后,松山被清军攻破,洪承畴被俘降清,张若麒逃回京师,这次他没有了陈新甲庇护,终是被下了大狱。
  也是天不绝张若麒,在狱中未过多久,大顺军进城了,他这囚犯摇身一变成了大顺永昌皇帝身边的红人,不但当了大顺的高官,更领了大顺劝降吴三桂的重任。
  然而,张若麒没劝降得了吴三桂,自个反而被吴三桂劝降了,于是清军入北京后,张若麒再一次华丽转身,成了大清的命官。
  只这次,他的官做得很小,可能清廷知道他的“本事”,故而只给了其一个小小的顺天府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历史,又一次将重大转折的机遇抛给了张若麒。
  是生,还是死!
  最终,天人交战之后的张若麒选择了生。
  当代理知州张大人说出开城投降的话语后,昌平大小官员都是齐出一口气。
  半柱香后,昌平城门洞开。
  张若麒起先还担心那位杨将军说话不算数,不过杨将军进城之后却很快让他将城中人手组织起来前往延庆,说是昌平不日肯定会遭到清军攻击,留你们这帮人在城中他不放心。
  这真是大实话,实话得叫张若麒丝毫不疑。
  是啊,杨将军这边只千把人,他们却有两千多人,清军真要打过来,人杨将军能放心他们?
  没有任何不满和反抗,顺天府丞张若麒及以下大小官员37人,绿营兵2600余人,在淮军的严密监视下乖乖出了城,如逃出牢笼般前往延庆。
  为了让昌平这帮官员同降兵安心,杨清泉还特意给每人发了两天口粮。延庆离的不远,这点粮食省着点吃绝对是够了。
  这个举动更是让张若麒等人心安,认为这贼兵也不如传说那般见人就杀嘛。
  出城大概走了大概十几里路,昌平降官同降兵们却发现前方有一支骑兵队伍正向迎面而来,然后那支骑兵队伍突然加速向他们冲了过来,前面的人已然拔刀。
  鲜血很快喷溅,数十条人命在眨眼间就被收割。
  一场屠杀在短时间内发生了。
  杀人的是从居庸关过来的李成栋部,而李成栋事先并不知道这支昌平过来的队伍是已经投降的。
  杨清泉竟是真的让这帮人去延庆的。
  李成栋的部下乱刀砍杀着那些手无寸铁的降兵,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降官哀嚎声如同替他们助兴一般,使得他们越杀越有劲,越杀越兴奋。
  张若麒倒下去的时候喃喃自语一句,这句话让昌平城中的杨清泉不由打了个喷嚏,浑不知他替李成栋背了黑锅。
  当李成栋带人赶到昌平并兴高采烈告诉杨清泉,他路上顺手歼灭了一支绿营兵后,杨清泉足足愣了半柱香时辰,最后摸了摸脑袋,摸出烟袋坐下抽起闷烟来。
  几百里外的保定城下,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也在抽着闷烟。
  那烟,是越抽越没滋味,越抽越呛人的很,越抽越恼火。
  只因,保定城中的贼首陆四跟个乌龟似的缩在城中,硬是不理会他多尔衮。
  “一动不动是王八?这话说的不对,兵法有云,不动如山!”
  保定北门城楼上,陆四坐在那,一会拿千里镜看向城外的清军大营,一会随手捏几颗豆子扔进嘴里,模样很是轻松,丝毫没有被困的自觉,也丝毫没有被人当成胆小鬼的气愤。
第545章
若能孕,两国可交好
  敌欲速战,我则以本伤人。
  打决意东征之始,大顺监国闯王就没有同清军北方集团决战的意图,而是要打一场扬己之长,攻彼之短的战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