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638

  下午,三天来一直没有动静的清军突然动了,一支打马旗的蒙古兵连同两千余汉军向保定东门发起了攻击。
  然而这次攻击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顺军击退,望着潮水涌去,又潮水涌来的己方攻城兵马,多尔衮的心情已经是坏到了极点。
  就在一个时辰前,这位大清的摄政王接到了后方传来急讯——耿仲明反了!
  反了的耿仲明先是诈开了良乡城,将城中的粮草军械据为己有,其后命部将陈绍宗领两千兵并一些火炮坚守良乡,耿与其子耿继茂、部下白文显等率其余人马火速北返,竟是欲攻北京。
  这个噩耗让心情积郁了三天的多尔衮险些晕倒,多尔衮没有怪自己不应该派人去耿部询问逃人之事才导致耿仲明决心反清,而是大骂耿仲明忘恩负义。
  叶臣等人再三劝说方让多尔衮平复下来,叶臣认为耿部造反强据良乡切断了大军与北京的联络,也断了大军粮草,因此不能在屯兵保定城下,应当火速撤兵攻取良乡,否则大军一旦断粮就不战而亡了。
  一众满洲将校倒是不担心耿仲明能打下北京城,因为留守北京的除了郑亲王济尔哈朗他们,还有豫亲王多铎,除此还有不少太祖、太宗年间的老将。
  北京留守八旗兵虽只有八千余人,但各王公大臣府上的阿哈众多,组织起来也能得到一两万的可用力量。
  几个月前贼将高杰进逼京师时,多尔衮就下令将王公大臣府上的阿哈奴隶组织起来上城,使得高杰部根本不敢靠近北京城,只敢在周边活动。
  多尔衮却不甘心亲征一无所获,反而要狼狈回返,反复思量之后决定强攻,一来看看是否有破城机会,二来也判断一下城中守军的实力。
  结果,自是让多尔衮无比失望。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多尔衮因耿仲明造反的暴怒之火再次燃烧,那城中的顺军竟然在城墙上高喊:“大顺监国问大清摄政,贵国两位太后还能孕否!若能孕,大顺监国愿纳为侧室,从此两国交好!”
第546章
大战爆发
  保定城中的顺军明显是在刺激多尔衮,激将清军攻城,从而通过坚城不断的杀伤八旗兵,达到消耗对方实力的目的。
  倘太宗皇帝皇太极在此,必不受激,甚至还会挥手一笑,说那淮扬小儿东施效颦,欲学那司马懿,殊不知朕熟读三国!
  可多尔衮不是太宗皇帝,这位摄政睿王心胸极其狭窄,况那淮扬小儿所侮辱的两位太后中还有一位是他的女人。
  故而,多尔衮暴怒了。
  “吹号,让罗洛浑带两红旗上去,今日不破保定,他罗洛浑就提脑袋来见本王!”
  听了这命令,叶臣、巩阿岱、苏克萨哈、詹岱、冷僧机、伊尔登等满洲将校都是吃了一惊。
  罗洛浑是礼亲王代善之孙、克勤郡王岳托之长子,顺治元年以军功晋封多罗衍禧郡王,领镶红旗主,不过人却年轻的很,今年才24岁,是满八旗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这次随多尔衮南征的满洲八旗兵约为24000余人,其中又以两白、两红旗为主。
  两白旗有38个牛录11000余人,两红旗有25个牛录不到7000人,其余各旗正黄旗来了11个牛录,镶黄旗4个牛录,正蓝2个牛录,镶蓝3个牛录,加一块才20个牛录不到6000人。
  各旗除正蓝旗过半牛录损失在山东外,其余大部分都在英亲王阿济格军中,盛京总管何洛会年初带到关外的5000人马也是在京各旗凑出来的,其中还有一千多是披甲阿哈充的数。
  代善一系一直掌管着两红旗,经营的可是针都插不进,这次南征多尔衮本想借此将两红旗的大部分牛录控制在自己手中,不想人老成精的代善却让孙子罗洛浑亲自领军随同出征,这就使得多尔衮谋夺两红旗牛录的意图落空。
  现在明眼人更是知道保定城中的顺军是在激将八旗,可摄政王仍要罗洛浑领军攻城,更颁出严令,除了真的受到刺激之外,满洲将校们不免要想到是不是摄政王有借刀杀人的念头。
  这可不是好事。
  眼下大清可是危在旦夕了!
  众人惊慌之时,城中顺军的叫喊声仍在继续,而且叫喊的越来越不成样子,甚至竟有淫声秽语发出,众将校多通汉话,对汉话中某些女人身上的东西再是清楚不过,一个个听的也是大恨。
  两军交战,用激将法可以,但如此无耻,如民间村夫般形事,更辱及对方国母,那淮扬小儿当真是该死的很!
  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议政大臣,也是多尔衮嫡系中的嫡系,知道主子与圣母太后关系密切,但眼下局面却不是冲动之时,也绝不能让两红旗轻易出战,万一攻城再次失利,折损的可不就是军心士气,而是真满洲骨血了。
  然而还没等苏克萨哈开口相劝,多尔衮已是怒不可遏道:“贼兵如此侮辱本朝太后,我满洲八旗颜面何在!本王颜面何在!太后和皇帝颜面又何在!今日不能破了这保定,生剐了那淮扬小儿,本王何以面对太后、皇帝,何以面对族人!”
  望着怒气滔天的摄政王,众满洲将校面面相觑,无人敢说话。
  “叫罗洛浑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攻上去,叫蒙古兵、汉军都去助战,破城之后,凡攻城将士都记一个前程,城中财富、人口全归他们!”
  “前程”乃八旗兵的等级,也是军功,从上到下一共24个前程,记一个前程就是官兵皆升一级。
  罗洛浑是多罗衍禧郡王,凡多罗郡王是郡王最贵者,也就是说罗洛浑若能破保定,便可与其祖父一样晋为亲王。
  大清以武立功,多少郡王终其一生便是立下无数战功,也始终不得封亲王。如太祖七子阿巴泰便是如此,现在多尔衮直接许出亲王之封,相信罗洛浑一定为之疯狂。
  祖孙两亲王,可是世世代代的荣耀。
  多尔衮也是顾不得万一罗洛浑真的破了保定城后,二哥代善一系出两位亲王对他这位摄政王会有什么影响了。
  此时的他,一脸怒意的望着保定城头,眼神说不出的可怕。
  “你们这帮奴才是要违抗本王的军令吗!”
  多尔衮环视一众满洲将校,众人哪还敢相劝,纷纷应声。外面的侍卫传令的传令,吹号的吹号。
  接到攻城命令的罗洛浑愣了一下,倒不是对攻城有什么不愿,他能以军功升多罗郡王,靠的就是敢打敢拼。出征之时,祖父也对他说过此战事关大清国运,也事关满洲一族存亡,故而一定要全力以赴,万不可藏有私心。至于他们这一系与多尔衮之间的矛盾,将来总有解决的法子。可要是大清败了,这世间便再无他们的立身之地。
  所以,罗洛浑愿意率部攻城,只是他没想到多尔衮会给他一个亲王的前程。
  足足怔了十几个呼吸,罗洛浑扭头命戈什哈替他披甲。
  诚如多尔衮所料,一个亲王的前程足够罗洛浑为之疯狂了。
  两红旗的各级军官很快收到军令,额真、甲喇、章京、梅勒额真、参领、佐领、壮大、拔得什等各级军官数百人均是开始披甲。
  无论是军官还是下面的披甲人,都是经历多年战事的老人,也均知道这一战对大清、对他们自身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没有汉军的火炮相助,但八旗打随太祖起兵之时,又哪里有什么火炮,那明军的一座座城池又是怎么被他们拿下的!
  勇敢,不畏死亡,才是满洲得以纵横中国的底气!
  更何况城中的贼兵竟敢侮辱大清的太后,用汉人的话讲,士可忍、孰不可忍!
  蒙八旗同汉军也接到了军令,部分刚刚从保定城墙下撤回来的蒙军和汉军还心有余悸,然而上面的军令却是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重新组织力量准备随满洲兵夺城。
  保定城中的贼兵是顽强,可这次有真满洲出战,未必还如先前一样无功而返了。
  “呜呜”的号角声中,上万名八旗兵从各个方向一队队的向着保定北门集结,各种攻城器械源源不断从大营中推出,人喊马嘶,更有许多满洲兵正在披铁甲,一面面长短挨牌(盾牌)被发到八旗兵手中,一架架大型盾车和撞车也被披双甲的八旗兵从营中推(拉)出。
  风中,一面面旗帜在飘动。
  大战一触即发。
  “多尔衮来真的?”
  陆四起身来到垛口,拿千里镜朝正在集结的清军看去,最后放下千里镜摇了摇头:“还是老一套,汉先蒙后满最后。”
  说完,将右手两指夹着的烟头弹到城下,吩咐左右道:“传令,斩一级,无论满洲、蒙古、汉军,皆记一功,赏十两...擒斩贝勒者,记三功,赏千两;擒斩郡王者,封伯!擒斩亲王者,封侯!封擒斩多尔衮者,封国公,赐满洲太后!”
第547章
闯王与你们同在!
  临战许赏额,自古用兵之道。
  多尔衮以记一个前程及城中财富、人口激励三军,陆四同样也以军功赏赐诸军,但不同的是,除了军功、赏银、公、侯、伯三爵封赏外,陆四还赏太后!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封赏!
  华夏数千年,独此一桩!
  而大清有两个太后。
  也就是说若一人擒斩多尔衮,这太后还能余一个。若两人合力擒斩多尔衮,这太后刚好平分,区别在于一个年龄大些,一个年龄小些。
  但若三人以上怎么办?
  万一同当年汉军围攻项羽一样,他一条腿,你一只胳膊,我一颗脑袋...哗啦啦的将大清摄政王分成十几二十来块,怎么弄?
  这事,可不是人多力量大。
  太后再怎么说,也是个女流之辈,岂能经这么多虎狼加身?
  陆四没考虑这个问题,便是将来真出现这个问题,估计他多半就会说一三五归赵大,二四六归李二,星期天归钱三。
  一月31天,扣去身子不便几天,有的是时间分配。
  大不了有功将士一起做老表好了。
  赏太后,不是目的。
  目的是激励三军将士奋勇杀敌,为中华之国运全力一战!
  当然,赏太后之前,陆四多半也要体验一下太后的风情。
  又贵又熟,世间难找的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