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638

  小皇帝福临也被炮声吓到,并且第一时间就本能的躲到了书桌底下,可见弟弟哭的那么厉害,赶紧伸出小手将弟弟也拉到书桌底下,硬着头皮哄道:“韬塞莫哭,莫哭,这里就是咱们的家,我带你去找额娘...”
  “皇帝哥哥说错了,这里不是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韬塞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小家伙显然叫吓的不轻。
  “这里怎么不是我们的家了?”
  福临被弟弟的话说愣了。
  韬塞拿袖子一擦鼻涕,哭哭啼啼道:“皇帝哥哥你不记得了么,我们在关外还有一个家啊,那里才是我们的家...呜呜...”
  关外的家?
  福临怔在那里:是啊,我在关外还有一个家。
第558章
武英殿中称皇帝
  “高帅,耿帅,今天可是中秋节,老朽特意从大顺斋买来一盒月饼,二位大帅和各位将军尝尝,尝尝...”
  老夫聊发少年狂,已获新生的前清山东巡抚方大猷不知从哪弄来一盒月饼,自家实是舍不得吃,听说高帅和耿帅正在卢沟桥上赏月,便急忙提着月饼赶了过来。
  卢沟赏月是燕京八景之一,于此桥上可欣赏一天三月的妙景,故每至中秋佳节,北京城中的达官贵人都会来此桥赏月。
  不过现在于卢沟桥上赏月的可不是京中的贵人,而是风尘仆仆,誓破北京尽诛满鞑的大顺官兵。
  高杰部是昨天从昌平赶到北京城下的,他们的到来让担心孤军作战的耿部士气大振,也让城中的清军更加不敢出城。
  高、耿双方合兵之后,步骑三万余人(高部裹挟大量京畿百姓并义民),火炮400余门,火铳5200余杆,于右安门外驻下大营,声势之大令得北京城中的满洲权贵惊恐万分,都道摄政王多尔衮大军已在保定覆没,顺贼主力已倾至京师。
  有宫人私下泄露,说是圣母太后闻贼兵大兵压境,抱着小皇帝痛哭,说什么额娘不该带你至此,若老天有眼,当不使爱新觉罗一族亡于此间云云。
  这等宫人私下所言真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却是真的,就是宫中不少太监、宫人同前年大顺军打进城时一样,开始偷拿宫中宝物。有三名太监争抢过程中被发现,被国主福晋命人杖毙。
  宫中大乱,宫外更是大乱,人心惶惶。
  右安门外的炮声如同催命符般让城中的满洲权贵人人丧胆,皆叹报应,不少王公贝勒甚至开始全府打包财物,准备趁顺军未合围北京之前赶紧出关回老家。
  关键时候,还是豫亲王多铎挺身而出,派兵弹压,制止骚乱,如此才让城中稍稍安定。
  而在此之前,城中清军尚有一丝歼灭耿仲明的机会,因为耿部抵达卢沟桥时,与之接应的高杰部骑兵尚在昌平。
  耿部汉军虽携带大量火炮,但兵员却是不多,又在良乡留了2000人据守,故而挺进至北京城下的耿部连同披甲和收容的逃人不过五千余人。
  而城中却有多尔衮留下由多铎统帅的8000满八旗兵,因此若清军选择耿部立足未稳,孤军无援时全力出城,冒死一击,以伤亡换取耿仲明部的崩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此不仅能让从昌平赶来的高杰部失去攻城良机,也能凭借缴获的大量火炮充实北京城防,绝对能重创正从通州方向向北京进军的大顺东路军,纵不能解围,也可暂保北京无虞。
  然而,由于京中谣传多尔衮战败,城外顺军有十数万之众,所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不敢让多铎率部出城,这就使得自昌平赶到的高杰部得以成功同耿仲明会师,不仅令耿部可以无后顾之忧炮轰北京城,也使城中的清军失去挽回局面的机会。
  白天,耿仲明部往右安门打了两个时辰的炮,轰塌了一段城墙。高杰部将李成栋麾下的悍将杜永和组织死士夺城,然而却被城中的清军击退。
  李成栋不甘,欲亲自带兵攻城,高杰也有此意,然而方大猷却劝说不必急于一时,称大顺东路军数万将士已在少都督陆广远统帅下抵达通州,最迟明天就能抵达北京,届时两处大军同时攻城,胜算更大。
  高杰遂暂停攻城,与耿仲明部联营一处,叫那裹挟来的民夫于营外开挖壕沟,多立竖栅,密布陷坑,栅后再置耿部火炮,铳兵,骑兵分列各处随时待命,不给城中清军袭营机会。
  一切忙妥后,天色已黑,见城中清军并无出城迹象,耿仲明遂邀请高杰往卢沟赏月。
  毕竟,八月十五,乃汉人传统佳节。
  高杰出身前明军队,耿仲明是反正的清军,两人出身倒是相似,眼下又同为大顺攻取北京,因此相谈甚欢。
  因李自成已死,淮军大都督陆文宗以女婿身份承继大顺监国闯王,故而高杰对于改号为顺并不排斥。
  当初他与诸将只投淮军,不投顺军不过是因为害怕李自成与他算那夺妻之恨。
  现如今李自成已死,大顺的家当姓了陆,而陆文宗对他高杰又无比器重,且夫人邢氏连同全军将士家眷都在扬州,高杰又哪里敢生二心。
  “月饼?”
  看到方大猷拎来的食盒,高杰嘿了一声,打开从中拿了一块月饼咬了一口,是五仁馅的,用猪油制作,皮薄轻脆,甚是好吃。
  “虎子,这月饼确是好吃,你们都过来尝尝。”
  高杰示意部将李成栋、杜永和、尚可义还有外甥李本深等人都拿一块月饼,说起来他们也是有很多年没有吃过月饼了。往常中秋节,不是忙着躲避官兵搜捕,就是人不卸甲的追杀流贼,哪有什么月饼吃。
  “大顺斋?”
  耿仲明对月饼不感兴趣,倒是对这家店名来了兴趣。
  耿仲明的部将左营总兵徐得功笑道:“大顺将士吃大顺斋的月饼,好兆头。”
  “是好兆头啊,不过要说应景,莫不如那吃月饼杀鞑子来得更好了。”
  方大猷前明进士出身,饱读诗书经典,自是知道民间流传的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典故,当下于众人说了。
  此民间传说来源于元末红巾军,说是义军在八月十五这日这天遭到蒙古军队的围攻,为了激励将士奋勇杀鞑,统帅便命人制作月饼分发,此后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既然吃月饼就要杀鞑子,那咱可得多吃一些,明日叫那鞑子晓得咱汉人的厉害!”
  盒中的月饼不多,可李成栋还是多拿了一块,因为在这军中还有一位比他性命还重要的女人。
  次日,李成栋带所部数百披甲骑兵至北京城下,不断兜马在各城门往城中放响箭。
  响箭放完,数百骑兵必齐声朝城中喝喊:“城中军民人等听清!我大顺天兵再临北京,兵将如云,大炮千尊,满洲异族已是绝途,凡我汉人,无论官兵士民都当奋勇杀鞑,凡持辫子首级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大军入城,不伤百姓,平买平卖,四民安生。待我大顺监国闯王驾到,必于紫禁城中武英殿登基为帝,届时与大顺同心者皆可安,不同心者尸首必分离!”
第559章
富贵险中求
  大顺军又来了。
  前明工部营缮司员外郎,曾守阜成门的赵士锦对于大顺军观感还是不错的,犹记得前年李自成入北京,鉴于守城明军停止抵抗,李自成便于入城时传令:“不要杀人了。”
  其时大顺军将士俱白帽青衣,御甲负箭,百姓“有行走者,避于道旁,亦不相诘”,即顺军不拦截盘问百姓,也丝毫不加侵犯。为了城中治安,顺军还添设门兵,禁人出入,虽有大量大顺兵马入城,但诸军绝不抄掠百姓。
  赵士锦亲眼目睹顺军初入城,有兵二人抢前门铺中绸缎,军官闻讯赶来立杀之,并以手足钉于前门左栅栏上示众。可以说当年大顺军在京四十余天,除衙门追赃前明重臣贵戚外,对百姓真的是秋毫无犯,市面安定,人心皆顺。
  这些见闻都被赵士锦记在自己的书中,书名《甲申纪事》,同赵士锦一样也记录顺军在京活动的还有前明左谕德杨士聪,其《甲申核真略》一书中虽对大顺军充满敌视,但也不得不承认顺军军纪极好,远甚官兵。
  赵士锦犹记得顺军入城后没几天,京中都人嫁女于大顺官兵者甚多,并非强迫,而是自愿,且皆以为荣。
  与之相对的则是前明为官之人,不过为官之人也分诸等,如赵士锦这种小官,大顺政权可不追赃助饷,这便使得赵士锦在京中得以安定生活,且有闲心记下所见所闻。
  只不过虽对大顺抱有好感,但赵士锦并没有到大顺的吏政府报名,而是放弃仕途,准备在大顺治下当一个平民百姓。
  然而风云变幻太快,谁也不曾想那大顺仅在北京存在了四十余日。
  那日闻听大顺军退出北京,赵士锦还特意前去观看,只见银车千余辆都不止,周遭百姓皆说这些银车便是大顺追赃那些贪官污吏的,足有上千万两之巨。
  这让赵士锦更是唏嘘,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当他被工部尚书范景文推荐助守阜城门时,可是亲眼见到库藏只有两千三百余两银子。更闻皇帝哀求大臣们捐献军饷,然而应者无几,都说没银子。
  国库只有两千多两银子,崇祯都差点给大臣们跪下讨银子,大顺得到的这上千万两银子从何而来?
  还不是那帮一毛不拔的公勋贵戚和当朝大臣们的!
  该!
  被拷死的那帮东西见了崇祯爷后,不知有没有脸,不知后不后悔!
  大明变成了大顺,大顺变成了大清,月余时间北京城连换三主,这也是千百年来的稀罕事了。
  不仕大顺,赵士锦更不会仕大清。
  于是便继续在北京城中做一闲散之人,原以为这辈子恐怕要做亡国之人,不想平地一声惊雷,太平了两年多的北京城突然炮声再响,那大顺又回来了!
  赵士锦喜出望外,原因是他毕竟是中国之人,哪里甘心真做那满洲异族的子民。
  这两日京城一直炮轰不断,各种谣言也是不断,叫人都弄不清哪个真,哪个假。
  满洲官员们在外城与皇宫到处奔波,白天黑夜大街上的披甲满洲兵来去匆匆。
  王公贝勒府有的是大门紧闭,有的是车水马龙。
  不是地方官员进京来拜会的车水马龙,而是大包小包往车上装的车水马龙。
  满城内更是鸡飞狗跳,以往那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满洲人现在都如末日来临,他们不敢出满城,因为想着即便大顺军攻破外城,满城也能撑得一些日子。
  这些满洲人现在只剩最后的希望,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英亲王大军赶紧回来,要不然大军就是人人戴孝了。
  没听那城外的顺贼在喊凡持辫子首级者,文官进三等,武职拜牙门么!
  这是啥意思?
  满洲人读三国的不少,读汉人史书的也有,一个传一个,这典故吓人着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